談到公務員,很多人都說他們的工資高。但是,公務員工資到底高在哪裡?普通人往往也說不出來。小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公務員都有車補,而事業單位都沒有車補。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即便是剛剛考入公務員機關,也能夠拿到最少500元每個月的車補。在公務員機關中,地方公務員機關的車補,往往比中央公務員機關的車補發得更高。比如,在中央機關,廳級以上幹部,有可能一個月只能拿到1350元的車補,但是,在地方,比如雲南省,廳級領導幹部最高能夠拿到1950元每月的車補。這其實就是公務員收入高的原因。
公務員單位公車改革完成之後,目前,所有的公務員,都已經拿到了車補。比如,在多個省份,公務員處級幹部的車補,每個月最高能夠拿到1250元。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全國多地實施了事業單位改革的事業單位員工,卻沒有發車補,到底又是什麼原因呢?對此,眾說紛紜。很多說法都沒有說到點子上。但是,有一個數據,卻為我們解開為什麼事業單位員工不發車補,提供了答案。
中央編辦的副主任牛佔華,曾經針對事業單位改革,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文章的內容,小編不想向大家詳細說,如果想要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大家可以自行檢索。但是,文章中列舉的一個數據挺有意思。根據這篇文章的敘述,現目前我國有多少事業單位和多少事業單位員工呢?普通人可能很難想像。數據告訴我們,目前全國的事業單位有110多萬個,全國的事業單位員工有3000多萬人。
通過兩個數據,我們基本上已經明白了,為什麼事業單位在公車改革上,並沒有採取類似於公務員公車改革之後給員工發補貼的做法,原因就在於,事業單位員工的人數實在是太龐大了。想像一下,3000多萬人,如果按照公務員機關車補最低500元1個月進行計算,一年至少需要1800億,才能夠保障事業單位員工人人都能夠領車補。但是,500元僅僅是公務員車補的最低額度。如果我們取一個「中位線」,按照每人每月發1000元的車補計算,3000萬事業單位員工,一年的車補需要支出3600億。這筆開支,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因此,事業單位員工沒有發車補,原因在小編看來就是三個字:發不起。當然,將來國家財政更富裕之後,事業單位員工車補,也有望得到解決。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