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深夜,許久都沒消息的大學同學老李突然跟我打電話抱怨,說他最近的狀態真的是太差了,他現在就只要一個想法,越早離開現在的單位越好。
我當時心裡就有疑問了,老李是二線城市的小科員,每年拿著10多萬的薪酬和各種福利,最近又在當地買了房買了車,真的是活成了我們其他人都羨慕的樣子。明明現在的條件特別好,怎麼還會想到離開呢?
後來從跟他的聊天過程中,我才知道原來他有這個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他留在現在的城市,主要是因為家裡人的安排,他們都覺得只有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才是穩定的生活。
最後拗不過家裡人,老李也就放棄了去深圳的網際網路公司闖蕩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一直埋藏到現在。
然而最近因為一些不當的說話,老李說他把領導得罪了,結果三年過去了,自己的晉升都沒有什麼動靜,現在每天上班都是非常壓抑的狀態,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個單位。
估計不少人偶爾會有一種「上班跟上墳」一樣的心情,如果在一個單位上班都已經到了很壓抑、很煩躁的地步,那麼離開可能就是你的必然選擇。
但是這個時候又因為家裡的緣故,比如單位穩定,工資福利還不錯等等,家人不同意你離開,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
一、首先要找到壓抑和煩躁的真實原因
1.得罪了領導:如果作為一個下屬,在單位裡面得罪了領導,就很有可能會受到領導的冷落甚至排擠,你說能不壓抑?能不煩躁嗎?
2.跟同事關係處理不好:同事雖然決定不了自己的升職加薪,但畢竟日常都是在一起協同工作的,所以一旦跟他們的關係不好,對方就有可能不配合你的工作,甚至給你穿「小鞋」。
3.工作能力不夠:領導布置的新任務,自己因為沒有接觸過或者是能力不夠的緣故而毫無頭緒,從而產生焦慮的情緒。
4.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有人雖然從事自己的工作很多年了,但打一開始就不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只不過是因為迫於生活的壓力才屈服於現狀的。一旦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
一般說來,一個人在單位裡面做的壓抑或者煩躁了,都離不開上面說的這四個原因,所以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先想清楚是不是因為這些而導致了現在的情緒?
二、具體的建議
1.低頭認錯:記住在領導面前錯的永遠是你,領導要的是權威和服從,以及你的認錯態度。尤其是事業單位、國企這樣的單位裡面,寧願自己受點委屈也不要正面更領導硬碰硬,因為即使你贏了領導,實際上也就輸了你的未來。
2.跟同事相處要學會吃虧: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去主動幫助身邊的同事,比如對方忙不過來的時候可以問問是不是要自己協助?或者是偶爾請他們吃吃飯聚聚會。有時候,過度精明的職場人往往會因小失大。因為沒有人會願意跟一個絲毫不肯吃虧的人在一起共事。
新東方的俞敏洪原來就說過他的一個經歷:那個時候他剛上大學,因為自己是農村來的學生,所以為了討好寢室的人,他就經常承擔起打掃寢室衛生的人。看上去是吃虧了,但久而久之,寢室裡的人都覺得這個農村的小夥為人不錯。
再後來,成立了新東方之後,他把徐小平和王強從美國拉回國內一起創業的時候,兩人也說過並不是因為多麼有前景,而是因為俞敏洪的人品讓他感到放心。這也正是他之前肯吃虧,願意吃虧所得到的回報。
3.主動學習,提升能力:這不是一句空話,你要想改變目前能力不夠的現狀,除了學習別無他法。一個人焦慮的根本原因就是,他明明知道自己現在一事無成,但卻總是不去努力,所以最後成為了一個「怨婦」——一邊抱怨,一邊「享受」著現狀。
所以從現在起,就先把手機的娛樂、購物、遊戲等APP全部卸掉。把多出的時間去看書,去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去見識一下不同圈層的人,去提升一下自己的認知。學習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4.離開或者主動發現興趣點:如果你是長期都很壓抑,因為這份工作完全不喜歡,那麼我覺得有條件和做好準備的前提下,那就離開吧,收入和開心相比,真的算不上什麼。
但如果你只是因為時間長了倦怠了,那就主動去挖掘一些興趣點,畢竟這也是你最初嚮往的工作。比如你在單位就是寫材料的辦公室科員,不喜歡寫循規蹈矩的公文,但你又喜歡寫文章。
那麼是不是可以寫一些其他領域,或者是沒有條條框框的東西?比如把自己的生活日常或者是一些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放到一個平臺上同陌生人互動?說不定就有人會對你寫的東西感興趣,而一個人一旦有某件事情的即刻反饋了,他就會有價值感,從而就會激發出強勁的動力。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從來都不會有一帆風順,每當自己心情特別煩躁或者是狀態特別壓抑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冷靜下來,然後接受它。
同時要學會主動分析造成現狀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困境並不是洪水猛獸,我們不用過分地排斥它,先找到原因,然後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這樣,你的職場之路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陳小星 原創,喜歡的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