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的節省運動

2021-01-08 光明網

  作者:鍾燕林

  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早在中央蘇區時期,黨和蘇維埃政府就推行了節省運動,頒布節儉法令,開展節省競賽,機關人員和普通民眾一起,節衣縮食,節省每一個銅板,為前線紅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為粉碎敵人的軍事「圍剿」積極準備,為鞏固紅色政權奠定了基礎。

  迫在眉睫節儉經濟勢在必行

  推行節省運動是革命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穩定蘇區財政的內在要求。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成立,各級蘇維埃政府機關相繼設立,脫產的公務人員不斷增多,他們的薪酬及辦公費用,是蘇維埃財政很大的一筆開支。日益壯大的紅軍隊伍軍費開支逐漸增多,給蘇維埃財政造成繁重的負擔,越來越無法支撐日益增多的辦公費用和部隊給養。日子一長,蘇區的糧食等物資更加緊缺,而敵人「困死」「餓死」蘇區軍民的政策,嚴重地影響了紅軍部隊和政府機關的給養,蘇區軍民不得不過緊日子、過苦日子。因此,發展蘇區經濟,節省經費幫助紅軍,成為非常緊迫的任務。

  為此,1932年2月至3月間,中央人民委員會先後頒布了3道通令,對節儉經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通令要求蘇維埃各級政府必須厲行節約,杜絕浪費,裁減不必要的工作人員,節省辦公雜費,節省每一文錢支援革命戰爭。一月之內連發幾道節儉法令,足以看出蘇維埃政府推動節儉運動的決心。這幾道法令,也為開展節省運動吹響了號角。

  節衣縮食千方百計過緊日子

  節省運動充分調動了蘇維埃幹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了勤儉節約的意識。過緊日子、苦日子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蘇維埃政府工作人員克服困難,為了節省經濟,提出了很多辦法。

  首先是裁減不必要的人員。機關的冗員不僅影響工作效率,還浪費公用經費,中央人民委員會提出「裁減閒員,節省三成行政費用」的號召,各級政府機關和部門紛紛響應。如國家政治保衛局依照最新的編制裁減了600人。瑞金縣蘇維埃政府裁減了283人,差不多減少了一半。

  其次是節省辦公費用。機關工作人員不僅從大的開支上節省,還注重從細節上節約:如減少油燈筆墨紙張,停止印發非必要的文件,用自己製造的油墨、毛邊蠟紙和複寫紙代替外來昂貴的油墨蠟紙,節省餐費藥費、減少旅程費等。為了增加收入,有的機關工作人員還種菜養豬、開煤礦,自製蠟紙、蚊香,熬硝鹽,改善了機關人員的生活。

  再次是節約糧食支援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的緊急關頭,為充分保障前線紅軍的物資,1934年4月19日,中央人民委員會和糧食部聯合發出「節省三升米捐助紅軍」的號召,機關人員或減少飯量、節省菜錢,或自備夥食、減少支出,最大限度節省糧食。在蘇維埃政府的宣傳發動下,群眾也積極參與「節省三升米」運動,有糧的捐糧,無糧的捐錢,短時間內捐助了大量的糧食和現金。1933年冬起,家住蘇區本地的幹部,連夥食費也不要公家發,自己從家中背米去辦公,留下「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的佳話。

  你追我趕掀起節省運動熱潮

  節省運動的開展,離不開輿論的宣傳,更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為此,蘇維埃政府廣泛宣傳發動群眾,開展大規模的節儉競賽,掀起節省運動熱潮。

  1934年3月13日,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提出4個月節省80萬元的號召,各機關工作人員聞令而動,積極響應。中央機關從白區來工作的同志主動提出:願意每天節省2兩米,使前方紅軍吃飽,好打勝仗。各級機關開展轟轟烈烈的節省運動競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他們要求政府免發工資津貼半年、自帶夥食、退還公債、免發夏衣、自備蔬菜等,從多方面節省經費,支援紅軍。在瑞金工作的中央機關後方工作人員,成立了節約總會,大家每天只吃2餐飯,節約一餐口糧支援前線。當時有一句很響亮的口號「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革命事業」,成為蘇區軍民的自覺行動。

  據中央審計委員會初步統計:1934年4月至7月,中央政府的行政費減少30%。中央政府裁減通信和雜務人員35%、機關人員10%。3個月的節省運動,大大超額完成了80萬元的計劃,達到130萬元以上。

  嚴明法紀懲治貪汙浪費行為

  節省運動要與反貪汙反浪費鬥爭緊密相連,從源頭上杜絕浪費,科學節省開支。毛澤東指出:「財政的支出,應該根據節省的方針。……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汙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為嚴明法紀,1933年12月,中央執行委員會頒布了《關於懲治貪汙浪費行為》的訓令,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所頒布的第一部反腐敗法令。針對浪費現象,訓令專門規定:「因玩忽職務而浪費公款,致使國家受到損失者,依其浪費程度處以警告,撤消職務以至1個月以上3年以下的監禁。」

  訓令發布後,蘇區開展了規模宏大的督查運動。中央工農檢察部發現了蘇維埃機關及軍事機關存在極大的浪費和預算超支的現象。如中央總務廳1個月的預算浮開至5000元之多,浪費公款不下萬元;總衛生部10月份預算後方醫院傷病及工作人員,人數與實際所有數相差甚遠;瑞金縣蘇維埃政府每月僅燈油費一項就達120元之多。其他不少蘇維埃機關及軍事機關也存在浮支浪費的現象。

  在群眾積極監督節省下,不僅揭發了一大批貪汙浪費分子,而且推動了蘇維埃會計工作和預決算制度的建立。同時,黨和蘇維埃政府開展聲勢浩大的反貪汙反浪費鬥爭,對少數貪汙浪費行為,堅決查處,嚴懲不貸。據統計,僅在中央機關就嚴厲查辦了貪汙分子42人,有力地打擊、懲治了腐敗分子。至1934年5月,蘇區的貪汙浪費現象基本上得到了遏制和肅清。正如中央審計委員會發布的審計報告中所講的:「我們可以誇耀著:只有蘇維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

  總之,中央蘇區節省運動的開展,不僅有效緩解了蘇區緊張的經濟狀況,為前線紅軍提供了充足的戰備物資,還規範了蘇維埃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紀律,提高了他們對革命的認識,淨化了革命隊伍,形成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贏得了蘇區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鍾燕林)

[ 責編:趙宇 ]

相關焦點

  • 中央蘇區如何培養女幹部
    部分女幹部合影中央蘇區對婦女幹部的培養,既是中國共產黨開展婦女運動、推動婦女解放的必要環節,又是鞏固蘇區、發展蘇區的客觀要求。中央蘇區時期正處於階級解放階段,因此中央蘇區對婦女幹部培養對象的選擇,重視婦女所處的階級與所從事的工作。《蘇維埃暫行選舉法》中就婦女幹部的培養對象劃出了大致的範圍,主要是年滿一定周歲、身心健康的勞動者中的非剝削者和非宗教徒。
  • 中央蘇區民事立法的實踐
    民主革命時期,中央蘇區在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的同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土地、婚姻家庭、勞動權益保護等領域制定了大量的民事法律法規,涵蓋了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諸多方面,不僅為蘇區工農群眾從事民事活動提供了法律規範,有力支持了革命戰爭,也為我們提高民事立法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 中央蘇區紅色設計對客家文化的影響
    中央蘇區紅色設計與客家文化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中央蘇區紅色設計借鑑吸收客家文化的優良成分,創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大眾喜愛的設計風格,補充和提高了紅色設計自身的表現力。在借鑑吸收時,思路明晰,方法得當,借鑑吸收的都是人民大眾所能接受和喜愛的東西,經揚棄、吸收,達到融合與發展,創造出新的主題、新的表現形式,具有中國氣勢的新的設計。
  • 學習強國|陳耿:蜚聲中央蘇區的紅軍團長
    大革命熱潮成立的中共崇安特別支部,在書記徐履峻領導下,全縣農民革命運動風起雲湧。他便投身到革命洪流行列,立即引起徐履峻的注意,並介紹陳耿到縣農民協會擔任宣傳員。陳耿廣泛宣傳土地革命綱領,揭露國民黨反動本質,把廣大工農群眾團結在農民協會的周圍,農民運動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1927年10月,徐履峻介紹陳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87年前我黨發布第一部反腐敗法令後,僅中央機關就查辦了貪汙分子42人
    早在中央蘇區時期,黨和蘇維埃政府就推行了節省運動,頒布節儉法令,開展節省競賽,機關人員和普通民眾一起,節衣縮食,節省每一個銅板,為前線紅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為粉碎敵人的軍事「圍剿」積極準備,為鞏固紅色政權奠定了基礎。  迫在眉睫節儉經濟勢在必行  推行節省運動是革命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穩定蘇區財政的內在要求。
  • 中央蘇區革命傳統主題展覽反響強烈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 綜述:銘記光榮歷史,傳承偉大精神 中央蘇區革命傳統主題展覽反響強烈
  • 2021時事政治熱點分析丨揚蘇區精神 譜英雄讚歌
    這裡是許多個「第一」的誕生地: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在這裡創建,第一部憲法大綱在這裡頒布……蘇區精神傳天下在葉坪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所在地,陳列著一張珍貴的照片。那是1931年11月「一蘇大」召開時,中央局7位委員的合影。他們衣著簡樸,眼神堅定。
  • ...促消費行動 中央蘇區金融街暨戀城1908文創街區七夕之夜開街
    昨晚,正值我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位於龍巖中心城區的中央蘇區金融街暨戀城1908文創街區於浪漫七夕之夜正式開街,為龍巖這座城市增添新的文化亮色和消費活力。此次中央蘇區金融街暨戀城1908文創街區開街,也是「全閩樂購·幸福龍巖」促消費行動系列活動之一。當晚,市領導李建成、張國旺、陳廈生、黃慶輝、王建生、劉友洪及市商務局、新羅區主要負責同志一同來到現場,察看街區的體驗經濟業態,並與業主、消費者互動。
  • 蘇區精神:紅色徵程光輝永續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離開位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南下,先後建立了贛南蘇區、閩西蘇區,並於1931年9月粉碎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後,使贛南、閩西兩部分連成一片。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告成立。至此,中央革命根據地即中央蘇區正式形成。
  • 他和毛主席、朱德同為中央蘇區紅軍領導人,有「無銜軍事家」之稱
    1930年代,蔣介石圍剿中央蘇區的時候,稱中央蘇區紅軍為「朱毛彭黃」的部隊。「朱毛彭黃」指的是當時中央蘇區紅軍的四個主要軍事領導人:朱德、毛澤東、彭德、黃公略。話說,朱德帶領的南昌起義餘部與毛澤東帶領的秋收起義餘部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蔣介石就把紅四軍稱為「朱毛」紅軍。
  • 漫談川陝蘇區稅收票據
    >(平方公裡)人口(萬人)成立時間中央蘇區8.45萬4531933年湘贛蘇區2.8萬1001932年湘鄂贛蘇區不詳約3001932年閩浙贛蘇區數萬        ▲川陝蘇區的石刻標語,內容為:「消滅劉湘 與中央紅軍共同北上抗日!
  • 【地評線】大江時評:蘇區人民把最硬的鱗都給你
    2月17日下午2時,江西省第八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贛州隊)集結出徵,來自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125名醫務工作者奔赴隨州。  疫情就是命令,馳援十萬火急,「硬核」的蘇區人民又一次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  弘揚蘇區精神,不怕犧牲。
  • 【黨史百講】第九十三講 贛南蘇區人民的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
    一是贛南蘇區人民踴躍參軍擴紅,贛南子弟兵成為中央紅軍的基本力量。1929年1月紅四軍下井岡山出擊贛南時僅有3600多人,1933年秋中央紅軍發展到了12.7萬餘人。中央紅軍的基本力量大部分屬贛南籍。贛南240萬蘇區人口中,參軍擴紅的有33萬餘人,參加赤衛隊、擔架隊、運輸隊等支前參戰的有60萬餘人。
  • 陳智亮:非凡的神府蘇區
    1923年,北方區委先派綏德城內人,北大畢業生,「五四」運動中全校的骨幹人物,時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李子洲回陝西工作,次年,出任綏德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校長。同時北方區委又派魏野疇、王懋廷、謝子長等同志到陝北工作,受榆林中學校長杜斌丞邀請,他們先後來榆中、綏師、延中等處工作,分頭傳播革命思想,並吸收白明善、劉志丹及其它一批進步學生、校外青年加入共青團和共產黨。
  • 蘇區歷史上的今天: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開幕
    具體日程安排如下:1月22日,大會開幕(之前舉行閱兵典禮);1月23日,休會;1月24日,上午繼續休會,下午中央執委會報告;1月25日,全天中執委繼續報告,晚上分組討論;1月26日,上午各代表團分組討論,下午大會討論;1月27日,上午大會討論,下午結論,晚上遊藝;1月28日,上午紅軍建設報告,下午突擊運動報告
  • 客家精神與蘇區精神形成的地緣和人緣關聯
    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三次「圍剿」後,贛南、閩西兩處革命根據地連成了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入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徵。
  • 中國十大「將軍縣」的將帥傳奇:江西蘇區「模範興國」
    興國,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是全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9.3萬餘人,為國捐軀的達5萬多人,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長徵路上幾乎每一公裡就有一名興國籍將士倒下。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孕育了肖華、陳奇涵等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
  • 蘇區時期的少年英雄溫木蘭
    蘇區時期,江西石城楊坊湧現了個少年英雄溫木蘭。溫木蘭,1919年5月出生於木蘭鄉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從小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為了生機,他6歲就開始幫地主家放牛,起早摸黑,吃不飽,穿不暖。蘇區時期,溫木蘭感受到了紅軍是窮人的隊伍,1931年,年僅12歲的他積極投身革命,參加兒童團。
  • 鄧子恢:閩西蘇區的主要創建者
    閩西革命根據地各級黨組織按照鄧子恢起草發布的這一鬥爭綱領,在紅四軍的幫助支持下,迅速領導人民建立了各級紅色政權和革命武裝,掀起了以沒收分配地主的糧食、土地、焚毀田契、借約為主要內容的土地革命運動。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龍巖、永定、上杭三縣大部分土地已經分配完畢。
  • 中央紅軍為什麼選擇在於都出髮長徵?
    1933年9月底,共產國際派任德國籍、從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李德(原名奧託·布勞恩)到達中央蘇區,這位原本「沒有指示權力的顧問」到瑞金後,博古決定由李德「主管軍事戰略,戰役戰術領導」,把中央紅軍的最高作戰指揮權交給了這位不了解中國國情和紅軍特點的外國革命者,導致在第五次反「圍剿」一開始,放棄了歷次反「圍剿」作戰中運用的「誘敵深入」運動戰略戰術,錯誤的戰略方針貫穿到第五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