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提前割藤?盛夏早秋紅薯易發芽長苗,提前割藤注意時間安排

2020-12-23 鄉居小菜的悟空

每到紅薯長熟的季節,挖紅薯可是重要的活兒,也許在不少人的印象裡,挖紅薯是在深秋到初冬即10月國慶後到11月中旬前,其實不同的地方天氣不一樣,種植紅薯具體安排也不同,那紅薯長熟可以挖的時間也不同,像秋冬種植的紅薯,到來年的夏季6月份這樣就可以收,早春早早種植的紅薯在早秋就可以收即八九月份這樣,而盛夏早秋時段裡挖紅薯,人們一般不提前割藤,就算提前割藤,也不會提前太久,這是為什麼呢?需要提前割藤的話,提前多久合適呢?下面來說說:

一、為什麼挖紅薯前先要割藤?

紅薯藤地下結的紅薯及膨大需要比較多的養分水分,而地上植株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紅薯葉子可以吸收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供供植株及結薯膨大需要,紅薯藤越長越茂盛,藤上生藤,平時摘藤的話一般是摘掉長勢差的弱藤及一些沒必要留的老藤,其他藤則是留著一直生長到最後挖紅薯。

幾個月的時間,紅薯長熟到可以挖地下紅薯時,紅薯藤早已爬得滿地都是,特別的長又茂盛,互相纏繞覆蓋著地面,影響挖紅薯,因此在挖紅薯之前要先割藤挪開再挖紅薯,而不是挖哪裡碰到紅薯藤再扯走,這樣做可以大大的提高挖紅薯效率,而且也不用那麼擔心挖紅薯時鏟到紅薯藤而誤傷到紅薯降低品質了。

二、盛夏早秋紅薯長熟,太提前割紅薯藤不及時挖紅薯帶來的不利影響

農村裡人們挖紅薯一般是人工拿鋤頭挖,耗的時間多,種植面積不多的話一般是現場割藤,割好挪開之後就挖紅薯,操作步驟很連貫、方便;而若是種植多,一般會提前統一割藤,割出來的藤是新鮮的,可以賣出去也可以自留,用途上可以部分餵食豬牛等牲畜,還可以切小段曬成菜乾,此外,還可以拿來漚肥做農家肥。

1、盛夏早秋天氣合適,紅薯發芽生長是本能

晚秋初冬裡天氣比較冷涼了,不太適合紅薯發芽生長,一般來說提前多久割藤不用太顧忌,根據需要去提前割藤就可以了,而在盛夏早秋就不一樣了,要多注意些,因為這時候的天氣還比較熱,溫度一般在常溫以上,白天最高溫高於30度,天氣非常利於紅薯發芽出苗,本身紅薯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割藤之後,地下的紅薯受天氣影響,各芽眼自然的萌髮長苗出來,耗紅薯本身一定的水分養分,影響品質。

2、紅薯長熟,採收前不進行日常管理

而種植紅薯生長進入尾聲,人們一般不追肥了,等到紅薯長熟,地裡的肥料一般殘留非常少了,此外,也不進行澆水等日常管理,而地裡還長有雜草耗一定的水分養分,這樣一來,本來打算採收但提前割藤還沒有來得及挖的紅薯隨著發芽長苗,抵抗力不如正常種植髮芽生長的紅薯,而盛夏早秋暖、熱的天氣容易有蟲害,那些新長出來的紅薯苗更容易受到害蟲危害;最後挖出來的紅薯因表皮長有芽苗要先處理了才能更好更久的儲存,而就算處理了,但表皮還是有一定的痕跡,跟長熟了正常挖的表皮光溜溜沒破損或者破損少的紅薯有明顯的差別,賣相差。

三、盛夏早秋提前多久割紅薯藤合適?

了解了盛夏早秋過於提早割紅薯藤帶來的不利影響,那提前多久割紅薯藤合適呢?溫度、溼度等自然條件合適,地下的紅薯發芽很快的,三五天這樣不奇怪,所以割藤了之後儘量早些挖紅薯,農村裡人們提前一兩天割藤很常見,一般是割藤後兩三天內挖出紅薯。

當然了,盛夏早秋時段除了溫度高、光照足,還有可能容易降雨,這樣一來,紅薯地溼嗒嗒的,加上有茂盛的紅薯藤遮擋,地裡水氣流失慢,泥土溼粘到時候不好挖紅薯,而太早割藤了又導致地下的紅薯發芽甚至出苗,影響更大,怎麼辦好呢?做法上一般是翻藤,藤稍重疊,露出壟間的排水溝及部分壟上泥土,此外,還疏通壟間及田埂邊排水溝加強排水,待地裡泥土比較幹之後提前一天這樣割藤然後挖紅薯,趁著不降雨天氣好,抓緊時間挖完,不然遇上降雨又得推遲了。

總結:紅薯生長喜暖耐熱,盛夏早秋時段本身也是紅薯重要的生長時段,割藤後地下的紅薯萌芽甚至出苗不奇怪,這時段紅薯長熟、需要提前割紅薯藤的小夥伴要注意安排好時間,不要過早割藤,以免反而給紅薯帶來不利,影響品質。

相關焦點

  • 紅薯苗種植時間在什麼時候?老農給你分享紅薯苗種植方法
    紅薯苗顧名思義就是紅薯的苗子,種在地裡面可以長出來新的紅薯,當然紅薯苗還可以食用,在南方有的地方紅薯苗還被稱為「蔬菜皇后」可見對紅薯苗評價還是很高的
  • 多滋多味的紅薯,大家知道怎樣種植嗎
    在農村,家家戶戶每年都會或多或少地種植紅薯。紅薯的種植時時間,一般為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具體的栽種時間會根據當地的環境溫度和氣候變化而有所變化,比如南北方氣溫不同,種植的時間有所差異。收穫時間,大約是九月下旬到十月,一樣跟溫度氣候變化有影響。紅薯是用薯秧扦插種植的,所以我們要先育紅薯苗。
  • 你家裡有發芽的紅薯嗎?原來發芽的紅薯還有大用途,扔掉實在浪費
    摘要:紅薯相信大家都喜歡吃,烤紅薯、紅薯粥、炸薯條、我小時候很喜歡一道菜,就是拔絲地瓜,所以紅薯一直受大家喜歡,特別冬天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喜歡買多一點紅薯留著吃,但是紅薯要是儲存方法不對就會發芽,發芽的紅薯不吃又很浪費,其實發芽的紅薯在生活中也還有大作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紅薯發芽了還能吃嗎 紅薯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在日常生活中,紅薯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食物。而且吃紅薯有很多的好處,但是,我們都知道土豆發芽就不可以再吃了。那紅薯發芽可以吃嗎?紅薯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挑選紅薯吧。  紅薯發芽了還能吃嗎大家都知道,紅薯是一種比較耐放的食物,而且放置的時間稍長,紅薯會越甜。如果紅薯發芽了還能吃嗎?答案是肯定的,發芽的紅薯可以吃,只要摘掉芽就能吃了。提醒大家,食物還是吃新鮮的比較好,新鮮的蔬菜放久了也會使原本含有的營養和裡面的膳食纖維流失,口感也會大大的降低,所以不要等至發芽後才想起來要吃。
  • 河池「檳榔」紅薯夏季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2 高產栽培技術要點2.1 選地整地選擇質地疏鬆、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易排易灌的土地或上造作物為玉米、大豆的地塊,深耕翻犁曬,平整土地,起畦。2.2 種苗繁育一般每 667 m 2 用苗 3335 株,選用無病蟲害、無傷口的中等大小薯塊在2月中旬進行地膜覆蓋育苗,6月中上旬剪薯藤上部35~40 cm嫩壯苗進行大田栽種。2.3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適當追肥,控制氮肥。
  • 紅薯的營養價值及功效
    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矩稜,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紅薯(1)纖維根,又稱細根,呈纖維狀,細而長,上有很多分枝和根毛,具有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纖維根在生長前期生長迅速,分布較淺;後期生長緩慢,並向縱深發展。纖維根主要分布在30釐米深的土層內,少數深達1米以上。
  • 百度百科裡談到的紅薯
    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紅薯其之所以稱番薯,大抵是因為它是「舶來品」之故。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
  • 來看看高手種植紅薯的方法與技巧
    紅薯別稱山芋、紅苕、甜薯、白薯、番芋、番葛、金薯、地羅卜等,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原產地為南美洲及大洋洲、小安的列斯群島,現在全球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1、溫度:紅薯喜溫怕冷,地溫在10℃左右不髮根,15℃需5天髮根,17~18℃髮根正常,20℃3天髮根,27~30℃只一天即可髮根,氣溫25~28℃時莖葉生長快,30℃以上時莖葉生長更快,但薯塊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莖葉生長慢,20℃以下時莖葉生長也快,15℃時停止生長,10℃以下持續時間過長成遇霜凍,莖葉枯死。
  • 紅薯苗倒著栽種只會開花,不會結薯,這是真的嗎?
    而植株根部吸收大量的養分物質無法及時運至莖蔓,就積累在根部,這也為根部膨大提供了較有利的條件,有助於紅薯產量的形成。因此,與題主觀點正好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說,紅薯苗倒著栽植是可以促進結薯的。但是,紅薯苗倒著栽植,植株成活率不高且緩苗很慢。在實際生產中,栽植後要加強田間栽植苗的管理,對病死苗要及時進行補苗。
  • 【九龍回首】笫513期 // 劉飛宇 // 一季紅薯半年糧
    所以種植水稻的水田少,加上當時的耕作制度和種植技術的制約,缺米斷糧的饑荒月,每家每戶或長或短的時日總會有的。幸好我地山地多,加上家鄉的人們也都勤勞著,所以大家都種植著小麥、蕎麥、紅薯、玉米等作物作補充,而紅薯的種植尤為普遍,有「一季紅薯半年糧」之說。
  • 安徽農民種植紅薯,藤蔓長2尺長就割掉,收入不降反增
    牛集鎮是紅薯種植大鎮,馮大哥所在的村子,更是遠近有名「紅薯村」,村子裡不但有種植紅薯的風俗,更是形成了紅薯深加工、育苗、銷售為一體的產銷模式,而村民們所獨有的紅薯種植方式,更是值得學習借鑑。對此,馮萬志表示:「如果單純種植紅薯,一畝也就收入2000元左右,但這並不能體現出我們「紅薯村」的種植水平,我的種植竅門是,在穀雨前後開始種植春季紅薯,在經歷60天生長後,也就是當前,紅薯已經開始長蔓。
  • 散文 | 紅薯
    紅薯哥不吃紅薯,燜的,蒸的,烤的,一概不吃。怕了。當年我伊(母親)拿手的,是燜紅薯。大半菜籃紅薯,河裡隨洗,往大鍋裡一丟,架上木柴,噼裡啪啦地燜煮。紅薯上放一碗米飯,那是我的,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最小的孩子才有最好的待遇。燜煮的紅薯,有豬食味。哥嗤然一笑,就是豬食。
  • 紅薯種植技術
    紅薯屬管狀花目, 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葉片通常為寬卵形,長4-13釐米,寬3-13釐米, 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鍾狀或漏鬥狀,長3-4釐米,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
  • 西瓜和紅薯套種,一畝地收入翻兩倍,畝收入7000—10000元
    由於在農村土地資源有限,單一的種植一種作物,生產時間長,效益低,不利於農業發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的生長特性,找出共同點,合理安排岔口,從而採取套種措施,把兩種不同的作物種植到一塊土地上,可以減少土地浪費,提高地力利用率,增加效益,增進農民種地積極性,現在就把西瓜和紅薯的套種模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 紅薯藤越冬壓條有什麼好方法,我來告訴你
    紅薯,是旋花科番薯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原產地在南美洲,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都有廣泛種植。紅薯主要食用地下塊根,它的澱粉含量很高,所以經常作為主要的農作物來種植,因為紅薯多半生長在溫暖溼潤的氣候,它是不耐寒,也不耐陰的植物。
  • 小小紅薯苗也能做成大產業,全國客商競相來採購
    張店鎮紅薯育苗大戶、農藝師丁超靈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說,「往年這個時候預訂種苗還沒開始,今年打電話預訂種苗的客戶已經很多了,在咱們縣穆店鄉、張店鎮以及江西省我有三個育苗基地,合計育苗100畝左右,每畝平均產苗60-70萬株,每株均價0.08-0.1元左右,像現在這個季節,每株就賣到0.15元左右仍然供不應求。
  • 供應 龍薯9號,紅薯大豐收啦,瘋搶預定中、、、、、
    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   紅薯其之所以稱番薯,大抵是因為它是「舶來品」之故。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自是磽确之地遍行栽播。」
  • 食物知識大全:紅薯
    紅薯其之所以稱番薯,大抵是因為它是"舶來品"之故。《採錄閩侯合志》:"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曆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飢。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穫,可充穀食之半。史實證明紅薯系在16世紀末葉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臺灣省等地傳播。現今中國的紅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佔世界首位。
  • 有一種記憶叫,秋天在桂陽「挖紅薯」...
    甚至提著紅薯藤一扯,一窩紅薯就應聲而出。割下來的紅薯藤,剁碎了餵豬。餵不完的怎麼辦?為防紅薯藤腐爛,得把他們束成一把一把的,捆好,dan在杆杆上晾乾。冬天缺少食料,取下來依然剁碎煮透,照樣可以餵豬割完紅薯藤,地裡空蕩蕩的,似乎沒啥了。可是別急,好貨還在下面呢!跟著大人挖紅薯是大夥最樂意幹的事。大人們用鋤頭一挖,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紅薯滾出來,帶著潮氣,帶著泥土氣息。
  • 這東西比紅薯功效強百倍,可惜經常被你當垃圾扔掉!
    紅薯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存儲時沒有注意通風,會使表皮呈褐色、黑色斑點,這也說明紅薯已受到黑斑病的侵襲。5、發芽的馬鈴薯是有毒的,雖然發芽的紅薯沒毒,但是口感也不太好。,也不要吃那些帶有黑斑的紅薯和發芽的紅薯,這些紅薯都可能導致我們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