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得梅花撲鼻香?溫州賞梅看這裡……

2021-01-12 騰訊網

溫州素來風雅,四季皆有花賞。冬季的溫州城,雖然寒風凜凜,但是空氣裡卻有一種暗香在浮動。一株株梅花,在這冷冽的寒風中傲骨而立,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是冬天裡最佳的品賞之花。這裡有一份【溫州賞梅地圖】。趁著好天氣,一起去賞梅吧!

市區

楊府山公園

楊府山公園的梅花集中種植在沿山而建的長廊兩側,這條長長的「梅影長廊」,已成天的樹粗略一數有近100棵,有宮粉梅、紅梅、蠟梅、綠萼梅等多個品種可供觀賞。這些梅花樹上還掛有各種品種的介紹牌子,這樣,你就不用擔心叫不出梅花的名字了。

地址:楊府山公園

三垟溼地五福源

走進三垟溼地的五福源便有一片梅樹林,各色梅蕾花團錦簇,成為公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每年的賞梅佳期,市民和遊客都會到溼地公園的這一片梅林賞梅、拍照,以梅為景留下靚影。

邊上不遠處就是「南懷瑾紀念館」,在南懷瑾生平館與翰墨館,你可以品讀這位出生溫州的國學大師的人生軌跡和學富五車的成就。

地址:五福源

永嘉縣

梅岙梅園

梅岙梅園從2006年開始種植梅花,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梅花面積達300多畝,種有3000多株梅花,有硃砂梅、蘭梅、紅梅、臘梅、黃梅等40來個品種。

自駕線路:溫州—甌越大橋至上塘—223省道往峙口方向(有指示路牌)—梅岙

楠洋百草園

楠洋百草園位於楠溪江畔,以綠為美、以花為豔、以果為食,各品種混搭,四季賞花,長綠不斷。梅園是楠洋百草園的一大特色景觀,免費向公眾開放。春節期間天氣晴好,陽光充足,為梅園梅樹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一株株梅花競相開放, 枝幹遒勁交錯,梅蕊姿容純真多態,美不勝收,吸引了眾多「尋梅人」前來探梅。

自駕線路:諸永高速古廟出口—S223省道三岔路口霞川村三角向左行駛600米(也可以走S223省道和41省道上塘至沙頭鎮三角大橋霞川村方向)

百丈瀑梅花基地

百丈瀑最新打造的梅花基地是楠溪江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基地之一,紅色、粉色、白色等色彩多樣,每年的冬春交替時節,百丈瀑梅花爭豔,與自然景觀融在一起,好一番壯麗奇觀,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賞花,更是鏡頭下看花的絕佳之地。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諸永高速楓林出口下—223省道複線巖頭至大若巖—大若巖鎮—傅岸村

永嘉書院梅花林

在永嘉書院的金珠瀑邊、一線天下,凜凜寒風中,只見一大片梅花花骨朵傲然挺立。枝頭上,幾朵早開的小花在鬥寒爭豔,為這個寒冬增添了幾分生機。梅花枝條細長,形態不一,婀娜多姿。金鐘似的小花在花枝間點綴著光彩。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甌越大橋至上塘—223省道往楠溪江方向—九丈往大若巖方向—坦五線—珠岸村

原野園林梅花

原野園林的這片梅園位於永嘉縣三江街道中村九小對面原野農莊景區入口處,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移植的均是一些老梅樹,枝條蒼勁,樹形優美,主要種植有骨裡紅梅、江梅、美人梅3個品種,共有200多棵老梅樹。中間穿插磚頭小徑,蜿蜒盤旋,視覺效果和拍攝效果很好。

自駕線路:市區—甌越大橋—三江下橋—右拐往老國道烏牛方向約4公裡—中村九小對面—原野園林

文成縣

南田鎮武陽村

邢碎漢 攝

南田武陽,天下七十二福地之六,風光秀麗,人傑地靈,是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的故裡。這裡的梅花長勢喜人,自有主張。許多梅花開得低矮,拿手機就可以拍到最美的樣子。

邢碎漢 攝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龍麗溫高速—G322—大南線—十黃線—武陽村

嶨口鎮新聯村

邢碎漢 攝

梅花島位於嶨口鎮新聯村的濱水公園,延飛雲江岸依勢而建,園內還種有400多顆梅花,清澈的江水、爛漫的梅花樹形成嶨口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線。淡紅色的梅林如雲似霧,紅色花苞星星點點,綴滿枝頭,近處的亭臺、長椅,遠處的溪水相互交融,宛如一幅靈動的水彩畫。

邢碎漢 攝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龍麗溫高速—G322—新聯村

樂清市

梅溪村梅園

梁琳 攝

每年1月末,梅溪村都會迎來一年最初的一次花事,全村的梅花都爭相盛開,尤其是王十朋紀念館後面的梅園。此處梅園是樂清頗具規模的梅園之一,共植有一千餘株梅花,其品種多達104個,園內還建有王十朋愛國詩詞書碑長廊和梅花詩碑共千餘座,有著濃濃的文化底蘊。

陳霜 攝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樂清北互通—京福線—虹三線—王十朋紀念館

城南街道清和公園梅林

清和公園梅花 胡桂蘭 攝

清和公園的梅林最近已經開放,朵朵梅花綴枝頭,正是賞梅好時間!這裡是樂清市區面積最大的一片梅林,佔地有150畝,如今有近700株梅花,頗具規模。這片梅花林有硃砂梅、綠萼、臘梅等多種梅花品種,值得市民遊客前去一賞。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樂清樞紐—清和公園

虹橋鎮溪西村梅林

梁琳 攝

在白龍山溪西村這側入口上行沒多久的山坡上,盛開著一整片梅林。該梅林位於上山途中第二處亭子再前行一點就可看到,從山腳到梅林大概只需走十分鐘。

這片梅林有上百株梅樹,今年該片梅林開放得比較晚,但紅梅大部分已開放。梅花花期較長,有興趣的市民遊客可以前往賞梅。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蒲岐互通—虹橋鎮溪西村,到村後,有「白龍山」指示牌,沿興業路到北門路右拐,行至不遠就可以看到上山入口。

雁蕩山靈峰景區入口

能仁寺梅花 葉金濤 攝

雁蕩山靈峰景區入口梅花開始綻放,以淡淡梅香迎接八方來客。雁蕩山博物館裡的梅花也開始吐露芬芳,讓人更覺悠然。能仁寺裡的兩株老梅,枝高花繁,又有石碑亭寺相映,頗有古意。有日色,有暮靄,或有雨有風,皆是賞梅好時節。

自駕線路:沿白芙線轉靈峰路即可到達靈峰景區;雁蕩山博物館則位於松溪大道;沿白芙線往大龍湫景區方向,按指示牌進能仁村即可到達能仁寺。

白石街道鳳凰山梅林

鳳凰山屬中雁蕩山的外圍景區,位於白石街道西南兩公裡的鳳凰村,從山腳下行至梅林並不很遠,正常腳程大約20分鐘就可到達梅林,鳳凰山景區也有做指示牌指引遊客前往賞梅。這片梅林種植面積約達3000平方米,沿路行來兩旁皆有梅樹。

這片梅林是山地種植,所以開放得尚不均勻,陽光充足處梅花均已盛開,但許多樹蔭處還未完全開放,相信再過半個來月,定能開得絢爛。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京福線—鳳凰山

樂成街道上敖村丹霞山生態觀光園

上敖村位於樂成城北山區入口處,白雲尖山脈中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有天然的自然山川景觀。丹霞山生態觀光園就位於上敖村內,這裡不僅有成片的梅林,春季還有百畝桃花。

這裡還有一處視野極佳的觀景平臺,趕上雲霧天,還能在這觀賞一場壯觀的雲海。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樂清樞紐—樂北線—上敖村

瑞安市

萬松山公園

大寒已至,梅花已悄然盛開,讓原本沉悶的萬松山公園多了些許靈動。這裡的梅花大多開在登山步道兩旁,顏色以白色居多。上山路上,時時能聞到暗香盈盈,讓人身心愉悅。梅花枝條繁密,繁花似錦,陣陣幽香沁人肺腑,為冬日增添了幾分溫柔。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瑞安互通—萬松山公園

平陽縣

馮宅村

千年古村毓神秀,十裡塘河獨鍾靈。平陽縣萬全鎮馮宅村建村已有700多年歷史,整個村子散發出悠悠江南古風。村內河水清冽,綠樹成蔭,白牆灰瓦,近600棵梅花樹傲然挺立在荷風梅影濱水公園,行其間恍若入畫。這裡的梅花特別地柔和,粉粉的一片看著甚至有些暖意。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飛雲互通—S56—京福線—馮宅村

蒼南

梅峰公園

梅峰公園坐落在金鄉鎮西門外梅峰村,這條千年的梅峰古道,在寒冬時節迎來了梅花的悄然綻放。漫步梅峰,遠遠地看去,只見一株株梅樹筆直地挺立在草叢邊上。那紅梅像是被顏料染過似的,鮮豔奪目,一片一片的紅梅樹看起來就如同一叢叢火苗在跳躍。

自駕線路:溫州市區—G15沈海(甬臺溫)高速—蒼南口下—龍金大道—金鄉—湖裡社區梅領下村—梅峰古道

教你怎樣拍梅花

攝於永嘉書院

要把握拍攝時機 清晨和傍晚是拍攝的最佳時機。清晨臘梅上會有些露水,比較容易表現「嫩」的感覺,而傍晚陽光會營造出暖色調,會讓臘梅看上去更鮮豔飽滿。

要注意取景背景 可仰拍以蔚藍的天空作背景,俯拍以綠色草地、林間小路、水光倒影作背景,平拍以遠處梅花、樹枝作背景。

要善用虛實對比 良好的虛實對比關係,可以造就出適當的視覺空間,突出意境。

可增加動態元素 注意抓拍花間蜜蜂、蝴蝶、小鳥等,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靈動性。

可與古建築結合 增加作品意境。如灰瓦白牆、仿古窗框窗欞等,移步換景觀察、多角度拍攝。

要注意天氣 雨中的臘梅別有一番風味,可以拍花瓣上的水滴、有倒影更出彩,還可拍環境,如多彩雨傘、遊人如織,慢門拍攝等。

梅花吐蕊

暗香浮動

這樣的美景約不約

(資料整理自各地文旅部門,部分梅花圖為往年素材。)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因為我們大眾熟悉的口頭版本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有就是「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啊。難道說年齡大了記憶出現了錯誤?還是央視有誤?如果是那樣,可就鬧大烏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查了一下詩的出處。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上堂開示頌》詩偈,「怎得梅花撲鼻香」
    他有一首充滿智慧的哲理小詩寫得好:「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兩句太深刻有大智慧了,人生在世如果不經歷刺骨嚴寒冰霜,傲雪的梅花怎會有撲鼻的芳香。高僧用梅花傲雪仍倔強地開放、散發出芳香,人生大智慧在於如梅花不怕寒雪,不怕挫折,不怕孤獨的而能見美,更見芬芳的大境界。
  • 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若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四月桃花    無論你是誰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以梅寄情,戰「疫」必勝
    自古以來,梅花以其堅忍不拔、謙虛、無畏和傲骨的品質,象徵著希望、象徵著拼搏、象徵著高潔,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為其賦詩題詞,「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嚴寒之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要禁受住寒冷的侵襲,方能釋放出沁人心脾的香氣。人亦如此,要想流芳百世,亦要吃得苦中苦。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有人說,梅花是冬花,也有人說梅花是春花,都對,但都不盡然。梅花萌動花意是在冬至之後,不過冬季溫度低,從冬至到春節,大約一個多月,梅花都處在醞釀花蕾的時期。 期間,也會零星次第地開上幾朵,為愛花之人帶來幾分驚喜,但是大批綻放要等到春節之後。等我們看到滿枝頭的梅花盛開,通常已是冬去春來之時。
  • B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日拱一卒【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不經歷寒冷的冬天,就不可能聞到梅花散發出香氣。
  • 梅花開了!收好這份濰坊賞梅地圖
    王安石這首傳頌千古的詩篇《梅花》,將梅花不懼風雪、堅貞不屈的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更讓梅花凸顯了一種高潔的品格。由於氣候等因素,我市的梅花種植量偏少,這也讓不少喜愛梅花的市民略感遺憾。這兩天,記者走訪了多個種植梅花的地方,繪製一幅賞梅地圖,歡迎市民閒暇時前往聞香。市民在市人民廣場上欣賞紅梅。
  • 這個侍僧厲害了,就是他寫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求學階段,我們對於這兩句古詩可謂是耳熟能詳。因為這兩句故事,不光是說明了一個道理,還在激勵我們在求學的路上要肯於吃苦,這樣才能有資格迎接輝煌。且看這首詩的全詩: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古詩的題目是《上堂開示頌》,作者是唐代詩人黃櫱禪師,是一個侍僧。
  • 待到梅花撲鼻香
    《待到梅花撲鼻香》
  •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關注中金在線: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 原創作者:徐銀秋|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恆心成就: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文/徐銀秋幾年前,文藝界認識的一位朋友,近期在某地方應邀創作。於是,我頓感欣慰。心中感慨萬千,對他由衷的敬佩。他終於在這條路上成功了,雖不是大富大貴,卻堅持著自己的選擇,闖出了一條路。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不僅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她也是這樣而走向成功的
    不僅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她也是這樣而走向成功的。娛樂圈中大紅大紫的明星很多,像範冰冰、楊冪、楊穎、劉詩詩、迪麗熱巴等等這樣的女明星都非常的紅。而現在要提到的女明星,她僅僅出演一次女主角就走紅了,之後每一部電視劇都大紅大紫,包括她本人也紅遍大江南北。
  • 未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他總是有強烈的自我認知,不會因為別人的批評和輕視而看輕自己,也不會因為別人的誇獎而擺架子,他能夠牢牢把握住一件事的根本。作者用他的執著、熱情、真誠與堅持創造了迪士尼的奇蹟。在我們的職業生涯和生活中會出現一些轉折點,但在當時,這些轉折點往往並不會顯得非常顯眼或舉足輕重。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020-04-2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得如此香氣撲鼻呢。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冷眼 那一片白文/萬木青雪曾悄悄離去又悄悄飛來始終害羞帶遮天的雲彩還世界一個純潔的面目輕輕落下一片白冷眼那一片白蒼茫靜寞感慨冬是四季繁榮昌盛的未日晚霞也已舞不起飄帶雪偏在這個時候撲進冬的胸懷愛梅花盛開周六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作者 | 楊月/萬木青/金非錫比/一澗冷流/承影出鞘手寫 (美圖)| 零雨其蒙蒙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的轉發留言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一首唐代禪詩直擊人心,只有經歷徹骨寒風,才懂得珍惜梅花撲鼻香
    今天我們一起細心品讀唐代高僧黃櫱(讀niè)的一首禪詩,在享受唐詩獨特唯美的詩篇時,最後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直擊人心,讓人感同身受,感慨萬千。《上堂開示頌》 唐代 黃櫱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