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哥語】
事實上,作為一家致力於提供極致出行體驗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而言,SF Motors並不為人熟知。這家源起於矽谷的汽車科技公司,在過去三年,一直在默默做著緊張而嚴密的研發工作。(微信公號:AutoMan-No1)
「敬畏生命,敬畏汽車。」這是SF Motors的造車理念,也是SF Motors創始人張正萍所堅持的商業精神,更是造車新勢力應遵循的兩個最基本原則。
當新能源汽車新進入者紛紛崛起,當網際網路汽車概念紛紛落地,再到量產車型開始交付,以往汽車製造的規則正在被打破,然而這種改變,究竟隱藏著多少隱憂,目前並沒有確切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數百家行業新晉者在未來兩三年留存率可能只有2%~3%」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內公認的數字。
對於所有投身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而言,汽車製造並非單純的像樂高積木一般,對著具有衝擊力設計造型的圖紙拼裝即可,「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敬畏生命、敬畏汽車。「張正萍表示,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SF Motors寧願多等半年,通過路試把問題總結出來,不斷優化,這對於電動車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上,作為一家致力於提供極致出行體驗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而言,SF Motors並不為人熟知。這家源起於矽谷的汽車科技公司,在過去三年,一直在默默做著緊張而嚴密的研發工作。
近日,SF Motors在北京舉辦發布會,正式揭曉了其品牌中文名稱「金菓EV」,同時亮相的還有其智能電動SUV車型SF5。
金菓EV的優勢在於,擁有覆蓋100kw~400kw功率的專利電機和變速齒輪產品線;業內首創的四電機驅動技術平臺,無需機械差速器便可實現四輪驅動,動力超過1000馬力,能夠在3秒內實現百公裡加速;能夠進行瞬時扭矩控制的電機控制器、能夠有效解決「裡程焦慮」的車載式增程器平臺;SF Motors 開發電池包和電池管理系統更是確保了續航裡程輕鬆突破500公裡;可雷射焊接的電池模塊、可循環利用的儲能系統、搭載全天候全路況精準檢測雷射雷達的「保護性自主駕駛」技術等。
而這些,已經聚焦於未來量產車型的應用上。
正如其中文名「金菓EV」一樣,代表著成果的到來。」我們在美國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專注於技術研發與驗證,並在技術、產品以及產業鏈布局上投入大量精力,就是為了在今年的金秋時節,收穫金色的果實。「張正萍表示,2018年對於金菓EV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按照計劃,2018年9月位於重慶的智能工廠將會完成設備調試,並開啟試生產;2018年10月即將開啟300輛SF5試裝車輛長達500萬公裡的可靠性耐久測試。而SF5的上市時間,預計在2019年。「2019年1月開啟量產體驗,3月開始接受預定,第3季度正式上市,開始批量交車。」張正萍如是說。
在金菓EV「一鳴驚人」的背後,正是三年多來打下的堅實基礎。
張正萍介紹,在獲得創始投資的支持下,金菓EV完成了「技術驅動 品質為先」的體系化布局。目前,金菓EV已經在美國、德國、中國和日本四個國家進行全球化研發中心布局。
具體來看,早在2016年,SF Motors就與密西根大學共同成立自動駕駛研究中心,並開設了全球首個專門用於測試互聯和自動駕駛車輛技術的虛擬場景,以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發展;在北京SF Motors成立(北京)智能駕駛研究所,著手在國內布局研發工作;收購了電動汽車電池系統研發設計公司InEVit,為日後的電池系統開發埋下鋪墊。而矽谷作為金菓EV的總部,已經完成了對核心電驅動技術、整車智能製造技術以及智能駕駛技術的資源整合,建立了一支國際化精英技術團隊。
談及選擇矽谷作為研發大本營,卻選擇中國市場先行進行產品生產的舉措,張正萍坦言,「因為矽谷是全球的創新科技、頂尖人才的高地。」
據悉,SF Motors將總部設立於矽谷,是本著以技術應用為目標,實現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思路。「中國發動機雖然是我們自己製造的,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模塊ECU卻被博世、德爾福所壟斷,價錢非常昂貴,基本上比一臺發動機的利潤還高。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決定要做自主控制系統。」張正萍表示,對於電動車而言,控制系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而矽谷軟體開發工程實施非常高。
與此同時,張正萍透露,我們在矽谷不僅做產品開發,還收購了一家曾經為豪華汽車品牌生產製造的工廠。這個工廠為我們提供了生產、工藝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目前,金菓EV位於重慶的工廠已經有20多位在美國經過培訓的人員「回歸」,這將為其產品質量及一致性提供重要保障。
也就是說,得益於矽谷全球創新中心的地理優勢,金菓EV不僅獲得了高科技的加持,人才的加盟,甚至開始反哺於在國內建造中的智能工廠。
「中國畢竟是最大的EV市場,佔據半壁江山。」張正萍表示。
「目前我們大概有5臺車,正在紐西蘭做標定測試(冬標剎車與ESC系統),而有不少同行,也在與我們做同樣的事情。但他們測試的,是已經上市的,甚至已經交付到用戶手裡車輛。這些車輛處於標定剎車以及控制系統階段,有些軟體標定還沒有完成。」張正萍說到,不是說搶時間,就能夠跳過這些質量與安全的關鍵環節。
這也更加堅定了金菓EV按自身節奏推進的步伐。「我們寧願在工廠建成之後晚半年推出量產車,為了完成自己內定累計500萬公裡的可靠性耐久路試。測試基本上是24小時連續進行,採用人歇車不歇的換班制,」張正萍強調,我們更看重車輛的安全與穩定性。所以我們寧願再等一段時間,找問題,不斷優化產品,我們得敬畏生命,敬畏汽車。
從專訪張正萍的種種答案中,可以看出金菓EV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裡難能可貴的不急躁,金菓EV低調務實,踏實造車的嚴謹態度,讓以用戶為中心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踐行到產品品質和製造標準的骨血。
在這場新能源的汽車變革中,創新是突破,但更重要的是,對於汽車製造本身的敬畏與嚴謹。今年上半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一系列安全事故,整個自動駕駛行業處於低谷時期。在張正萍看來,從電動車角度是同樣的,如果質量不過關,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問題,會影響到整個電動車的發展。
適逢汽車四化的新起點,中國能源汽車正在經歷突飛猛進的產業升級,在這個時代,一家汽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既要有前瞻的戰略指引,又要有與之匹配的戰術執行。金菓EV的所作所為,無不向外界展現出的這家技術驅動的汽車科技公司新思路,踐行變革無可厚非,但踏實穩健,方是長久之道。
本文為AutoMan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作者及出處,謝絕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頻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