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七大終極之問》
作者:蔡銀兵
第6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生在世上,我們時常會捫心自問,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著研究世界與探討生命的哲學家們,作為唯心與唯物兩大基本派別的哲學家們,或許能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對世界以及生命做出某種頗有說服力的解釋與描述,但始終無法指明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當然問及一個人為什麼而活,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我們總能收穫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是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個體,受過不一樣的教育,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歷所導致。
當我們問一個尚未解決饑飽問題的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得到的答案一定是為了獲得食物,而獲得食物這只是一種人的基本需要,並沒有指向活著的意義。
那麼我們就會追問獲得食物又是為了什麼?對方的回答無非就是能夠生存下去,這又使我們回到了最初的問題,生存下去以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有著不同教育背景和個人經歷的人,對活著的意義所作的解釋也是千差萬別。例如有的人認為,活著就是要讓自己儘可能的延長壽命,使自己能在世上停留儘可能長的時間。於是為了這個目標,這類人就會十分注重保養身體,注重飲食、勞逸等。
有的人則會認為,活著就是要竭盡所能地去獲得愉悅感。所有努力辛勤工作所換來的物質財富,都要用在能使自己感官可以體驗到的享受中去,使自己快樂才是活著的意義。因此才會有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生命苦短,及時享樂」的享樂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