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晨星
根據中評社的報導,自從民進黨宣布臺北市長的選舉將在黨內自提人選之後就一直處於混沌的狀態,現在各界民眾都比較關心,誰會出來擔此重任?在此之前,綠營提名呂秀蓮、姚文智、蘇煥智這三個人,他們也是為了爭取到這個重要的位置,在媒體面前頻頻放話。然而從現在的情形來看,這三個人沒有誰能夠和國民黨的丁守中以及柯文哲進行爭奪。
民進黨在用人這方面一直是採取強捧的態度,比如賴清德以及陳菊。在這一次爭奪臺北市長的時候,甚至有人呼籲將謝長廷或者是遊錫堃推出來進行競選。在此之前也有傳聞表示將會推出形象較好的鄭麗君來進行競選,但是鄭麗君本人並不同意,因此對於誰是適合與柯文哲競爭的人這個問題民進黨現在也是非常焦慮。
柯文哲在「選戰」中佔盡優勢
根據臺灣聯合報所進行的民意調查,下一任臺北市長很有可能在柯文哲與國民黨的丁守中當中產生,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41%的民眾是支持丁守中的,39%的民眾支持柯文哲。從這一結果來看,兩個人的差距並不大,雖然丁守中略微高於柯文哲的支持率,但是柯文哲仍然是有優勢的,很有可能獲得連任資格。
首先就是臺北市的藍綠構成,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柯文哲獲勝的概率更高一些。臺北市開放,民主選舉是從1994年開始的,而國民黨馬英九、郝龍斌執政長達16年,在2014年的時候,柯文哲和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進行競爭的時候,柯文哲雖然勝利了,但是他卻接受了泛綠的投票。
其次,臺北市民在進行投票的時候,也有他們自己的獨特偏好。臺北是無論是從政治還是經濟方面都是比較繁榮的,選民素質也比較高,自主性比較強,因此傳統的老手未必會符合臺北民眾的心中的市場形象,因此未必會獲得支持。另外臺北市民也比較注重市場的政治形象,在這方面馬英九有不小的優勢,而臺北市民的政治偏好令人琢磨不透,不是單純的依靠政績的好壞去確定的。
第三點就是關於候選人政治特徵的分析,在丁守中和柯文哲的對比當中,丁守中是政壇老將,形象也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學者形象。而柯文哲能夠擔任臺北市長一職,並且在過去的4年也有不錯的成績,則說明他是更容易被一臺北民眾所接受的,因此柯文哲具有更大的優勢。
來源:中評網
(版權說明:本文由時代之聲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