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古代帝王的繼承人,一國之儲君,從權力上來看屬於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從某個程度上來講,整個國家的未來是要交到太子手中,所以太子的責任並不輕。而唐朝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既是嫡長子,又被封為太子,於情於理都是下任天子最佳候選人,但他卻偏偏鋌而走險以謀反的方式奪天下,這是為何?
一、站的越高摔得越慘
山頂的風景肯定比山腳下要更美、更迷人,但是山頂之上遇到狂風暴雨,就沒有小山或者大樹為自己遮風擋雨。
此時的李承乾就是快要爬到山頂之人,雖然身後的擁護者頗多,但這些人只能站在身後為其搖旗吶喊,卻不能衝到前方為其遮風擋雨。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人家是太子,你只是一個臣子,如果事事都走在太子前面,將來你莫不是想上天?
所以當走到山頂的最後一步之前,只能依靠太子自己的力量,除非你想走捷徑,很明顯李承乾就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鋌而走險要用謀反的方式直接一步登天。
很可惜他有腦子卻沒有實力,尤其是李世民當年就是用這個才成為了大唐的天子,豈能不防自己的兒子一手,沒想到歷史再一次重演,只是現在的自己並非當年的李淵,所以李承乾失敗了。
在旁人的眼中,李承乾風光無限,可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看似差一步登上泰山之頂,但這一步卻需要已經站在山頂之人讓步。
畢竟山頂的風景雖好,可是山尖上能立腳的地方太小了,只能承受一人之人,後來者想要超越前人,除非等前人自己累了之後主動讓路。
可此時的李世民怎麼看也剛剛步入壯年時期,而太子李承乾或許要等上很長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到最後一步。
李承乾自己的前面只有李世民一個,可自己的身後卻有無數人在大聲喊叫著、推搡著想讓自己早一點走到最後一步,同時也有無數人想要暗中將自己拉下來,因為太子的位置也只有一個,別人想佔據這個位置,只能讓太子讓步。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此時的李承乾,或許「前有狼、後有虎」更適合他。
二、未化繭成蝶之前都是蟲子
我們都知道醜陋的蟲子只有能過化繭成蝶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雖然蝴蝶更加的風光,但是在沒有成為蝴蝶之前,只是一個只醜陋的蟲子而已,哪怕這個蟲子的個頭比其它蟲子更大、更壯、更肥,但是蟲子永遠只是蟲子,跟蝴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形態。
此時的李承乾雖然貴為太子,其身份地位或許比普通的皇子更高、更耀眼,但是其本質是一樣的,能不能最後化繭成蝶,完全看我們的唐皇李世民最後的心情如此。
不過當李承乾成為太子的那一刻,自己已經從一個青色的大蟲子發生了改變,已經可以化繭,擁有了自己的保護層,讓其餘的蟲子們各種羨慕嫉妒恨。
但李承乾最後能不能成功的化蝶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哪怕太子已經躲在厚厚的蟲繭之中,可是其本質依然還是一個蟲子,只是在沉睡,進行最後的變化。
而此時李世民對皇子李泰過多的重視,讓已經準備安安心心化蝶的太子李承乾感到了威脅,未成為太子之前,自己還有更多的時間爭一下。
但已經被蟲繭困在其中的太子,除了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父皇把更多的籌碼移到了李泰身邊,卻無能為力。
三、李世民態度不明確
或許對於李世民來說,自己只是想跟自己的小兒子親近一下,因為要按照慣例的話,自己的這個兒子馬上就要離開自己,被下到外地去做官,要知道古代的交通很不方便。
或許在有生之年,李世民與自己這個兒子可能一輩子也只能見幾次面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對李泰過多的照顧。
但是這些話李承乾不清楚,即便李世民當真說過此話,李承乾也會直接略過,身為大唐的天子,居然會因為親情而不放自己的兒子李泰離開京城,你騙鬼呢?
想當年李世民對自己的哥哥下黑手的時候,怎麼沒有想過親情這種東西,可以說大唐的皇子們從來就不相信所謂的兄弟之情,而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父親李世民所開的好頭造成的。
所以當李承乾聽到李世民給出這麼一個理由,馬上就腦補了無數的畫面,其精彩程度完全可以拍一場古裝大片。
可以說太子連自己的身後事都想到了,只能聰明人的腦子就是不一樣,此時的李承乾有點想不開了,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馬上就要被自己的父親給換掉了。
一家三口當中地位的轉換都要發生一場巨大的爭鬥,更不用說太子這麼一個敏感的位置了,自己早已在這個位置投入了太多的感情,或者說在太子的位置上得罪了太多的人,如果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將來對自己落井下石之人有多少,就真心說不清了。
到時候真要來到虎落平陽被犬欺,自己這麼一個要臉面的人,將來還要不要活下去了,再則翻一翻古書,所有的太子沒有當上國君,其後果個個慘不忍睹,哪怕自己想要一世平安,可能都是一種奢望。
於是太子李承乾明白了,決定拼一把,不成人便成仁,反正所有的後果都已經想好了,就算失敗了,跟將來被廢掉太子之後的結果是一樣的,最多只是讓自己苟延殘喘幾年而已,與其等將來別人找自己翻舊帳,不如自己拼命搏一把,萬一成功了說不定又是一個新的李世民,不成功也無所謂,反正結果再壞又能壞到哪裡去呢。
總結
也正是太子李承乾在經過多方謀劃之後,果斷跟自己的父親李世民學了一把,然後沒成功,到了此刻,太子的心也算是真正的放了下來,畢竟之後的一切都不由自己作主了。正是自己所站的位置,和身後的擁護的眾人,還有李世民態度上的不明確,才導致太子李承乾鋌而走險放手一搏。
-END-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