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來自新疆的客商與河南省尉氏縣水坡鎮北緯塢村同興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南江濤籤下了一份6000萬棵紅薯苗銷售大單,只等銷售期一到,這些小紅薯苗便搭乘大飛機,跨越萬水千山飛往新疆、內蒙古、山東、陝西、湖南等地,紮根神州的角角落落。
面對當前疫情環境下種植產業遭遇的賣難問題,水坡鎮北緯塢村同興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千畝紅薯育苗產業卻絲毫不受影響。相反,來自國內20多個省市30個地區的客商與合作社負責人籤下了銷售訂單。
小紅薯苗能坐上大飛機、小產業鏈能聯通大中國,這並非偶然。尉氏縣水坡鎮北瑋塢村紅薯育苗距今已有近70年歷史,雖然前期未形成規模,但至今從未間斷。為更好帶動優良紅薯品種育苗產業發展,該鎮黨委政府以黨建引領,做好一村一品,推進鄉村振興,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北瑋塢村註冊成立同興種植專業合作社,2020年已發展成佔地規模1400多畝,育苗大棚1600多座。2019年實現每畝淨收入2.5萬元-3萬元。水坡鎮已經形成了豫東地區最大的紅薯育苗基地,業內一致好評。
合作社採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並配有專業的營銷隊伍,通過統籌協調,讓客商直接從田間地頭運輸外銷。如今北瑋塢村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及時更新品種,以紅薯育苗、紅薯種植、手工粉條為主要產品,註冊品牌商標。現已輻射周邊10個村,種植優質紅薯苗、紅薯、紫薯,加工手工粉條、紅薯乾等產品,由單一種植到種植深加工,把合作社做大做強。
2019年,就業帶動農戶及貧困戶就業、致富300多人,育苗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用工多,已帶動北瑋塢及周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0%以上。目前,該村共有17戶貧困戶,入社貧困戶共14戶。水坡鎮鎮長陳偉認為,該合作社未來帶貧模式主要是吸納貧困戶務工、吸納貧困人口利用小額信貸自主創業、利用企業捐贈、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入股分紅等。貧困戶可享受優惠,貧困戶用工收入比普通群眾略高,年人均務工收入在1萬元以上,帶貧脫貧成效良好。
水坡鎮黨委書記李連江告訴記者,只要做好了紅薯育苗、栽種、銷售、運輸、深加工等全產業鏈,就能促進高質量脫貧致富,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