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直觀感受—觀賞茶湯,也就是湯色如何,給人傳達什麼信息

2020-12-26 小周同學茶葉

喝茶最為關鍵的直觀感受便是觀賞茶湯,也就是湯色如何,給人傳達什麼信息。

品賞的一般程序為:觀賞湯色——聞嗅香氣——嘗試味道——評看葉底。

今天就來聊聊茶葉湯色

茶葉湯色是鮮葉內含物經制茶發生不同程度降解、氧化聚合變化的總反映。

湯色是茶葉分類的重要依據,也是區別品質優次的重要因子,是茶葉主要品種特徵之一。

茶葉湯色跟香氣、滋味有內在聯繫,,湯色的微小變化易被人們視覺感知,審評時抓住色澤因子,便可從不同的色澤中推知香味優劣的大致情況。茶葉湯色因鮮葉加工方法不同而變現出明顯的差別。

湯色跟茶葉內有色物質的變化有關。

眾所周知茶葉湯色的形成跟茶葉內物質的含量有直接的關係

綠茶:衝泡後的湯色是茶葉中有色物質綜合反應的結果,綠茶中的有色物質,有的是鮮葉中有的,有是在製造過程中轉化而來的。

綠茶的有色物質分脂溶性喝水溶性

脂溶性有:葉綠素、胡蘿蔔素、葉黃素

水溶性主要是黃酮醇(即花黃素)

紅茶:衝泡後的湯色主要物質是茶紅素、茶黃素

茶黃素是紅茶湯色鮮明亮度的重要因素

茶紅素是紅茶湯紅色程度的主體

茶黃素類喝茶紅素類物質的多少及其比率大小,是構成茶湯色色澤的主要因素,對紅茶湯色深淺和明暗有關。兩種含量高,比例適當,則湯色偏黃。若茶紅素含量比例過高,茶黃素過少,紅茶茶湯轉暗紅不鮮亮。

湯色與茶黃素茶紅素的關係

品鑑茶葉湯色常用術語:

清澈:清淨、透明、光亮、無沉澱物。

鮮明:新鮮明亮略有光洋。

鮮豔:鮮明豔麗,清澈明亮。

深:茶湯額色深

淺:茶湯顏色淺

淺黃:黃色較淺。此術語適用於白茶、黃茶和業莉花茶湯色。

黃亮:黃而明亮,有深淺之分。此術語適用於黃茶和白茶的湯色以及黃茶葉底色澤。

橙黃:黃中微泛紅,似橘黃色、有深淺之分。此術語適用於黃茶、壓制茶、白茶和烏龍茶湯色

明亮:茶湯清淨透亮。也用於葉底色澤有光澤。

橙紅:紅中泛橙色,常用於青磚、緊茶等湯色。也適用於重做青烏龍茶湯色

深紅:紅較深。適用於普洱熟茶和紅茶湯色。

暗:茶湯不透亮。此術語也適用於葉底,指葉色暗沉無光澤。

紅暗:紅而深暗。

黃暗:黃而深暗。

青暗:色青而暗。為品質有缺陷的綠茶湯色,也用於品質有缺陷的綠茶、壓制茶的葉底色澤

渾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沉澱物:茶湯中沉於碗底的物質。

茶湯中藏著很多信息,等待著我們慢慢了解,觀察湯色也是辨別茶葉品質的重要環節之一,感受一杯茶,不僅僅是喝掉它,需要更多的交會,才能漸漸的懂茶。

小周同學茶廠

一杯茶湯是有溫度、有生命的,它是茶人專注的呈現,猶比清晨荷葉上的露珠,用心體味每一杯茶湯,你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真實、不作假一個純粹的制茶人:小周同學

製作武夷巖茶

歡迎關注小周同學茶葉

相關焦點

  • 一杯好喝的白茶,茶湯值得哪些讚美詞?分享四種美好體驗!
    一杯好喝的白茶,該用什麼具象的讚美詞,去形容呢?《2》好茶,茶湯清澈明淨!日常喝茶過程中,用蓋碗衝泡白茶,將茶湯傾注公道杯中。透過通透坦蕩的玻璃公道杯,可以直觀的觀察白茶的茶湯。品質好的白茶,茶湯呈現的狀態,是清亮透徹,透過茶湯,能依稀看到桌布的花紋。能讓人聯想到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水尤清冽。
  • 喝茶時這個常見的動作一定要戒掉,很多人因它致癌!
    / 舌面感受滋味的分布 / 所以許多審評師在喝茶時, 會讓茶湯流過口中的每一處,就是為了更全面地感知茶的滋味。
  • 玻璃茶具喝茶,茶杯的選擇對茶湯的影響
    我們喝茶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杯子,而用不同的杯子泡出的茶湯也會有不同,杯子和茶湯是分不開的。杯子與茶湯這種密不可分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杯子深度、杯子形狀和杯子顏色。【1】杯子深度杯子的深度影響茶湯的顏色,為了讓客人能正確判斷茶湯的顏色,一般來說,小型杯子最適合容水深度為25釐米,並且杯底有足夠的面積,如果是斜度很大的盞形杯,杯底的面積變得很小,雖然杯子的深度已達標準,但由於底部太小,顯現不出茶湯應有的顏色。
  • 都是武夷巖茶肉桂,為什麼湯色、香氣差別都這麼大?
    故而,我們會發現,肉桂火功從低到高,湯色也在逐漸加深。輕火、中輕火一類的肉桂,顏色最淺,一般是淺黃色,有的偏向於淺黃綠色。焙火程度低的肉桂,色素物質氧化較淺,仍舊保留綠顏色,故而茶湯顏色並不會深而濃。中火肉桂,湯色則變得橙黃、橙紅,顏色深,像是熟透的柿子。中足火的肉桂,湯色更深,多為胭脂色、琥珀色,看著更為深沉。
  • 白茶的茶湯應該是什麼顏色?泡出紅色正常嗎?這些問題一併講清楚
    但也有人說白茶的湯色要越淺越好,白茶裡身價不便宜的白毫銀針,一開始泡出來的湯色都是淺淺的,像一輪清輝。話說,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下,白茶這種微發酵的茶, 它的茶湯到底該是什麼顏色?《2》老白茶泡出紅湯才是正常?
  • 學會這27個名詞,你就會喝茶了
    而這個時候的你卻只能點頭稱好,悶頭喝茶?一起喝茶時,若無法一起品茶論道的話,未免太過遺憾。三節色:頭部為淡紅,中部烏色,尾部帶有砂綠色的幹茶可以形容為三節色。4、用來描述茶湯顏色的名詞金黃:茶湯顏色十分清澈且以黃色為主,略微帶有橙色。
  • 一泡好紅茶的茶湯表現,記住這「6不要」,看看你的紅茶達標嗎?
    活在當下,神清氣爽的喝一喝茶,享受閒暇時光,妙不可言。冬天日午,試一泡正山小種。野花香,桂圓湯,茶味清清爽爽。忽然想起,在很多人的印象裡,紅茶的滋味就是又香又甜。對一泡好紅茶來說,茶湯表現該有「6不要」,品質才能達到及格線!《2》一、茶湯不要渾濁端起一杯茶細細看去,感受茶湯的清透度。好紅茶,應該是乾乾淨淨的。
  • 你選擇用什麼茶具喝茶?
    選擇什麼茶具用來喝茶?是要根據茶葉來選擇茶具,並不是用一套茶具就能泡任何茶葉的。不同質地的茶具,所反映出的茶性也不一樣,只有與所選用的茶葉相適宜,才能相得益彰、互映成趣。生活中經常飲用的茶葉有花茶、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普洱茶等等。日常中使用最多的茶具為紫砂、陶瓷和玻璃茶具這三種。
  • 茶事 |「邂逅」一次茶湯會
    茶器選擇了深色系的手繪紫陶茶壺、柴燒公道杯、醒茶罐、盞託,而茶盞則選用白瓷質地,在莊重沉穩的氛圍下露出一抹亮色,更能較好地觀湯色,湯色是茶席色彩的一部分,也是布置茶席時容易忽略的。因在山野做茶會,放棄了攜帶大件花器,一隻老提籃不僅可以盛裝茶點,配上隨手撿來的山石即是最完美的花器。
  • 喝茶必須知道的10大常識
    喝茶如果只是為了使淡而無味的白開水有些味道或者僅僅是為了解渴,那麼自然談不上享受一杯茶。 享受一杯茶,不僅要從感官味覺上去體驗品嘗茶的六種滋味:苦、甘、酸、甜、澀、香;也要有「渴飲山呼雲氣,笑吞日月精華」的心理感受,從而達到陶然忘我的境界 所謂「啜苦甘舌香」,茶湯入喉,香氣充塞於口腔,吸氧下肚,無限清爽,滿口芬芳,此時的感受,真如翱翔於九霄雲外的神仙。
  • 剛入巖茶圈的新人應該如何喝茶?麻花分享幾條經驗
    紫砂壺泡茶的出湯速度慢,茶湯倒出又不乾淨利索(瀝不乾淨)。光憑這兩點,就已經能讓一款香清甘活的好茶,連連丟分!而前面提到的那些茶具,就更不推薦了。按常規8克一泡的巖茶,放進普通的玻璃杯內。光是幹茶,就足足佔據了近半的空間。玻璃杯泡肉桂的實驗,麻花曾經做過。結果出來的味道,濃釅到齁人,簡直不堪回首。
  • 喝茶時,如何練習冥想?
    暫停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浪費時間,消耗生命,沒有成長?不是的,暫停是為了讓我們從無法喘息的空間中脫離出來,均勻的呼吸,放下所有正在進行中的事,讓時間回歸到時間本身,讓我們真切的感受時間的流逝,感受生命與時間融為一體。喝一杯茶的時間,就是一次很好的暫停,讓大腦得到休息,讓身體不再緊繃,讓我們更好地再次出發。為什麼不在喝茶的過程裡,進行一次冥想呢?
  • 喝茶|會品香的才是高級玩家,如何品香?三招學會!
    嘴巴用來品鑑,是在我們把茶湯喝進去的時候,聞到的那個水汽,因為口鼻相連,咱們喝茶的時候,茶湯咽下去,口腔中飄散的部分水汽傳到鼻腔,那部分凝結在水汽當中的香氣,就會被嗅覺神經捕捉到,我們常說的「口齒留香」其實就是這一層感受。
  • 茶具的正確用法,原來這個杯子不是用來喝茶的!
    和專業的「茶圈」的人喝茶,如果不懂得一些喝茶泡茶的基本禮儀,不僅顯得不禮貌,還會一不小心鬧出笑話。平時喝茶,我們有三個步驟:拿出茶葉,放進杯子裡,加熱水。茶則,類似一個小鏟子,不過模樣比鏟子好看許多,常用竹製,還有許多其他材料製成,只要能取茶,什麼材料全看個人喜好。
  • 冷泡茶的茶湯放進冰箱裡,哪怕隔夜也不會變味?好茶怎能隨便對待
    發明出東坡肉的老蘇,他也很愛喝茶。「戲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句名言相信愛喝茶的朋友都有過耳聞。飲茶品茶是件比吃飯更重儀式感,更有講究的一件事。做到有品味的喝茶,泡法不對,湯色變了,氣味變了,當然也不能繼續喝。
  • 什麼時間喝茶最好,可以空腹喝茶嗎?看看茶友們怎麼說!
    喝茶是多數國人每天的必備功課,好茶有的濃烈、有的清雅,各有滋味,在有色有味的茶湯中,蘊含著國人對生活的感知,就如林語堂所說的那樣:「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到哪都是快樂的。」國人對茶飲的喜愛,穿越古今融於生活,我們亦可從文人墨客的詩文中窺見一二。
  • 茶人的氣質藏不住,尤其是女人喝茶,獨有的氣質,是深到骨子的美
    古人喝茶品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古人多以煮茶多。我們現代人喝茶,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喝法。可以找個空閒時間,放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燒水,泡茶。然後洗茶沏茶,慢慢感受古人詩中說的感覺。3、如何品茶呢?大口喝茶是飲茶喝茶,絕不是品茶。品茶最好分為三次品完一杯茶。先用舌頭輕輕嘬一口茶湯,用舌尖細細感受茶的味道,再大口飲一杯茶,感受茶湯撞擊口腔的感覺,最後飲盡杯中剩餘的茶。
  • 煮老白茶,湯色紅就代表年份高?這3個迷惑人的謠言,還在聽嗎?
    這不就是在傳播錯誤的知識嗎?這不就是在誤導大眾嗎?教茶友們煮出一壺又苦又澀的,對身體沒有好處的茶湯,這有什麼意義?既然在傳播知識,就請傳播正確的知識,切不要再誤導大家了。只顧自己說,不顧聽者意。但是,煮出的茶湯卻不盡如人意,帶著一股甜膩的滋味,湯水喝起來很是奇怪。而且,原本老白茶的粽葉香,陳香,藥香都被紅棗的香氣所掩蓋,在其中感受不到那些層次豐富的香氣。由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那些宣揚煮茶要加紅棗的掌柜,是否是需要紅棗來掩蓋某些不好聞的氣味。
  • 泡普洱熟茶容易出現醬油湯?掌握這4個技巧,讓茶湯紅濃透亮
    ▲96銷法沱條索三、投茶量影響濃淡度投茶需適量,投茶量過大,容易出現醬油湯色;投茶過少,滋味寡薄,影響品飲感。以茶塊為主,再用散茶片或茶末作補充,這樣能夠保證茶湯口感的穩定性,不會出現前後幾泡茶湯濃淡度相差過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