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河濱大樓:猶太人的救贖

2021-01-19 上觀

1938年10月19日, 「帝國水晶之夜」尚未在納粹德國發生,但在上海的猶太社團,無論是賽法迪猶太人還是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仿佛都已聞到了來自歐洲的可怕氣息,他們與納粹黨人賽跑,提前做著迎接中歐猶太難民的種種準備。

 

這天上午9點30分,有個會議正在嘉道理洋行會議室召開,主題是如何安排和救濟源源不斷來到上海的猶太難民。

 

歷史資料表明,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最有影響力的猶太宗教團體以及救濟組織的八九位權勢人物全來參加了會議,就連不可一世的維克多•沙遜先生也派了他的私人代表。

 

會議氣氛有些沉重,在上海的猶太頭面人物內心中的同情、悲憫等情感被喚醒,無論作為血脈相連的同胞,還是作為猶太文化中的一分子,他們都必須挺身而出。會上,維克多•沙遜的全權代表透露:沙遜在一個月之前,已無償提供蘇州河畔的河濱大樓,作為歐洲來滬難民的臨時接待站。此後又向同胞捐出了15萬美元。

 

河濱大樓,鐵大橋的河濱大樓,這是我將敘述的又一個上海小小傳奇。

 

河濱大樓位於河南路橋的北堍東側。最初的擁有者叫徐潤,他是寶順洋行的買辦。

 

徐潤出生在廣東香山。15歲那年跟隨叔父徐榮村前往上海,那是1853年,大清國還沉浸在昏昏沉沉的長夢之中。徐潤以冒險家的直覺,感覺到揚子江邊這片區域在未來有著無限可能性,而他的同齡人與前輩們,卻還在茅草屋中揉著睡眼抱怨公雞過早的打鳴。

 

19歲時,徐潤已在寶順洋行上堂幫帳,24歲時升任主帳,不久又接任副買辦一職。1868年,此時的他羽翼已豐,決意自立山頭,於是毅然絕然離開寶順洋行,在上海開出了寶源祥茶棧。

 

其時,上海的茶葉出口量佔全國出口量三分之二以上,寶源祥茶棧又是上海地區做出口茶葉生意中最大一家,徐潤因此成了茶葉大王。到1884年,他在房地產上投入的資本已高達200多萬兩銀子,不僅擁有3000多畝土地,還建有50多處洋房加上其它類型的房子2000多間,儼然上海灘房地產巨子之一。

 

然而,再聰明絕頂也會馬失前蹄,他沒有計算到中法戰爭的爆發,更沒有計算到上海的銀根會由此抽緊。徐潤不得不將他最看好的一個地塊——-蘇州河北的28畝土地以95000兩白銀的價格出售給沙遜洋行。他也不會知道,在他離世20多年後,猶太人沙遜,將這座大樓作為送給他猶太同胞們的一份厚禮。

 

拿到地塊後,沙遜洋行先是興建石庫門寶康裡。到1931年,沙遜家族的第四代傳人「蹺腳沙遜」來到上海,大手筆地請出上海灘最著名的建築事務所英國公和洋行來做設計,精雕細刻整四年,到1935年,宏偉無比的河濱大樓落成於河南路橋的橋堍下,成為當時上海灘面積最大的現代主義風格的美式公寓。

 

河濱大樓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平面呈S型。樓高八層。牆體採用大塊防火石棉磚。房子內部和樓道之間均敷設了硬木細條拼花地板。有完善的獨立供暖系統和衛浴設備。此外,大樓裡還有一個長15米、寬9米、深2米的遊泳池,供中西住客享用。

 

(俯瞰河濱大樓,S型格局清晰可見。)

 

大樓落成後,入住套間的基本全是歐美僑民,也有少部分華人。其中既有李鴻章的外孫,也有黃金榮的孫女,用魯迅先生一句不免有些刻薄的話來形容,進入大樓都是「借祖上那份餘蔭」。

 

1938年8月。一艘龐大的海輪徐徐在上海靠岸,第一個來自奧地利的猶太難民踏上了上海的土地。他不知道,與此同時,他的同胞、賽法迪猶太人維克多•沙遜,或許正從70多米高的沙遜大廈頂層,思考如何幫助從歐洲避難來滬的同胞。他也不會知道,自己將被安置在河南路橋橋堍邊的河濱大樓裡。為了迎接像他這樣的難民到來,這幢雄偉的大樓已被撤空。

 

此後,每隔三個星期,便會有一條歐洲海輪停靠上海港。一直到1939年9月1日,德國人進軍波蘭,總共有8200名猶太難民來到這裡,他們手持「生命籤證」,在義大利的裡雅斯特等港口登上海輪,提心弔膽地來到上海。

 

於是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幅場景:1938年的某個初冬早晨,一個叫尼維或阿列文的中歐猶太男子正站在北蘇州河路400號的河濱大樓大門前,正看著波瀾不興的蘇州河,河面上駛過一條條舢板,舢板上的中國船民對他做著和平的凝視。驀然地,他長嘆一聲,為自己和全家終於逃脫納粹德國的魔爪而感到萬分慶幸,也對上海的包容深深的感恩。

 

1949年之後,河濱大樓的原先居民紛紛離去,阿列文般的猶太難民更是早早地離開了這裡,現在,往往兩個甚至三個上海人家共享一個套間。1978年,八層的河濱大樓又加蓋三層,加蓋的全是小戶型,每層有96個套間,這讓大樓居民徒然猛增到700多戶。

 

(今日的河濱大樓,門前依然車水馬龍。)

 

現在的河濱大樓,是個既高端又低端的神奇所在。大堂地坪依舊鋪著黃黑兩色的大理石,上面還有兩個醒目的EB英文字母,代表河濱大樓的英文名 embankment building的縮寫;大樓電梯依然充滿英倫做派,到底樓大堂需按「0」而不是「1」;大樓內臨河戶型的房價,已經高到有價無市;樓裡還有40多戶無論春夏秋冬都穿西裝打領帶的國際友人,周邊會所、花房、咖啡館一應俱全。

 

(大堂地坪上的英文字母)

 

與此同時,大樓裡700個住戶沒有一個車位,在被老上海人用作「保姆間」的房子裡,四個平方米最多擠5個外來務工人員,一不小心,東西就堆到了公共區域有礙觀瞻。

 

當然,河濱大樓也有人人都歡喜的一面:它有上海老房子共有的優勢,層高近4米,雖然是酒店式公寓的結構,看上去南北不通,但三伏天裡站在總門口,不需要打開電扇就很涼快;物業管理費更是「便宜得不好意思說」,109平米的房子一個月所有的費用就30多元,性價比極高;出門是10號線天潼路站,慢行10分鐘可達南京東路步行街。大樓中不少已經僑居海外的子女想來接父母,老人家說「這裡多實惠,住慣了,不走了。 」

 

523室的住戶孫蘭儒老太太,曾在上世紀60年代做過河濱大樓的居委會主任。她記憶特別深刻的事情是:每當勞動節、國慶節和春節這三大節日,房管所便會發放一斤白蠟給居民,用於地板保養。

 

(經典的鋼窗)

 

河濱大樓的地板,是上世紀30年代經典的細長條木地板,鋼窗也是上世紀30年代的風格,是上海建築文化中典型的「鋼窗蠟地」。還有每套房間裡的鑄鐵浴缸,龍頭儘管已褪去許多色澤,但斑駁的、黃澄澄的顏色,還是能讓人回想起1935年那些繁花似錦的歲月。

 

 

(由周潤發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不少鏡頭取景於河濱大樓的703室。)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章迪思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河濱大樓
    · 安培德1932年上半年入住河濱大樓,《紐約時報》駐滬代表,是最早入住的外國報社代表。▲1932年7月《字林西報行名錄》· 伊羅生1932—1934年寓居河濱大樓,美國籍猶太人,中文名伊羅生,在上海編輯左翼刊物《中國論壇》。
  • 沿蘇州河而行·地標|河濱大樓的房客,一塊上海近代史拼圖
    從猶太人的產業到猶太人的避難所?從日佔時期盟軍戰俘的集中營到日軍高級軍官的戰利品?50年代提供給南下幹部和文藝界統戰人士的福利?60年代特殊時期「天天有人跳樓、自絕於人民」的鬼樓?1938年,環球影片公司在河濱大樓底層門面開的店面。圖片系河濱大樓住戶黃順發收藏。
  • 河濱大樓:「遠東第一公寓」
    這座河濱「圍城」,即是著名的河濱大樓。大樓有11處出入口,7道樓梯,9部升降電梯,建成後被稱為「遠東第一公寓」。河濱大樓的開發者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房地產商沙遜。沙遜看到南京路周邊的地產猛漲,為了獲取更豐厚的利潤,沙遜決定拆除原來的舊裡,興建美國式公寓大樓。1931年,河濱大樓開建,但中途因「一·二八」事變等原因,工程進展較慢,直到1935年才竣工。
  • 最近,河濱大樓內發生了一件暖心事
    提起河濱大樓,很多人並不陌生。作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河濱大樓堪稱一部濃縮的近代史,曾有「遠東第一公寓」的美名,由新沙遜洋行投資,1935年竣工。近期因為《我的前半生》等熱門電視劇在此取景,而更添熱度。
  • 「網紅」打卡點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使得虹口的各處取景地又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河濱大樓就是其中一處。記者近日從虹口區房管局獲悉,蘇州河畔85歲「高齡」的優秀歷史建築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
  • 浦江飯店、上海大廈、上海郵政大樓、河濱大樓的故事哪裡看?「愛上...
    該叢書第一輯由《浦江飯店》《上海大廈》《上海郵政大樓》《河濱大樓》四本書構成,計劃於今年年內出版。在出版挖掘北外灘區域歷史文化叢書的同時,虹口也將以此為契機,形成一系列與浦江飯店、上海大廈、郵政大樓、河濱大樓相關的文化產品,以講座、電影短視頻、北外灘天際線拍攝等形式,為叢書的推廣和北外灘的歷史文化發掘工作營造良好氛圍,向世界講好北外灘的故事。
  • 熱播劇《三十而已》裡的魔都地標河濱大樓將啟動保護性修繕 85歲老...
    五年前,他花了400多萬買下了靠近河口的地方——虹口區北蘇州路400號河濱大樓裡的一套公寓。4年前,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徹底帶火了河濱大樓,今年的熱播劇《三十而已》又讓虹口的這座網紅樓火了一把,許多市民遊客紛紛前往打卡。今天,當河濱大樓啟動保護性房屋修繕的消息一出,這棟85歲優秀歷史建築的前世今生再度被憶起。
  • 猶太人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從上古就開始流浪|文史宴
    猶太人是一個偉大而成功的民族,不僅是近現代成功,而是從上古到現代一直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並且通過《聖經》,其影響力遠未局限於本民族內部。所以了解猶太人的歷史,有助於更好的了解世界史,文史宴近期會推猶太人歷史專題,希望大家喜歡。本文歡迎轉載。
  • 淪為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為何沒有像其他民族那樣被同化|文史宴
    隨著猶太王國滅亡,猶太人結束了獨立生活的時光,他們淪為巴比倫之囚,眼看將要成為消亡的民族。不過,在苦難之中,猶太人的宗教反而得以發展,成為維繫猶太民族的精神支柱,讓他們最終回到了巴勒斯坦。公元前8世紀北方的以色列王國滅亡後,南方的猶太王國依然存在。
  • 偉大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影評
    假設該片換成彩色電影,那納粹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場面該有多血腥,該有多不堪入目!故事中最經典的鏡頭是出現了一個穿紅裙子的小女孩,與黑白的主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免顯得有些刺眼,但其產生的藝術效果不可忽略。有人說,紅色代表著希望與生命,的確,黑白這種冷色調讓人們切身感受到了二戰的殘酷與冷血,而那一抹紅代表著戰爭中那僅存的一絲溫暖。
  • 總統半個家族是猶太人?揭秘美國猶太人巨大影響力的歷史緣由
    而這位未來的美國總統,他的妻子、兩個兒媳以及女婿都是猶太人。不但家族中一半是猶太人,而且拜登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時期更是對猶太人大吹特吹,稱「猶太人對美國歷史的改變是巨大的」。如此言論,甚至當時有些猶太人都看不下去了。
  • 「文史吊腳樓」自媒體收益排行榜,自媒體有哪些平臺必須做
    文史吊腳樓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文史吊腳樓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38%為中等文章,62%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優質文章: 暫無 中等文章: 「此人因這項能力突出,地位不在李蓮英之下,深受慈禧的寵愛與信任」 「二戰時,他從納粹手中救下1670位猶太人,戰後卻被猶太人殺害」 普通文章:
  • 猶太教以及猶太人的矛盾
    無奈之下,猶太教只能宣布,只有我們的神是真的,其他的都是贗品,而我們猶太人,正是真神選中的子民。也就是說,這樣一來,就不是猶太人選擇了神,而是神選擇了猶太人。這種真神與贗品的對立,便是一神二元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 馬克思是猶太人,他是怎麼看待猶太人的?
    1843年,馬克思在給德國政論家、青年黑格爾派分子盧格的一封信中寫道:「這裡(科隆)的猶太人首領剛來看過我,讓我在猶太人向議會請願的事上幫助他們。我會為他們做這件事的,雖然猶太人的信仰令我厭惡。」這是馬克思同猶太人社團接觸的唯一一次書面記錄。馬克思沒有認同自己的猶太人身份,卻非常關注猶太人問題。
  • 安平郵局大樓勾起良多回憶|海內外鄉親爭相捐贈珍郵藏品
    記者了解到,本報「我和小公園的故事」有關安平郵局大樓的專題報導持續發酵並產生良好反響,熱心市民和海內外鄉親自發捐贈一大批珍郵藏品,並踴躍提供有關實物、資料支持舉辦相關專題展覽,春節期間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前來參觀,北京、天津的文史專家聞訊也前來考察交流。
  • 深度:看猶太人如何走出「劣根性」,讓猶太教成為猶太人的象徵
    原創聲明/不易君子為文史地理愛好者原創投稿徵文平臺,文章原創性均通過作者保證與原創工具檢測,若您發現作者文章有抄襲、洗稿等嫌疑,請將線索發送至後臺,我們會嚴肅處理!在此期間,身處亞洲的猶太人,往往比在歐洲的猶太人境遇相對更好些。歐洲的猶太人只能在周遭的歧視與壓迫中,棲身於狹小、擁擠的猶太社區。但即使社區空間有限,環境差強人意,也絕對不會缺少一座建築——那就是猶太會堂(雖然猶太人舉行宗教活動的地點常在家中,但猶太會堂是會眾聚集在一起進行敬拜活動的地點。)
  • 希特勒為何要屠殺猶太人?臭名昭著萬湖會議如何把猶太人推向死亡
    海德裡希開門見山說猶太人在德國的分配有問題,自從徵服波蘭後多了250萬猶太人,隨著德國佔領大片的蘇聯土地又多了500多萬猶太人,也就是德國佔領區一年內多了750萬猶太人。對此帝國元帥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在座的人在組織和財政方面做出一切準備,徹底解決猶太人問題,說白了就是要進行一次大淨化。
  • 獨立的宗教信仰:猶太人的儀式性隔離發展與強化過程
    引言離散猶太人裡的改宗運動法利賽派的潔淨一儀式主義首先導致了儀式限制的強化,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尤其是對內:艾賽尼派教團因為害怕和其他猶太人通過通婚、同桌共食和任何近身接觸而遭受汙染,所以自我隔絕起來,而他們是否是這類集會的唯一一種,不無疑問。
  • 伊川:河濱街道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展開
    伊川:河濱街道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展開 2020-12-23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面孔、猶太血統,河南開封猶太人是怎麼被中國人同化的?
    翻開他們的族譜,才知道他們的祖先的確是從中亞遠道而來的猶太人。這些猶太人於北宋時到達中國,並定居當時的都城開封,經過一代又一代延續,最終在河南開封留下了被稱為「開封猶太人」的特殊後代。既然身為猶太人,為何擁有和我們相同的外貌特徵?又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最終放棄了猶太人嚴格遵守的生活習俗與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