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2021-01-19 唐若心學

愛迪生曾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他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失敗並不可怕,而不能正確的從失敗中走出來才可怕,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糾結與失敗的種種,而是從中學習,升華,為了將來努力的生活。真正厲害的人,都會這樣對待失敗:

1、對待失敗的心態:失敗可以幫我們認清真相

如果你害怕失敗,你就會失敗。愛迪生的一生是偉大的,他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奠定了不俗的基礎。然而,即使聰明如愛迪生,在科研的路上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這樣才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愛迪生曾經發明電燈泡的時候,之前已經嘗試過上千個燈泡材料都沒有成功,當人們問他,你都失敗了那麼多次,還要繼續嗎,愛迪生則說道,我不是失敗,我只是發現它不適合做燈泡材料,但是這意味著我離成功更近一步,因為我又淘汰了一個不合適的材料。

可以說,真正的勇者敢於面對失敗,認為這是我們探索真相必然經歷的過程。生活中的我們,需要用好的心態來面對失敗。

我們不需要過分苛責自己,挫折與失敗是我們認清社會與人生的必然經歷過程,本就在所難免,這些經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真正的面對它們。

你不要認為失敗了就已經是結局了,它很有可能只是開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再不濟也能從失敗中鍛鍊意志。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我們躲避著,怕丟臉,實際上是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只有直面失敗,不選擇逃避,這樣才能成長。

2、坦然面對:失敗是認識自己必然經歷過程

我的一個好友,大學到工作的時候一直順風順水,後來就一直比較傲嬌。但是因為有次工作失誤,他被公司開除了,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經歷的挫折,而他這個時候才知道,過去的自己一直都是活給別人看的,自己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從來沒有思考過。

一個人越早經歷失敗越好,因為他能認識到人生的真相是什麼,也能幫助他看清自己,認識自己的短板與長板。

一個人必須經由失敗站起來才會知道過去的挫折對於他來說有多麼重要性,有些人完全忽視失敗,其實沒有看到失敗背後藏著一個巨大的禮物。我的同事後來經由這次失敗,認識到自己想要創業,而不是完全把自己命運交給別人擺布。

周立波曾說,自信是從一次主動的失敗開始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沒有成功沒有失敗,你不可能有自信,自信是建立在成功和失敗的閱覽上。

有些人,會被一時的失敗擊垮,一蹶不振,有些人在失敗中得到教訓以此來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從此順風順水。不同的人生之路是自己選擇的,自己的內心深處指引著你前進的方向。內心強大的人,可以堅強的度過失敗,內心強大的人,可以活得更好。

3、善於總結:舉一反三,從失敗中升華

很多人都很容易認為自己失敗了就是不聰明了,不厲害了。其實不是,失敗與聰明以及智商沒有關係。失敗是每個人成長中必然伴隨的過程。

但是我們最需要是去總結,是當你失敗了,我們思考著如何做得更好。要知道,同一件事,有些人不能看到解決的辦法,有些人能較好的處理,還有些人能舉一反三從此不再犯,我們要做到的不是一直回顧過去,而是看向未來,想著心中的夢想,想著自己能夠成功,要不斷的告訴自己:一切終將過去。

總結失敗的能力,也能幫助我們做好更好決策。如果是因為不夠努力造成的,我們要重整旗鼓更加努力,如果是目前難以做到而失敗的,索性降低一下標準或暫時擱置。

如果實在無法解決,我們可以明智的選擇放棄,而必要鑽牛角尖?沒有人想要一直意志消沉渾渾噩噩,也沒有人想要一直生活的不快樂,所以選擇從失敗中升華自己,必然能夠擁抱很好的明天。

失敗是人生中的必然的經歷,經歷時我們一定認真對待,分析因果,去看待失敗帶給我們內在感受與價值,我們要知道,對於人生中每種經歷我們最需要是去體會生命的過程,用過程去歷練自己,讓自己從失敗中採摘最美麗豐富的果實。

今日話題:你經歷過失敗嗎,你是如何面對失敗的,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劉小波,唐若心學主筆,崇尚幸福生活就是做好自我管理。

相關焦點

  • 自愈能力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大都擁有自愈能力
    自愈能力決定你能走多遠,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大都擁有自愈能力。何謂自愈能力,自愈能力是我們自己治癒自己的能力。有一句俗話叫做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我們沒有自愈能力,往往我們就無法走下去,擁有強大自愈能力是我們能夠對抗生活的打擊,以及在生活中錘鍊內心強大重要方式方法。
  • 終身成長: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了你成長的高度
    大多數人看待失敗的態度都唯恐避之不及,敬而遠之,而有些人卻甘之如飴。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們能取得異於常人成就的原因。如果連失敗都不怕,那也沒有什麼好怕的了。比如:愛迪生,菲利普斯,紀伯倫等,他們看待失敗的態度是積極的,充滿力量的。菲利普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 你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
    或許會失敗,但至少我不會有遺憾。敬畏失敗,努力向前。終有一天,她所受過的苦或走過的路,通過時間累積的複利,加倍以意想不到的恩賜回饋給她。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曾經說過:「有勇氣追隨你的內心和直覺。已經以某種方式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成為什麼。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所以,未來人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達到什麼樣的高度,都藏在你對待失敗的態度上。
  • 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你未來能走多遠
    每個人對金錢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而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基本格局,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有時候,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我們看《水滸傳》,都知道主人翁宋江,字公明,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孝義黑三郎是他在江湖上的綽號,從這些名號那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個仗義疏財的義士、是個豪俠好施的英雄。官不大,做個押司,也就相當於政府辦秘書,或者主任一類的,收入有限,但交際極廣。
  • 你對待苦難的態度,其實早已暗中決定了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的人深陷逆境仍能活出生命的輝煌? 而有的人就此墮落,一事無成,在自怨自艾中了此一生? 這取決我們面對苦難時自己的態度和能力,我們對待苦難的態度和心境決定我們的命運。人的天賦相差不多,我們應對苦難、挫折的態度和能力決定了我們走多遠,走多久,走多高,決定了不同的人生。1苦難,是人格的試金石。
  • 人生模式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都會優化這三種人生模式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能走多遠,更多來自內在的人生模式。如果我們想要走得更遠,最重要是去持續優化自己的模式,這樣才能幫助你走得更遠。意思是說,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由動機決定的。有些人的成長是由外在動機決定的,比如買房子,買車子,這也是一種動機。但是還有一種動力是內在動機,比如說,我們做這件事不是為了外在獎勵,而是為了自我價值實現。
  • 《清平樂》歐陽修遭圍攻: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有句老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在我們的一生中,失敗是我們必須要面臨並接受的問題。如何對待失敗,決定我們如何獲得成功。  01對待失敗的態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前段時間熱播的《清平樂》中,歐陽修被調為負責國子監監考的內翰,負責選取人才。  有一名叫劉幾的學子,被公認為必中狀員之人。但第1輪結果出來,他卻落選了。狀元和榜眼都沒有他的名字。榜上有名的是從未聽說過的無名之輩。  學子們憤憤不平,前去找歐陽修理論。
  • 你知道嗎?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能決定孩子的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也得到了啟發,我不僅看到了這些讓人心疼的孩子們,同時,也關注著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我發現,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真的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一生。我們也是從小時候一路走過來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成績好的學生吧?回想一下,你上學時,成績不好的時候是不是也希望家長能多關注你的感受而不是成績呢?你會發現,你依然在用一些你曾經受到過的教育,對待著自己的孩子。就像這個媽媽說的:我成為了母親之後怎麼又這樣了呢?
  • 《吐槽大會》第四季收官,蕭亞軒「吐槽」:態度決定了你的一切
    面對觀眾的不搭理時,她也能面不改色的完成自己的演出。正是蕭亞軒對自己喜歡的事業的執著態度,才會如今魅力不減,闖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俗話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那麼,在有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中,態度又扮演者什麼角色呢?
  • 分手後,男人對前女友的態度,決定了他未來能走多遠
    人這一生,大約會遇到2920萬個不同的人,從相遇再到相愛的概率比中彩票還要低,能遇到對的人是件極其幸運的事,但是愛情雖然很美好,卻也有很多人總是在錯過,或許是相處不來,性格不合,又或者是彼此間有誤解,沒有包容心,以至於感情破裂,最終各奔東西。
  • 人生路上,真正能決定你走多遠的,是你的成長型思維方式
    但這之前我要提醒你,Tom,你目前仍有兩個選擇:選擇1,努力戒酒-- 失敗 -- 決定放棄嘗試。選擇2,努力戒酒-- 失敗-- 決定再來一次。」Tom考慮再三,決定選擇再來一次......失敗和挫折、問題和困難都是兵家常事。當遭遇挫折時,你當下選擇放棄?還是面對失敗,決定再來一次呢?2.
  • 你面對失敗的態度,決定著你未來的高度
    終於把憋屈的那部分克制住了,他抬頭說,「可是,沒晉級是因為我們有很多沒準備的,他問我的問題,我們都沒準備才會失敗的……」我看著他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那你要記住了,這次失敗是因為準備不足,有媽媽的責任,也有豆豆自己的責任。失敗了,你很難過媽媽能接受;但是更重要的是教訓,以後自己的事情你要更上心,是不是?!」他點點頭,我牽著他的手慢慢走出大廳,走到陽光裡。
  • 面對失敗的態度,將決定你是否能成功
    失敗不可怕,這幾乎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關鍵在於,在失敗的時候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比爾蓋茨說過:「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尖聲抱怨錯誤,要從中吸取教訓。」很多人失敗就願意抱怨,運氣不佳、合作夥伴有問題、行業不行等等,都是適合抱怨的好點子。但是抱怨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能做到的只有更加傷害自己。
  • 你做事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從剛開始摔不過她們瘦弱的表哥,到把表哥摔倒在地;從與第一個摔跤男子選手的摔跤失敗,到把村裡的男子選手都掀翻;從一個個小比賽的勝利,到拿到全國摔跤冠軍。這些成績和進步都來源於她們對於摔跤這項事業認真的態度。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往往能夠決定你在這件事上的努力程度,而最終將決定這項事業的發展高度。
  • 夜讀 | 你面對失敗的態度,決定著你未來的高度
    結果,比賽倒是很快,沒一會兒出來了,非常沮喪的樣子,走到我面前,「媽媽,我沒有晉級。」 我輕輕地把他拉過來,看著他原本繃著的小臉兒,在說完這句話之後,突然就有點垮,淚珠兒奪眶而出,非常傷心。 我輕輕地抱住他,拍拍他的後背,在他耳邊低聲說,「沒事呀,沒事。比賽嘛,本來就有成功有失敗,怎麼可能都是你勝利呢?」
  • 心理學:婆媳相處,你的態度決定了關係的好與壞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婆媳、婚姻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被婆媳問題困擾的朋友們解開心中的疑惑,防範被自己的婆婆、兒媳欺辱,守護好自己的幸福人生不被破壞
  • 對待逆境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逆境與失敗,是伴隨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環節。對待人生失意的態度,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人生高度。有時候,最可怕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失敗帶給人的持續性精神情緒上的影響,猶如地震過後的餘震頻頻,擾亂我們的正常心緒節奏。
  • 思維層次,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
    愛因斯坦說:「你無法在製造問題的同一思維層次上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思維層次的差異,要解決問題,需要思維上的升級,否則問題很難得到解決。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有多強大,他的格局就有多大。對於管理者而言,思維和認知的成長決定了企業可以走多遠。如何實現思維成長?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帶給你啟發。
  • 弗洛伊德的精神層次理論:潛意識決定性格,決定你能走多遠
    就比如一本著名的小說《擺渡人》也是如此,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可能是擺渡人給你的生命提示潛意識:最深層原始的心理能量潛意識是弗洛伊德理論的重點,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能夠決定每個人生活的小細節,是最原始的心理能量,是一切行為的內驅力,包括人的原始衝動和各種本能
  • 男人對待前任的態度,決定了他愛你的程度,真的
    你要記住:男人對待前任的態度,決定了他愛你的程度,真的。 最誇張的一次是在凌晨兩點鐘,前任一個電話,他居然都沒有和心心說一聲就走了,當他走後,心心又是害怕又是失望,整整哭了一夜,她才知道,為什么女人總是不喜歡男人和他的前任聯繫,很多時候,他的這個態度已經說明了,他還是更在乎前任,甚至想和前任和好也說不定,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