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對世界的看法與西方人不同,如果說西方人把世界看做兩種因素的對立統一,思推方式是二元對立的,那麼中國人認為組成世界的兩種因素不是二元對立的, 而是互攝互動的。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濃縮在下面這兩幅圖中:
太極圖
後天八卦圖
太極圖的起源一般認為是無極圖,太極圖的正式創立者一般認為是老子。也有傳說認為太極圖是周文王創造的。八卦圖的起源,許多人認為是中華人文始祖之一伏羲。 《尚書·序》開篇的第「 句話是:「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周易。繫辭傳》更明確記載:「古者伏羲氏(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善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孔子在《繫辭上傳》裡說:「是故易有太極, 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文王
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太極八卦圖。八卦以「一」為陽,以「--」為陰,「一陰一陽之謂道」,組成八卦:乾、坤、震、艮、離、坎、兌、巽,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分據八方,中繪太極之圖。《易傳》認為八卦主要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其中又以「乾」和「坤」兩卦最為重要,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切現象的最初根源。後人曾編出歌訣來幫助記憶這八個符號: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伏羲氏
每一句歌訣中,第一個字都是卦名,後面的兩個字則用來形容卦的形狀。例如「乾三連」,指乾卦的上中下三面都是連而不斷的,又如「震仰孟」,指震卦形如一個仰放著的盂。八卦又演變為六十四卦,古人有一歌訣幫助人們記憶: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遜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夫垢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八卦及其演變而成的六十四卦最初是上古人們記事的符號,後被用為卜筮符號。陰陽太極八卦圖與老子的學說也非常契合。老子的「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可以用太極八卦來解釋。可以說,這兩個圖隱含了中國古代哲學以及中國古人思維方式的核心秘密,只可惜後來演變成為算命先生的專用工具,有點走入旁門左道。
老子
太極八卦圖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廣。小說《西遊記》裡,有一段精彩故事叫「八卦爐中逃大聖」:天兵天將抓住大鬧天宮的孫大聖后,刀砍斧剁,雷轟火燒,都不能傷他一根毫毛。 太上老君把孫悟空推進「八卦爐」中,用文武火煅煉,要將他化為灰燼。後來,孫悟空躲在爐中巽卦的方位,才僥倖逃得性命。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江邊巨石布下了一座「八卦石陣」,陣勢變幻莫測,隱含無限殺機,嚇得東吳的追兵不敢舉步向前·····
八卦爐
用現代哲學的話解釋,陰陽太極表示的是對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每一方只有通過另一方的存在才能存在。陽即非陰,陰即非陽。兩個小圓,白色中央的黑色小圓和黑色中央的白色小圓表示的則是每一方內部對立方的存在(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擴而言之,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不是彼此孤立的事物,而是兩方面既對立又統一的因素:陰與陽、黑與白、天與地、男與女、生與死,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光明與黑暗、愛與恨·····.太極圖中兩條陰陽魚互相對立而又圓轉和諧的形象,給全世界無數人,無論是學者還是普通人,都留下了神秘的啟示。韓國使臣在被逼赴日談判時因為還沒有國旗,於是就把稍稍改變過的太極八卦圖作為國旗,並一直沿用至今。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量子論的奠基人玻爾特意借用太極圖來闡述他的科學觀點「對立即互補」,而且這一圖解已被科學界普遍接受。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太空梭的華人王贛駿博士,還特意攜帶太極圖臂章飛越太空。而普通中國人卻似乎忘了老祖宗留下的這一寶貴財富。
太極八卦圖
八卦圖最重要的寓意,一般認為是那兩個符號的順序組合有二進位的內涵。17世紀時,德國數學家和哲學家菜布尼茨最先提出了二進位的加、減、乘、除運算。但由於在當時沒有實用性,一度不敢發表研究成果。後來一位在中國傳教的友人,給他寄來了一幅太極八卦圖。這幅古老而神奇的圖案,引起了萊布尼茨極大的興趣,觸發了他的靈感。他發現,如果把圖中「連續的長畫」看做是1,把「間斷的短畫」看做是0,那麼,用八卦就可以表示出從0到7的這8個整數。後來,他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終於發明了二進位的記數方法。他說:「我的這種不可思議的新發明,是因為我發現了一-位聖人的古代文字的秘密,這位古代聖人,就是三千多年前,中國早期的君王伏羲氏。」
二進位
雖然我們不能說陰陽八卦與現代計算機的科學基礎——二進位完全相同,但二者確有異曲同工之妙。陰陽八卦也許可以看做中國古人用神秘的方式對世界的「數位化」解釋,現代計算機則是用科學的方式對世界的「數位化」解釋。
在常用的記數方法中,二進位是最低的一種進位制。由於它只有0和1這兩個數字,遇到比1大的數就得進位,因而產生出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算式。譬如,1 +1= 10, 11+1=100,等等。不難想像,如果用二進位來表示2008,不知要囉囉嗦嗦寫上多長的一串!那麼,電子計算機為什麼偏要採用這種「囉囉嗦嗦」的進位制呢?
二進位與八卦
原來,在電子計算機內部,是用電子器件的不同穩定狀態來表示不同的數字符號。二進位中只有兩個不同的數字,對於每個數字, 計算機只要準備一個具有兩種不同穩定狀態的器件就行了。例如,利用電路的「開」和「關」,電脈衝的「有」和「無」,都可以在機器中表示二進位數。而且,電子計算機並不覺得二進位「囉嗦」。因為電脈衝的頻率很高,一秒鐘裡就可產生幾百萬個甚至上億個電脈衝。要表示一個10位的二進位數,大約10微秒鐘就夠了。
其實《易經》中的陰陽太極八卦一點也不神秘,正如我們現在常用的電腦一樣熟悉。點點你的滑鼠看看電腦上有什麼變化,為什麼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圖像文字,莫非電腦裡實實在在地存在文字圖像?你能拆開電腦找到它們嗎?當然不能。我們知道,電腦辨認它們的唯一方式是通過二進位的0和1的各種排列組合進行的,這個0和1可以看成是陰和陽,它們可以在電腦裡表達萬事萬物,而且,這種表達又是通過看不見的電流正負(0和1)脈衝實現的。這完全符合《易經》原理、《易經》正是用陰陽兩個符號來表達萬事萬物的,可以說陰陽符號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陰陽二氣就像電流一樣看不見,但卻瀰漫於宇宙;就像進位的0和1一樣,它並不代表什麼,但它什麼都可以代表。理解了這一點,你就理解了《易經》為什麼用一橫(陽),兩橫(陰)來表述一切事物,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有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各種排列。不僅如此,《易經》同時揭示了事物的生長消亡過程及其規律,因為事物的變化不過是陰陽消長的變化。
六十四卦
太極八卦圖除了這兩點比較公認的解釋外,還有一些爭議較大的解釋, 比如量子力學中波粒二象性的解釋,近代物理中的「波包說」、天體軌跡投影說,立竿測影定曆法說,腦電圖說、生物六十四遺傳密碼子暗合說(德國學者申伯格首先提出)等等。
現代西方科技居然與古老的中華思想如此完美契合,不能不讓人為人類智慧的偉大而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