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鑑賞技巧點撥之杜甫《喜觀即到復題短篇二首》

2020-12-22 宿老師語文課堂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喜觀①即到復題短篇二首

杜甫

其一

巫峽千山暗,終南萬裡春。

病中吾見弟,書到汝為人。

意答兒童問,來經戰伐新。

泊船悲喜後,款款話歸秦。

其二

待爾嗔烏鵲②,拋書示鶺鴒③。

枝間喜不去,原上急曾經。

江閣嫌津柳,風帆數驛亭。

應論十年事,愁絕始星星。

注釋:

【1】觀:杜觀,杜甫的弟弟。

【2】烏鵲:古人認為鵲噪預示遠人將歸。

【3】鶺鴒: 多活動於水邊的一種飛鳥。《詩經·常棣》中有言:「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4】星星:形容稀疏白髮。

1. 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一首首聯寫「巫峽」「終南」,交代兄弟分離,又與尾聯「泊船」「歸秦」相呼應。

B. 第二首首聯以「待」字起筆,時間被拉長,詩人的情緒轉與烏鵲、鶺鴒,敘寫生動。

C. 詩人講究用字,表意精準,如「竟」表現答問細述全面,「嫌」反襯出等待時的心情。

D. 兩詩多用襯託之筆,如「兒童問」 「嗔烏鵲」 「示鶺鴒」,襯寫出詩人收書後的心情。

D項,「兩詩多用襯託之筆,如『兒童問』 『嗔烏鵲』 『示鶺鴒』,襯寫出詩人收書後的心情」,錯誤。第一首,頸聯「意答兒童問,來經戰伐新」是就書發揮。「兒童」,指詩人的兒子宗文、宗武。接到久別親人的來信,這對全家都是一件大喜事。此時宗武才十四歲,對於十年未見的叔叔是一無所知的。孩子們好奇地想把叔叔的一切都問個明白,詩人也高興地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兄弟之間的骨肉深情,躍然紙上。可見,「兒童問」是正面直接寫收書後全家人的欣喜之情。

故選D。

2. 詩人善於想像,虛化入筆,開拓詩境。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一首頷聯寫詩人病中收到書信,知弟尚活,見信如面,想像兩人朝夕相對。

B. 第一首尾聯承上句,詩人知弟冒險而來,想到泊船後要慢慢商議「歸秦」事。

C. 第二首頸聯先寫詩人登江閣翹望,再寫想到弟弟乘船一定數算著到達的距離。

D. 第二首尾聯寫詩人在等待中預想兄弟會面後,敘談十年顛沛流離的各種經歷。

A.項,「第一首頷聯寫詩人病中收到書信,知弟尚活,見信如面,想像兩人朝夕相對」,理解錯誤。頷聯「病中吾見弟,書到汝為人」,乃直書實事。詩人雖在病中,但因很快就要與觀弟相見,精神振奮,病也覺得好多了。兩句意為烽煙四起,戰亂頻繁,生死未卜,突得來書,才知杜觀尚在人間。驚喜之情,不可言狀。這是悲中見喜。「書到汝為人」,是說:收到來書才知你仍然是人,還沒有變成鬼。這就把詩人平時對親人的關切和接書後的驚喜都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見,此聯無想像,是實寫眼前自己的情況。

故選A

3. 這兩首詩的題目說的是「喜觀即到」,但兩詩中所寫心情並不單是「喜」。請談談這兩首詩分別抒寫了詩人怎樣複雜的心情,並比較其側重點。

第一首,詩人抒寫了兄弟天各一方的悲傷,收信時的喜悲交織,對戰亂中冒險而來的弟弟安危的擔心,以及預想弟弟到後一起商議「歸秦」事的悲喜交織。側重表達喜中複雜的悲。第二首,詩人盼弟不至,與烏鵲、鶺鴒相言,抒寫溢於言表的喜悅及不安焦慮。「嫌津柳」「數驛亭」更見詩人盼望中的急切。盼弟未至,揣想兄弟見面話十年事及早已愁白的頭髮,悲又深沉。側重抒寫喜悅中的急切期待。

詩歌思想情感題的設問方式:(1)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3)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趣?(4)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思路解析:這類題通常是結合某一詩句或意境提問,因此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才能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答題步驟:(1)回答塑造的形象;(2)回答作者的情感;(3)回答作品的思想意義。首先審題明問「這兩首詩的題目說的是『喜觀即到』,但兩詩中所寫心情並不單是『喜』。請談談這兩首詩分別抒寫了詩人怎樣複雜的心情,並比較其側重點」。

第一首:

首聯「巫峽千山暗」前句寫巫峽兩岸層巒疊嶂,遮天蔽日,暗指作者情緒低落,這是「悲;後句「終南萬裡春」遙想終南山萬裡皆春,透露出一絲喜悅,這是」樂「。②頷聯「病中吾見弟,書到汝為人」 寫自己於病中收到弟弟來信,悲中見喜。③頸聯「意答兒童問,來經戰伐新」寫自己高興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但回答的卻是戰事,喜中有悲。④尾聯「泊船悲喜後,款款話歸秦」設想兄弟見面後的情景,表現了作者渴盼團圓的急迫心情,表達想要回家的願望,但「款款」二字說明這一願望不能立馬實現,仍然是悲喜相兼。

第二首:

首聯寫「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詩人盼弟不至,與烏鵲、鶺鴒相言,抒寫溢於言表的喜悅及不安焦慮。頸聯「寫江閣嫌津柳,風帆數驛亭」,詩人登上江邊樓閣,希望快點看到觀弟來船的帆影,但令人討厭的是柳蔭遮住了視線。春風楊柳,本是美好的形象,這時卻成了討人嫌的東西。進一步反襯出詩人渴盼兄弟團聚的焦急心情「嫌津柳」「數驛亭」更見詩人盼望中的急切。實際上「風帆」,是杜觀所乘之船;「數驛亭」,是杜觀的行為。這兩句,前一句是實寫,後一句是懸揣。詩人發揮了豐富的想像力,弟之盼兄,一定也像兄之盼弟。詩人覺得自己在這裡嫌津柳之密,想來他也一定在來船上嫌驛亭之多也。這樣就能把相互的感情表現得更加強烈,更加深沉。尾聯寫「應論十年事,愁絕始星星」,」「愁絕」亦作「捻絕」,「星星」亦作「惶惺」。「愁絕」,指愁得要命;「星星」,指稀疏的白髮。這兩句是預想兄弟會面之後,詳細敘談十年來顛沛流離的苦楚,當年正是由於愁得要命,頭髮才開始白起來的。盼弟未至,早已愁白頭髮,悲傷又深沉。側重抒寫喜悅中的急切期待。

【點睛】

杜甫詩歌沉鬱頓挫的風格可以理解為,沉鬱指的是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

分析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內容充實,關注社會民生。

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2、 憂國憂民,情感深厚、濃鬱。

杜甫的是個情真意切,詩中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憂思,讓人難以揮去,真摯感人。

3、 語言凝練蒼勁、通俗質樸,剛健有力。

杜甫詩歌的語言精工凝練而又豐富多彩,他十分注意意錘鍊字句,增強了詩歌語言內涵和表現力。他的詩歌既有精煉蒼勁,深刻精警的特點,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麗等多樣化的特徵。

4、章法曲折多變,開合跌宕。

以《登高》一詩為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氣、音節的跌宕搖曳)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傳達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它的境界非常壯闊,對人們的觸動不限於歲暮的感傷,同時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恆。透過沉鬱悲涼的精工對句,顯示著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有「建瓴走坂」、「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寫作教學: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詩歌鑑賞答題技巧:舊隱不知處,雲深樹蒼蒼

宿老師教作文之以「融」為話題

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解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兼好文推薦:劍客

相關焦點

  • 高三寒假複習之古詩詞鑑賞: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尾聯「江上蟬鳴空滿耳」,動靜結合,「空滿耳」與崔顥《黃鶴樓》「白雲千載空悠悠」的「空」都有「空間」之意。本題考查對古詩詞句的理解與賞析情感和手法的能力。要做好這道題需要考生具有揣悟詩句大意、把握藝術手法、理解思想情感等基本功。本題四個選項涉及的角度比較單純,主要是理解詩句內容和作者抒發的情感,另外就是寫作特點。只要細緻分析選項和原文的出入點,不難。
  • 2020屆唐山市期末統考語文卷之古詩詞鑑賞指導:陸遊「詩家三昧」
    首先審清題幹要求,題幹中「本詩作者總結了自己詩歌創作經驗」,等於「詩家三昧」,簡言之本題讓考生答出詩人的創作經驗是什麼。,即舉例分析,例子即為詩句內容,也就是答案點要概括加具體,兩方面內容缺一不可。「屈賈在眼元歷歷」,這一句較之上句的總結在明示「詩家三昧」,即兩位文學大師的藝術境界——在於真切的畫面感,清楚如在目前,讓人身臨其境。(結合詩句分析)詩人領悟到自己的詩歌創作同屈原賈誼一樣來源於生活,真實、深切,這才是藝術的本真特色。
  • 古詩鑑賞中的寫景技巧之意象組合答題技巧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意象組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本次課程主要內容:結合具體的古詩和文章對意象類的古詩進行鑑賞,教你輕鬆拿下古詩鑑賞。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筆記】1.意象 ( 1)意:作者內心的情感思想,即情意;主觀的,存在於人的頭腦中,如 孤獨、哀傷、激動、快樂、淡然。
  • 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之比興手法詳解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比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本次課程咱們來為大家講2一下比興類的古詩鑑賞技巧,教你輕鬆應對2020年的中考,歡迎大家加入尖子生數理化教育跟我們一起學習文化知識哦。如,《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質是一種心理的主觀聯想,先寫看到或聽到的事物,再寫由它所引發的 聯想,而這種聯想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 二、 區分 「比」和「興」的方法 看重心:比喻的表意重心偏靠前,起興的表意重心靠後。
  • 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本次課程針對上次給出的習題進行相關的古詩鑑賞習題的練習,希望大家認真完成。【練習】高適《塞上聽吹笛》「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送韓十四江東省覲省 杜甫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註: ① 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
  • 古詩鑑賞答題技巧中寫景技巧之快問快答
    小升初必考考點之快問快答類古詩鑑賞技巧本文主要講解快問快答類古詩的寫作技巧,通過這些個技巧功能,你能夠在鑑賞古詩中給出詳細的使用說法的描繪,從而對此類古詩進行詳細的鑑賞考點的解答。( 2) 類 型: 動靜結合技巧還可以拆分出化動為靜、化靜為動、以動襯靜、 以靜襯動、動靜互襯等等不同的類型。 (3)其中最常見的方式是以動襯靜,也就是通過描寫和渲染動態,達到反 襯和突出靜態的效果。
  • 古詩鑑賞中的寫景技巧之意象組合答題技巧匯總2
    2020年中考語文必考考點之意象組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第二講第一次課程中我們對意象組合類古詩鑑賞基礎答題技巧進行了講解,此次課程基於第一次課程的基礎來進一步講解意象組合類的古詩鑑賞技巧【筆記】③ 其他例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之塞上》(王維)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溫庭筠)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 2021年高考古詩鑑賞複習——詩歌鑑賞表達技巧術語集釋
    它的含義非常廣泛,簡單來說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構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一)鑑賞詩歌運用的修辭手法1.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2.
  • 仙境論壇 & 從既定程式與鑑賞途徑解讀杜甫的《七律?登高》
    從文學上來講:盛唐的詩人寫詩、欣賞詩,喜歡歌頌理想;而杜甫的詩,特別是在中年以後,大多數是詩是抨擊現實,揭露社會黑暗的。  從詩人個體上來講:盛唐人詩人注重通過詩歌表現個人的天才與藝術創造力。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睥睨一切的豪情;而杜甫的詩,更注重錘鍊語言,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
  • 烘託渲染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2020年中考語文之烘託渲染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考題中的烘託渲染2018 年四川達州的中考試題約 客 (南宋)趙師秀在這套試卷中的兩道題目,第一題問「雨聲蛙聲棋子聲」的作用是什麼,第二題要求對「綠」、「紅」、「雪」三個字的表現力進行賞析,其實都是在考查你對這兩首詩裡烘託和渲染技巧的理解。
  • 對比襯託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
    2020年中考語文必考考點之對比襯託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筆記】 一、 對比1. 含義: 對照著比較 。如,貓和老虎。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 正襯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 備戰高考之古詩文鑑賞
    [解讀考點說明]大語文對「古詩詞鑑賞」的要求是:初步鑑賞課內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對這一考點的考查形式以主觀題檢測為主。考查的角度主要表現為:理解和鑑賞名句;理解內容,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詩歌凝練的語言和表達技巧。
  •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鑑賞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悽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注釋】點擊右邊的按鈕,可以向下滑動,閱讀全文⑴朗月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六五收錄此題,列於《雜曲歌辭》。⑵呼作:稱為。
  • 細節描寫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2020年中考語文古詩鑑賞細節描寫類習題練習,看看您能否全部拿下?上次課程我們對細節描寫鑑賞類的古詩給出了詳細的答題技巧和方法,這次課程我們結合中考真題給出相關的習題練習,希望大家能夠認真練習,如您沒有學習上次課程,請先學習上次課程再進行本次課程相關的練習。這個寒假不容易,一定不要出門,在家自己學習哦,學習千萬不能給落下哦。歡迎加入尖子生數理化教育獲取更多相關的知識哦,我們在這裡等你,不見不散!
  • 詩歌鑑賞答題技巧:蘇門二才子
    【注】①蘇軾的好友王鞏因受「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1. 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 「點酥」一詞即「點抹凝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寓娘膚如凝脂般光潔細膩的美。B.
  • 古詩鑑賞之細節描寫類答題技巧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古詩鑑賞之細節刻畫類答題技巧【筆記】 一、 細節刻畫 含義:通過具體描述某些典型的細節,來刻畫出作者想要表現的形象 。這次課程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了,下次課再見,歡迎加入尖子生數理化教育獲取更多考點哦。
  • 古詩文:學在課內,考在課外,讓我情何以堪?
    高中生都知道,古詩文(除默寫題)考的內容與書本沒有半毛錢關係,因此很多同學在學習古詩文單元時是很不上心的,理由也很充分:這些古詩、古文都不考,學它有何用?事實果真如此?且聽我道來古詩文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全國卷中,古詩文分值有28分(文言文19分,三道選擇題兩個翻譯題;詩歌鑑賞9分,一道選擇題一道主觀題)。28分佔全卷總分150分的18.6%,不可謂不重要。
  • 高考語文備考:如何讀懂古詩
    對於命題者來說,如何引導考生先讀懂後鑑賞,命題的導向至關重要。對於考生來說,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作品的內容和技巧,能否讀懂詩歌極其關鍵。因此,必須扭轉輕讀詩、重做題的傾向,我們應沉下心來,反覆咀嚼,一定要重視古詩本身給我們傳達的內容,從而來解讀古詩。 在考場上,究竟怎樣才算讀懂了一首詩歌呢?
  • 「詩歌鑑賞」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
    鑑賞古詩詞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1.從標題入手標題是詩歌的眼睛,從標題可以判斷詩歌的題材,內容、情感等信息。如,送別詩,往往就是抒發離愁別緒之情,不同的題材對應的有較為固定的情感或表達技巧。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一、【2018年高考新課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野歌李 賀鴉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銜蘆鴻。麻衣黑肥衝北風,帶酒日晚歌田中。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寒風又變為春柳,條條看即煙濛濛。
  • 【讀千賦】河南鞏義杜甫杜甫詩詞全集1000首之四
    述懷 唐 · 杜甫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醜。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