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拋棄了我爸媽

2020-12-2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深燃(shenrancaijing),作者 | 魏婕、唐亞華、黎明、周繼鳳、李秋涵、金璵璠、魏佳、蘇琦,編輯 | 黎明

國慶期間,無錫火車站一張照片爆紅網絡。照片中,一塊牌子寫著「無健康碼由此進入」,專為「老人機、無微信、不會操作」的旅客提供服務,這張照片在微博上收穫10萬+次點讚,也讓眾多網友感嘆,數字生活下的老人不應該被遺忘。

「別從網上買東西,貴」,「別用手機支付,不安全」......玩著手機長大的你,聽到爸媽的這些話只覺得不耐煩,但你有沒有想過,爸媽之所以排斥這些生活方式,是因為他們可能被網際網路拋棄了?

你習慣了早上打網約車到地鐵站、中午叫外賣、上班摸魚時用淘寶給自己置辦幾件入秋的新衣服、下班了用小程序讓菜送到家門口,習慣了無聊時刷朋友圈、刷抖音、看小說,相比之下,曾經為我們遮風擋雨、在兒時的我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爸媽,如今在網際網路時代處處碰壁——出門不會用導航、因為不會掃健康碼被攔在門外,好不容易學會了網購,卻因為愛買便宜貨,被家人集體嘲笑。

給我們帶來方便和快樂的網際網路,有時卻給父母帶來被拋棄的屈辱感和說不出的委屈。

這篇文章裡的8位年輕人,講述了父母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無助時刻和崩潰瞬間:有的是當了40年醫生,現在沒人陪著不敢去看病;有的是修了一輩子車的「老司機」,卻因為不會掃碼付款,出不了停車場;還有的因為不會填表列印,氣得大喊「天天整這些沒用的,直接說歲數大的活埋了就完了」……

但他們也發現,在網際網路拋棄父母的同時,他們對父母的幫助也不夠。網際網路發展太快又怎樣,只要你願意教,爸媽甚至比你都會玩。

爸爸當了一輩子醫生,如今迷失在醫院

Joey | 北京 父親65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8年我爸爸當了近40年醫生,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就是醫院,但如今,他經常念叨:如果沒人陪著,我根本看不了病。

我陪他去過幾次北京的三甲醫院,現在除了掛號、繳費都已經轉到線上之外,還有很多小環節都需要在機器上完成,比如,取完號以後要在機器上刷一下掛號單上的條碼,「報到」成功了才能開始排隊;取藥時,需要先去機器上刷一下取藥單,藥房才會開始準備藥品;至於取檢查結果,也是要在自助印表機上才能完成。這些他曾經非常熟悉的環節,現在都讓他感到陌生

有一次,我實在沒辦法請假,只是給他掛好了號,囑咐他該怎麼取號、報到、就診、取藥,然後默默祈禱一切順利。沒想到,這些都順利了,但他在醫院門口回不來了——因為打不到車。他在醫院門口焦急的打電話給我說,他連續找了幾輛停在路邊的計程車,司機都說車已經被網上預約了,不能拉他。我一邊讓他別急,一邊跟他說幫他叫一輛車。車是叫上了,問題又來了,他無法準確說出自己的位置,司機問他在主路還是輔路、在東門還是東南門,他都答不上來,後來是求助附近的保安才坐上車。

那天我回家以後,發現他的情緒很低落。他說,科技確實改變了一些行業,拿醫生這個職業來說,他之前開處方常會開「吡嗪醯胺」這個藥,這四個字筆畫多,寫起來麻煩,現在醫生都改成用電腦打字,能自動聯想,效率提升很多,這是好事。但是,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線上支付、線上購票、線上打車,讓他感覺寸步難行,最好的方式就是待在家裡。

最近的疫情更是加重了看病的難度,很多醫院不再接受窗口掛號,且進醫院之前要掃碼填一份長長的電子問卷,這讓他更加悲觀。他感嘆,都說老年人時間多,但現在連排隊的機會也不給我們了

其實,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小時候,老家的親戚來城裡,都是爸爸帶著他們去看病,但現在,爸爸也迷失了,而且是在他曾經最熟悉的地方。

進入網際網路世界的門票太貴,我媽至今不願買票進場

靴靴 | 包頭 母親50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6年先別提網約車、網上掛號這些進階技能了,我媽在擁抱網際網路的第一步就卡住了。

擁抱網際網路,首先得連上網。光是在這件事上,我媽就「輸」了。

買了智慧型手機之後,她第一個下載的應用就是「WiFi萬能鑰匙」。樓上樓下的鄰居都安了寬帶,她覺得反正能蹭上鄰居家的網,就沒必要安寬帶了。

後來,鄰居們改了更複雜的密碼,她就連不上網了。她索性敲開鄰居家的門,讓人家當面給她輸WiFi密碼。

但畢竟不是安在自己家的網,鄰居把路由器換個位置,她能連上的信號就很弱;鄰居家小孩把網線碰掉,她就又沒網了。

我家不是缺這每年1000多的寬帶費,而是我媽固執地認為,這筆錢能省,就一定要省下來。省錢,是她成就感的來源之一。我給她轉錢,她也不會把這筆錢花在寬帶上。我提出給她安寬帶,她就會很著急,覺得破壞了她的成就感

每次我提出來家裡該安個寬帶,好讓她盡情擁抱網際網路,她就會訓我一頓,「安寬帶幹什麼?誰用?我有網,你每年就回來那麼幾天,就因為你每年多花1000塊錢嗎?」被她這麼訓一通之後,我自己就懵了,還覺得很愧疚,於是我家就一直沒安寬帶。

蹭來的網時斷時續,如果我想給我媽打微信視頻,必須提前給她打電話,她會下樓,站在樓下的理髮館門前,連上人家的WiFi,給我打回來。我倆打視頻的場景,基本都是伴著理髮館高分貝的熱門歌曲,扯著嗓子對話

我過年回了家,她還會開心地教我連網小技巧。「鄰居家的路由器肯定也在客廳,你在客廳連,信號最強,廚房有時候能連上,臥室基本沒網」。

因為我媽的心思都花在了如何在網際網路世界「逃票」,很多功能都沒有學。今年過年,我打算先偷偷幫她買一張網際網路世界的門票(安寬帶),然後重點教她用外賣軟體買藥,畢竟我總是不在她身邊,她一個人如果感冒了得有人幫她買藥。

父親跟風網購螺螄粉,結果買成酸筍配料

洪鳴 | 滄州 65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3年我爸是一個特別喜歡買東西的人,尤其是各種便宜的小物件。出發點並不是為了省錢,而是便宜的東西能讓他覺得特別划算,帶來一種滿足感。之前沒啥機會買,直到這兩年他用上了智慧型手機,我教他學會了網購和微信支付,然後用上了拼多多,從此他在網上購物一發不可收拾。

但他其實不太會網購,拼多多上那些眼花繚亂的拼單、紅包、滿減,他完全不會用,也不會看商品詳情和買家評論。他只要看到價格便宜的,就直接購買支付了。

有一次他圖便宜買了一大盒生薑,5塊9包郵,結果送過來歪歪扭扭的而且很不新鮮,關鍵平時做飯也用不了這麼多,沒放兩天全壞了。還有一次他圖新鮮,在拼多多買了兩袋螺螄粉,因為他聽別人說螺螄粉好吃,想買兩袋嘗一嘗,結果快遞送過來是兩袋酸筍,特別臭的那種,他不知道螺螄粉是啥樣,以為這就是螺螄粉,打算拿來拌飯吃。因為味道實在太大,被我媽給扔了。後來我才知道,他在下單的時候,選的是螺螄粉酸筍配料,根本就不是選的螺螄粉

家人都說他,讓他不要亂買東西,圖便宜買的這些吃的,質量也沒法保證。但他就是不聽,我媽經常莫名其妙就收到快遞,打開一看又是我爸偷偷下單買的

智慧型手機的其他功能,我爸也不太會用,平時也用不著,他最喜歡的就是在拼多多買便宜貨。我不在家,平時也沒有人教他怎麼看商品詳情以及怎麼挑選商品,更沒有人教他怎麼識別商家套路。我們不讓他網購,還嘲笑他,但仔細想想其實也不能怪他

真正有點被網際網路拋棄,是有一次他的微信號在群裡被封號。他平時特別關心時事,他們幾個老年人朋友,經常相互轉發各種相關的視頻。有一次他發了一個視頻到家人微信群裡,然後他就在群裡看不到其他人的消息了,他在群裡發消息,其他人也看不見。當時他就慌了,覺得自己好像一下子和家裡人失去了聯繫,被微信自動隔離了。他給我打電話,慌張地問我怎麼辦。

我查了一下才知道,他應該是轉發了一些不實消息在微信群裡被封號了,只能私聊不能群聊了,但還好一周後就恢復正常了。後來我告訴他不要隨便發來源不明的內容,但他有時也不聽,偶爾還是會發一些。

老年人用智慧型手機,其實真的不需要那麼多功能,他們喜歡用、同時能學會用的,可能也就那麼幾個功能,但有時候因為不熟悉規則,也很容易被套路。他們有自己的需求,其實我們應該多陪陪他們,他們缺的不是網際網路,而是陪伴

以為父母不會看朋友圈,其實他們被屏蔽了很傷心

施彬彬 | 杭州 父親63歲、母親58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6年當多數人開始用微信,我就給父母買了智慧型手機,為了方便聯繫,開始教他們使用微信。

後來有一件事情讓我蠻心酸的,我經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一些自己的工作或者近況,有一段時間不是很順利,害怕父母擔心我,我就把我爸屏蔽了,其實我也一直以為他們不會看朋友圈。有一天,他半夜給我發來一段微信語音,問我為什麼把他屏蔽了,他看不到我朋友圈,很傷心

我媽媽也是,以前她微信錢包裡的錢永遠提不出來,別人給她發的紅包或是轉了錢,她都不知道這個錢在哪兒,一直以為那些錢搞丟了,後來很久以後,她才知道微信裡是可以放錢的

我父母都退休了,微信、支付寶、地圖、手機的基礎設置功能,這些基本的網際網路操作,我都把他們教會了,我老婆還做過一個下載安裝微信的教程,其他應用都是他們自學自玩的。他們倒沒有在意有些APP是年輕人才用的,我發現,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都學會了,有些沒學會,只是因為不感興趣,或是生活環境中沒有應用場景

像我媽媽會玩消消樂,還自己學會了玩抖音,和她的朋友們一起玩;我爸爸想給我奶奶買一部手機,結果他竟然自己學會用拼多多了,在拼多多上還買了某品牌的老年手機,做工粗製濫造,就像我們十年前的山寨機。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APP操作複雜,他們因為學起來比較慢就不願意用,這些公司倒是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或者是否有經驗,去優化一下產品使用引導。現在有聲音說智慧型手機和各種應用對中老年人不友好,我覺得談不上友好不友好,把他們當成一個普通的新用戶正常對待就好了,父母也是網際網路用戶,他們應該有他們自己的場景

現在需要有比較好的引導或是教育機制,鼓勵年輕人教自己父母,或是社區教老年人如何操作手機。我們嘉興圖書館以前就經常辦類似的老年人活動,一年辦上百場。我父母的老年人圈子都會互相問、一起學,雖然我爸爸至今還不會設置微信頭像。

集中培訓三個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成效顯著

大米 | 廊坊 父親55歲、母親56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5年我家裡的長輩們基本上可以算是被網際網路拋棄的典型代表了。

以我爸媽為例,所有時新的社交軟體和APP都與他們無關。出門從來不會考慮用打車軟體,買車票也都是跑去線下蹲點等候,買菜更不要指望用美團買菜這些APP。別看現在微信、QQ這麼普及,我爸媽基本上都不太會用。他們用微信的水平只停留在發文字和語音的階段,甚至都分不清語音聊天和視頻聊天的按鈕

我媽總覺得手機這個東西隨便按一下就有可能壞掉,很多按鍵都不敢輕易嘗試,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操作錯了,幾千塊錢的手機就死機了。

因為網際網路的介入,新一代人的交流與生活已經完全脫離不開手機。但上了一定年紀的長輩們卻不一定能夠融入到這樣的氛圍和文化裡。一個直觀的感受是,因為不熟悉網際網路語言環境,我給他們發微信自帶的「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媽問我:「你為啥哭,是遇到啥事兒了?」我爸媽也完全不能理解年輕人天天拿著手機是在做什麼,用我媽的原話說:「一天天老抱著手機玩兒,怎麼不扎進手機裡?」

一開始我還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差距,直到有一次大學放假回家。我媽非常窘迫且惴惴不安地問我:「能告訴媽微信咋支付不?現在小區都讓用微信付電費,媽不會弄。」

看到曾經為我遮風擋雨、無所不能的父母,面對網際網路手足無措,我其實挺心酸的。日後基本上稍微複雜點的流程,我都會遠程打電話教學。因為怕他們找不到具體的按鈕,我會先截圖,然後會在截的圖上畫圈標註,同步語音指導。

有了上述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其實不是老人不會用手機,而是一方面沒有人耐心教他們,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方法論。

去年過年,我就花了將近一天時間,集中「培訓」了家裡三個老人——大姑、奶奶和姨姥姥。在教學上以「不發火、多重複、水平降至幼兒園」三個基本原則不動搖,發現成果顯著

教學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不發火,老年人基本上在對於新事物的反應上都比較緩慢,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將相冊裡的圖發送到微信上」這一簡單操作為例,我會找到最簡單的方法,然後把每一個步驟放緩,重複三遍,力求老人能聽懂學會。最重要的是,長輩們面對新事物其實相當缺乏信心,所以更需要的是像幼稚園的幼師鼓勵小朋友一樣鼓勵他們,讓長輩建立自信。

教學完畢後,大姑開心地說了一句:「手機還挺好玩兒的。」

為了妹妹幼兒園的網課,我媽發憤圖強學習還是失敗了

彩雲 | 四川 母親50+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5年2014年,在我媽媽50+歲,爸爸60+歲,我20+歲念大三那年,我有了一個妹妹。

第二年,我大學畢業出國念研究生,有她陪伴在爸媽身邊,也讓家裡熱鬧一些。當時爸媽為了能夠和我多聊天,特地花重金買了一部iPhone4,這是他們第一臺智慧型手機,希望能學會微信視頻,可以常看看在國外的我。那時候我已經出國了,是我表姐和小姨在家裡教我爸媽怎麼視頻聊天、打電話、發微信,他們對智慧型手機的操作也就僅限於此了。

最讓我媽煩惱的是,我妹妹念幼兒園,老師都是通過QQ群和家長交流,我媽當時連QQ是什麼都不知道,我爸會用但不教她,她只能拿我爸手機,看群裡的消息。

老師會讓家長督促孩子念書,在網上做題。那個學習的APP到底是什麼我至今都不知道,因為我媽說不明白。為了帶我妹妹完成作業,她得用那個APP。當時我媽嘗試過好幾次,過程有些複雜學不會,那時候和我視頻聊天,也常常聊到這個事,愁眉苦臉的,我在國外也幫不了她。後來她實在不會弄,就跟老師申請做線下作業,老師允許了。

那時候在幼兒園群裡,老師會發一些小朋友在學校裡的照片。我媽覺得關於我妹妹的比較少。她覺得是因為老師覺得她不會用QQ群,以為她不怎麼看這些照片,就分享得少。我媽是一個要強的人,因此發憤圖強,一定要學會用QQ,學會用APP,最後的情況是我妹長大上小學了,會自己在線上做作業,她也就對這個不了了之了。

因為一直在國外,我沒有參與我妹妹的成長過程,也沒有參與到爸媽學會手機的過程,有點羞愧又有點無奈

有一年,我在國外的房東叔叔回國,我託他幫我從家裡帶幾本書,但我爸媽不知道是哪本,我讓他們拍照給我確認一下,他們不會。我只能在視頻電話的時候,遠程教他們拍照和轉換攝像頭,從自拍轉為拍攝,我說你點一下屏幕,會出現一個標誌,點一下可以轉換攝像頭,他們試了很多次都說看不到。後來誤打誤撞攝像頭切換過來了,但是他們擔心我看不清書,把鏡頭懟得特別近,我完全看不清書名,就一直大聲喊,拿遠一點,拿遠一點。現在想來,實在是有點難為他們

有時候我們覺得手機APP上很簡單的操作,但對於父母來說,就是有些沒那麼快接受。一些APP可以設置老年簡化版,配上屏幕提示,可能對老年人友好一點。遇到這種情況,作為子女一定要耐心一點,在身邊教他們,也是跟他們建立聯繫、多個話題聊的機會。

幫助他們跟上時代變化,社會環境、手機應用、以及子女耐心教都可以起作用。不過我覺得我媽自己也有原因,以前我爸我媽去類似於老年大學的地方學打字,我爸堅持下來學會了,我媽就一直說學不會,到現在也不會打字,這一點阻礙了她上網,她不太堅持,沒有太多學習熱情。

把0和o按錯,密碼怎麼都輸不對

秋芸 | 山東濰坊 母親年齡50+ 使用智慧型手機6年我的父母不會用電腦,手機是他們使用過最智能的工具。為了教會他們使用這個工具,我和他們都費了不少勁。

我媽媽曾買過一個iPhone,買來之後想安裝微信,找不到怎麼安裝。我打著電話跟她一步步說明,教她首先點擊桌面上名字是App Store的標誌,找到搜索,輸入微信,點擊安裝。但點擊之後手機提示蘋果ID有問題,我一問她才知道,原來是買的二手手機,已經登錄了別人的蘋果帳號,還不知道密碼,又是一陣折騰才搞定。

後來,也是手機帳號出現了問題,需要重設帳號和密碼,我給了媽媽我的帳號和密碼,但她反覆輸入了十多次,都提示錯誤。我實在沒辦法,只能讓她用我爸的手機打開視頻通話,對著鍵盤一個字一個字看著她輸入。這才知道,原來她一直都把0和o按錯了,難怪總也輸不對。

再後來,我媽換了手機,系統從蘋果換成了安卓,下載軟體沒那麼複雜了,但轉移微信聊天記錄又成了難題。她自己在家折騰半天,原來微信的聊天記錄全都沒了。為此她心疼了好一陣,生意夥伴的轉帳記錄、家庭微信群裡的寶寶小視頻、跟多年不見老朋友的語音聊天,一下子都沒了

我父母是做汽車維修行業的,跟車打了一輩子交道,身邊朋友也都是「老司機」,但是現在反而因為停車,總是讓他們這些「老司機」犯難。

我們家那邊商場停車場改成微信付款之後,我爸第一次去停車就險些出不來,出停車場時被攔住,手機信號又不好,掃了好幾遍都掃不上,只能下車湊近了倒騰,後面司機還在一直催,把我爸急出了一身汗。

教他們網購也是個大問題。我爸媽很忙,很多時候來不及天天去買菜,常常隨便吃點了事。我本想讓他們體驗下買菜送到家的實惠和便利,但是對於習慣了超市和菜場的他們,天然對網購抱有懷疑態度,覺得網購的菜不新鮮。有次我在家點了一杯咖啡外賣,我媽說,這種賺的就是你們年輕人的錢,可賺不到我們的

後來我媽開始看直播,學會了在直播間買東西。有一天,她跟我說,在一個大網紅直播間花39塊錢買了3件T恤,以為自己撿到了大便宜,但是我知道那個網紅,是一個只靠博眼球的內容來賺取流量的主播。果然到貨之後,我媽跟我抱怨說「連地攤貨都不如」。這件事情讓她對直播帶貨的信心很受打擊,那個網紅沒過多久也被平臺封禁了。

我家裡有一臺天貓精靈,有一次我突然發現,在手機的天貓精靈APP上可以看到我爸跟天貓精靈的對話消息,翻了翻列表,發現他跟天貓精靈說話,有好幾條是我快回家的時候,我爸每天都問今天是幾號,還說兒子快回來了要看天氣,但他不會當面和我說。國慶回家,有天晚上我爸是聽著天貓精靈睡著的,音樂在放牡丹之歌。

每次教爸媽用手機的時候,我都懷疑科技是不是真的帶來了便利。當然,也許父母能享受到科技便利的前提,一定要建立在兒女的麻煩之上,這也是我和父母之間的一種羈絆吧。

不是網際網路拋棄老人,是我們在拋棄老人

張悅 | 北京 父親70歲+ 使用智慧型手機6年我爸平時掃碼支付、健康寶這些都會用,但是還是希望我們能陪著他,幫他處理一些事情,對我們依賴性比較強。不過因為我陪伴我爸比較多,見過太多被網際網路拋棄的老人。

現在醫院的病曆本,需要使用自動售貨機掃碼購買,我遇到過好幾次老人手機不能掃碼購買,在機器那裡請人幫忙,每次陪我爸去看病,我們包裡都會放一個新的病曆本,碰到買不到本的老人給他一個。我還經常在醫院一次帶著三四個老人一起一步步操作。

再比如,今天是北京60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第一天,很多老人都集中到各社區醫院去接種,我在樓下見到不止一位老人因為沒有健康碼無法進入大門。醫院專門安排了志願者在門口幫有手機的老人操作,但還是有幾個實在沒辦法,只能離開了。

昨天我去醫院幫我爸開檢查單,遇到一個老爺子,他孩子幫他網上掛了號,他排隊到分診臺以後,護士要求交列印的流行病學調查表,他因為不會操作,從三樓到一樓找志願者幫他列印,回到樓上又需要重新排隊了,他就發火說:「天天整這些沒用的,直接說歲數大的活埋了就完了。」

其實對於老人來說,這種困境帶給他們的屈辱感特別容易激怒他們。我在銀行也遇到過幾次因為健康碼無法進門,大發脾氣的叔叔阿姨。

很多老人日常生活就是去菜市場買菜,自己做飯,家裡電器都不需要網際網路操作,平時可以完全不接觸網際網路功能,只有到銀行和醫院這種不得不去的地方的時候就比較困難。

老年人其實也很想融入網際網路。我爸會用健康碼,會行動支付,會人臉識別,會使用智能門鎖,會用手機看大門監控,會用手機軟體查看寶寶手錶定位、運動情況,還會熟練使用導航軟體。

像這些都是我和我兒子一點點、一遍遍教給我爸的,這其實就是一個日常強化的過程。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的,或者陪伴時間少的,就沒有這個反覆強化的過程。其實大部分老人接受能力沒問題,就是其他人的速度太快了,他們跟不上而已

所以不是網際網路拋棄老人,是我們在拋棄老人。我覺得是年輕人一邊喊著網際網路在拋棄老人一邊自己埋頭往前跑,自己又不能停下腳步扶著老人一起前進。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靴靴、大米、洪鳴、秋芸、彩雲、張悅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讓爸媽能愉快地用手機,這5個「適老化」設置請收好
    乘地鐵、坐飛機、進影院等公共場所出示健康碼,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習以為常的事,可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加速線上化、智能化的生活,卻一點都不友好,「老年人被網際網路拋棄」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顯得格外突出。
  • 爸媽的「法寶」成了我的人生寶藏
    年逾古稀的爸媽為人一直都很謙虛低調,當有人向他們請教培養子女的秘訣時,他們總說自己沒啥文化,也不懂教育。但我知道他們是有教育「法寶」的,這些「法寶」在我和弟弟的童年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又美好的印象。有魔力的記帳本爸媽房間的柜子上有一個鐵盒子,裡面有一本小冊子。那是最普通的工作手冊,牛皮紙封面,邊角都已經翹起。那是爸媽專為我和弟弟做的記帳本。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勤勞的爸媽養了很多長毛兔。每天割草餵兔子的勞動,我和弟弟也要參與。
  • 「兄弟的女朋友懷孕被拋棄,她卻讓我負責?」哈哈哈買一送一?
    「兄弟的女朋友懷孕被拋棄,她卻讓我負責?」哈哈哈買一送一?2.現在有一個詞也別流行,那就是女裝大佬,指的就是男生穿女裝,並且還能穿的很好看的人!你還真別說,現在這樣的還挺多的,有的男孩子穿上粉色的小裙子,簡直比女生還女生,那畫面太美我真的是不敢看啊!
  • 爸媽安排的工作很不錯,但我討厭它
    因為姐姐的情況,爸媽對我寄予了超乎尋常的期望。自小爸媽就常對我說:「你一定要努力,姐姐以後就靠你了。」現在的我自然明白爸媽對姐姐未來的憂心,只是我在那個年齡,只覺得自己仿佛是為了照顧姐姐的未來而出生的附屬品。
  • 《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我想給大家推薦《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胡小鬧日記) 》這本書。《爸媽不是我的傭人》是由樂多多編著。講述了:本來,胡小鬧的日子過得很平靜,每天像王子殿下一樣被父母伺候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突然有一天,這種平靜被打破了。班裡來了一位特立獨行的新班主任——高歌。
  • 爸媽的購物車,藏著什麼秘密?
    想必大家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爸媽的購物車。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電商的發展,網上購物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放眼中國,銀髮一族正在加速擁抱數字生活。據相關報告顯示,中國老年群體消費金額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0.9%,疫情期間消費增速位列第二,僅次於「00後」。
  • 我真的對我爸媽很失望……
    △今晚,我在這裡陪你粉絲投稿:我今天是真的對我爸媽這些都很失望才來投稿的,我們家有三個孩子,我是老二,我在我們家就是完全可以說一點都沒有存在感。首先講一下,我一直以來對我爸媽都非常好,至少比他們對我好,我每次逢年過節都會記得給他們買衣服買東西,但是他們就是連我生日都不記得,過年也不會表示什麼。如果他們總是這樣我也就不說了,但是只有對我一個人是這樣的,老大和老三都不會這樣,這才是我最無語的地方。
  • 「我爸媽沒養老金讓你爸媽勻點都不肯,有沒有同情心?」「沒有」
    「以我嶽父母的能力,他們其實還保留了不少餘力,工作他們只要想安排,給我安排個小領導也不是不可能的,我現在工作一點兒也不輕鬆,工資拿的是不少,但跟同一個單位的比起來,我是最少的,幫忙幹嘛不幫到底呢? 我好了,胡云不也就過得好了,嶽父嶽母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對自己獨生女還這麼吝嗇,要是我我肯定是毫無保留幫助啊,藏著掖著給誰呢。」
  • 「教爸媽玩轉手機」第三期來啦
    教爸媽玩轉手機 一起走近「網際網路+」教爸媽玩轉手機 第三期 今年9月市老年活動中心與中國移動麗水分公司合作,開展「教爸媽玩轉手機」老年人智慧型手機服務公益活動,智慧型手機應用教學已開展兩期,共8次課,線上直播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滿足了老年人的學習需求
  • 一個人在夜裡靜靜地坐著發呆,感覺全世界都拋棄了我
    有什麼大不了的,我還巴不得我爸媽不管我呢。但是,他們忽略了這是孩子們第一次離開親人,哪怕只是一晚,但也不是他們這個年紀可以承受的。獨立永遠是成長的主題,父母不可能伺候我們一輩子,終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身邊,獨自去闖蕩,那時候,所有的苦都要自己承擔,所有的困難都要自己去解決,也只有在那時候我們才會懂得父母的不容易。
  • 殘疾的我和爸媽這輩子,只能是這「藤與樹」
    我和爸媽這輩子只能是這藤與樹,不會有漸行漸遠的目送背影,不會有另一端的背影默默說:不必追。可這種陪伴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是家裡的長子孫,自出生那天,我就是全家人的焦點與希望,雖然長輩們對我沒有「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的溺愛,可所有的寵愛有加、呵護備至,一樣讓我覺得幸福無比。
  • 對不起爸媽,我始終還是不想結婚!
    到了適婚年齡,爺爺介紹了隔壁鄰居的女兒,也就是我母親,很快他們就結婚了。一年之後,我出生了,也許是因為自己不曾擁有,爸媽總是把最好的讓我享受,送我去學畫畫、彈琴、唱歌。上學之後,又安排上了語文、英語、數學的培優。他們賺的不多,但每一分都想花在我身上。
  • 老公對我隱瞞結婚史,但是他爸媽對我很好,我該怎麼做?
    我今年28歲,中學老師,我跟我老公是相親認識的,之前他的一些事情我也大概有了解,認識不到2個月我們就決定結婚,屬於閃婚。不過在訂婚的前幾天我一直覺得他好像有事情瞞著我,我亂猜竟然蒙對了,原來他跟前女友領過證(但是沒有辦宴席),而且就在我們認識的2個月前他們辦了離婚,主要原因是她不能生育,而且還是二婚。
  • 我遠嫁沒要彩禮,爸媽也沒給陪嫁,婚後婆婆讓我交出私房錢
    我是遠嫁女,嫁給老公還不到半個月,如今和婆婆大吵一架,說到底還跟嫁妝有關。難道是我拿了老公家一大筆彩禮,沒帶一分陪嫁?我來自湖北,老家在一個偏遠的山村,爸媽都是本分地道農民。由於家裡有三個孩子念書,所以爸媽壓力挺大。我作為家裡的長女,為了減輕負擔,在高二那年主動輟學去打工。
  • 當年拋棄我的女友,坐在這裡偷偷哭泣,我該做些什麼呢?
    1、看我的史詩跳躍!2、就想知道後來這男的怎麼樣了3、傻傻的大黃。4、聽師姐說,經常鍛鍊,身上的肉會緊些!我?!5、這小女孩也是老司機了,這個甩尾我給滿分!6、山羊:惹不起惹不起,我要是頂了你,晚上全家人不都得吃羊排啊!7、在這裡難道是結婚嗎?看到這種情況為啥男生笑不出來呢?難道自己不喜歡這個女生嗎?如果不喜歡的話,那麼又何必強求在一起呢?
  • 帶爸媽走進我們新家的時候,那一刻我長大了
    我出生在普通的農村家庭,幾年後妹妹也出生了。我們家兩個女孩,爸媽沒少被嘲笑,那時候家裡也窮。爸媽辛勤勞作著家裡的幾畝地,農閒時間爸爸就出去打散工,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和妹妹帶一些糖果之類的零食。爸媽感情很好,記憶中他們幾乎沒有吵過架,對我和妹妹更是很寵愛。爸媽常對我們說,一定要好好念書,從農村走出去。小時候家裡種果樹,爸媽為了多賣一些錢,要用人力車拉去幾公裡外的縣城去賣,我和妹妹自己去村裡上小學,有時候放學回家也不見爸媽回來,我和妹妹又餓又困,爸媽回來後總會很快給我們做好熱飯。
  • 爸媽買了一套房給我當嫁妝還沒過門婆婆卻打起房子的主意了。我...
    我叫小麗,家裡在市裡面,爸媽很寵我基本沒讓我吃過苦,從小到大家裡都挺富裕的,爸媽是市裡面做生意的。從小學到高中都沒離開過爸媽,高中畢業考上外省的大學才第一次離開爸媽。
  • 都要2021年了,快教會爸媽怎麼「網上衝浪」吧
    這個月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教會爸媽如何用智慧型手機「網上衝浪」。這件事本是寫在年初個人計劃裡面的,結果一直「空了再說,空了再說」就拖到了年底。促使我下這個決定的契機是一次外出就餐。對於這次外出就餐,起初我媽是拒絕的。
  • 我哥賭博成魔,爸媽鬢角一下全白了!
    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就害怕手機鈴聲響,更害怕家裡打來的電話!我哥迷上了賭博,就算借錢也要去賭,在外面借了很多外債,坑蒙拐騙的向親戚借錢!賭完回來就裝瘋賣傻。常常半夜三更打電話給我說被人砍,叫我交錢贖他,哭著保證再也不賭了,結果回來沒幾天又去賭,還賭得很大!一輸就是十幾二十萬!爸媽都是農民工,在家種田地,一年也存不了幾個錢,不想管他,也管不了他!爸媽常常整夜整夜地哭,辛苦一輩子到頭來被我哥敗光了!很心疼我爸媽,我自己也很無助!現在一打電話,我媽說不了兩句就哭。
  • 平安跑超馬,爸媽我愛你!
    我叫平安2016年9月25日我和爸媽手牽手跑「超馬」長興島郊野公園向日葵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