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聽聽歌、飯後散散步……送給白領十個減壓術

2020-09-05 生命時報

緊張、焦慮已是許多都市白領的生活常態,適度的壓力有益於進步,但仍要控制好程度,不至於被壓力壓垮。以下是美國《健康雜誌》網站推薦的一些適合辦公室白領的減壓法,不妨一試。



1.利用通勤時間。瑞典卡爾斯塔德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通勤是一天中壓力最大的時段之一。早晚上下班時,不要任由疲憊控制自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為自己打氣,讓自己振作起來,如聽最喜歡的音樂、有聲讀書,也可以學一門語言,或體驗感恩。

2.見縫插針地鍛鍊。運動對大腦的作用如同它對肌肉的作用一樣有效。壓力大的白領適合混合或交替進行有氧鍛鍊、力量訓練、拉伸、柔韌性和敏捷性練習,以提高內啡肽的分泌量。另外,找個同事一起鍛鍊效果更好。美國新英格蘭大學骨科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發現,參加集體鍛鍊的人在精神、身體和情感方面比那些單獨鍛鍊的人有更大的改善。

3.散散步。吃完午飯後,可以和同事在單位附近走走,最好是公園附近。德國特裡爾大學的研究者發表在《職業健康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每天在自然環境中散步15分鐘,就足以減輕壓力和疲勞。

4.打個盹。散步回來,建議短暫午休一會兒。小睡片刻就能起到解壓作用,打盹15分鐘(哪怕只是閉上眼睛)能夠給大腦和身體充電,醒來時感覺神清氣爽,但不建議倒頭大睡。

5.漱口。人體的迷走神經是一種長而游離的神經,它能促進放鬆,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而在承受壓力時,應激反應會抑制迷走神經,其舒緩作用減弱。在辦公狀態下,簡單漱漱口,就能刺激迷走神經,有助於進入平靜狀態。

6.多喝水。不妨在漱口後大口喝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即使是輕微程度的脫水也會對認知功能和情緒造成負面影響。每天至少喝2升水,包括涼白開、礦泉水和茶(尤其是綠茶),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減少環境壓力對身體的影響。

7.別喝酒。在辦公室度過了漫長而緊張的一天後,喝杯葡萄酒似乎能幫助放鬆。但從長遠來看,酒精等成癮物質會加劇壓力和焦慮,且酒精很容易成為逃避壓力的非正規途徑。小酒也不怡情,建議不要喝。

8.把臉浸入冷水中。下班回到家中,如果仍然感到壓力,可以試試「冷水激活法」。把臉浸泡在冷水裡,當這個部位變冷時,副交感神經系統立即被激活,心率和呼吸減慢,身體開始進入一種消耗能量較少的模式。如果你不想做得這麼激進,用冰袋冰敷面部也能起到類似效果。

9.少碰手機。在家裡就徹底放下手機吧。美國心理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不斷地查看電子設備會增大壓力,晚上在家建議不打開手機。白天也至少有10分鐘完全擺脫電腦、手機,這樣做可以降低血壓和心率,提高免疫系統功能。

10.少查看信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當成年人被要求每天只能查看3次工作相關的簡訊、郵件時,他們的壓力大大低於每天檢查無數次的人。雖然難以做到完全拒絕查收,但暫時關閉這一功能可以讓大腦更專注。▲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的「飯後散步」?4個技巧,活到九十九不用愁
    1、飯後聽著音樂散步有助睡眠現在,很多當下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經常會出現焦躁的心情,並且很多人還會出現失眠的症狀。大家都知道經常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不但對於睡眠有很好的助眠作用,而且還可以讓心情變好。在飯後散步時聽一些音樂,助眠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愉快,另一方面還可以控制散步的步伐。
  • 吃過飯後多久才能散步?專家:這幾類人不能飯後散步,會走出疾病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飯後散步也有一定學問,方式走錯了可能反而會導致疾病,大家注意一下。總聽人說飯後散步好,那麼是不是飯後立刻就能散步呢?不是,大家最好在飯後半小時左右去散步,因為飯後身體大部分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若是立馬去散步會導致消化不良,嚴重的可能會引發闌尾炎。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飯後半小時散步,這幾類人望你們知道,別給自己添麻煩。
  • 飯後散步真的是養生嗎?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最好最悠閒的養生方式,很多人認為飯後散步有助於消化,但飯後散步真的是最好的養生方式嗎? 其實,飯後立即散步是不科學的。飯後,食物進入腸胃,血管擴張充血,形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因此,有不少人飯後出現打瞌睡,甚至頭昏的現象。
  • 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詳細解答
    古人云「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有一些人吃完飯之後比較難受,甚至出現了脹氣,需要躺下來才能夠緩解,那麼人們在吃完飯之後,應該做點什麼事情才能夠幫助腸胃更好的消化呢?一、吃完飯後,到底該坐著、躺著,還是散散步?醫生詳細解答1、可以坐著嗎?
  • 飯後如何散步更科學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的確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不僅可以怡情,趕走一整天的疲憊,還具有養生作用。但該如何科學的散步?走多長時間才更養生?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要是走的不對,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患上胃下垂或者急性腸胃炎,那就得不償失了。
  • 飯後常散步,好處會不請自來,但這4個細節別忘了做好
    飯後常散步,好處會不請自來,但這4個細節別忘了做好 時間:2020年12月01日 09:08:37&nbsp中財網   大家都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老話,就是飯後百步走,可以活到九十九,雖然說這只是一句民間流傳下來的老話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飯後散步的這些要點,值得一看!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一些老人家,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溜達,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個把鍾,甚至幾千步都有,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但專家提醒,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合適,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並非人人合適飯後散步最近阿榮(化名)的奶奶找他「投訴」說,他爺爺看了一檔養生節目說飯後散步不好,現在吃完飯都不願意陪奶奶去散步了。
  • 晚上飯後去散步好嗎?哪個時間段散步比較好呢?
    我們現在很多都喜歡吃完飯後去散散步,特別是晚上,飯後散步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吃完飯遛著狗,和家人外面邊散步邊聊天,感覺是一件很享受很愜意的事情,但是有沒有想過晚飯散步真的好嗎?其實飯後散步不僅是一天忙碌生活後的一种放松方式,而且大部分是想起到幫助消化的作用,飯後,血液會大量流向腸胃幫助消化,如果飯後馬上去散步的話,血液就會轉向流向雙腿供能,對於年輕人可能無大礙,但是對於老年人,可能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飯後散步能減肥嗎 飯後怎麼散步減肥效果好
    下面就推薦一些適合所有人的飯後減肥運動。飯後散步可以減肥嗎飯後散步對減肥非常有幫助。一般來說,飯後不適合劇烈運動,散步就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儘管步行運動量不大,但它有利於增強腸胃活力,加速消化。飯後散步還以避免脂肪聚積,防止小肚子的形成。
  • 飯後比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要注意這些
    你還在相信「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相信大家都知道「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諺語。諺語是中國祖先智慧的結晶,但是這句話好像並沒有科學依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飯後運動到底好不好呢?從消化功能的角度來講,飯後胃處於充盈狀態,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
  • 飯後散步六種走法按需選擇
    飯後散散步,對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有助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不過,並非人人都合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副主任技師: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飯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血液供應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人群來說,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季節,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年人,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要是匆忙離開餐桌,在寒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供血負擔。哪些人適合飯後散步?
  • 飯後散步忽略這3點,長壽或許與你「無緣」,不是開玩笑
    現在的朋友越來越多地將精力放在自己的身體健康上,很多朋友覺得飯後散散步走一走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飯後散散步對於那些整日在辦公室坐著活動量少的朋友來說的確是一個好的選擇。飯後散步可以對食物的消化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也能夠避免產生腹部多餘的脂肪。
  • 飯後散步有益健康?這3種散步方式不可取,當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進入老年的女性在飯後偏愛廣場舞,而男性則比較喜歡散散步,不過這兩種健身方式都能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凡事都有個度,走得太遠太快,不僅起不到鍛鍊的效果,還會使機體過於疲乏,而且還可能誘發腹痛等不適。
  • 飯後散步有益健康?這3種散步方式不可取,當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進入老年的女性在飯後偏愛廣場舞,而男性則比較喜歡散散步,不過這兩種健身方式都能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凡事都有個度,走得太遠太快,不僅起不到鍛鍊的效果,還會使機體過於疲乏,而且還可能誘發腹痛等不適。
  • 飯後散步需要注意這幾件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飯後散步
    一直就有,飯後百步走,活到99的這種說法,所以在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每天在吃過飯後都會進行散步,雖然這個習慣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在散步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事情。但是如果馬上就散步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血液出現分散,從而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或者是消化不良的問題。所以大家在飯後散步的話,最好是在吃完飯後三個小時30分鐘以後再進行。這既不會影響到腸胃的消化吸收,還能夠很好的促進血液循環。
  • 飯後為什麼要散步?走多長時間?什麼速度合適?能減肥嗎?
    有一句老話流傳已久,就是:「飯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飯後散步對身體的好處,這一句話就體現出來了。吃完任何一頓飯後散散步是解決80%常見健康問題的最好方法。飯後多久去散步?走多長時間?什麼速度合適?飯後30分鐘,慢走30分鐘吃完飯一定不要馬上散步,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最好等30分鐘之後再去散步,不需要快步走或者走很長時間,慢走30分鐘是最好的一種飯後散步的方式。飯後散步30分鐘就可以了,可以改善我們身體的各種功能,並享受步行帶來的健康生活。消化過程是在一個人吃完飯後不久開始的,同時負責消化的胃液和酶會受到刺激。
  • 飯後散步,多帶「幾招」,原來健康唾手可得
    大家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叫:「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雖說是民間廣為流傳,卻也相當有道理。說到這裡可能很多懂醫的朋友會說,飯後走路容易胃下垂,確實飯後走路方法不正確很容易胃下垂。接下來教大家如何正確的「飯後散步」一、拍打散步在拍打身體某部位同時還能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拍打散步是一種傳統的保健方法。
  •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晚上散步到底走多少步,對身體更好?
    農村老人常會說吃飽了,要出門去溜溜食,也把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經常掛在嘴邊說。確實,吃過晚飯後出門散步對身體好,食物消化速度都快了,到了晚上也能睡得更香。不過,吃過晚飯散步的好處還有很多,不只是人們看到這麼一點,有時間的最好晚上出門散散步。晚上散步走多少步,對身體更好?
  •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飯後百步走,正確散步才能更健康
    老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導致很多人吃完飯就喜歡去散散步,覺得有益健康。其實飯後百步走也是有講究的。據調查,有75.86%的大學生喜歡飯後散步,並有46.55%的人保持在半小時以內,還有41.38%的人能保持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其實飯後散步還真的有好處,只不過並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
  • 飯後多久散步才不傷胃?醫生:飯後散步注意5點,胃才能更健康
    對於如何養生,民間常流傳有各種各樣的方法,相信許多人對「飯後百步走」的說法很熟悉了,人在吃過飯後,胃部進入緊張的消化狀態中,適量的運動的確對促進消化有好處,但許多堅持飯後立刻散步,反而惹出了胃病,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