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將死去的你,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2020-12-23 陳以蔡視界

《哲學七大終極之問》

作者:蔡銀兵

第6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生在世上,我們時常會捫心自問,我們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著研究世界與探討生命的哲學家們,作為唯心與唯物兩大基本派別的哲學家們,或許能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對世界以及生命做出某種頗有說服力的解釋與描述,但始終無法指明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當然問及一個人為什麼而活,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我們總能收穫各種各樣的答案。這是因為在不同的環境下成長的個體,受過不一樣的教育,有著各自不同的經歷所導致。

當我們問一個尚未解決饑飽問題的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時。得到的答案一定是為了獲得食物,而獲得食物這只是一種人的基本需要,並沒有指向活著的意義。

那麼我們就會追問獲得食物又是為了什麼?對方的回答無非就是能夠生存下去,這又使我們回到了最初的問題,生存下去以後,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有著不同教育背景和個人經歷的人,對活著的意義所作的解釋也是千差萬別。例如有的人認為,活著就是要讓自己儘可能的延長壽命,使自己能在世上停留儘可能長的時間。於是為了這個目標,這類人就會十分注重保養身體,注重飲食、勞逸等。

有的人則會認為,活著就是要竭盡所能地去獲得愉悅感。所有努力辛勤工作所換來的物質財富,都要用在能使自己感官可以體驗到的享受中去,使自己快樂才是活著的意義。因此才會有那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生命苦短,及時享樂」的享樂主義者。

相關焦點

  • 我們最終都要死去,那為什麼要活著
    我們最終都要死去,那為什麼要活著。第一次看見這個問題,覺得很沒有意思,後來又覺得這個問題確實也是有意義的。當一件事情,我們明知道會失敗,我們還會去做嗎?我們都知道最終會走向死亡,那我們最終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人們為什麼活著?生活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活著?生活的目的是什麼?這是一個大大小小的話題。為什麼活著?每個人的答案。那我為什麼還活著?我要我是活著尼採說:「一個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的人可以活著。」就像禮物一樣,如果只有你還活著,它就會變慢。電影《肖申克救贖》安迪說,我們是作為人類而生的,要麼忙著活著,要麼忙著死去。但生活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正如餘華所說:生活在我們的中國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也不是來自攻擊,而是來自忍耐。
  •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有多少人曾無數次問過自己,也問過別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活才有意義?今天,我的朋友突然問我 她說:丹丹,你說怎樣才算是個人,人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 夢見死去的人活著說話預示著什麼?
    那麼夢見死去的人活著說話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寓意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夢境分析:                                                      夢見死去的人活著說話,對單身的你來說,這兩天是快樂的單身節,一點也不在乎是否有愛人,反而找一堆朋友們大家一起出遊玩耍開心的過這一天。
  • 別問活著為什麼,既然活著不可選擇,那就儘量找點意義吧!
    整夜失眠夢還多,問自己到底要什麼,為什麼孤獨為什麼痛楚,又是為了什麼不認輸?活著為什麼,有誰能告訴我?每個清晨到日落,倦了累了又不能說!活著為什麼,有誰能告訴我?沒有答案和結果,找不到曾經的快樂……活著為什麼?到底為了什麼?如果我可以選擇,寧願做一隻飛蛾!《活著為什麼》是由大歡做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餘華告訴你活著的意義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活著》是一本讀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且深感悲痛的小說。猶記第一次讀《活著》時,很多地方都是哭著讀完的:慘,主人公福貴一家悲慘至極……主人公徐福貴是地主之子,年輕時好賭,被人設計輸光了所有家產。
  • 不想苟且的活著,只想體面地死去:安樂死到底意味著什麼?
    老人說:「其實我全身上下都痛,我活著是在遭罪,但是我老伴希望我活著,我兒子需要我活著,家裡那麼多口人都希望我活著,我只好苟延殘喘地活著。」當我得知老人說的這番話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年紀大了之後,面對生死,卻只能選擇為家人而活嗎?
  • 努力不會背叛你,沒有熱情的活著還不如死去
    努力不會背叛你,沒有熱情的活著還不如死去 努力少年團當之無愧,作為你們的飯真的感到很快樂,因為你們是那麼努力的 存在,努力不會背叛你
  • 進擊的巨人:死去的人並未真正「死去」?活著的人在為他們而戰
    在《進擊的巨人》的故事中,起初故事是異常沉重的,隨著故事的發展主角的變強,這份沉重非但沒有任何的削弱反而越發嚴重,想像中的幸福越來越遠,到了漫畫後期活著的人身上都深受死去的人影響,可以說背負著非常沉重的東西,我們來看看。
  • 我們為什麼而活著?
    當你從學校裡出來,被世故的現實磨平稜角,你是否還記得你為什麼而活著?當你在追夢的路程中,被現實的冷酷冰凍了初心,你是否還記得你為什麼而活著?當你在乎的人越走越遠,被人情的冷漠麻木了情感,你是否還記得你為什麼而活著?活著或許有很多的理由,但我們可能都忘了初衷,活著就如生命誕生時一樣簡單,只為了活著本身。對於活著的意義,餘華用一部小說來追問。
  • 人活著到底圖什麼
    那我們活著是圖個什麼?或者又是為了什麼呢?錢嘛?你覺你真的能掙到錢嗎?我現在也明白了,為什麼家長都那麼捨得投資孩子了,在孩子身上花那麼多的精力和錢了,因為他們覺得這一輩子過得不好是因為自己沒有好的學歷和工作,寄希望於孩子,讓他能完成自己的遺憾,或是讓他的下一代不會像他一樣的苦了,其實這裡有誤區,孩子的一輩子可能我們都不會知道,但他的苦肯定是會有的,因為你就是學歷高,苦還是有的。也許付出才是人生的真諦吧!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尼採:我年紀輕輕正在死去
    這是來自尼採詩歌《致憂鬱》的詩句:那不祥的話語:「我的問候就是告別,我的到來就是消逝,我年紀輕輕正在死去。」這讓我再一次又觸動關於生死大事的考慮。這都是因為這樣的活著只是為了吃飯睡覺混日子,沒有目標沒有信仰沒有人生理想沒有人生追求,他們能想到的就是能活著就行,其他什麼都無關緊要,他的世界裡只有自己,再沒有其他。有的人活著真的是活著,能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也能感受到別人的喜怒哀樂,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會為別人的生活人生負責,眼裡不僅有自己還有別人。
  •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呢?
    《活著》這麼悲慘,為什麼人們還喜歡它?《活著》是一本讀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且深感悲痛的小說。猶記第一次讀《活著》時,很多地方都是哭著讀完的:慘,主人公福貴一家悲慘至極……主人公徐福貴是地主之子,年輕時好賭,被人設計輸光了所有家產。
  • 三句話告訴你,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三句話告訴你,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在世幾十年,虛幻如夢不可及。付出全部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既然活著如此的艱難痛苦,那麼為什麼還要活著呢?如果你還在為自己為什麼活著而困苦 那麼不妨聽聽這幾句話,或許就能讓你找到答案。
  • 生而為人,用盡全身力氣「活著」
    活著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是生命體有生命體徵僅此而已,亦或者是得過且過,碌碌無為度過此生嗎?我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或許都想過一個問題:我問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到底什麼呢?這個春天,似乎是對生與死,活著的意義有了一些更加深刻的體會。
  • 沒有死亡美學,生命就只是隨便活著,隨便死去
    我們在這天燃燭燒香,懷念逝去的親人,認真地凝視死亡,思考死亡的意義,也學會珍惜活著的當下。中國人愛談生,不愛談死。人們喜歡誇耀長壽鶴齡,分享養生之道,對生的眷戀,換來的是對死的排斥。有了這樣的死亡美學,生命才不會隨便活著,隨便死去。
  • 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最近看到一句話「你不能一直做一些爛事,然後自己後悔,好像後悔有用一樣。你需要變好。人群中每一個活的耀眼的人,都是從刀尖上走過來的,你如履平地般的舒坦自然,當然不能擁有任何光芒。我知道自己很差,我有愧於自己,我連自己喜歡的東西我都沒有勇氣去爭取,我常常在想我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要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我想要一份安穩的工作,想要為父母減輕生活的負擔,想自己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全世界旅遊,可是這些我只是在腦子裡想,卻從來沒有為實現他們而採取任何行動,碌碌無為20餘載,我仍然還在問,我究竟是誰
  • 李登輝「死訊」:還活著,只是昏迷了
    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不僅如此,李登輝年年都在「被死亡」,從早幾年開始,每年都有李登輝「死訊」傳來,導致李登輝到底死沒有死一直是個謎?李登輝年年被去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聞呢?從李登輝的簡歷介紹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妥妥的臺獨分子」,這樣一說大家應該明白了,李登輝之所以年年「被死亡」是因為,他沒有「活在人民的心中」,是大家的一種期盼,筆者認為,人無論活著還是死去,應該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希望李登輝能夠看到兩岸人民的心聲,海峽統一是一個「大勢」,一切妄想打搞分裂的人,即便你一意孤行,群眾也是不會同意的!
  • 沒錢、沒朋友、沒工作,那人為什麼還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叫馬瑞鴻,今年52歲,目前是山東省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在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漫長歲月裡,我同理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見證太多的生死糾纏,也無數次地被問到過:「人為什麼要活著?我們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現代社會,高速運轉的時代車輪碾壓得人沒有喘息之機。
  • 《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在不得不的來去之間,人,又為什麼而活?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餘華的《活著》,透過福貴的一生,看到一個答案。01 《活著》,福貴餘華是一個很照顧讀者的作家。戰場上,一同浴血奮戰相依為命的戰友老全死去,春生離散。時隔兩年後再回家,娘去世,女聾啞,兒尚小,孤苦的家珍一人苦苦支撐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