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中有七郎八虎,大家都知道七郎是哪七郎,可是八虎呢?

2020-12-23 騰訊網

原來「七郎八虎」指的是北宋初年武將世家楊家的兄弟八人,其中七個是親兄弟,一個是義兄弟,所以被稱為"七郎八虎"。評書中楊家將第二代為兄弟七人,有楊繼忠、楊繼孝、楊繼仁、楊繼義、楊繼康、楊繼凱、楊繼業、楊繼亮(義子,原名高懷亮),合成「老八郎」。

而第三代楊家將的名字則有很多說法:《宋史》等書所記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訓、延玉、延環、延貴、延彬。

《燼餘錄》中所記兄弟七人為:淵平、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昭、延彬。其中,大郎楊延昭已經變成楊六郎。有的書中,楊延昭作楊延釗。元明雜劇中,寫楊六郎(或為楊六使)的戲文較多,劇中人名多叫楊景或楊朗。

明代小說《北宋志傳》中,兄弟七人為:淵平、延定、延輝、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而《楊家府》中兄弟七人則為:淵平、延廣、延慶、延朗、延德、延昭、延嗣。

早期京劇《鐵旗陣》中,七兄弟都為單名,他們是:大郎楊泰,二郎楊正,三郎楊高,四郎楊貴,五郎楊春,六郎楊景,七郎楊希。

晚清時,評書、戲曲中,七兄弟才定型為楊延平、楊延定、楊延光、楊延輝、楊延德、楊延昭、楊延嗣,加上楊繼業的義子楊延順(原名王平),合成「七郎八虎」或作「中八郎」。

至於七郎八虎,八虎不是指八個人,而是指第八個人。

一般來說,「七郎八虎」分別指,大郎楊泰字延平、二郎楊永字延定、三郎楊勳字延光、四郎楊貴字延輝、五郎楊春字延德、六郎楊景字延昭、七郎楊希字延嗣、八郎楊順字延順。這八郎是當年楊令公收的螟蛉義子,乃是他部下王錦的遺腹子,本名王順。當年楊令公不肯歸宋,北漢又中了反間計,派兵圍困應州,遼軍趁機出兵攻打楊令公,令公腹背受敵,是王錦冒死突圍,搬來了呼延贊前來搭救,不幸重傷而死。

因此楊令公為了報恩,收養了王錦的兒子,又因為怕他長大後,得知自己不是楊家人,惹來生分。所以將他改名楊順,沒有和他明說。而楊順也很有出息,小小年紀就被賜為殿前虎旗飛猛軍指揮使。這就是,後來演義中常說的「七郎八虎」

相關焦點

  • 楊家將的傳說之五:楊七郎
    楊家將在民間的傳說中,那可是老令公威震敵膽,老令公的兒子們「七郎八虎」英勇傳世。而七郎八虎中,七郎楊延嗣更有著傳奇色彩。楊七郎英武剛烈,武藝出眾,騎一匹烏騅馬,使一桿丈八點鋼長蛇矛;舞起來,出神入化,堪稱宋初保邊關、戍邊塞之少年英雄。更為神奇的是,楊七郎有「瞅箭法」 ——即敵方射來的亂箭「不沾身」!這是他人無法比擬的。
  • 一口金刀安天下,七桿長槍定江山,楊門虎將決戰金沙灘,七郎八虎撞幽州
    可楊老令公卻不願為一女子而使得朝中將相不和,早下令不允許七郎八虎中任何一人下場打擂卻說令公諸多公子中,七子楊延嗣脾氣最為火爆,且和六哥關係最好。自從潘豹橫刀奪愛伊始,便替哥哥憤憤不平。這天實在按耐不住,在六郎的幫助下溜出楊府,徑直來到擂臺處楊七郎天生神力,八歲時便可以舉起百斤石鼎,到得二十歲練就一身萬人敵的本領,若以武功而論,實乃北宋第一悍將。
  • 小說:武陵山人楊七郎
    楊七郎打了村長,其實打的就是村主任,三個雞村人從不習慣把村長叫主任。村主任姓吳,吳姓是三個雞村的大姓。三百六十戶人家,就有一百多戶姓吳。選舉村主任時,吳家自然佔優勢。按說這吳姓村長,也是大家選出來的,有文化、有知識,能為大家幹點事,也能關心群眾。剛上任一年就得到了鄉黨委書記的表揚,表揚的成績主要是春耕抓得好。
  • 漢七郎各相關族譜比較
    在蕭氏檔案館網站上,族譜庫中,有兩部族譜,名稱是《七郎清代譜》、《四川七郎譜》,其內頁是漢七郎乾隆譜,裡面圖片完全一樣。其中一頁,有「中團蕭氏族譜」的記載。在蕭氏檔案館族譜庫中,另外有兩部族譜,名稱是《邵陽四續譜》、《民花晚房譜》,其內頁是漢七、九郎民花晚房譜,裡面圖片也完全一樣。這是邵陽楊林地區的蕭氏家族。裡面有一修到五修的完整序文。
  • 千古英雄楊七郎--從宋代楊七郎到明代楊七郎再到明代「第一諫臣」楊繼盛
    此時,遼國肖太后和耶律賢統兵十萬抵達雁門關,楊家父子為保護四州百姓撤退,終因寡不敵眾退守陳家谷,派七郎火速回代州向潘仁美搬兵。潘仁美卻拒不發兵,見七郎單槍匹馬而回,便乘機派手下把七郎綁縛花淑樹上,用亂箭將其活活射死。為消滅罪證,潘仁美將七郎頭割下拋入滹沱河中。頭竟然逆流四十裡,漂泊到楊家將家屬駐地東留屬村,百姓發現後悄悄收起埋於村邊,即七郎今日墳冢。
  • 楊家將有後代嗎?後人在哪裡?
    楊家將有後人。 當年北宋滅亡,楊家被抄,楊延郎的大兒子楊宗到安徽隱姓埋名,娶了一位姓越的姑娘,因擔心楊家血脈被金兵報復,此後楊家人都改姓為越。為了讓子孫後代不忘祖、不忘根,越氏一族在村裡修建了祠堂,一直供奉著折太君(後多被誤知讀為佘太君)和楊延郎的畫像。
  • 山湖宗親楊家將
    山湖人有一個了不起的姓氏——楊。說到楊姓,人們都會聯想到宋朝忠烈楊家將,那麼山湖楊氏與宋朝楊家將是什麼關係呢?
  • 槍是百兵之王,那誰家槍法是兵王之王呢,羅家還是楊家
    那麼,他們之中誰是兵王之王呢?項家霸王槍,西楚霸王項羽專屬,大開大合,一力降十會。一般人學不會,學會了也發揮不出項羽的那種威力。趙家百鳥朝鳳槍,三國時期武將趙雲趙子龍所用槍法。憑此槍法趙雲橫行無忌,槍挑河北四庭柱之高覽、張郃、文丑,長坂坡七進七出毫髮無傷,老年依然能夠力斬韓德父子五人,人稱「常勝將軍」。
  • 楊家將八大美女都有誰?她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這八人,在小說中的結局都是一樣悲慘的,先是失去了丈夫,之後為國出戰,皆戰死於虎狼峽,而後被西夏人割去首級,無頭屍體則被拋到滴淚崖下。 話說,楊延昭死後,其子楊宗保領兵出徵,兵徵西夏。但因太過莽撞,楊宗保中了西夏的誘敵之計,受困於陷金山。
  •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十大妖獸
    龍女是二十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羅龍王(Sagara-nagaraja)的女兒,聰明伶俐,八歲時偶聽文殊菩薩在龍宮說《法華經》,豁然覺悟,通達佛法,發菩提心,逐去靈鷲山禮拜佛陀,以龍身成就佛道。在《西遊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間人。唐貞觀七年(633年)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摘人鬼,勝似神明。」民間有許多崔珏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故事說:長子縣西南與沁水交界處有一大山,名叫雕黃嶺,舊時常有猛獸出沒。
  • 傳說中的中國古代十大妖獸
    在《西遊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間人。唐貞觀七年(633)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據說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摘人鬼,勝似神明。」民間有許多崔珏斷案的傳說,其中以「明斷惡虎傷人案」的故事流傳最廣。故事說:長子縣西南與沁水交界處有一大山,名叫雕黃嶺,舊時常有猛獸出沒。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發牌,差衙役孟憲持符牒上山拘虎。
  • 「七子去六子回」,怎樣的一場戰役,使得楊家只剩下一名男丁?
    楊家三代精忠報國,忠名流傳百世,而一場戰役,卻使得楊家僅有一名男丁,單脈傳承,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楊業用障眼法,想瞞過遼主無奈之下,楊業將兵分三路,左路由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率領;中路由自己和六郎延昭、七郎延嗣率領,突出重圍,護送宋太宗至安全之地;而右路則由四郎延輝、五郎延德率領
  • 評書中「槍分五家,趙云為祖」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槍乃百兵之王,真正的生死相搏,甭管你是青龍偃月還是丈八蛇矛,都沒有這長槍好使,而這所謂的「槍分五家,趙家為祖」指的是評書演義中五種極其高強的槍法,是哪五種?分別是楊家、高家、羅家、姜家、趙家。當然啦,評書中的槍法不僅僅是這五家可以概括的,同樣知名度高的還有項羽霸王槍,嶽飛嶽家槍呢。
  • 《水滸傳》中的楊志自稱自己是楊令公的孫子,他是幾郎的兒子?來看看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自稱是五侯金刀楊令公之孫,眾所周知,金刀令公楊繼業有「七郎八虎」八個兒子,楊志到底是幾郎的兒子呢?我們先看看楊令公八個兒子是誰:大郎楊延平、二郎楊延定、三郎楊延光、四郎楊延輝、五郎楊延德、六郎楊延昭、七郎楊延嗣、八郎楊延順(義子)。
  • 念一郎公至念七郎公源流簡述
    藍氏有悠久的民族歷史。元至治二年(1322年)冬,因寧化受戰火的蔓延,加之地窄人稠、土地紛爭等諸多因素影響,和一郎公、和二郎公、和三郎公帶母賴氏、嚴氏及大一郎公由石壁遷到長汀成下裡水口坪嶺白露樹下居住,和一郎公將母弟安定後遷別處營謀,和二郎公居水口,和三郎公遷居長汀縣三洲藍坊開基,均為入長汀始祖。
  • 【開封研究】天波府英姿再現 楊家將雄風永存
    園內南部挖池疊山,山上建亭,山下修洞,水池上修建曲橋,臨水建有水榭,形成敞開式山水園林景觀。北部有一座古城門樓式的建築,即「天波門」,是天波楊府的北大門。東院是演兵場,是楊家將操兵習武的校場。院內有點將臺、兵器庫、帥字旗、馬廄等,楊家將在此騎馬射箭,練兵習武.。天波楊府整體建築布局嚴謹,規模宏大,巍巍壯觀。
  • 從楊家將到楊木匠
    還有那南屏的楊家,楊老師這是你本家啊,你聽說過嗎?沒有啊!其實我想說的是,此時此刻,說者有意,聽者有心,何必較真。未必就是真的,也未必不是真的。老楊家的楊家將在我心裡,還是少年時的模樣。老令公金刀楊無敵,娶了太君佘賽花,生了七男兩女,又收了一個乾兒子,七狼八虎闖幽州,按名字排下來是平定光輝,德昭嗣順。六郎楊延昭,智勇雙全,白馬長槍,七郎楊延嗣,勇冠三軍,黑馬蛇矛,最是裡面的人才。
  • 有想法:護國軍楊家將有多少名女將?楊家將簡介
    洭嵰背屳冉緺燮瀥昂噡帲囿倫眵離珷嚅於鷉艔倀茳衪泵倹畦鼖虡倀魕筆鶬钁蓏摱旟鰯麚鋚啢椑賢鱨膪陭樕瓖疻餙祁花解語,楊大郎正妻,有書寫大郎妻是張金定,花氏本徵討南唐時候著名五少陰將之一,素珠聖母之徒,太祖加封正一品夫人,乃是下一代楊門女將的頭領
  • 懷舊經典《少年楊家將》再現優酷,胡歌陳龍彭于晏群星璀璨
    記得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曾經看過演義版的《楊家將》,被小說中熱血澎湃的愛國主義情懷所吸引。隨著年齡的增長,也看過眾多楊家將故事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從香港TVB五虎主演的《楊家將》到李若彤的《楊門女將》,都曾深深吸引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