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中旬,內蒙多倫諾爾草原迎來了一批精神抖擻的小隊員,他們從北京長途跋涉而來。這些孩子在這個炎炎暑期報名加入「中國童子軍」內蒙「小狼軍團」,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第一次遠離父母,開啟他們人生中沒有父母庇護的首次獨立行程。在接下來的6天5夜裡,他們被分為黃、綠、藍、紫4隊,每隊8人,孩子們將共同完成各項團隊任務,歷經挑戰,這會是怎樣的成長和蛻變? (圖/文 李美多)
2015年7月13日一大早,孩子們從北京出發,下午四點抵達目的地。雖經長路跋涉,但孩子們下車後排好整齊的隊伍,精力充沛的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圖/吉文
傍晚時分,童子軍們獲得總教官授予的童軍軍牌,上面寫有姓名、身份證號、血型、藥物過敏史和緊急電話,這是童子軍的野外救命牌,也是童子軍永久身份的象徵。
第二天清晨,伴隨著響亮的軍號聲,童子軍迅速起床,第一項任務就是整理內務。室長羅子棘在按照教官的指導整理被褥。平時在家裡不怎麼收拾房間的他,此刻已得到特種兵隊長的真傳,正在完成他的人生第一個「豆腐塊」,並決定回北京後也這樣整理自己的房間。
女孩們用自己打的地下水洗臉。草原溫差較大,雖已入伏,早上的水溫還是冰冷的。
童子軍們整裝待發,等待他們的是一整天的高強度任務:三公斤負重、六公裡徒步、自製午餐……
上午驕陽似火,沒一會,孩子們已大汗淋漓。除了背負自己的物資外,每支小隊還要攜帶兩頂帳篷,年長一點的孩子輪流提攜,大家一路相互打氣堅持。
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掉隊。藍隊隊長張芯睿用登山杖拉著李依然——夏令營中年齡最小的孩子。
終於抵達目的地,更艱巨的任務到來了,在沒有任何現代器具的條件下自製午餐。孩子們迅速分工,有的拾柴,有的挖灶。
燒土豆和「叫花雞」相繼做好了,孩子們狼吞虎咽地享用自己親手烹製的午餐。
勝利完成任務,整理好行裝,童子軍們踏上歸途。在大家的協作下,無人員受傷掉隊,無物資丟失,無環境破壞。
回到營地,孩子們開始洗衣服,這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是第一次。齊晟然一邊賣力地揉搓,一邊介紹他的洗衣經驗。
霍騁懷頂著頭燈寫下訓練日記。
賈相儒利用休息時間寫暑期作業。圖/吉文
繫鞋帶是讓童子軍們頭疼的事之一,隊員們互相幫助,快速掌握要領,為即將開始的繫鞋帶大賽做準備。
經過嚴格的雙繩渡河法的培訓,小狼們開始挑戰本次訓練的渡河任務。在大家團結互助的努力下,每一位隊員都安全抵達對岸。
拔河比賽中,曹函墨擔當「前鋒」。
年齡最小的李依然第一次騎馬,他說:「我不怕」。圖/吉文
雨後,孩子們迎來了新的任務,做弓箭。操著自製的弓箭,他們的姿勢有模有樣。
孩子們認真學習奶豆腐的製作。活動結束後,每人都分得了一塊帶回家和爸爸媽媽分享。
晚飯後,孩子們每人創作了一件畫作。這些作品將在中國童子軍公益會上拍賣,所得款項將以「中國童子軍小狼軍團」的名義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建立鄉村圖書館。圖為小隊員杜思遠和霍騁懷的共同作品。
在篝火煙花的光彩中,在隊友的祝福聲中,霍騁懷度過了自己難忘的8歲生日。
夏訓營最榮耀時刻到來了——授勳。全體隊員不論長幼,不論身體強弱,皆全力以赴挑戰自己做到最好,每名童子軍獲得獨立成長勳章;四位隊長偕本隊隊員團結一心,不懼危難,獲得領袖火炬勳章。此外,第一次集體在外長久住宿的小狼們也各個表現優異,授予積極為大家服務的隊員互助勳章。圖為藍隊隊長張芯睿接受領袖火炬勳章。
童子軍們在營地前合影。經歷了6天5夜的夏訓,小狼戰士們帶著各自的收穫和成長,即將回歸各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