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軍陣亡後,粟裕為何下令封鎖死訊,13年後才舉行追悼會

2020-12-26 裘克談史

1946年,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雖然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在蘇中進行自衛反擊戰,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好成績,但在其他防線上,我軍的形勢卻不容樂觀。

而在國民黨整編74師的攻勢下,我軍一位司令不幸陣亡,這個人是誰?他死後為什麼粟裕會親自下發嚴令封鎖死訊?

這位不幸陣亡的司令就是謝祥軍,犧牲的時候只有32歲,雖然年齡不大,但謝祥軍從事革命的時間並不短,他16歲就加入了我軍,在加入我軍早期,謝祥軍參加了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反「圍攻」和長徵等重大軍事行動,並因軍功從排長一路升到了師長。

謝祥軍

謝祥軍在戰場上總是帶頭衝鋒陷陣,從來不怕犧牲,一次在戰鬥中,謝祥軍腿部意外受傷,謝祥軍自認為是輕傷,堅持不肯下火線,最後導致傷口感染,甚至到了要鋸掉傷腿才能保全謝祥軍性命的地步。

謝祥軍卻不肯,苦苦哀求醫生再想想辦法,在他眼裡,一個戰士沒有腿也就等於沒有了生命,在醫療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醫生想了不少辦法,謝祥軍也吃了不少苦,才保全了腿,得以重返戰場。

謝祥軍的這種精神很受上級賞識,所以抗日戰爭爆發後,謝祥軍被派往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之後謝祥軍被派往新四軍任職,負責軍事人才培養工作。

在此期間,謝祥軍不僅把學員們訓練得很好,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基層指揮員,這些學員進入作戰部隊後,大部分都成了骨幹,而且在對付日偽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圍攻中,謝祥軍也作出了不少貢獻。

解放戰爭爆發後,謝祥軍調任華中軍區五分區司令員、第十縱隊司令,在粟裕的領導下和謝祥軍的指揮下,華中野戰軍最開始在蘇中進行自衛反擊戰的時候,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好成績。

蘇中戰役

國民黨一看這種情況急了,為了扭轉戰場形勢派出了殺手鐧,讓張靈甫率領整編74師向北進擊。

1946年10月,張靈甫帶領國民黨74師佔領淮陰、淮安和運河交通線後,氣焰十分囂張,張靈甫不顧總部要求74師回南京修整的命令,又帶領74師和4個旅的兵力進攻漣水,企圖強迫華中解放區部隊北移山東,並口氣十分大的揚言:「打完蘇北最後一仗回南京修整。」

漣水是蘇北地區的重要門戶,一旦被國民黨佔領,華中和山東兩大解放區的聯繫通道就會直接被切斷,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粟裕決定集中兵力保衛漣水,粟裕命令謝祥軍與政委劉培善率領第十縱隊從蘇中前線星夜兼程的趕到漣水地區參戰。

粟裕

當時第十縱隊有3個團參加戰鬥,任務是先攔住國民黨74師,第六縱隊集合一起反擊。

10月22日,整編74師51旅對漣水發起猛烈進攻,強行渡過黃河,很快就佔領了南門的渡口,但好在我軍13團及時堵住了缺口。

與此同時,謝祥軍率十縱隊也趕到戰場,大大增強解放軍在漣水的力量,謝祥軍率軍先在順河集、茭菱一帶層層阻擊敵左翼的進攻,殺了敵軍個措手不及,讓敵軍不得不減緩進攻速度,後在漣水城東門至茭菱廢黃河北岸防守,又多次打退敵人的猛攻,牢牢控制住防線。

但是74師既然能成為國民黨的殺手鐧,自然不是那麼好打的,當時74師全師的火力配備是華野任何一個縱隊都難以望其項背的,而且74師雖然號稱一個師,但全師卻有3萬多人,並且80%以上都是經過抗戰洗禮的老兵,作戰經驗極為豐富,所以謝祥軍率領第十縱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抵抗的非常艱難。

張靈甫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為了弄清楚敵軍的攻城布防,更好地進行抗敵,作為指揮員謝祥軍不得不以身犯險去前線陣地考察情況,由於心系戰局過於忘我,謝祥軍離戰場的位置越來越近,而且沒有採取任何掩護措施。

正當謝祥軍專心用望遠鏡觀察敵軍四周布防的時候意外發生了,敵軍對謝祥軍進行射擊,謝祥軍想要反應時已經來不及,直接被正面步槍射擊的子彈擊中了。

雖然謝祥軍被立即送到了20多公裡外的阜寧縣板湖集野戰醫院進行搶救,但由於傷勢過於嚴重失血過多,謝祥軍還是不幸犧牲了。

粟裕得知謝祥軍的死訊後大感痛心,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粟裕卻嚴禁知情的戰士們以任何形式給謝祥軍舉行追悼會,甚至直接下令封鎖謝祥軍死訊,連謝祥軍的家人都不準通知。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就憤憤不平了,雖然謝祥軍不是戰場殺敵陣亡的,但也是為刺探敵情意外身亡的,粟裕不給開追悼會可能是因為戰場形勢危急,但連謝祥軍的家人都不給通知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想,大家就大大冤枉粟裕了,粟裕這樣做其實有更深層的考慮,要知道在戰場上犧牲一名高級指揮官,對戰爭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而且還是在戰爭沒有展開之前,如果被十縱隊,甚至是其他縱隊的戰士知道了,軍心肯定會被擾亂,造成恐慌。

而如果被敵軍知道了謝祥軍的死訊,肯定會趁我軍軍心浮動的時候,加大攻擊力度,所以第十縱隊的指戰員接到粟裕的指令後,也只能含淚買來棺材,替謝祥軍洗澡,穿上新軍衣,將他秘密安葬在板湖集姓孫祭祖家祠後面,然後跟第十縱隊的戰士們宣稱謝祥軍在醫院養傷。

在對謝祥軍死訊的保密下,華中野戰軍在歷時14天的戰鬥中,共殲敵八千餘人,挫敗了張靈甫對漣水的進攻。

謝祥軍之墓

就這樣,謝祥軍的追悼會直到1959年,也就是謝祥軍死後的第13年才正式展開,為了紀念謝祥軍這位遲遲才被人知道的英雄烈士,謝祥軍的棺柩被遷到蘆浦烈士陵園。

下葬的時候,當地老百姓都自發前去祭拜,其實在解放戰爭期間,像謝祥軍這樣的烈士還有很多,他們有的連屍骨都不全,成了真正的無名英雄,但是不管他們有沒有在戰爭記載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些為國犧牲的烈士都不應該被我們忘記。

相關焦點

  • 1946年,華野一縱隊司令不幸陣亡,為何粟裕下發嚴令:封鎖死訊
    1932年,在掩護老鄉撤退的時候,謝祥軍不幸被敵人擊中了右腿,他當即躲避到巖石之後,架起機關槍,他瘋狂掃射,靠著勇敢,他硬是逼退了敵人,等戰士們趕來救援,謝祥軍右腿流血不止,整個人也陷入了昏迷,他被緊急送往了根據地醫院,因為拖延太久,謝祥軍的右腿早已腫脹起來。長時間匍匐在地,右腿也潰爛,醫生下令,只有截肢才能保住性命,躺在床上的謝祥軍立刻爬了起來,他厲聲喝止,堅決不肯鋸掉右腿。
  •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真相令人心酸 粟裕大將死後,他的骨灰為何要撒在全國20多個地方?
  • 竹內結子死訊被徹底封鎖 木村拓哉收工才知
    來源:新浪娛樂木村拓哉被瞞消息,直到收工才知好友竹內結子輕生亡故,衝擊到一時之間無法動彈。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報導 日本「微笑女神」竹內結子上月27日爆出噩耗,被丈夫發現在東京自宅更衣室輕生,當下已無心跳,享年40歲,身後還有一個今年1月出生、如今才8個月大嗷嗷待哺的兒子,消息曝光後親友無不震驚悲痛,眾演藝圈好友紛紛發文悼念,但兩度與她演CP的木村拓哉[微博]始終保持沉默,如今爆出,事實上竹內結子過世當天,木村拓哉被瞞住了消息,直到收工後才知道,當下完全僵住。
  • 葉飛受粟裕重用,32年後記憶猶新
    作者:蘇區放牛娃1947年6月,粟裕率華野攻克河南省府開封後,乘勝追擊,把下一個目標放在了鄭州。奉命就任突擊集團總指揮的葉飛,從1縱司令員升為指揮4個縱隊的兵團級主將,擔負主攻重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多年後,葉飛還能清晰記起當時受命的情景。
  • 1946年我軍痛失四位將星,使新中國少了四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這就註定了194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解放戰爭就此打響。然而,1946年,也是最為痛惜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我軍折損了四位名將、愛將。如果這四位將領不犧牲的話,在1955年舉行的首次授銜儀式上,將會增添一位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和中將。那麼,這四位將星分別是誰?他們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 建國後,上海市的首任市長是誰?逝世後,主席抱病參加追悼會
    1949年,對新中國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在這一年中,隨著解放戰爭的推進,新中國在10月1日成立。伴隨著轟鳴的禮炮聲,祖國人民歡呼著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各個解放的地區都需要人去主政,促進當地的發展。
  • 中央曾給粟裕開追悼會,毛總說「我的戰友中,數他最會打仗」
    粟裕是被蔣介石小看的將領,蔣介石曾經懸賞過我黨的將領,無論是主席還是朱德等人,都是十萬大洋,稍微差一點的都有數萬,唯獨粟裕的賞金是一千多大洋。蔣介石懸賞是按照官職軍銜劃分,而不是按照能力劃分,也正是因為蔣介石的小瞧,讓粟裕成為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 1958年粟裕雖受批,但相信自己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足夠說明自己
    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批判教條主義時,總參謀長粟裕也是受批對象之一。對此,粟裕一邊檢討,一邊儘可能地做了實事求是的說明。但他八次違心作檢討,還是過不了關。粟裕與蕭勁光毛澤東得知此事後,特意問蕭勁光對粟裕的看法。蕭勁光是毛澤東的愛將,是毛澤東親口說的「終身海軍司令員」。蕭勁光當即嚴肅鄭重地說:「粟裕為人正派,沒有二心,是好人」。
  • 日美聯合紀念二戰中陣亡士兵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24日,日本小笠原群島,當地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29,000名日美士兵,舉行日美聯合追悼會。受全球疫情影響,只有35人參加了追悼會。 人民視覺
  • 粟裕曾給這位名將當參謀長,說這是我的榮幸
    ————下面是文字版————咱之前介紹過,粟裕在紅軍時期曾擔任過紅十軍團的參謀長,那麼,紅十軍團的軍團長是誰呢?從蘇聯歸來後,劉疇西被派往蘇區,當時正是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紅三軍第八師師長龍芝道陣亡,劉疇西臨危受命,接任該師師長。劉疇西不愧是黃埔軍校與伏龍芝軍校雙料高材生,紅八師在他的率領下,如下山猛虎一般,與兄弟部隊一起,將湘軍五十二師吃掉了一大半。在慶功大會上,中央高度評價了第八師的表現,稱其「追如猛虎,守如泰山」。
  •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陳賡一針見血
    粟裕是第一大將戰功赫赫,為何建國後官職越來越小?
  • 1978年粟裕重返譚家橋,獨自流淚:我在這裡打了敗仗
    作者:蘇區放牛娃 1934年9月24日,「北上抗日先遣隊」紅7軍團奉命向北急進,到達皖贛邊境的鮑家村宿營。夜裡,參謀長粟裕檢查警戒情況時,突然四下槍聲大作,部隊遭到尾隨而至的蔣軍兩面夾擊,形勢十分險惡。
  • 粟裕指揮的奇襲官陡門,到底有多厲害?看傷亡數字就知道了
    1939年,侵華日軍企圖通過增加兵力部署,進一步威脅新四軍在江南的活動範圍為了打擊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粟裕開始醞釀一場對侵華日軍的戰役打擊行動這次戰役就是著名的「奇襲官陡門」之戰,這次戰鬥以極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極大的鼓勵了官兵和江南人民的抗日士氣。
  • 科比追悼會主題 追悼會將於當地時間24日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行
    科比追悼會主題 追悼會將於當地時間24日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行時間:2020-02-23 13: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比追悼會主題 追悼會將於當地時間24日在斯臺普斯中心舉行 距離科比因直升機事故去世已經快一個月時間,而今,伴隨著追悼會的臨近,其中的細節也被官方進一步披露
  • 粟裕本想打湯恩伯,卻被察覺。王敬久突然闖入,粟裕吃了這塊肥肉
    因此,華東野戰軍的這次南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得已粟裕下令放棄了這一計劃。 得到情報後,粟裕連忙展開了地圖,看到整編72師所處的位置,在國民黨軍左翼中處於比較孤立的位置。面對這塊送到嘴邊的肥肉,豈有不吃之理。
  • 粟裕使詐騙薛嶽,痛殲其部3萬人,薛嶽卻反說:敵人被我們打敗了
    直至在被粟裕痛打前,薛嶽卻依舊懵然無知地反說國軍打敗了我軍,仔細玩味實屬可笑,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怎麼回事呢?一切得從粟裕指揮的魯南戰役中的一場殲滅馬勵武的戰鬥說起。1946年,南京國防部制定薛嶽、李默庵南北夾擊、兵分四路的作戰方案,逐漸對我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形成了半包圍的進攻態勢。
  • 李登輝的死訊滿天飛,院方已下令封鎖最新病況
    而關於李登輝已經離世的消息便開始在人們口中傳播,而負責這方面的人員也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雖然李登輝年齡已經高達97歲,但是精神一直很好,身體也是十分的硬朗,不知道為何總會有一些不正確的言論在輿論界傳播,給李登輝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院方現在已經封鎖了消息,保證了李登輝養病時候環境的清淨。
  • 粟裕規劃上海戰役,主席添神來一筆,5萬蔣軍為何能海上逃跑
    佐證之一,就是在連接取得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勝利後,三野在上海戰役時初時輕敵,第10兵團在外圍戰鬥中遭遇嚴重損失後,三野才集中全軍三分之二的力量會攻上海,但為時已晚,沒能阻止湯恩伯率5萬餘殘兵從海上逃脫。 此外,在赫魯雪夫回憶錄中,更是指責當年我軍「嫌上海是個包袱」,故而不肯乘渡江戰役之餘威,一鼓作氣拿下上海,坐視上海遭敵屠殺。
  • 戰神粟裕的背後(13):粟裕為何常以劣勢兵力圍攻敵人?朱德以1000部隊圍攻5000敵人使其震動
    戰神粟裕的背後(13)上一節我們講到, 起義軍進行了年關暴動,部隊砸開了監獄,釋放被捕的共產黨員和群眾,打開了糧倉,把糧食分給貧農,全城一片歡騰。朱、陳部正式打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的紅色軍旗。宜章年關暴動成功後,蔣介石急令駐守湖南的許克祥率第3師共5個團直撲宜章城。此時的起義軍雖然力量有所壯大,但也就1000人左右,雖然宜章農軍有幾百人,但是一來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二來武器裝備也差,主要以大刀和長矛為主,他們也只能站崗放哨做做外圍工作,根本無法正面禦敵。
  • 1950年中央點將統兵入朝作戰,為何首選粟裕,次選才是林彪?
    導言林彪和粟裕是我軍兩位最能徵善戰的將軍,他們的指揮水平難分高下,但為什麼1950年中央點將統兵入朝作戰,首選粟裕,次選才是林彪?從軍事能力,從年齡,從職位上來看,這兩位將軍無疑都是統兵入朝的最佳人選,甚至從另外一些角度看,林彪比粟裕還要更合適一些,比如林彪具有以下幾個粟裕所不具備的優勢:首先,人事上的優勢。東北邊防軍的兵員大都來自四野,第13兵團和42軍都是原先四野的部隊,之前都是在林彪的指揮下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