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資源「西進」利在千秋

2020-12-26 中國教育新聞網

日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布局結構得到優化,經過國家審批設置的高等學校近200所,其中70%都設置在了中西部地區,實際也即設置在了高等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

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短板。新設立的高校70%設置在中西部地區,對於優化高等教育區域結構、推進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實現國家教育現代化,難點在中西部。當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到高級階段,就必須擺脫精英教育階段的路徑依賴,引領國家發展的高等教育必須實現多樣化、均衡化、大眾化,而不是單一化和同質化。中西部地區不同區域、類型、特色的學校都可以成為「國家隊」,在人才培養方面尤其如此。通過建立轉移支付制度、優惠政策和相應機制,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教育支持,有利於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有利於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有利於為中西部地區的教育發展提供新引擎。

具體而言,如何實現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必須要遵循教育規律,從高等教育組織特性出發探尋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在治理實踐中,總是存在著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在新時代,政府力量、市場力量和社會力量都將是促進高等教育資源配置轉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動力,要充分利用這些力量。

一方面,政府層面要挖掘潛力、練好「內功」。依據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定位與使命,加大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吸引國內一流高校設立分校、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等對策建議都是題中之義。重中之重是,應加大對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重視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劣勢,但為國家承擔人才培養重任的中西部高校,要在經費撥款上對其有所傾斜。根據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學科專業、不同研究領域對於教育資源的需要不同,資源與經費配置應該做到差異化,建立不同類型高等學校的經費投入、人事管理、質量評估、監測評價等制度,引導高校科學定位、差異化發展。

另一方面,市場和社會層面需要加強聯動、共生共榮。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發展來說,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促進高校面向社會辦學,從社會和市場中吸引更多資源發展教育。要立足高校自身發展優勢和產業布局,聚焦省域內重大需求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進一流人才等優質資源,推動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

(作者系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03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百科 | 美國西進運動
    美國獨立後掀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西進運動,西進過程中,大批移民出於不同的原因遷移西部,客觀上緩和了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擴大了國內市場,破壞了自由州與蓄奴州的平衡,為南北戰爭的勝利打下基礎。有的學者在研究西進運動時,對另一方面卻輕描淡寫,那就是對土著印第安人的野蠻屠殺。
  • 這項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已平穩運行2100多天,調水量突破300億立方米,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直接受益人口6700多萬。如今,庫區具有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脊椎動物達到80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3種,每年到此棲息的鳥類170多種,還有一批珍稀植物資源。產業更環保了曾幾何時,水源區產業結構簡單粗放,一產靠大肥大藥,二產靠開礦挖沙,三產靠吃山吃水。
  •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等教育已步入...
    此外,伴隨國家財政資源的傾斜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高等教育學校機構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普通高校、研究生培養機構數量逐年穩定增加,造就我國高校機構能夠容納更多的受教育者。但是我國教育資源在高校間分配不均,頭部高校資源傾斜嚴重,造成了嚴重的政策偏斜,是目前阻礙我國高校平衡發展的一大問題。
  •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高等教育已步入...
    此外,伴隨國家財政資源的傾斜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高等教育學校機構的數量也在逐年上升,其中普通高校、研究生培養機構數量逐年穩定增加,造就我國高校機構能夠容納更多的受教育者。但是我國教育資源在高校間分配不均,頭部高校資源傾斜嚴重,造成了嚴重的政策偏斜,是目前阻礙我國高校平衡發展的一大問題。
  • 青年大學習最新答案大全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下列做法不符合的是?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課後作業答案怎麼選擇?今天九妖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青年大學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課後作業第一題答案,需要完成作業的小夥伴來九妖找答案吧。
  •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的事業,下列做法不符合是哪個?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哪個?這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七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視頻課後作業第一題,有些網友可能還不知道答案選什麼?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以延安精神厚植高等教育自信
    面對新的歷史特點,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個根本問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高等教育規律,深刻汲取延安精神營養,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的勁頭和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氣魄,破解高等教育難題,厚植高等教育自信,在創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中取得新氣象新作為。
  • 什麼是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
    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已由規模擴張、數量供給為主步入以提高質量和發展水平為主的新階段,是由「以量謀大」戰略到「以質圖強」戰略的轉變。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與上世紀80、90年代的改革大不相同,由解決「有學上」的問題轉變為解決「上好學」的問題,也就是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能力與水平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
  • 當高等教育遇到人工智慧
    2018年4月,國家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推動人工智慧在教學、管理、資源建設等全流程應用;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明確到2030年,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 【地市信息】「防艾」工作常抓不懈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地市信息】「防艾」工作常抓不懈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020-12-03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等教育現代化前提是區域化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70所高校及學術單位的200餘名專家學者、研究生,共議區域現代化與區域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等話題。 高等教育面臨三大變局 在討論區域教育的當下,我國高等教育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 中國罕王(03788-HK)西澳洲金礦資源增73%
    【財華社訊】中國罕王(03788-HK)公布,旗下位於西澳洲的COOLGARDIE金礦項目金礦資源增加73%,使該公司總金礦資源增加至214萬盎斯。COOLGARDIE金礦項目包含MacPhersonsRewards、Tycho和Pumphreys三個礦床。該公司最近完成空氣反循環鑽孔111個,完成總進尺15060米。
  • 這所中外合作大學中國第一所引進以色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大學
    汕頭大學合作舉辦,是中國第一所引進以色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所以這個學校的實力是非常之強的,如今我們引進以色列的優質高等教育,對於內地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消息。學校今年第一年在安徽招生,因為種種原因整體的錄取分數是比較低的,學校今年在安徽省理科一本批次錄取分數為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130,所以對於以色列高等教育感興趣的學子可以考慮報考該學校,當然報考這個學校時就要做好相應的學業規劃。
  • 彭琳: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精品工程
    「推動項目儘快破題開局,有序啟動項目建設,做到項目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為『旅遊興市、產業強市』增添動能,為樂山人民留下我們這一代人的智慧,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精品工程。」 ——11月18日,樂山市委書記彭琳主持召開全市重點項目規劃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城市建設有關重點項目規劃方案,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 中教控股附屬斥資3.08億元收購贛州西鐵教育餘下28%股權 持股比例...
    原標題:中教控股附屬斥資3.08億元收購贛州西鐵教育餘下28%股權,持股比例提升至90%   12月17日,
  • 經開區:做好這項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經開區:做好這項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總河長李正樸主持會議並講話」李正樸書記強調:落實河長制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 在魯就業臺青分享「西進」經驗:「接地氣」「愛挑戰」
    在魯就業臺青分享「西進」經驗:「接地氣」「愛挑戰」 2019-07-10 20:39: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山東7城7所大學重新定位,高等教育資源不足,尋找新出路
    與以上兩點相比,經常被人忽略的事實是:山東省內高等教育資源不均衡,綜合實力處於中遊的大學,地位略顯尷尬。在山東省內,較高層次的大學(在山東省實行新高考之前,只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主要集中在濟南和青島兩座城市(前者是省會、後者是經濟強市),其他城市的多數大學,層次不高,發展受阻。
  • 鄔大光:把握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格局|五中全會深解讀③
    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正在引發高等教育結構、質量、效益以及供給和配置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上,為了充分發揮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構想,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人力資源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依託。要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
  • 中科院院士王乃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利在千秋
    切實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捨得把資金投入到科研和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正如鄧小平同志說過的那樣:「在別的方面忍耐一點,甚至犧牲一點速度,把科教問題解決好。」我們重視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的提高,是因為我們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