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到如今,歐洲地區依然是全世界最為先進和富饒的地區之一,在1991年,歐洲共同體馬斯垂克首腦會議正式通過了《歐洲聯盟條約》,在1993年條約正式生效,歐盟也正是成立,在歐盟內部,各個成員國使用相同的貨幣,相互之間人員可以自由出入,彼此相互之間也會給予經濟的支持和合作。
這些條款使得歐盟從誕生開始起,就受到了無數國家的垂涎,包括土耳其、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各個國家,十幾年來從未放棄過對加入歐盟的申請,然而都被無情的拒絕在了大門外,拒絕他們的理由也多種多樣,有從政治考慮的,也有考慮到經濟等多方面的關係。
然而有個國家卻讓歐盟主動拋出了橄欖枝,然而卻慘遭拒絕,它也可以說是歐洲最傲氣的國家了,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永久中立國:瑞士。
關於瑞士的歷史,可以從兩千多年說起,這裡曾經是歐洲中部土著居民凱爾特人部落的活動地點,在公元前50年代,瑞士則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在漫長的千年之中,瑞士後來相繼被日耳曼人和羅馬人爭來鬥去,在日耳曼人統治時期,瑞士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聯邦,這樣就奠定了瑞士後來為聯邦政體的基礎。在1803年,瑞士將入侵的法國拿破崙軍隊驅逐出鏡,瑞士隨即擴張到了19個州並建立了來幫,之後又有數塊地方加入了他們,在1815年,瑞士籤署了新的聯邦條約,同年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也確定瑞士為永久的中立國。
從此,瑞士便謹慎的開始保持中立,他們也獲得了普遍的承認,兩次世界大戰,瑞士均保持著中立,此外,國際聯盟總部,紅十字會總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都坐落於瑞士,瑞士也是一個高度發達富裕的國家,再加上保持中立的緣故,因此他們就有充分的理由拒絕歐盟這一個政治經濟的實體了。
不單單是歐盟,瑞士對於聯合國態度也是非常消極,甚至可以說是愛理不理,這是因為國際聯盟給了瑞士人非常大的教訓,後者證明那只是一個被大國操控的機構而已,起不到太大的影響,因此瑞士人對於加入聯合國也是顧慮重重,在20世紀80年代,聯合國的作用逐漸呈現出來,瑞士聯邦委員會提出了加入聯合國的建議,並且在1986年進行全民公投,結果是全國26個州都全部否決了政府提出加入聯合國的提案,有四分之三的公民都提出了反對票。
很多瑞士人認為,加入聯合國很有可能會損害瑞士中立國的形象,同時會被大國所左右,繳納的大量會費也會增加政府的經濟負擔,不過支持加入聯合國的人表示,這能促進瑞士和世界的溝通,在21世紀初,瑞士政府也逐漸將加入聯合國列為了重要的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在2002年3月3日,瑞士就是否加入聯合國再次舉行公投。
結果顯示,54.6%的選民和全國23個州當中的12個州投了贊成票,剛好勉強符合瑞士聯邦規定的「雙多數」要求,就這樣,瑞士才磕磕絆絆,極不情願地加入到了聯合國的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