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佛跳牆」

2021-02-17 素食菜譜大全

素佛跳牆由閩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餚佛跳牆演變而來,用素食材料烹調的佛跳牆。佛跳牆根據選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做法。素佛跳牆香味濃鬱,營養豐富。

素佛跳牆是用多種不同主料、輔料融合加工調製後,分層裝進煨器中。

佛跳牆講究儲香保味,料裝壇後先用荷葉密封壇口,然後加蓋。用質純無煙的優質炭,旺火燒沸後再用文火煨五六個小時,便大功告成。

1、用黃豆芽和香菇加水熬製素高湯,煮30到40分鐘然後過濾,清湯加鹽調味留用。2、將切成塊的荔浦芋頭過油炸,以保持外硬內軟,然後把烤麩也過一下油待用。3、在用沙鍋內鋪上炸過的芋頭,再將所有主料一次擺放成型,可以多鋪一次主料並向碗內注入素高湯,直至剛剛沒過主料。4、上籠屜大火至上氣後轉中小火,保持上氣狀態蒸一個小時,使所有材料都入味。最後在炒鍋內加少許素油翻炒混合蔬菜,薄鹽調味,勾芡,澆在成菜上即可。 

材料:

猴頭菇半碗(炸過)、素排骨60g、慄子120g、芋頭1顆、蓮子40g、菱角80g、冬菇12朵、紅棗12個、枸杞1錢、當歸1片、黃耆3錢。

做法:

 將香菇、菱角、芋頭、慄子、冬菇分別入熱油鍋炸熟及炸出香氣後,撈起瀝乾備用。

將1料放入甕鍋內,並將猴頭菇、蓮子、紅棗、枸杞、當歸、黃耆放入甕鍋中。

以保鮮膜密封甕口後,放入蒸鍋中(或電鍋中)蒸1小時。

起鍋食用前先嚐一下,味道不夠時在放適量的調味料。

所發布的文字及圖片除原創外,其餘均摘自網絡。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對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權異議及其他任何問題敬請及時告之,我們會立即刪除或做其他妥善處理。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遇見美好而豐盛的素食生活

相關焦點

  • 佛跳牆 | 佛真的會跳牆?看了這個,估計你也會
    這個名字不同尋常的佛跳牆是中國的特產,起源於福建省。最初,這道菜是在清朝時期製作的。 Ingredients of Buddha Jumps Over the Wall佛跳牆的配料Raw ingredients are cooked into separate, different dishe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ir unique flavors.
  • 成了網紅食品的佛跳牆,真正做好的又有幾家?
    京東年貨節食品類消費數據顯示,今年佛跳牆與螺螄粉一同成為了人們在採買年貨時的「網紅熱搜食品」。這固然與疫情下半成品年夜菜的熱銷有關,但也充分體現出大眾對於佛跳牆這道菜餚的喜愛與認可。在佛跳牆的發展歷程中,正是靠著一代代廚人以幾乎嚴苛的標準執行著繁複的工序操作,恪守著「壇不離人,人不離壇」的準則,才有了這百年傳承的醇厚滋味。不斷演變與發展,如今的佛跳牆變味了嗎?如今聞名全國的佛跳牆,早已成為了「選料奢華」、「宴請必備」的代名詞。而當我們跳出發源地福州,站在更廣闊的地理視角看待這道菜品時,又會得到不同的感受。
  • 中華第一湯「佛跳牆」
    說起這道招待過許多外國元首的「佛跳牆」,就不得不提起「佛跳牆」的創始人鄭春發。當菜端上酒桌,啟開壇蓋時,濃濃的香味衝壇而出,溢滿廳堂,大家品嘗後覺得味道極其鮮美,讚不絕口,席中有文人即興賦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公議後將此菜改名為「佛跳牆」。從此,「佛跳牆」一舉成名,歷經百年而不衰。
  • 「佛跳牆」到底是道什麼菜?
    國宴菜:佛跳牆現在的佛跳牆已經進行了大量的改良,比如食材的運用,已經沒有以前那樣講究,選取更適合現代人口味的食材,結合養生的理念改良出來的佛跳牆,更適合大眾的口味,價格也更加低廉一些,這讓許多本來吃不起佛跳牆的人,有機會能品味這道昂貴的菜餚。
  • 佛跳牆的由來你知多少?
    下面就讓小滿為大家揭開這個佛跳牆的神秘面紗吧。「佛跳牆」名的由來,在福州民間有三種傳說: 說法一 佛跳牆原名「福壽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錢局一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巴結周蓮,令內眷親自主廚,用紹興酒罈裝雞、鴨、羊肉、豬肚、鴿蛋及海產品等20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壽全。
  • 佛跳牆做法大全.
    到鄭春發開設「聚春園」菜館時,即以此菜轟動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來嘗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葷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觸發詩興,當即漫聲吟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亦雷同。從此, 人們引用詩句意,普遍稱此菜為「佛跳牆」。
  • 家族樹與佛跳牆
    (我丈夫)仁喜做了他的招牌西班牙海鮮飯,我做了南京糯米糰子與佛跳牆,我家三個孩子做了南瓜濃湯、臺灣甜年糕、炒板條及胡蘿蔔蛋糕。柏康則做了義大利千層面。加上各房帶來的日本清酒、葡萄酒、陳紹酒、梅子酒,吃的喝的近30樣。我公公說著日語,我母親說著吳儂軟語,孩子們說英文國語,我們中間這一代則一口標準國語。
  • 【徐匯區丨日月光中心丨佛跳牆鍋底】【地鐵直達】感受地道港式打邊爐!199元享榮師奶佛跳牆打邊爐2~3人餐!佛跳牆湯鍋四選一、
    金黃鮮香的濃鬱佛跳牆湯底喝上一口,滿滿的膠原蛋白8小時大火熬製,真材實料! 佛跳牆+打邊爐=榮師奶 【套餐內容】佛跳牆小煲168元 佛跳牆紅油鴛鴦鍋178元佛跳牆養生菌王鍋178元 佛跳牆番茄鴛鴦鍋188元【以上湯鍋四選一】玫瑰鯛魚片48元/份
  • 被譽為天下第一湯的佛跳牆,是廚師還是乞丐發明的?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這句詩說的正是佛跳牆。能得到如此讚譽,可見它有多好吃了!多年來,佛跳牆一直作為高檔菜餚的代表,被譽為「天下第一湯」,常常出現在頂級宴會上招待貴賓。那麼,佛跳牆是誰發明的呢?
  • 田野叔叔講故事-佛跳牆的由來
    佛跳牆的由來 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田野叔叔。有一次,田野叔叔和老菜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這道菜叫佛跳牆,用咱北方話來說是婚禮上的『硬菜』。福州的婚宴酒席,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可是大有來歷的!」 這菜名兒叫佛跳牆,名字聽著就很有內涵,背後肯定有一段值得講述的故事。前幾天,田野叔叔講了「鍋邊糊」的故事。 小朋友們紛紛留言說「田野叔叔,我也是吃貨,並且是「祖傳」的吃貨,因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喜歡美食,希望您以後多講一些美食誕生的故事。」
  • 福建名菜「佛跳牆」首創者,居然是祖籍福清的鄭春發!
    清鹹豐六年(1856年3月8日),鄭春發出生於福清城關南門。坐中文人即興賦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公議後將此菜改名為「佛跳牆」。從此,「佛跳牆」一舉成名,歷經百年而不衰。  如今,「佛跳牆」的用料更加考究,烹製程序更加嚴格。20多種主要原料經過分別處理,配以香菇、冬筍、香蔥、薑片等多種佐料,裝入紹興酒罈中,用旺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煨。由於幾十種原料、配料煨在一起,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香味濃鬱,嫩軟鮮美,葷而不膩,具有補氣養血、溫肺潤腸等功效。
  • 敘江南建哥,中國佛跳牆代言人
    黃建,又名建哥,是敘江南的品牌創始人。作為品牌創始人,建哥也是產品的主要負責人,專一做產品的生產和研發,把控品牌全線產品的品質。而作為潮汕人的建哥,自幼對吃這方面,要求就甚高,這也體現在了敘江南的佛跳牆上。
  • 敘江南佛跳牆好吃到刷爆朋友圈!
    近日,一道敘江南佛跳牆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從來沒有想過人均不足百,就可以吃到一頓鮮美滋味、用料十足、誠意滿滿的佛跳牆,這個品牌的美食味道一直保持在高水平線,上有濃香滋味的紅燒佛跳牆,下有口味清香的江南佛跳牆,都廣受大眾喜歡!
  • 閩菜之王「佛跳牆」究竟奢華到什麼程度?
    當菜端上酒桌,啟開壇蓋時,濃濃的香味衝壇而出,溢滿廳堂,大家品嘗後覺得味道極其鮮美,讚不絕口,席中有文人即興賦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公議後將此菜改名為「佛跳牆」。從此,「佛跳牆」一舉成名,歷經百年而不衰。清代文人:周蓮又一說法:「佛跳牆」又名「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
  • 新式粵式佛跳牆
    佛跳牆在1965年和1980年分別在廣州南園和香港,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牆熱。各地華僑開設的餐館,多用自稱正宗的佛跳牆菜,招徠顧客。佛跳牆還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裡根、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等國家元首。
  • 正宗的「佛跳牆」,奢華到什麼程度?網友:家裡沒礦都吃不起
    貧窮限制想像力之佛跳牆,多次登上國宴,配料十分豪華。正宗的「佛跳牆」,奢華到什麼程度?網友:家裡沒礦都吃不起。顧名思義,佛跳牆就是「佛祖吃了會跳牆」的美食。佛跳牆的起源有以下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福州的縣官周蓮嘗到這道美食,他回家後對這種食物進行了新的設計,減少了肉類的用量,增加了海鮮的用量。從此之後,佛跳牆成為皇家必備菜品之一。
  • 正宗「佛跳牆」到底有多奢華?看完原材料,網友:對不起打擾了!
    佛跳牆是福建的一道名菜,也是曾經上過國宴的一道佳餚。相傳,這道菜是在清道歷光年間「發明的」,研製人是菜館的一個老闆。也有傳說是起源於一幫乞丐,當時乞丐們四川要飯,將這些雜七雜八的菜品混合在一起,有位飯店老闆在無意間聞到飄香的味道,於是靈感一來,便烹飪出了佛跳牆這道美味,受到了飯店顧客的一致好評。如今,佛跳牆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各路大廚提高佛跳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此外,國內的吃貨們也聽說過佛跳牆的名聲,可是知道的人多,吃到的人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 【美味搜】16元能吃「佛跳牆」? 新奇烤牛臉肉
    【推薦小店】今鈺點心【地址】浦東新區/東方路【人均】25元【推薦理由】十六元能吃「佛跳牆
  • 臺灣羊肉爐加上佛跳牆 , 讓今年幸福又圓滿..
    說起中國最複雜奢侈的菜餚,就是佛跳牆了,之前看到很多做視頻達人紛紛自製佛跳牆,雖然都是按照正規的食譜進行製作,但每個人做出來的湯色還是有所差別,那么正宗的佛跳牆到底是什麼樣呢?佛跳牆其實是出現在我國的清朝時期,它原名為"福壽全",一聽就是很符合中國人取的名字。
  • 老福州指路才買到的《食神》同款「無敵海景佛跳牆」,100元都不到!
    福州人愛的鮮味佛跳牆自然「首當其衝」讀書時邊看《食神》裡「無敵海景佛跳牆」邊流哈喇子的歐尼暗暗發誓,等我有錢了一定吃傷它。從幾十到上千,市面上的佛跳牆良莠不齊,有的甚至七八十塊可以買兩斤,又不能全試一遍,光是挑選就花了我一周時間。知道歐尼要帶佛跳牆回家過年,老福州「四碗」馬上活絡起來,上躥下跳地給我安利了她自家珍藏的寶藏佛跳牆體驗館——啊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