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1943年的東線戰場,雖然德國第六集團軍遭到全殲但是在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努力下在1943年2月1日後,德軍集團外圍防線基本上還是處於穩定狀態,同時期德軍在東線出現一種全新型的坦克,這種坦克的出現比豹式坦克提前整整5個月,這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重型虎式坦克,該型坦克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88毫米坦克炮擁有當時戰場上最堅固102毫米正面裝甲,而當時德國這批少得可憐虎式坦克剛到戰場,形勢就不容樂觀,德國名將曼施坦因一邊有條不紊組織軍隊邊打邊撤,一邊內心也早有想法想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而德國名將曼施坦因這一退竟然連退500公裡還把哈爾科夫這一座烏克蘭重要工業城市給丟了,當時的希特勒大發雷霆命令曼施坦因迅速奪回該城,而當時新上升為元帥的曼施坦因卻不以為然的把目光轉向別處,當時蘇聯反攻的主力主要由兩個方面軍組成一個是蘇聯瓦杜丁將軍指揮的西南方面軍和戈利科夫將軍的沃羅涅日方面軍,蘇聯這個兩個方面軍分為兩個方向,此時蘇聯的西南方面軍衝在最前頭,而由戈利科夫將軍指揮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在佔領哈爾科夫後就原地不動開始修整防禦,德國元帥曼施坦因眼前一亮這時他發現蘇聯這次反攻的破綻之處,蘇聯兩個方面軍的進攻開始變得不協同了,以曼施坦因當時手裡的兵力同時擊退蘇聯的兩個方面軍根本不可能,但此時意想不到的是蘇聯的西南方面軍居然孤軍深入一路狂追。
很快在德國元帥曼施坦因的解釋下,因為暴怒而失去的理智的希特勒才漸漸恢復理性,縱觀戰略全局觀念希特勒還是有想法的,他並非是個庸才,儘管希特勒以往每次想法都是異想天開,險象環生,雖然這一次德國元帥曼施坦想法也是充滿未定因素,但希特勒也毫無意外的最終答應了。並且把德國當時最精銳兩個黨衛軍裝甲師交給曼施坦因指揮,當時除國防軍「大日耳曼師」摩託化步兵師擁有一個連的虎式坦克外,德國黨衛軍第一·「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第三「骷髏」裝甲師都帶上當時德國最先進虎式坦克。
有了底氣的曼施坦因隨即放手一搏向蘇聯孤軍深入的西南方面軍發起強大反擊,德國虎式坦克引擎轟鳴聲成為了當時德軍在戰場上的衝鋒號角,當時早已衝得隊形雜亂的西南方面軍一路還真沒遇到什麼精銳,當時西南方面軍的很多坦克也沒油了結果步兵最先與德軍衝鋒在前的2個黨衛軍裝甲師遭遇結果就像是一顆蘋果撞向了刀子被劈成了兩半,不知道情況的蘇聯坦克後續部隊還在繼續往裡衝結果又失去步兵了掩護,當時蘇聯裝備的T34坦克在德軍的虎式坦克面前,猶如一個肉罐頭,在1943年2月19日到22日短短三天時間內德軍就擊毀蘇聯將近300輛坦克,其餘還有繳獲的就忽略不計了,而德軍僅僅損了一輛虎式坦克和其它各式坦克13輛,在德軍強大的衝擊下蘇聯西南方面軍被打得全面擊潰,而蘇聯戈利科夫將軍指揮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側翼也就完全暴露在德軍面前,不久後的三月下旬德軍終於重新奪回哈爾科夫。
此戰蘇聯紅軍的慘敗責任全部歸咎於沒有跟進西南方面軍的戈利科夫將軍身上,戈利科夫被撤職而取代之是同樣吃敗仗的西南方面軍指揮官瓦杜丁將軍,史達林寧願選擇在進攻中失敗將領也不願原諒在防禦戰中失敗的將軍,但是明白人都知道蘇聯將軍戈利科夫是倒八輩子血黴,按照我們的想法被撤職的就是那位貪功冒進的「瓦杜丁」將軍。
虎式坦克在東線首戰大勝,也並沒有改變東線的德軍即將面臨的全面潰敗,哈爾科夫反擊戰的勝利是德國精銳最後所能挽回的最好結果,如果當時德國希特勒能夠聽從曼施坦因後一次,在庫爾斯克線全面防禦,而不是進攻的話,說不定德國積累到一定數量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就能在東山再起,而不是跟1943年7月一樣把剛剛出廠還不穩定的豹式坦克拉到前線去進攻去耗盡德國最後防禦力量,庫爾斯克戰役是二戰時期德國希特勒所犯下又一戰略性錯誤,那一戰虎式坦克再也沒能創造出奇蹟,庫爾斯克戰役也成為二戰東線戰場又一轉折點之一德國再也不能在東線發起任何有威脅的攻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