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雁 傳 媒 報 2016年第225期總第853期
第一時間 完美空間 海量資訊 全景會寧有記載以來,會寧曾屬於哪些地州市管轄?
貟守勤
(2016年8月5日)
有史以來,會寧曾屬於省級陝西布政使司、鞏昌總帥府和甘肅省管轄。
有史以來,會寧曾屬於17個地州市(郡、府、路)管轄。
一、古代,會寧曾屬於雍州、隴西郡、武威郡、安定郡、金城郡、北地郡、平涼郡、秦鳳路、會州、秦州、鞏昌路、鞏昌府等12個郡(州、府、路)管轄。
(一)屬於雍州管轄
雍州,治所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中國九州之一,其名來自鳳翔縣境內的雍山、雍水,領陝西、甘肅(除東南部外)、青海和寧夏回一帶。
這裡雖然沒有明確告訴會寧屬於雍州管轄,但是,由此推斷,會寧隸屬於雍州應當無疑。
(二)屬於隴西郡管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置了隴西郡,張騫出使西域時,隴西建制為鞏昌府。隴西郡,前261年,秦昭王設立隴西郡, 郡治狄道(今臨洮縣南),管轄範圍包括現在的蘭州市、白銀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市全境,臨夏市、張掖市、寶雞市、青海省個別縣。
會寧屬於隴西郡比較清楚。
(三)屬武威郡管轄
元鼎二年(前115年),置武威郡,東漢屬涼州,安定郡之鸇陰(鶉陰縣更名)、祖厲(今會寧馬家堡)2縣,三國領鸇陰、祖厲等縣,西晉領祖厲等縣。
會寧縣即祖厲縣,故會寧屬於武威郡無疑。
特別說明一:會寧不屬於平涼府管轄。從當時的地圖上,會寧屬於鞏昌府(原為隴西郡,金、元時改為現名),不屬於平涼府。
(四)屬安定郡管轄
會寧縣誌記載,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新置安定郡,治所高平縣(今固原縣),祖厲為其縣屬之一。會寧西寧城行香寺的宋鍾今在固原博物館,為鎮館之寶,與會寧曾隸屬於安定郡管轄有一定關係。
公元前,會寧屬於雍州、北地郡和安定郡當無疑。
(五)屬金城郡管轄管轄
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金城郡治允吾(音,沿牙,具體地址有皋蘭、蘭州等說,今無定論),領之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關、破羌、允街、安夷、臨羌等13縣。
會寧有枝陽之稱謂,應來自於枝陽縣,枝陽縣屬於金城郡,由此上溯,會寧屬於金城郡應當是事實。
(六)屬於北地郡管轄
北地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義渠(今寧縣西北)。西漢時治所馬嶺縣(今環縣馬嶺鎮)。東漢永初五年(111年)之後,徙池陽縣(今陘陽西北)。東漢永建四年(129年),遷回原地(馬嶺鎮)。永和六年(141年)春,遷至馮翊(今陝西高陵西南)。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改治富平縣(今吳忠市西南),統甘肅舊寧夏、慶陽、平涼、固原、涇州諸府州地。
會寧曾屬於祖厲縣,故屬於北地郡管轄可以由此推斷。
(七)屬平涼郡管轄
十六國前,秦永興二年(358年)置平涼郡,治所高平鎮(今固原縣境)。轄今平涼西北一帶。北魏移治鶉陰(今平川區水泉鎮牙溝水村水頭社東面),轄今白銀、平涼西南及東南一帶。
會寧曾屬於鶉陰縣,故當屬平涼郡。
(八)屬秦鳳路管轄
秦鳳路,宋熙寧五年(1072年)分陝西路西部置。治秦州(今天水)。管轄:府一:鳳翔。州十二:秦、涇、熙、隴、成、鳳、岷、渭、原、階、河、蘭。軍三:鎮戎,德順,通遠。縣三十八。其後增積石、震武、懷德三軍,西寧、樂、廓、西安、洮、會六州,又改通遠軍為鞏州。凡府一,州十九,軍五,縣四十八。
此處可見,會寧屬秦鳳路已很明確,由此斷定,會寧屬於秦州亦當疑問。
(九)屬會州(包括新會州)管轄
西魏末,宇文泰行軍至今靖遠一帶,置會州,治所郭城驛鎮郭蝦蟆城,領靖遠、景泰、會寧及海原等地。北宋元符二年(1099 年)再置會州,領靖遠、定西、會寧等地。
會寧屬於會州早有定論。
(十)屬秦州管轄
西晉泰始五年(269年),分雍、涼、梁三州置,治冀縣(今甘谷縣東)。太康七年(286年)移治上邽縣(今天水市)。轄今定西市、靜寧縣以南,清水縣以西,陝西鳳縣、略陽縣、四川平武縣以北,青海黃河以南之貴德縣,以及甘肅臨潭、迭部等縣,以東的渭河、西漢水、白龍江上遊和洮河流域等廣大地區。
會寧縣誌記載,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於甘泉堡(西寧城)置西寧縣,屬秦州。從其治所曾為敬親川(今秦安縣西北)和成紀縣(今秦安縣北)看,因距離會寧較近,故會寧屬於秦州管轄可以接受。
會寧屬秦州雖無明確、詳細記載,從其轄屬的地域看,會寧屬於其轄。
特別說明二:歷史上,隴東郡未領會寧縣。
特別說明三:西寧州,位於青海,會寧不在其屬。西寧州曾在四川、雲南、河北、青海四地設置,會寧的西寧城曾治新會州,未置西寧州,故會寧不屬其列。
(十一)屬鞏昌路管轄
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金國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省城)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治隴西,隸於陝西四川行省(治京兆,今西安)。鞏昌路轄鞏昌、臨挑、平涼、慶陽、隆慶(在今四川劍閣縣)五府。秦(今天水)、隴(今陝西隴縣)、會(今會寧)、金(今榆中)、環(今環縣)、德順(今靜寧)、徽(今徽縣)、金洋(今缺、當在今甘肅境)、安西(今定西巉口)、河(今臨夏)、眺(今臨潭)、岷(今岷縣)、利(今四川廣元)、巴(今四川巴中)、河(今陝西汙縣)、龍(今四川江油)、大安(今陝西寧羌)、褒(今陝西褒城)、徑(今徑川)、那(今陝西那縣)、寧(今寧縣)、定西、鎮原、階(今武都)、成(今成縣)、西和、蘭(今蘭州)等27州。
會寧屬於鞏昌路。
(十二)屬鞏昌府管轄
清代,鞏昌府治隴西。下轄隴西(今隴西縣)、安定(今定西市)、會寧(今會寧縣)、通渭(今通渭縣)、寧遠(今武山縣)、伏羌(今甘谷縣)、西河(今西和縣)共7縣。
會寧曾屬於隴西郡,而鞏昌府由隴西郡更制而來,順理成章屬於鞏昌府。
二、現當代,會寧屬於蘭山道、第九行政公署、會寧行政公署、定西行政公署、白銀市等5個地市(道、公署)管轄。
(一)民國時期,會寧曾屬於蘭山道、第九行政公署管轄。
1、民國2年(1913年),裁府留縣,會寧改屬甘肅省蘭山道。
2、民國33年(1944年),會寧改屬甘肅省第九行政檢察專員公署,治所在臨洮。
(二)新中國,會寧屬於會寧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定西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白銀市管轄。
1、1949年8月25日,設會寧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會寧當然為其所屬。
2、1949年9月22日,會寧分區易名定西分區,即後來的定西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改為「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會寧為其屬縣。
3、1985年8月1日,白銀市恢復稱謂,並由縣級建制改為地級建制,會寧改屬於白銀市管轄。
至此,會寧曾經隸屬於17個地州市(府、郡、路)行政機構管轄。它們是:雍州、隴西郡、武威郡、安定郡、金城郡、北地郡、平涼郡、秦鳳路、會州、秦州、鞏昌路、鞏昌府,以及蘭山道、第九行政公署、會寧公署、定西公署、白銀市。
訂房熱線:0943-3288888 5902000
營銷熱線:0943-3229888 590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