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傲氣國家,不僅反對加入歐盟,對聯合國的態度都是愛理不理

2020-12-16 騰訊網

發展到如今,歐洲地區依然是全世界最為先進和富饒的地區之一,在1991年,歐洲共同體馬斯垂克首腦會議正式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在1993年條約正式生效,歐盟也正是成立,在歐盟內部,各個成員國使用相同的貨幣,相互之間人員可以自由出入,彼此相互之間也會給予經濟的支持和合作。

這些條款使得歐盟從誕生開始起,就受到了無數國家的垂涎,包括土耳其、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各個國家,十幾年來從未放棄過對加入歐盟的申請,然而都被無情的拒絕在了大門外,拒絕他們的理由也多種多樣,有從政治考慮的,也有考慮到經濟等多方面的關係。

然而有個國家卻讓歐盟主動拋出了橄欖枝,然而卻慘遭拒絕,它也可以說是歐洲最傲氣的國家了,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永久中立國:瑞士。

關於瑞士的歷史,可以從兩千多年說起,這裡曾經是歐洲中部土著居民凱爾特人部落的活動地點,在公元前50年代,瑞士則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在漫長的千年之中,瑞士後來相繼被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爭來鬥去,在日耳曼人統治時期,瑞士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聯邦,這樣就奠定了瑞士後來為聯邦政體的基礎。在1803年,瑞士將入侵的法國拿破崙軍隊驅逐出鏡,瑞士隨即擴張到了19個州並建立了來幫,之後又有數塊地方加入了他們,在1815年,瑞士籤署了新的聯邦條約,同年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也確定瑞士為永久的中立國。

從此,瑞士便謹慎的開始保持中立,他們也獲得了普遍的承認,兩次世界大戰,瑞士均保持著中立,此外,國際聯盟總部,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都坐落於瑞士,瑞士也是一個高度發達富裕的國家,再加上保持中立的緣故,因此他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拒絕歐盟這一個政治經濟的實體了。

不單單是歐盟,瑞士對於聯合國態度也是非常消極,甚至可以說是愛理不理,這是因為國際聯盟給了瑞士人非常大的教訓,後者證明那只是一個被大國操控的機構而已,起不到太大的影響,因此瑞士人對於加入聯合國也是顧慮重重,在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的作用逐漸呈現出來,瑞士聯邦委員會提出了加入聯合國的建議,並且在1986年進行全民公投,結果是全國26個州都全部否決了政府提出加入聯合國的提案,有四分之三的公民都提出了反對票。

很多瑞士人認為,加入聯合國很有可能會損害瑞士中立國的形象,同時會被大國所左右,繳納的大量會費也會增加政府的經濟負擔,不過支持加入聯合國的人表示,這能促進瑞士和世界的溝通,在21世紀初,瑞士政府也逐漸將加入聯合國列為了重要的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在2002年3月3日,瑞士就是否加入聯合國再次舉行公投。

結果顯示,54.6%的選民和全國23個州當中的12個州投了贊成票,剛好勉強符合瑞士聯邦規定的「雙多數」要求,就這樣,瑞士才磕磕絆絆,極不情願地加入到了聯合國的大家庭中。

相關焦點

  • 挪威作為歐洲國家,為什麼不加入歐盟呢?
    說起挪威,有些人可能是因為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而知道其名字,不過大部分人知道挪威,可能與挪威有著極高的人均GDP有關,這個北歐的發達國家在2014年人均GDP高達10萬美元,排在世界的前三名,現實中很多人都認為挪威是歐盟中的一分子,但實際上挪威並不是歐盟的一員,為什麼作為歐洲發達國家的挪威不加入歐盟呢?
  • 歐盟是富國俱樂部,為何歐洲兩個最富的國家卻沒有加入歐盟?
    歐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際組織之一,雖然成員國只有27個國家,遠不能和聯合國相比,然而在影響力方面,歐盟卻是僅次於聯合國的國際組織。歐盟的主要國家有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等國,這些國家大都經濟十分發達,歐盟本質上就是一個富國俱樂部。
  • 位於歐洲中心的瑞士,為什麼不願意加入歐盟?
    美蘇冷戰開始之後,即便自身的文化背景屬於「西方」,瑞士依然拒絕加入北約。而1945年建立的聯合國也遭到瑞士的冷遇,即便在舊金山會議上各方達成了尊重中立國中立性的共識,瑞士依舊書信婉拒。四十年後即1986年的全民公投中,瑞士再次否決了加入聯合國的建議。然而,聯合國下譬如國際法庭、國際技術組織的分支卻是瑞士積極活動的場合,而聯合國的總部設置在瑞士的日內瓦。
  • 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連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
    隨著越來越多的巴爾幹半島國家加入歐盟,北馬其頓也加快了申請加入的進程。然而,北馬其頓面臨著好幾個國家的反對,最近一次發表反對意見的是保加利亞。▲北馬其頓(深綠色)是巴爾幹小國,人口211萬,面積2.57萬平方公裡2020年11月6日,保加利亞副總理表示,反對有關北馬其頓加入歐盟的談判框架和宣言草案。
  • 瞧不起聯合國,不想搭理歐盟,這2個國家到底有什麼資本
    所以絕大數的歐洲國家擠破了腦袋想加入歐盟,讓歐盟帶領著自己國家發展,如果加入進歐盟,不光可以和各個土豪國家做朋友,國家發展的速度也會加快,而且歐盟體制內部的福利待遇也充滿著絕對的誘惑力。其實歐盟當初建立的本質是想實現歐洲的一體化,就像是成為一個超級的大國,帶動和推進各個盟屬國的國家發展,還實施「一國有難,八方支援」的原則,簡單來說歐盟的作用就是在歐洲區域內達成經濟上的聯盟,促進所屬區域國家的互幫互助,共同發展,自歐盟成立以來。
  • 自稱是歐洲國家,持續60年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就是不同意
    在歐亞大陸大交界處,有一個國家非常的有意思,也可以說是非常的奇葩:它99%的領土都在亞洲,卻始終認為自己是歐洲國家,就連比賽都只參加歐足聯而不參加亞運會,從來都否認自己是亞洲國家,但是它給歐盟拋的媚眼都被無視,歐盟死活就是不接納它。這個國家就是有著「國中哈士奇」之稱的土耳其。
  • 西巴爾幹國家擔心加入歐盟進程遲滯
    西巴爾幹國家擔心加入歐盟進程遲滯楊舒怡隨著歐洲聯盟國家在新冠疫情中加強邊境管控,一些謀求加入歐盟的西巴爾幹國家擔心,他們的入盟進程可能進一步遲滯。歐盟與西巴爾幹國家原定6日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召開峰會,但受疫情影響改為視頻會議。一些分析人士告訴法新社記者,歐盟國家眼下忙於應對疫情,很難兼顧西巴爾幹國家入盟事宜。克羅埃西亞政治分析師塞納達·塞洛·薩比奇推測,歐盟吸收新成員事宜「在歐盟的優先級列表中處於非常靠後的位置」。
  • 歐洲國家為何一面倒的支持穆斯林 反對塞爾維亞人
    穆斯林主張脫離南聯盟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羅埃西亞也基本同意,但希望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但是塞爾維亞對這一決定堅決反對。1992年3月3日,波赫議會不顧塞族議員的反對,正式宣布波赫獨立。在一個月後的6日和7日,歐共體和美國也相繼予以承認。但是塞爾維亞也毫不示弱,隨即宣布成立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赫獨立。三個主要民族的矛盾瞬間被激發,內戰全面爆發。
  • 南斯拉夫解體後,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塞爾維亞為何沒有?
    上世紀的南斯拉夫,在狄托的帶領下,也變得強大起來,可是狄托去世之後,隱藏民族矛盾最終爆發,甚至為此都大打出手,最終南斯拉夫解體為6個國家,在解體之後,除塞爾維亞之外的國家,都積極加入到歐盟和北約當中
  • 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
    原標題: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連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作者|霈霖責編|Thomas隨著越來越多的巴爾幹半島國家加入歐盟,北馬其頓也加快了申請加入的進程。然而,北馬其頓面臨著好幾個國家的反對,最近一次發表反對意見的是保加利亞。
  • 1971年,亞洲4個國家投反對中國重返聯合國,都是哪幾個國家?
    其中不乏在危難時刻來自世界各國的打擊或反對之聲。從我國早年間重新返回聯合國的那段往事中可以清晰得見。至今"喬的笑"這樣的世紀瞬間仍被國人津津樂道,可反觀歷史的真實面貌,其中仍有不少國家對此表示了反對。尤其是在亞洲之內,竟有多達4個國家對此明確表達了抗拒。即便如今世界格局轉換,這段歷史也不應該就此被遺忘。
  • 外媒:歐洲議會投票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外媒稱,歐洲議會議員12日通過一項決議,認為中國仍沒有資格獲得這一地位,而且沒有理由放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規則;按照這些規則,歐盟可對被發現低於市場價格的中國產品開徵報復性關稅。12日的決議得到546名歐洲議員贊成,只有28票反對,77票棄權。
  • 12月4日,聯合國27:25通過一項危險決議,中俄聯合反對都無效
    然而,當今世界卻掀起了一陣「毒品去罪化」的風潮,這種風潮是由一些西方國家所主導的。與此同時,這種風潮是非常之危險的。聯合國通過危險協議據12月4日的媒體報導,日前,在聯合國麻醉委員會的投票中,以27:25的投票結果決定將大麻從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管制力度最大的附表4中刪除。
  • 塞爾維亞爆發騷亂,武契奇總統強力平亂,歐盟為何沒有公開反對?
    親俄的武契奇領導的塞爾維亞政府面對愈演愈烈的親西方反對派發動的反政府暴力騷亂,立場強硬,鐵腕鎮壓,極力維護國家秩序。這件事就發生在歐盟的眼皮下,歐盟為什麼卻視而不見,沒有跳出來公開指責、反對塞爾維亞政府平息暴亂的行為?歐盟和美國一樣,對於類似的事情一向都是「馳名雙標」。
  • 英國成功脫歐,但卻為何要在1973年加入歐盟(歐共體)?
    其實英國剛開始是排斥加入歐盟(歐共體)的,這與他有史以來保持的歐陸均勢政策有關,他不贊成任何超越主權的國家聯合,所以戰後初期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一直是謹慎且保持距離的。但後來歐洲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已超出他的預想,加上英國戰後經濟一直停滯不前,殖民地也開始分崩離析,所以他才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提出加入歐盟(歐共體)的請求。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不僅經濟發達,民眾富裕,軍事力量也號稱全球第四,是實至名歸的「巴爾幹之虎」。 不過這都是過去的輝煌了,東歐劇變後,南斯拉夫再三解體,在經歷10年內戰後,整個聯邦一分為七,而作為昔日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隨著黑山的離去,也硬生生被擠成了一個純內陸國家,總面積只剩下區區8萬平方公裡,人口600來萬,淪為一個毫無存在感的歐洲小國。
  • 一個地處亞洲的國家,卻一心想加入歐盟陣營,努力數十年仍未成功
    過去幾百年裡,大航海時代帶給了西方國家前所未有的機遇,而歐洲各國也是積極抓住了機遇,讓歐洲逐步走向輝煌,在歐洲國家最鼎盛的時期,幾乎全世界都有著歐洲國家的殖民印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一戰二戰的爆發,歐洲也盛極而衰,不復昔日強大。
  • 塞爾維亞遭遇歐盟恐嚇:必須承認科索沃獨立,德國的態度十分蠻橫
    「該草案是由歐盟起草的,沒有與任何當事方進行談判,並且在技術對話中受到過分幹涉。文本要求塞爾維亞也接受科索沃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中的成員資格。」塞爾維亞方面報導稱。塞爾維亞政府消息人士稱,歐盟將通過派出科索沃特使拉伊卡克和塞爾維亞外交官將一項機密項目移交給塞爾維亞總統阿列克桑達爾·武契奇。
  • 聯合國大會上,俄羅斯涉二戰提案高票通過,僅美國和一個國家反對
    令人關注的是,一共有51個國家投棄權票,其中包括德國和大部分歐洲國家。據稱,俄羅斯在提案中呼籲各成員國,通過立法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並譴責一切對納粹主義、新納粹主義、納粹黨衛軍的美化以及一切與二戰有關的「修正主義」。 雖然美國跟蘇聯(俄羅斯)在二戰時是盟友,而且是共同抗擊德國納粹的盟友,但面對這個提案時,美國還是投了反對票。
  • 蘇聯為什麼堅決反對中國加入聯合國?羅斯福卻堅持支持?
    ——米·左琴科(蘇)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07,閱讀約2分鐘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在紐約成立。中,美,蘇,英,法成為普通成員,承擔保護世界安全的責任,享有一票否決權。但中國想要走向世界並不容易,主要是有羅斯福的支持,否則很難加入進來。1943年,美蘇英三國舉行德黑蘭會議。羅斯福提出,應該建立一個聯合國,由中,美,蘇,英四國領導,負責維護世界和平,處理對和平構成威脅的突發事件。史達林則反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認為應由美蘇英三國主導。他認為,中國沒有加入德黑蘭會議,也不應該進入世貿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