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偉大叫脫貧攻堅
有一種驕傲叫長江力量
」
10月17日,是第七個國家扶貧日。今年的國家扶貧日,節點特殊,意義特別。作為脫貧攻堅期內最後一個扶貧日,脫貧攻堅戰已全面勝利在望,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用一份凝聚中國智慧和中國溫度的答卷,書寫世界反貧困史上的偉大傳奇!
令每位長江人倍感驕傲的是,這份舉世矚目的中國答卷上,也有長江商學院和長江校友貢獻的一份力量。
自2002年創辦以來,長江商學院始終以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家國情懷、社會責任的企業家為己任,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商學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集學院資源、校友資源、社會資源全力投身助力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發起眾多扶貧公益項目,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創新扶貧模式,幫助貧困地區同胞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擁抱美好富足的人生。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分享15個具有代表性的長江扶貧公益案例,它們涵蓋教育、民生、產業、健康、科技、旅遊、環保、創業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扶貧領域,在脫貧攻堅的時代洪流中,這也是一份凝聚著智慧和溫度的長江答卷!未來,隨著國家戰略的推進,長江商學院將繼續全力以赴,為繼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注入長江力量!
01
「教育+民生+產業」三大扶貧模式創新
助力老區振興
長江商學院「吉安三位一體精準扶貧項目」
201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0周年之際,長江商學院在這片紅色老區打響了一場開拓性融合「教育+民生+產業」三大精準扶貧模式的脫貧攻堅戰:
2017年5月,長江商學院和江西吉安市政府聯合開辦「領航井岡」企業家高級研修班,通過培養升級本土企業家,振興老區經濟;2018年6月,長江商學院「井岡山教學基地」在吉安成立,成為吉安聯繫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領航井岡」已完成3期共培訓90名吉安本土企業家,2020年9月,「領航井岡」企業家高級研修班第四期再度啟航,持續為吉安企業家和吉安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
2018年1月,長江商學院在國家貧困縣——吉安市遂川縣啟動「精準扶貧項目」,資助91萬元,用於建設兒童和老人活動的「愛心公寓」,為老人提供營養餐的「一個雞/鴨蛋」項目以及針對地質災害突發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博愛家園」項目,通過民生扶貧,關愛老區人民生活;
2018年5月,長江商學院在吉安啟動「善茶·狗牯腦茶」公益項目,通過打造狗牯腦茶優質品牌,幫當地農民走出了一條自主脫貧致富之路;2019年6月,長江商學院又在「善茶」產業扶貧項目基礎上,啟動了一項新的教育扶貧項目——「善茶」助學項目,通過資助遂川縣貧困高中畢業生就讀制茶專業並回鄉就業,有機、持續帶動遂川本地茶業經濟發展。
敢於擔當,勇闖新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昔日的井岡山精神,正在長江助力老區振興的脫貧攻堅戰中得到傳承!
02
精準扶貧,教育先行
支持西部,長江有責
長江商學院「西部MBA師資培訓項目」
2018年,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和長江商學院聯合啟動「西部MBA師資培訓」公益項目,以「支持西部教育,培養精英教師」為宗旨,進一步推動西部MBA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提升我國MBA教育均衡全面發展。
2018年和2019年,項目已在青海西寧和陝西西安開展兩期,與會者涵蓋來自新疆、青海、甘肅、雲南、四川、廣西等省市的高校老師近200人次。長江商學院選派熟諳中西方管理理論、教學和研究經驗豐富的教授,與西部MBA教師們充分交流,共同分享長江商學院的教學實踐、研究成果和案例資源,深受廣大西部地區高校和老師的熱推。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未來,長江將繼續把MBA十大核心課程毫無保留地在西部地區開展,期望與國內院校一起培養更多的優秀管理人才,助力西部教育發展!
03
從民生到產業,從健康到教育
一場愛心扶貧的接力賽
長江商學院「戈壁公益項目」
在長江商學院,有一支笑傲沙漠的王者之師——長江戈友。多年來,一屆屆戈友在沙漠灑下了熱血和汗水,也用愛心澆灌出一部戈壁公益史:
2012-2013年,長江戈七戈八校友捐贈331.65萬元,在戈壁種下了340畝防風固沙的知行林,從此埋下長江公益的種子;2014年,長江戈九校友捐贈42萬餘善款,並帶動政府投入412萬元,在瓜州戈壁邊緣的銀河新村修建了一條20.2公裡長的新水渠,引入了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活水」;2015-2016年,長江戈十戈十一校友在銀河新村發起「善果·枸杞」項目,打通「質量把控-品牌包裝-電商分銷」的完整供應鏈,將善果枸杞打造成優質品牌,累計認購善款近348萬元,收購愛心枸杞21147公斤,直接帶動436名農戶人均年增收35%;2017年,長江戈十二校友募集資金43萬元,通過自來水入戶,解決了銀河新村居民安全飲水的問題;2018-2019年,長江戈十三、戈十四校友發起「微笑1+1」項目,募集62萬元善款,一對一支持了315個瓜州貧困家庭孩子一年的學雜費;2020年,長江戈十五校友發起「共植草方格,固沙護敦煌」活動,投身莫高窟風沙整治行動,繼續為保護戈壁物質文化遺產助力……
從戈七到戈十五,從植樹造林到民生再到教育,長江戈友的戈壁公益史,也是一場未完待續的愛心扶貧接力史!
04
入股扶貧,農民變股民
一份脫貧攻堅的「中原答卷」
長江河南校友會「精準扶貧系列行動」
2017年,長江商學院河南校友會以河南新鄉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和河南新鄉原陽縣原武鎮為扶貧點,發起了精準扶貧系列行動:向裴寨村5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捐贈100萬元善款,並以貧困人員的名義入股裴寨紅色旅遊項目,項目每年保底10%的分紅給到貧困戶;向原武鎮100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捐贈100萬元善款,並以100戶貧困家庭的名義入股到平原示範區精準扶貧產業基地原陽建華米業,建華米業每年保底10%的分紅給到貧困戶。通過入股扶貧,一方面讓老百姓有事做,有錢拿,激發內生動力,扶貧又扶志;一方面助力村鎮企業,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此外,河南校友會及河南校友會會長李勇所在的鄭州永恆控股集團,又相繼在裴寨村和原陽縣開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動,包括向教育系統捐贈真火壁爐和生物質顆粒燃料、捐贈學習物資、捐建知行書屋等等……「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河南校友的公益創新實踐,正在讓這句話從豪情變成現實!
05
打造持續進化的精準扶貧矩陣
愛心之路,步履不停
長江江西校友會「行」系列公益項目
30個公益項目, 600名校友參與, 6000萬公益捐贈額……自2012年成立以來,長江商學院江西校友會打造的「行」系列公益項目已遍布贛鄱大地,形成了由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產業扶貧構築的精準扶貧項目矩陣:包括資助貧困學生、關愛孤寡老人、捐建教育設施、支援受災難民、幫扶貧困戶產業發展和為弱勞動力貧困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等……
南昌、上饒、九江、贛州、鷹潭、撫州……江西校友會每走到一個地方,就會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的幫扶方式,用「平臺、產業、智慧、創新的商業模式」參與到精準扶貧中,給最需要幫助的人帶去關愛和發展的機會。愛心之路,道阻且長,步履不停的江西校友一直行走在路上!
06
扶貧扶志,雙管齊下
把公益當做事業來做
長江四川校友會「仁壽精準扶貧項目」和「涼山西昌木蘭班」
2018年,長江商學院四川校友會在四川眉山市仁壽縣清水鎮啟動了「精準扶貧-黑毛豬認養認購」項目,通過生態黑毛豬養殖項目幫助全村農戶脫貧,並形成可持續發展養殖項目,良性循環,授人以漁。目前一期已達成40頭黑毛豬認購目標,參與農戶年收入從3000元/年提升到30000元/年;後期將繼續擴大試點農戶範圍,將生態黑毛豬肉打造成成熟商業品牌,進一步提升當地農戶的生活水平。
2020年9月,長江商學院四川校友會又在涼山彝族深度貧困區成立了「長江四川校友會西昌木蘭班」,通過校友個人捐資助養的方式,向木蘭班60名貧困女童提供初中三年最基本的學習、生活、住宿、服裝、體檢等費用,幫助她們用知識改變未來,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秉持著把公益當做事業來做的初心,四川校友會正在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領域探索深耕,幫助更多同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07
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
扶持西藏大學生自主創業
長江西藏校友會「雙創公益基金」
2017年,長江商學院西藏校友會成立後,長江校友也把「無公益,不長江」的精神帶到了作為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西藏,先後開展關愛福利院老人、白內障義診、為高海拔地區學校捐建星星書屋等活動,在健康、教育、產業扶貧等方面奉獻愛心,為西藏發展發光發熱。
2018年4月,為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長江商學院西藏校友會成立了鼓勵西藏地區大學生自主創業、促進西藏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西藏大學生創業扶持公益基金——雙創公益基金。基金成立後,已陸續支持了卓攀藏秘草本牙膏、藏荊芥深加工項目、高原藏蜜等多個西藏雙創項目,其中,西藏校友會甄選投資的「卓攀藏秘草本牙膏」已成為西藏地區的雙創明星企業,不僅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饋,還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蒞臨參觀!
08
用科技守護生命安全
助力甘肅脫貧攻堅戰
長江智造創業MBA首期班「甘肅貧困戶一氧化碳報警器捐贈項目」
甘肅,是我國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2019年,在了解到甘肅貧困地區因居住分散、取暖方式落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頻發的狀況後,長江智造創業MBA首期班校友王文龍所在的蘭州市安寧區百合公益組織發展中心和長江智造創業MBA首期班校友楊新勝所在的東莞海潤科技有限公司,發動長江智造創業MBA首期班成立公益項目小分隊,為甘肅省三個縣捐贈了500臺價值18萬元的「一氧化碳報警器」,並走村入戶行程1300公裡教會農戶使用「一氧化碳報警器」,讓西北貧困地區的農戶和藏區牧民第一次了解到可以用科技產品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鞏固了甘肅省的脫貧攻堅工作。未來,長江智造創業MBA校友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推動科技向善,探索用智能科技助力公益事業的更多可能性!
09
8座便民橋和200畝獼猴桃種植園
精準扶貧看貴州
長江總裁16期「畢節精準扶貧項目」
貴州,是中國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開發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2018年以來,長江總裁16期校友募集超過250萬元善款,在貴州畢節走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的公益之路:在看到畢節赫章縣安樂溪鄉因山高坡陡,給農民致富和孩子上學造成了巨大困難之後,長江校友在這裡捐建了8座便民橋,一舉解決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困難,也打開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致富之路;在畢節威寧縣新發布依族鄉,長江校友又建設了200畝獼猴桃種植基地,通過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真正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致富之道。「精準扶貧看貴州」,長江校友在畢節播下的精準扶貧的種子,已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10
大愛善行,健康扶貧
點亮600萬塵肺農民家庭的希望
長江EMBA31期「塵肺病救助項目」
2018年9月,長江商學院EMBA31期3班校友在公益委員、大愛清塵創始人王克勤的帶領下,發起「豫西公益行——塵肺病救助項目」,前往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盧氏縣探訪塵肺病人。在這裡,他們親眼目睹了塵肺病農民兄弟因呼吸困難導致貧病交加的困境,隨後313班校友成立「長江商學院313專項基金」,計劃在全國建設30家康復中心,為救助塵肺病農民、助力精準扶貧事業持續發揮力量。2019年9月,長江313基金在陝西山陽縣捐建了大愛清塵第六家塵肺病康復中心,為當地塵肺病患者提供科學專業的健康服務,用更高效的方式參與健康扶貧,未來,他們將繼續點亮更多塵肺病家庭的希望!
11
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只為了農民的微笑
長江校友雷文勇所在企業「鐵騎力士」
長江商學院DBA3期、EMBA14期校友雷文勇創辦的鐵騎力士集團,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多年來積極探索產業扶貧的創新模式:
其原創的「1211」生豬代養模式(1個規模豬場+2個勞動力/兩口子+1千頭肥豬=純收入10萬元)和「1+8」生豬產業精準扶貧模式(1個能人帶領8個貧困戶脫貧致富,能人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8個貧困戶每年各分紅5千元),將企業主營業務與扶貧相結合,使農民成為企業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幫助四川、雲貴等地區的數萬農民實現獨立、有尊嚴的生活;2016年以來,鐵騎力士先後與涼山州多個貧困縣籤訂生豬現代循環產業項目合作協議,已帶動近2000戶農戶脫貧致富;此外,鐵騎力士組建的「鄉村振興實驗室」正在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助推(融入)、村民參與」三方共贏的鄉村振興模式,試圖整合政府、企業、農戶、產業鏈上下遊、科學家、消費者等多利益相關方資源實現持續共益。
「商業公益化」是長江的必修課之一,雷文勇對此有獨特的見解。作為首批完成長江商學院DBA項目論文答辯的畢業生,他的畢業論文「基於社會網絡分析的極度貧困治理研究」,正是探索企業如何運用社會網絡有效地實現商業扶貧。未來,他將帶領鐵騎力士將把1211和1+8等扶貧模式複製到更廣袤的農村地區,或探索更因地制宜的創新扶貧模式,持續為推動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12
旅遊扶貧,活化古村
打造鄉村振興的範本效應
長江校友陳瑜所在企業「文化烏鎮」
陳瑜,長江商學院DBA4期、EMBA20期校友,現任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從服務員做起,到如今負責烏鎮的整個運營,她和「烏鎮總設計師」陳向宏一起,經歷和見證了烏鎮從一個默默無聞、瀕臨消亡的江南小鎮變成世界獨一無二的江南古鎮的發展進程。
20年來,烏鎮的發展經歷了從「東柵觀光一日遊」到「西柵休閒度假中心」到「以烏鎮戲劇節為契機的文化小鎮升級」三個階段,已成為閃耀國際的一張中國名片。從「烏鎮模式」出發,陳向宏團隊又相繼打造了古北水鎮、烏江村等裡程碑式的新項目,通過「旅遊扶貧·活化古村」的思路推動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打造了重要的範本效應。其中,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尚嵇鎮的偏僻山村「烏江村」,有望創造扶貧領域的「烏鎮模式」,為更多貧困鄉村探索一條共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13
公益基因,商業模式
橄欖果變「致富果」
長江EMBA30期校友創辦企業「橄欖時光」
2018年,長江EMBA30期14位校友,在長江商學院「用商業模式做公益」的理念引導下,發起成立甘肅時光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在甘肅隴南開闢橄欖種植基地,引入高科技種植、生產、管理及追溯系統,建造大面積示範園區,以幫助甘肅隴南農民解決油橄欖滯銷問題,帶領果農脫貧致富;同時在上海成立市場營銷中心,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網絡和全方位矩陣式品牌傳播,將甘肅隴南的世界級優質橄欖油推向市場。
2019年,橄欖時光共幫助1176戶隴南果農,收入共986萬餘元;其中幫助特別貧困戶198戶,增收達到39萬餘元。如今,橄欖時光已成為甘肅隴南產業轉型升級的代表企業,並榮獲「世界網際網路大會」&CCTV一鎮一品指定用油、獲得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認可等多項榮譽,昔日的橄欖果真正成了隴南果農的「致富果」!
14
大數據精準扶貧
用科技為農民工賦能
長江校友羅磊所在企業「人和數據」
從2015年起,長江EMBA29期校友羅磊以及他所創辦的人和數據,在長江商學院朱睿教授「未來的好企業應該是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雙重驅動的企業」的理念啟發下,投身「用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創新實踐,5年間跑遍20000多個自然村,服務超過2000萬人,用科技和數據不斷為貧困戶賦能:
其創建的智能就業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崗位智能化匹配,已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成功推薦就業崗位超12萬次;其開發的勞務用工人員實名制管理平臺,不僅可在發生勞資糾紛或工傷時保障農民工的權益,還可為處於「空窗期」的農民工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增加就業率,同時幫助政府部門有效管理,目前已服務10個省份的200多萬農民工。
2019年,人和數據的「大數據精準扶貧」項目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收錄,成為全球精選的34個項目之一。在「科技向善,商業向善」的時代背景下,人和數據將持續為貧困戶和經濟發展賦能,助力鄉村美好生活!
15
健康扶貧,以一心換萬心
持續救助貧困心臟病患者
長江校友劉啟芳「吉心工程」
長江商學院EMBA32期校友、長春精誠社工服務中心理事長劉啟芳,是「三農公益人物獎」「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範」等多項榮譽的獲得者。從2013年起,她放棄北京的穩定工作和舒適生活,遠赴吉林發起救助貧困心臟病患者的「吉心工程」,帶領一支一千人的志願者團隊,募集善款超過5000萬元,幫助了10000多名貧困心臟病人實施了免費手術,重獲生活的希望。
加入長江以來,劉啟芳把長江商學院張曉萌教授教授的領導力認知、組織激勵、團隊協作、人才梯隊建設等知識運用到公益組織領導工作中,同時在長江校友的幫助和鼓勵下,更熱情地投身到解決社會問題的探索創新中。2020年,劉啟芳校友的事跡被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節目《加油!脫貧攻堅》報導,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她說:「幫助這些貧困農村的心臟病患者健康而體面地活著,這件事我要做一輩子!
從今日起,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分享這15個長江扶貧公益案例背後的動人故事。我們希望,長江校友開創的扶貧模式,能夠為更多社會組織和公益機構提供可借鑑的思路與經驗;我們也希望,這些溫暖大愛的故事,可以帶動更多長江校友和社會愛心人士投身公益事業中,為創造更美好的社會發一分光,燃一分熱。
正如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教授說:「當前全球均普遍面臨日益加劇的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與階層固化,可持續發展三大挑戰,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需要更加緊密地通力合作,協作創新,通過科技、商業和社會創新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作為管理教育的先行者、引領者和探索者,長江商學院將繼續帶領長江校友把商業領域的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能運用到公益項目當中,創造性地解決社會問題,為中國和全球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貢獻力量!
end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驕傲!這是脫貧攻堅的長江力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