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劉備兵不血刃拿下的荊州南部四郡,而這只不過是劉備萬裡創業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又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借荊州。
劉備在赤壁之戰大勝後,向朝廷上表,舉薦劉琦為荊州刺史。不久,病秧子劉琦一命嗚呼哀哉。劉琦病死後,其下屬推舉劉備為荊州牧,這是一個有權有勢的正部級別的職位,與之前曹操給劉備任命的豫州牧(虛職),不可同日而語。當上了國家正部級別幹部的劉備先生,可謂春風得意,創業幾十年來,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創業基地(荊州四郡)。劉備的事業,開始走上了正軌,再也不用給別人打工,吃別人的眼色了。劉備把治所設在江油口,改名公安縣,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招聘人才,把事業搞得風生水起。這時候的劉備,他當上了老闆,正式結束了他幾十年的打工仔身份。這種喜悅之情,是任何一個打工仔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後,修成正果後的喜悅。此時的劉備,他的眼界已經不是涿縣,也不是荊州,而是天下!劉備逐漸擺脫了窮人的身份,他的崛起讓孫權感到畏懼。作為劉備的鄰居,孫權知道劉備的可怕,這個人在資本市場中歷經沉浮,幾十年如一日執著的去創業,其野心之大可想而知。為了讓雙方都能和平共處,孫權決定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以鞏固雙方關係。劉備聽說孫權打算把孫小妹嫁給他,欣喜之下,便前往京口拜見孫權。當然,劉備此行並不是單單去討論娶老婆的事宜,他還有更大的目的。劉備先生來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市),見到了江東集團董事長孫權同志。這是劉備先生和孫權同志第一次會晤,此時距離赤壁之戰差不多過去兩年了。此時荊州的格局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荊州七郡被曹、孫、劉三家瓜分。曹操雖然吃了大敗仗,但還保存著荊州北面的地盤,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和長江以北的江夏郡。周瑜打敗曹仁後,孫權取得了大部分南郡和長江以南的江夏郡。劉備也在赤壁之戰後趁機擴張,收降荊州南部四郡和得到長江以南的一小部分南郡地皮。此次劉備千裡迢迢跑到孫權的辦公室來會晤,奧秘就在上段所寫的荊州的格局變化。劉備雖然有了一些地盤做創業根據地了,但是他蒸蒸日上的創業需要與有限的土地之間的矛盾還是非常突出。現有的土地不能滿足得了劉備的創業需求,所以他迫切需要更多土地資源來開展他的宏圖霸業。南郡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是一個搞項目的黃金地帶,群眾的消費力相當給力,這是一個理想的創業基地。但是大部分南郡的地皮在孫權的手裡,人家孫董事長就是在此地打出商品房預售的廣告,都能搶走劉備的生意,這對志在搞大項目的劉備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孫權無疑是劉備潛在的競爭對手。如果劉備想搞大項目(比如西南大開發項目),他必須要佔據南郡來做為自己的創業後方。很明顯,此時的劉備,他又不能動武去奪取南郡,人家孫權的實力比自己大,打不打得過還是另外一回事,況且曹操還虎視眈眈看著孫劉兩家,曹老闆巴不得他們撕破臉皮打得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所以此時孫劉兩家不僅不能動刀動槍的,而且要更加團結一致,才能保存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孫權和劉備第一次見面,雙方交談甚歡,主客氣氛很融洽。劉備打南郡這塊地盤的主意,也就在這次相談甚歡的會議中向孫權委婉的提了出來——「求都督荊州」。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即是讓孫權把荊州的管理權授權他,讓他去治理荊州。與此同時,周瑜聽說劉備已經前往京口拜謁孫權,知道劉備會動歪心思了,因為劉先生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於是周瑜急忙向孫權上奏:劉備是一個梟雄,他的鐵桿兄弟關羽、張飛都是熊虎般的猛將,他一定不會長久屈身,為他人所用。
依我愚見,現在最好的計策就是把劉備遷置到吳郡,為他修建豪華的宮室,多給他一些美女及他喜玩的東西,以此滿足他的耳目享受,讓他玩物喪志。
然後任命新職位給關羽、張飛,把他們二人分開,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這樣的人挾制他們,迫使他們與我們一道作戰,倘若如此,大事即可成功。
如今,如果您遷就他,割讓土地來資助他創業,讓這三個人整日聚在一起,又都安放在邊界疆場,恐怕是蛟龍得到雲雨,終非池中所容納得了的!
周瑜的計策即是強烈要求孫權軟禁劉備,分化劉備的內部,達到管理劉備陣營的軍隊部屬,最後讓他們都為江東集團效命。周瑜的這個建議,其實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江東集團的高層呂範就極力攛掇孫權軟禁劉備。這樣做萬萬不可!您(孫權)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那廝的勢力實在太大了,我們無法單獨對抗他。
我們剛剛佔據荊州,根基很淺,恩德信義尚未廣行於民眾。
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因為這樣一來,曹操多了一個勁敵,我們多了一個朋友,實為上策。
魯肅認為如果把南郡借給劉備,讓劉備全權管轄荊州,等於為曹操樹立一個敵人,也能分散江東集團在江淮間與曹操對峙的壓力。其實這裡面,魯肅還有一層考慮,從長遠看南郡必將成為南北爭奪的核心區域,與其握著這塊燙手山芋跟曹操對耗,不如順理成章的送給劉備,讓劉備當這個盾牌。否則就算孫權不借地,劉備也照樣有辦法擴大地盤(進取荊南四郡是例子),孫權在荊州的勢力就要被曹劉壓縮在沿江這一條線上了。孫權考慮到曹操在北方紮根多年,勢力實在太大,現在曹操在北方仍需牽制,自己還遠遠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此時應當廣招天下英雄。孫權知道劉備是當今的梟雄,並非一時制服得了他的,不如與他繼續結交為盟友,共同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