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運用總結積累勝戰之道

2020-12-16 法制網


■魏軍民

戰爭年代,粟裕將軍要求「每戰必有總結」,認為那裡面有鮮血和生命鑄成的經驗與教訓,每打一仗,他總要開一次會,進行認真細緻地反思。1940年黃橋戰役,新四軍以少勝多,傷亡900餘人殲敵1.1萬人。戰役勝利後,其他人都在高興慶祝,時任戰役指揮員的粟裕卻沒有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坐在煤油燈下認真復盤,總結出8條經驗、12條不足。

毛澤東在和程思遠的一次會談中,曾發問:「你知道我靠什麼吃飯嗎?」程思遠一時茫然不知所對。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以前我們人民解放軍打每個戰役後,總要總結一次經驗,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然後輕裝上陣,乘勝前進,從勝利走向勝利,終於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戰爭年代,無論是勝是敗,每戰必有總結,幾乎成了人民軍隊的一種習慣。每當一場戰役或戰鬥結束,相關部門都會撰寫戰鬥要報、戰鬥簡報,總結經驗教訓,提出對策辦法。解放軍檔案館館藏的1949年以前的革命歷史檔案中,從1932年紅3軍團第3師《攻贛戰役的檢討》開始,僅標題中帶有「檢討」字樣的檔案就多達2200多件,如果加上各類詳報、總結、報告,包含「檢討」內容的檔案更是不計其數,涵蓋了政治、軍事、後勤工作等諸多方面。

及時總結、深化認識,才能做到吃一塹長一智、打一仗進一步。倘若不注重總結,「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成功了不知道勝在何處,失敗了不明白敗為何因,就會陷入盲目狀態,使戰鬥力水平難以快速提高。不重視總結,幹什麼事都從零開始,不僅會付出不必要的成本和代價,還降低了工作效率。

和平時期,練兵備戰是學習戰爭、提高戰鬥力的最有效途徑。然而,部分官兵雖注重練兵場上的表現,卻不太注重硝煙過後的回顧和反思,究竟贏在哪裡,輸在何處?對策幾何,下步如何?有的雖然做了總結,卻沒有沉下心來深究析微。讓每一仗都不白打,應當是我們秉持的正確態度。只有通過總結經驗、查找問題、釐清思路,才能讓平時軍事訓練的經驗教訓得到充分利用,從而為能打仗、打勝仗提供不竭動力。

海灣戰爭結束後,美軍向國會提交了1200多頁的總結報告。如今,那場戰爭已結束了20多年,美軍內部對它的研究卻一直都在持續進行,即便是一個戰鬥細節都要反覆咀嚼。克勞塞維茨撰寫《戰爭論》時,先後系統研究了1566年至1815年間所發生的130多次戰爭,梳理總結出至今不衰的經典理論。

總結經驗教訓,要貫穿軍事訓練全過程。一個訓練課目結束、一個訓練階段收官、一次比武考核完畢、一次演訓任務完成,都應該回頭看一看,同戰鬥力標準對對表,把成績問題都拿出來擺一擺。凡是與戰鬥力標準不符的做法,該停的停,該砍的砍;對真正能夠提高部隊戰鬥力的積極因素和有益做法,要發揚推廣,推動練兵備戰嚴起來、實起來。如此,才能在總結經驗教訓中不再走彎路,在經驗教訓指導下不斷取得進步。

總結經驗教訓,要實在管用,破解難題。經驗教訓是在紛繁蕪雜的亂象中摸索總結出的最純粹、最直接、最簡單實用的道理。今天練兵場上發現的弱點,可能就是明天戰場上碰到的難點,要防止把總結等同於寫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論道、憑空出理,只求辭藻華麗、句式整齊,不管是否源自實踐,是否對日常訓練有益。

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更要善於總結新體制下的新經驗。新體制新形勢下,部隊編成結構發生變化,使命任務不斷拓展,蘊含著諸多新思維、新標準、新方式。指揮機構如何高效指揮?作戰力量怎麼聯?戰法如何創新?……回答一系列問題,需要深入剖析遇到的矛盾困難,探索特點規律,把帶普遍性、規律性的東西找出來,研究出有效的應對之策。只有在不斷總結反思中積蓄勝戰之法,才能真正成為明天戰場的明白人,牢牢把握未來戰爭主動權。


相關焦點

  • 大成拳為什麼善於運用「半步」
    大成拳為什麼善於運用「半步」(跟步):一是,整步易破體(形破體、力出尖),二是,因為「空氣波湧力感」代替了步伐的移位。所謂「走獸靠地,飛禽借天」者,飛禽是靠空氣動力為主、四肢為輔的,水中動物更是運用周身之外力的
  • 善於總結,才能讓你的事業蒸蒸日上!
    一、個人總結提升的2個關鍵對於一個事業人員而言,該如何進行自我的總結提升呢?二、為什麼要善於總結?善於總結,其實就是對過去的回望,若是過去犯了錯,就敦促自己改進,以便能更好地朝前走,向前看;若是過去取得了成績,就勉勵自己,以此為鑑,好好地運用正確的方法去發展事業,擴大版圖。
  • 善於總結,實現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善於總結,實現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2020-05-06 12:56 來源:北京新東方中小學全科教育一對一部高中政治組 作者:劉蘭湘
  • 鬼谷子為人處世之道:善於揣摩對方,臻於演技,方得真知
    因為人心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理解和掌握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不論何時何地,我們既要善於揣摩他人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要善於掩飾自己的內心,做到亦真亦假,讓敵人身處疑慮之中。鬼谷子作為先秦時期偉大的教育家、軍事家、縱橫家,培養了弟子無數,就是這樣一位採百家所長,匯聚而成之人,其身上的智慧遠非今日的我們可以比擬的。
  • 善於總結的人,一定能脫穎而出
    善於總結的人,一定能脫穎而出。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個準備,一定意義上就是培養總結能力。剛入職場,分不清方向,不知自己有啥,不知自己要幹啥,這是領導讓幹啥就幹啥的階段。遇到好領導,則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遇到不好的領導,就有可能虛度時光。
  • 湘聲丨領導幹部要善於總結經驗
    領導幹部要善於總結經驗湘聲善於總結經驗,是領導工作的一項重要方法。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進步。探索了運用信息化手段精準助力防疫和經濟發展的大數據支撐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網格化實地排查」,實現了對重點人群有效篩查;開發了健康碼分類識別、「湘就業」「湘消費」等線上平臺,有力服務了復工復產和促進消費。這些好經驗好做法,都是一仗一仗打出來的。
  • 善於總結才能不斷進步
    一個棋手如果不善於復盤,可能會偶然下出一手好棋,贏得一局的勝利,但卻不可能持續提高下棋能力,實現段位的不斷進階。  其實,復盤不只是提高圍棋段位的必要條件,也是做好其他工作不可或缺的因素。  復盤的過程,也是總結的過程。善於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覺,也是我們黨推動工作的制勝法寶。1965年,毛澤東同志在中南海接見李宗仁夫婦和程思遠先生。毛澤東同志問程思遠:「你知道我靠什麼吃飯嗎?」程思遠說不知道。毛澤東同志意味深長地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
  • 湘聲:領導幹部要善於總結經驗
    善於總結經驗,是領導工作的一項重要方法。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進步。探索了運用信息化手段精準助力防疫和經濟發展的大數據支撐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 網格化實地排查」,實現了對重點人群有效篩查;開發了健康碼分類識別、「湘就業」「湘消費」等線上平臺,有力服務了復工復產和促進消費。這些好經驗好做法,都是一仗一仗打出來的。
  • 領航中國|善於總結 接續奮鬥
    因此,各地區各部門不能滿足於已經取得的脫貧成績,而是應該及時總結脫貧攻堅經驗,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讓脫貧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工作中的經驗是財富,工作中的教訓也是財富,關鍵在於是否善於總結。」
  • 善於及時總結經驗,用心體會,才能將經驗轉換成價值,越做越好
    打仗講究不打無準備之仗;同樣地,一個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也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經驗值。對於創業者來說資金通常並非最重要的資源,市場上充斥著缺乏出路的資金,所缺的是善於運用它們的經驗豐富的具有企業家素養的人才。一個創業者應該在創業前就學會如何在非常有限的資源下作戰,提早進行充足的準備和積累,而使創業有一個紮實基礎的東西,莫過於在相關行業的經驗。
  • 看起來膚淺,實際上人生最有深度的三個星座,善於總結,善於反思
    他們善於總結,更善於反思,可以說相當的智慧。而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同時,不管讓他們這類人經歷了什麼,也都是非常的善於去總結,去反思,從而找出最正確的人生方向。說白了,雙子座雖然讓人感覺起來很亂,但實際上,他們一直都是必然絕大多數人都要更堅定。 射手座:不斷地去嘗試新的生活與生活方式 毫無疑問,每當我們談及到射手座這類人的時候,也往往,與貪玩,愛玩撇不開絲毫的關係。
  • 老子運用感知思維,能捕捉到無聲無息、無影無蹤的道
    《道德經》做為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新解(全譯本)》以獨到的視野和樸素的筆調,對《道德經》中的文化精華加以深入的解讀,以此來指導人們在具體生活中所遇到的為人處世、生活情趣、工作態度、人際交往、婚姻家庭、企業管理、養生之道等方面的問題,是一部幫助人們走出生活與情感的困惑的力作。此書的新解,道生萬物始於有無。有無源於人自身的欲,欲而觀之,則是入道之路。
  • 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善於總結 推陳出新
    這個時候就需要靜下心來,善於總結。中公教育為大家做好總結。1.總結規範表達。材料的類型複雜多樣,有觀點型,有案例型,有數據型,無論是國考申論還是省考申論,近年來的變化趨勢考得越來越接地氣,側重於案例型材料。案例型的材料難點在於材料瑣碎,比較口語化,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總結積累一些規範性表達。
  • 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面對失敗,要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
    要善於總結失敗的教訓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他人談成功的經驗,喜歡聽成功的實例,而忘了問失敗的關鍵。而成功的人則不同,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現在的成功都是奠基於過去的失敗,他們都善於從自己和他人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所以,才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美國有一個叫羅伯特的人,用幾年時間收集了7萬多件「失敗產品」,然後創辦了一個「失敗產品陳列室」,並一一配上了言簡意賅的解說詞。
  • 對過去善於總結,對當下踏實努力,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樣比較合理
    人最初來到世界上依靠「本能」存活,這個本能用中國古代的話表述是「道」,用現在科學表述是「DNA」。無論哪一種表述方式,都說明人「天性」很強,所以稱之為萬靈之首。而作為萬靈之首的我們,每天都得為工作、房租、水電費、生活費等等「焦心」,是何原因導致,在我看來是人的「天性」沒有發揮出來。
  • 總結過往失敗經驗,善於吸取教訓的4個星座,往往更容易成功
    他們善於將挫折轉化為有利的經驗,讓生活變得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總結過往失敗經驗,善於吸取教訓的4個星座,往往更容易成功。獅子座:不會一通亂撞,懂得總結獅子座的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不會畏懼,會勇往直前。因為在獅子座看來,只有挑戰才能讓自己得到提高。即使失敗了也不氣餒,也不會一頭亂撞,而是善於總結以往的經驗,給自己在困難中鋪一條寬闊的路。
  • 諸葛亮在選人用將方面,非常善於運用激將法
    諸葛亮在選人用將方面,非常善於運用激將法,來激勵將士殺敵作戰的勇氣和智謀。例如,在劉備奪取漢中的作戰中,諸葛亮就曾連續兩次使用激將法,調動老黃忠用智破敵的積極性,使這位年近七十的老將軍,在這次作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諸葛亮第一次激黃忠,是在曹軍將領張郃率重兵攻打葭萌關時。守關將領抵擋不住,連忙向成都告急。演義中寫道玄德聞知,請軍師商議。
  • 真正厲害的人,都深諳示弱之道,善於以柔克剛
    厲害的人,往往並不是一味逞強,而是講究示弱,他們深諳示弱之道,長於以柔克剛。 王陽明在總結兵法時,曾說: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
  • 學霸「姐妹花」:善於總結規律,養成整理習慣
    談及學習的「秘訣」,董奕涵認為,關鍵是要善於總結規律、養成整理的習慣。其中,總結錯題比較重要,一定要找出錯誤的根源,從中吸取教訓,這樣以後碰到類似問題時才能夠避免。「有問題就去問老師,搞明白一道題比做十道題更有效果。」  當被問及平時最大的興趣是什麼,董奕涵與董奕帆都說:旅遊和美食。
  • 孔子智慧之道的運用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句話的意思是:能夠一起共同學習的人,不一定都能夠掌握道;能夠掌握道的人,不一定能堅守道;能夠堅守道的人,不一定能懂得權變。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孔子對道的理解頗深,從認知、掌握道到堅守運用道再到能權變。孔子的這番話給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助,對我們非常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