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紅薯苗也能做成大產業,全國客商競相來採購

2021-01-16 縣域觀察

在鹿邑縣觀堂鎮、張店鎮等紅薯種植基地裡,紅薯種植大戶的育苗工作正在進行中,溫室大棚外春寒料峭,溫室大棚內熱火朝天,5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著。張店鎮紅薯育苗大戶、農藝師丁超靈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說,「往年這個時候預訂種苗還沒開始,今年打電話預訂種苗的客戶已經很多了,在咱們縣穆店鄉、張店鎮以及江西省我有三個育苗基地,合計育苗100畝左右,每畝平均產苗60-70萬株,每株均價0.08-0.1元左右,像現在這個季節,每株就賣到0.15元左右仍然供不應求。為了應對不同客戶與消費者需求,今年種植的品種有龍九號、西瓜紅、商薯19、煙薯25以及部分『紫羅蘭』品種薯苗。紅薯苗從現在可以持續賣到夏季小麥收割後,就像割韭菜一樣,能賣十多茬。」

據了解,近年來國家對「三農」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百姓也紛紛加大糧食與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僅紅薯種植,在鹿邑縣就有兩萬多畝。「咱們縣的紅薯種植戶,絕大部分都是從我這裡購買的種苗。種植面積上去了,就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薯採購商,每年都有來自河北、山東、安徽、廣東等地的採購商來我縣收購紅薯,這也是促進紅薯種植面積極速增長的一個原因。」丁超靈介紹。

鹿邑縣地處豫東平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適合良種紅薯生長,普通紅薯最多賣到1.2元每公斤,本地產的「西瓜紅、煙薯25」等專供烤薯,因其味甜多汁、烤起來冒油、吃起來香甜的特點,引來採購商競價收購,去年賣到每公斤4元!

「以前農戶都是跑到周邊省市購買種苗,非常不方便。我在其中看到了商機。」丁超靈笑著說,他是農校畢業的,利用自身優勢就研究起了紅薯苗培育,掌握了紅薯苗脫毒繁育技術,就不斷擴大種苗繁育基地,現在不但附近幾個縣的紅薯種植戶到他這購買種苗,還有一些臨省的種植戶也都慕名前來,最遠有江西的客戶,為了方便客戶採購,去年開始,他又在江西那邊開闢50畝的種苗繁育基地。

「去年僅賣良種紅薯苗,就收入650萬左右,除去成本也能賺400萬左右。今年我打算在原有基礎上再擴大100畝的良種育苗基地,爭取明年收入破千萬,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種植戶早日脫貧致富。」說起這些,丁超靈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自豪地說,紅薯苗繁育的發展還帶動了附近幾個鄉鎮村莊的留守婦女、老人在家門口就業,僅在張店鎮的15個育苗大棚,常年用工就有50餘人,在不耽誤顧家的情況下,他們每月能收入1500元左右。

相關焦點

  • 小紅薯苗坐上大飛機 小產業鏈聯通大中國
    3月3日,來自新疆的客商與河南省尉氏縣水坡鎮北緯塢村同興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南江濤籤下了一份6000萬棵紅薯苗銷售大單,只等銷售期一到,這些小紅薯苗便搭乘大飛機,跨越萬水千山飛往新疆、內蒙古、山東、陝西、湖南等地,紮根神州的角角落落。
  • 客商競相入駐,九華這個產業正崛起
    還有誰能甫一轉型就博得滿堂彩?  10月29日下午,湘潭經開區創新創業中心大樓又迎來了一個日常誇讚:「本來以為要跑好幾次才能拿到執照,沒想到一天辦好證,才第二次來就選好滿意的辦公地點及廠址,談好了合同!九華真是如你們宣傳所說,親商務實、誠信高效。」這是剛取得營業執照又要迅速趕回浙江的杭州正大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葉經理,對園區上下辦事效率的切身體驗。
  • 紅薯苗種植時間在什麼時候?老農給你分享紅薯苗種植方法
    紅薯苗顧名思義就是紅薯的苗子,種在地裡面可以長出來新的紅薯,當然紅薯苗還可以食用,在南方有的地方紅薯苗還被稱為「蔬菜皇后」可見對紅薯苗評價還是很高的
  • 連蕃薯苗都成搶手貨,化州合江蕃薯種植產業大有可為
    新鮮蕃薯成返城人員送禮首選,就連蕃薯苗也成了搶手貨。眼下正是春耕時節,在化州市合江鎮大埇村委會的晟美種植合作社蕃薯種植基地內,工人正在忙著割苗、開挖、裝運紅薯,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景象。小編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用鐮刀割紅薯藤,農用貨車正等在種植基地裝載。一籠籠的紅薯、一捆捆的薯苗正被農戶從田裡搬出來。工人正在裝薯苗上車據了解,在河南等農業大省正在春耕,這些薯苗是由化州聯信種植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往河南等地。
  • 湖北鄖陽:小木瓜做成大產業
    新華網武漢10月27日電(胡誠、夏國燕、張潘、劉生輝)木瓜酒、木瓜果醋、木瓜酵素、木瓜精油、木瓜香皂……在湖北鄖陽,小小木瓜經過深加工變成系列高附加值綠色有機產品,以及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當地人來說,木瓜並不陌生。鄖陽地區氣候條件適宜木瓜生長,木瓜種植歷史悠久。
  • 生命家助推凱裡苗侗醫藥文化及大健康產業發展
    ,也為慕名來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凱裡的遊客,提供了一個深入體驗苗侗民族神秘醫藥文化的好去處,把凱裡市打造成苗侗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示範基地、貴州省苗鄉大健康醫療產業示範基地、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 都說種紅薯不掙錢,他卻靠種脫毒紅薯,獲得了大財富,怎麼做到的
    他發現湖北的土壤不僅適合種紅薯,而且土地流轉費用很低。2013年周德順特意從武漢跑來流轉了八百畝地開始種植當地有名的紅安苕。紅安苕是紅安縣的特色紅薯品種,種植歷史有兩百多年,農戶家裡都會種上一兩畝,但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紅安苕歪脖子比較多,歪瓜裂棗也比較多,而且很多非常大,賣不上價格,種植戶總是賺不到錢。
  • 小小燈籠做成致富大產業
    近年來,為增加群眾脫貧致富能力,內西村依靠扶貧車間發展燈籠產業,20多名貧困群眾從事燈籠製作,每人年均收入20000元以上,小小燈籠已成為群眾的「致富燈」,照亮脫貧致富路。
  • 紅薯精英網|節後交易逐步恢復,具體詳情請關注紅薯精英網
    品種有:西瓜紅,龍薯九,商薯19,紫羅蘭,普薯32,煙薯25,六鰲蜜薯,等各個品種的冷棚剪苗,每捆苗子100棵,重量在2斤半以上,日出苗500萬棵,能保證各種客戶,公司,種植基地的需求,公司本著以誠實守信為發展,以合作共贏為理念的基本原則。提供種植,管理,控旺,儲藏,等。歡迎新老客戶洽談合作,全國發貨。
  • 她和媽媽把小鄉村的苕粉遠銷香港英國 四百年紅薯種植史 晶絲苕粉變「金絲」 ​打造山地特色產業 繪就鄉村振興藍圖
    實現每個鄉鎮街道、每個村社區有1-2個增收產業的目標,成功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鄉鎮4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1個,市級「一村一品」示範村20個。全面落實產業到戶政策。實現在家有勞動能力和有意願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到戶產業全覆蓋,2019年以來累計規劃貧困戶到戶產業4.5萬戶,兌現獎補資金4471萬元2.9萬戶。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 小小「紅薯幹」撐起婺城農民致富「豔陽天」
    近日,筆者走進銀嶺村,只聽一陣陣歡聲笑語從農家庭院裡傳來,村民吳永鋒一家正在趕製紅薯幹,一屋子的紅薯堆成了「小金山」,家人們圍坐一旁,洗紅薯、切薯條、烘薯幹,動作嫻熟、井然有序,忙碌的小小庭院裡透出一派暖意融融的景象。「我們家種紅薯已經有10多年了,每年10月份紅薯成熟後,就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將這一屋子的紅薯全部加工成紅薯幹,要忙到明年春節。」
  • 紅薯提前割藤?盛夏早秋紅薯易發芽長苗,提前割藤注意時間安排
    下面來說說:一、為什麼挖紅薯前先要割藤?紅薯藤地下結的紅薯及膨大需要比較多的養分水分,而地上植株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紅薯葉子可以吸收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供供植株及結薯膨大需要,紅薯藤越長越茂盛,藤上生藤,平時摘藤的話一般是摘掉長勢差的弱藤及一些沒必要留的老藤,其他藤則是留著一直生長到最後挖紅薯。
  • 紅薯苗倒著栽種只會開花,不會結薯,這是真的嗎?
    「紅薯苗倒著栽種只會開花,不會結薯」這個說法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很流行,但是這個觀點無論從實踐經驗還是科學依據上來說是錯誤的。紅薯苗倒著栽種這種栽植方式不但會結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促進結薯。至於紅薯開花與紅薯苗倒栽還是正栽關係不大,主要與紅薯生長環境和自身品種特性有關。
  • 五十多名客商實地考察探討合作新模式
    12月19日至22日,來自成都雨潤市場、河北高碑店市場、深圳海吉星市場的50多客商來到樂東實地考察,通過走訪樂東毛豆、火龍果等具有特殊優勢的農產品種植基地,並與樂東縣相關部門領導、龍頭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進一步增進對樂東農產品和未來樂東農業發展走向的了解。
  • 應長在地裡的紅薯,咋長成了「空中紅薯」?牽牛花嫁接,單產40斤
    原因就在於我們平時見到的紅薯,都是長在地裡的,可現在看到的紅薯,卻是長在半空的「空中紅薯」。在河南周口,有一位退休的農業專家賈連東,他培育出了一種用矮牽牛來嫁接的「空中紅薯」。在很多人的意識裡,紅薯都是長在地裡的,可在賈連東的手中,卻讓河南周口西華縣農科所的幾十株紅薯,長到了空中。在農科所院內,形成了一條「空中紅薯」走廊,長達數百米。
  • 南充【紅薯粉條生產線】老品牌_健力機械
    2小鍋內放適量清水燒開,當水冒大泡時,放入紅薯粉,蓋上蓋子煮10分鐘。3煮好的紅薯粉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這樣吃起來會比較Q比較有嚼勁,浸泡好的紅薯粉撈出瀝乾水分。4起鍋熱花生油,待油開始拉絲時,倒入豬肉餡翻炒7分鐘左右。5炒出豬肉的香味後,把瀝乾水分的紅薯粉倒入鍋中翻炒5分鐘。6加入適量的鹽和醬油調味,一道簡單又好吃肉末紅薯粉就做好了,鹹香可口,色澤誘人,味道非常棒哦。
  • 走臨沂·看產業(三):走近國內最大體育用品採購基地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體育產業的發展也逐漸成為社會各方面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的體育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包括體育用品業、體育製造業穩步發展,體育賽事不斷升級,以及體育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中國鞋都採購節 打造商貿金名片
    11月30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鞋革客商和溫州鞋類生產商齊聚中國鞋都裡仁科創園,共同見證鞋類品牌採購商貿平臺——中國鞋都鞋類採購節開幕。  並且,本屆採購節首次實現了鞋都14個產業園聯動展示,將展會的觸角延伸到工廠、深入到檔口,讓全國各地的客商直面企業、深入企業。組委會還特地推出4條穿插各個產業園(科創園)中巴線路,巡迴接送客商前往各個展區和工廠。
  • 陵水章憲村:繁育小蝦苗培育大「錢景」
    「來,給你瞧瞧我們養的澳洲淡水龍蝦。」正在工作的脫貧戶黎亞平邊說話,邊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入蝦塘中,慢慢撈出一個用透明橡皮筋綁著的長方形塑料盒,盒子裡是一隻色澤豔麗、身型優美的澳洲龍蝦。澳洲淡水龍蝦來到章憲村已有一年半時間。
  • 臺灣百餘客商聚首徐州 探索兩地新興產業新合作
    臺灣百餘客商聚首徐州 探索兩地新興產業新合作 2010-09-19 08:41     來源:中新網     編輯:張蕾  中新網徐州9月18日電 (記者 朱志庚) 以「合作、創新、共贏」為主題的「江蘇臺灣周」9月16號在南京開幕,作為「江蘇臺灣周」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天(18號)上午,蘇臺(徐州)新興產業合作懇談會在徐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