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百家行丨林亭口一村:鄉村美麗 鄉風文明

2020-12-22 寶坻融媒

村莊名片:林亭口一村

【 1958年成立林亭口公社,林亭口村分10個小隊。1983年5月改為林一村。】

林亭口一村位於天津市農業生產區—寶坻東部林亭口鎮。地處京、津、唐三大城市中心腹地,距天津市區約70多公裡,距寶坻城區20餘公裡。現有住戶138戶,人口436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1名,「兩委」班子成員5名。耕地面積725畝,村內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小麥和玉米。

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網信辦開展幫扶工作以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一直是村「兩委」和幫扶組重點關心的問題。經過幫扶組和村「兩委」及黨員群眾代表認真研討,決定先從最基礎的「六化六有」著手,改善村內村容村貌。

道路硬化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避免下雨等惡劣天氣造成的出行事故,極大程度保障村民出行的便利與安全。同時,幫扶組還還配合村「兩委」在道路兩側植樹,極大程度上美化綠化村莊。在新建村委會的基礎上,幫扶組為新建村委會購置全新的辦公用品。同時提升了農家書屋、村郵站、文化活動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使村民生活不斷向健康化發展。

林一村現有黨員31名,預備黨員1名。按照中央部署和上級黨組織要求,深化「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提高基層黨支部生活,按照「五好黨支部」標準,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

林一村村內有傳承200餘年的高蹺文化,曾接受數次媒體採訪,受邀外出表演,現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每當村內逢年過節就會以此慶祝,對當地的人文環境和鄉風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林一村鄉村組織機構健全,治理結構合理。村莊沒有黑惡勢力存在,「無賭」「無毒」「無邪教」,多年未發生惡性嚴重犯罪。村莊制定了嚴格的村規民約,群眾安全感強,滿意率高。

【林亭口一村村名書法作品由書法家吳新宇創作】

吳新宇,字奇光,別署淨心居主人,1978年生,天津寶坻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委員,寶坻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北蘭亭會員。

編輯:侯芷晴

相關焦點

  • 百村百家行丨林亭口九村:結對幫扶 共繪藍圖
    村莊名片:林亭口九村【 由林亭口大鎮分出。1958年成立林亭口公社,林亭口村分10個小隊。1983年5月改為林九村。】黨群服務中心自新一輪結對幫扶困難村開展以來,天津市委網信辦結對幫扶林亭口九村。三年來,幫扶組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幫扶等措施,讓村子富了起來也美了起來。幫扶組帶領村兩委班子挨家挨戶進行登記,與種植大戶協商,將547.25畝土地流轉出去。
  • 百村百家行丨郭新莊村:鄉村建設美 鄉風文明美
    村莊名片:郭新莊村【 明永樂年間建村。據傳,隨燕王掃北有一郭姓在此定居。故名郭新莊。】郭新莊村位於寶坻區方家莊鎮,北鄰龐家莊村,南鄰牛家莊村,東臨高家莊村,西鄰霍各莊鎮的前黨村,鄉村公路從村內穿過,距離寶坻區10公裡,距鎮政府5公裡,南面距京瀋高速(G1)1公裡,但京瀋高速出入口需要繞行較遠,經九園線到津薊高速(S1)寶坻北出入口6.8千米,位置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全村有110戶,319人。
  • 百村百家行丨石各莊村:箭杆河畔 美麗鄉村
    水務集團投入幫扶資金304.3萬元,完成村黨群活動中心建設,完成道路硬化5820米,完成煤改氣、路燈安裝、自來水改造、汙水處理、危房和廁所改造等工程,以及農村環境治理。口東鎮黨委統籌安排200萬產業項目+,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每年注入20萬元資金(自2020年6月起),用於村莊各項建設。水務集團慰問困難戶36人次,發放慰問金3.6萬元。
  • 鄉風|和美龍津:「村美人和」的美麗鄉村樣本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徵途上,龍津村一面實施「鄉村即景點」環境重塑戰略,建成了「一帶一心一軸兩片三區九景」的嶺南水鄉美景,塑造出高顏值的村容村貌;一面通過把握自身獨特的歷史脈絡,不斷挖掘本村優秀歷史文化,以文化凝心,以活動聚力,以傳承古訓精神為依託,以弘揚「和美文化」為主導,以志願服務為支撐,厚植文明鄉風,凝聚龍津人的精氣神,創造出「村美人和」的美麗鄉村建設樣本。
  • 導遊甘肅丨銅錢鎮郝家坪村 雲海之端的美麗鄉村
    導遊甘肅丨銅錢鎮郝家坪村 雲海之端的美麗鄉村 2020-12-20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百村百家行201丨林亭口四村:用心幫扶 真情為民
    村莊名片:林亭口四村  【 1958年成立林亭口公社,林亭口村分10個小隊。1983年5月改為林四村。】  村莊共83戶,238人。全村耕地面積430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村黨支部共有黨員12名,「兩委」班子成員5名。幫扶前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村集體收入24.15萬元。經過兩年幫扶工作,截至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4.3萬元。  自2017年8月以來,天津市建材集團駐村工作組正式開展幫扶工作,幫扶組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主動作為,落實責任,注重實效,開展幫扶工作,成效顯著。
  • 鄉風文明「滋養」了網紅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新城區保合少鎮惱包村先行先試,積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努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網紅樣板」。今年,惱包村黨總支部和村委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集智聚力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美麗鄉村,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產業興村之路。該村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用文明之風滋養美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 馬鞍山博望區:涵養鄉風,讓美麗鄉村綻放「文明之花」
    良好文明鄉風具有浸潤人心、引 領向善,規範行為、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抓好鄉風文明建設既是我國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軟體基礎。
  • 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
    灤州市古馬鎮:深耕鄉風文明 鑄魂鄉村振興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弘揚家風家德家訓、扮相俊俏的秧歌隊扭動奮發向上的精氣神、人頭攢動的圖書室潛移默化感染著人們的人文素養……近年來,隨著「三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活動的疊加開展,全國文明村、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相繼花落古馬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一到晚上,我們村民間藝術團的演員們都會來這裡表演,大家每天的生活都很豐富。」路過文化廣場的橋北村村民朱高坡說。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
  • 北京朝陽: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一村一落皆是景,美麗鄉村入畫來
    「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升村莊精細化治理水平,並通過開展鄉風、家風等文化文明建設工作,打造朝陽村莊特色文化品牌等,全面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 百村調研行|蘇州吳江區黃家溪村:精心描繪鄉村振興大美畫卷
    中國江蘇網蘇州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徐衡)清水蜿蜒,枕河而居;綠樹成蔭,庭院掩映……春日時節,記者驅車來到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黃家溪村,眼前所見處處是景觀,處處蘊文化,仿佛置身於一幅秀雅靈動的美麗鄉村畫卷。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文化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要求,而文化牆是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把鄉村文化牆作為宣傳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壁畫、牆體繪畫等表現形式,將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等展現在村民面前,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 中館驛鎮推進「百企興百村」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日,中館驛鎮舉行2020年「百企興百村」、企業與重點村結對「兩幫兩助」活動。中鑫城瀝青公司、湖北傑一建築材料公司等18家會員單位企業家現場捐助資金共計 29萬元,助力結對幫扶村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 一村一韻移步換景,佛山迎美麗鄉村蝶變
    江根村三江匯流獨領風騷,串珠成鏈共繪西江十裡畫廊;畫舫遊船賞蘆苞水鄉古村風情,領略獨樹崗村孝善文化;南莊村田園風光與工業文明共榮共生;黃連社區美點佳餚、歷史建築相得益彰……12月19日,「廣東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名單揭曉,南莊村、江根村、獨樹崗村、黃連社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5個佛山的美麗鄉村、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赫然在列
  •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為鄉村振興「鑄魂」
    湖塘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鎮統籌、多方聯動、資源融合,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凝聚民心、匯聚力量。近年來,我市始終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為引領,以建設全域美麗鄉村為重要抓手,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 百村百家行丨郭楊各莊村:魅力新農村 京東小樹林
    村莊名片:郭楊各莊村【 史各莊鎮郭楊各莊村位於寶坻轄區最西部。始建於隋唐時期,人文歷史久遠,鄉風淳樸厚重,名勝古蹟眾多,周圍有泃河、潮白河、窩頭河、勝利渠,四水環繞。民國時期享有「京東小樹林」之美譽。工作中,突出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了黨組織領導下以村務監督為重點的鄉村治理機制,全面規範了村級組織議事決策規則,深入落實村級重大事務「六步決策」法,嚴格執行落實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村帳街鎮代理、村章街鎮代管、村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
  • 林子鎮:「一村一景」建設美麗鄉村
    今年,林子鎮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彥青故居為依託,重點打造了李元寨村民國風一條街,青磚青瓦鋪造的建築風格展示出了魅力林子的鄉村新風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遊玩,為鄉村旅遊發展奠定了基礎。李元寨村民國風一條街是林子鎮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體現。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