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第四代全新飛度剛亮相時,Q萌的外觀遭到了多少唾棄嗎?然而,「大型真香現場」再一次上演,於2月14日情人節在日本上市的全新飛度,竟受到了日本消費者的哄搶,訂單瞬間突破3萬,等車周期甚至長達4-6個月!全新飛度的產品力究竟有多強?又能否碾壓被封神的GK5呢?
相比於第三代飛度的設計,第四代飛度在外觀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溫順的設計風格甚至顯得有些可愛。但這樣的改變其實正是飛度總工程師中建樹所希望的,因為溫順、實用才是飛度第一代車型的設計初心,所以這是一臺內核相當「正統」的飛度。
與此同時,第四代飛度在內飾上也一改原來的廉價風格。其中,全新設計的兩幅方向盤最為奪目,同時液晶儀錶盤以及一款懸浮式的中控屏也來到了這樣一臺本田主打中低端市場的車型上。
擋把附近可以看見電子手剎和Brake Hold按鍵的身影。要知道,為了適配電子手剎功能,飛度直接放棄掉了上代車型的後輪鼓剎設計。由此可見,本田是多麼希望這臺車可以真正走到精品小車的領域。
但光把配置堆高,不在用料和設計上下功夫顯然也是不行的。首先,全新一代飛度在頂配車型上提供了真皮座椅,同時相對低配的車型上還提供了一套完全防水的座椅面料,極大程度提高了日常使用時的便利性。
動力上全新飛度更是放棄了原來三代和二代車型的激進設計,轉投了節能環保路線。首先,日規版車型取消了1.5L排量131匹馬力的發動機,只保留了97匹馬力的1.3L車型,同時還更新了它的混動系統。
之前的第三代飛度混動版搭載了一套1.5L阿特金森和單電機的動力配置,並通過一套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進行傳動。可在第四代車型上,本田將引以為傲的iMMD混動系統放到了飛度身上,從而再次降低了混動版本的油耗。
如此來看,全新一代飛度已經徹底改頭換面了,不僅外觀不再富有稜角,內飾也變得居家了起來,動力的輸出方式也溫和了許多。莫非全新飛度真的就不運動了嗎?
其實不然,雖然全新飛度更換了iMMD混動系統,不過不同於雅閣和CR-V的設定,全新飛度在全力加速時,發動機並非時刻都處於近乎恆定的最高效率點,反而會像匹配了一臺有級變速箱一樣,出現轉速的起伏,模擬正常車輛加速時的聲浪。
同時,本田旗下的御用改裝廠Mugen無限,也推出了專門的外觀運動套件。類似Type-R的前包圍輔以後部小尾翼都讓這臺有些呆萌的小車,展現出了戰鬥的姿態。
最近網上一直在流傳混動飛度的加速視頻,視頻中7.56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瞬間讓不少持幣待購的人興奮了起來,一臺買菜車竟然跑的比86和BRZ還快?!莫非全新一代飛度的性能反而提高了?
準確來說並沒有!首先,視頻中測試0-100km/h加速時間採用了儀表計時法,而非儀器測速法,所以7.56秒的加速時間是有水分的。因為所有汽車廠商為了避免因速度表誤差導致在實際駕駛時超速,都會在高速階段故意調高速度表的數值。
簡單來說就是每一輛車上的速度表都是「快樂表」,你看到100km/h時,其實根本就沒到100km/h。而且如下圖所示,視頻中混動飛度的儀表剛顯示98km/h的時候,計時的部分就已經停表了。
已經停表卻沒到100km/h
而根據我無數次進行性能測試的經驗來看,通常要想達到真正意義上的100km/h,車載速度表一般都需要到達109-112km/h左右。這時我們不妨把視頻放到視頻處理軟體裡,看一下混動飛度加速到109km/h的真正用時是多少。
經過在視頻軟體中逐幀測算後,我發現混動飛度在8.43秒時,速度表來到了106km/h。而當速度表再一次變動到109km/h時,時間已經是9.16秒。這樣一來,雖然現在無法得知飛度的儀表誤差到底有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混動飛度是一臺9秒以外的車,這對於廣大潛在飛度車主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其實並非只有我的雲推測表示飛度的動力退步了,因為不少日本媒體在試駕過混動飛度後也都紛紛表示它的動力相對較弱,完全不像是一臺綜合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09匹馬力的車,甚至日常加速體驗只與97匹馬力的1.3L版本持平。
不過通過視頻來看,混動版的全新飛度在動力方面也並非一無是處。得益於電機的加持,它的綜合最大扭矩達到了253牛·米,這使它的0-60km/h加速時間能夠達到3.8到4秒。可能有人對此沒有概念,我擺個數據,177匹思域的0-60km/h的加速時間基本就是3.8秒,所以說這個成績還是非常出彩的,至少紅綠燈起步那一下還是能和自家老大哥拼一拼的,同時在日常城市道路走走停停時,全新混動飛度應該也能給人輕快、跟腳的動力體驗。
然而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動力的問題不用太過擔心。早在全新飛度發布時,廣本就已經表態將會繼續使用131匹馬力的1.5L發動機,畢竟GK5就是靠著這臺發動機封神的,所以要想讓全新飛度繼續封神,不換發動機就是最好的選擇!
之所以廣本不打算在這臺車以及2014年的GK5上使用1.3L發動機,是因為廣本知道1.3L和1.5L發動機的缸徑完全相同,造成排量差別的只有活塞衝程。這樣一來,其實兩臺發動機的造價、尺寸都不會相差太多。所以與其說推出一個更弱的1.3L,不如直接給成本近似,動力卻更好的1.5L。
要知道在第二代飛度剛剛進入國內時,它的車型售價可是達到了8.98-12.98萬元的區間。可自從現款飛度從7.38萬元起賣之後,這臺小型車瞬間變得「屌絲」起來。不過為了能夠做到如此低廉的售價,廣汽本田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把那些不是必要的配置全都進行了減配。這時我便不禁好奇,全新飛度進入國內後會是多少錢呢?
通過種種跡象分析,我認為全新一代飛度國產後,如果擁有手動擋車型的話,那麼售價可能將會從8.5萬左右起賣,如果沒有手動擋配置的話,可能起步價會跳到9萬元左右。
但由於全新飛度在日本是沒有手動擋的,所以國產後大概率也是沒有手動擋。畢竟要想推出手動擋車型,白車身防火牆處的修改勢必少不了,而為了極小部分人去重做白車身,就顯然有些得不償失了。此時再假設廣本很良心的引進了混動車型,那麼整個車系的價格很可能會被拉到14萬元。但中國市場對這種小型車的價格預期是極低的,所以這時就不得不把「減配大法」用起來了。
上文已經說過,全新飛度為了適配電子手剎取消了後輪鼓剎的配置,並完全修改了擋把附近的造型。這樣一來,留給國產車型修改的餘地便小了很多。首先,如果取消掉電子手剎,那麼機械手剎放在哪裡便是個問題,而且就算找到了合適放置的位置,內飾模具重新開模也要另外耗費時間和成本。所以國產後的全新飛度大概率也會全系標配電子手剎和後輪碟剎。
緊接著,在日本售賣的最低配BASIC版本,哪怕使用了鋼圈加輪轂蓋的形式,也沒有捨棄掉液晶儀錶盤和中控懸浮屏幕。所以這就造成國內版本很有可能會採用同樣的配置。除非廣本像某個日系廠商一樣,採用一套汽配城屏幕來壓縮成本,或者像某德系廠商那樣僅提供手機支架。
左:頂配 右:低配
如果這些配置不能減,那什麼配置可以減呢?首當其衝的就是Honda Sensing系統。要知道這套輔助駕駛系統,目前即使在民間的售價也要達到1.4萬元,所以哪怕廠商採購價再便宜,如此之高的成本壓力肯定也是無法承受的。所以大概率Honda Sensing只會出現在彰顯科技的最頂配的圖騰車型了。
與此同時,內部的用料、原車標配的6氣囊可能會在低配車型上進行減配,從而降低成本。但在頂配車型上,我認為廣本還是會儘可能保留所有配置的,進而打造出一臺精品小型車的範本。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著重考慮,那就是誰有定價的權利。一般來說,國內50:50持股的合資廠商,擁有定價權限的基本都是車企方,而非代工廠。所以根據日本發布會上表明要返璞歸真的心態來看,全新飛度國產後的價格也不可能像GK5那般便宜。更何況隔壁的大眾把POLO賣到那麼貴,本田不可能不眼紅。
跨界版
關於車型方面,混動版本我認為大概有70%左右機率進入國內,畢竟採用同底盤打造的凌派已經擁有混動版了,那麼給飛度使用iMMD肯定不是難事,還能間接拉高飛度的車型定位,並把低端市場讓給鋒範、汽油凌派這樣的車型。此外CROSSTAR版本,也就是跨界版應該也會來,它的目標很簡單,拓寬車型市場,狙擊致炫Cross版。
全新一代飛度進入國內之後,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隔音性能的提升也會一改原來飛度麵包車般的行駛質感。而混動車型的加入,也會讓本田在10萬元這個走量的價格區間,終於能有一席之地與豐田抗爭。更何況那臺1.5L的發動機還讓「CNDM」(中國市場)的第四代飛度成為全球馬力最大的版本!這樣來看,GK5還有什麼值得留念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