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傳承的核心精髓是?這些傳統理論,領先西方1000年

2021-01-08 中原文化家

道家是春秋戰國時,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相傳軒轅黃帝就崇尚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最早確立道家思想學說的是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

一、道家思想的核心理論

1、什麼是道,道是先秦諸子共同理念。道家道常用一與恆等概念代替,它不僅是萬事萬物的總規律,也是萬事萬物的本源,它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又有複雜多變不容易被人認識的特點。

2、自然,道家的自然一般指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然生產,即天然,所以又經常用天來代替。道家認為,不但萬事萬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就是萬物本身也按自然而然的規律變化,如果人為破壞這種自然而然的狀態,必將受到懲罰。

3、天性,道家認為物各有性,即萬物各有其本性,每種事物本性各不相同,所以應尊重萬物天性,順其自然,這樣才合乎大道。總之,道家從維護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主張通過維護個人利益來達到社會的和諧繁榮。

二、道家的哲學思想

1、因循,這是道家用世的基本方法,又常寫作因和因也。它的基本含義是順應萬物天性,不為物為,不為物後,與時遷移,因物變化,利用萬物和萬民的天性達到治國的目的,而不是今天所說的因循守舊。

2、無為,老子主張無為,認為只有無為才能無不為,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的無力,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無為作為道家最鮮明的特徵。總起來看,有消極無為,不幹預,順其自然,休養生息等幾種觀點。

3、和諧,道家思想是無所不能、長生不滅,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老子的辯證法思想

在道家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前後相隨,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條件。還提出對立面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

四、莊子的隱逸思想

莊子以其逍遙出世的人生追求等哲學思想而聞名,尤其是其中的隱逸思想,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莊子提出了心隱身不隱的隱逸思想,建立了外在行動自由的遊世模式,以避免現實危險的生命境遇,最終實現了逍遙自由。

總之,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其主要理論學說包括:主張道法自然、以無為為本、生活上逍遙自在,因此成為歷代文人學者遠離現實的精神追求。

老子與莊子的道家思想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且真正開始滲進中國文人的骨髓,更是深刻地構建了傳統文人的內在精神世界。

道家思想對我國的哲學、文學、藝術、音樂、養生、宗教、書法、美術、史學、商業、軍事等等都有深遠的影響。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道家思想核心精髓?其文化底蘊有多深奧,今天仍然值得借鑑
    年輕人時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是生活得逍遙自在,其實,這句話當中蘊含了道教的思想內涵。道家的核心思想境界深奧,其中很多思想精髓,今天依然有借鑑價值。一、生活的真諦是逍遙自在逍遙是莊子的重要思想,其主要是想指出人們的悠遊自在,才能在精神上達至絕對的自由。
  • 道家文化的精髓,戰勝疫病的重大法寶
    道家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發揮作用(作者:漫步的神兜兜)春暖花月,紫氣東來,中華大地,人間樂土。對比中、西方目前的情形,忽然想到,我們的傳統文化,功不可沒呀,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也是中國戰勝疫病的重要法寶。一、特殊時期,呆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特殊時期,呆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這樣的標題,一、二月前,屢見不鮮,甚至成為宣傳的口號。
  • 道家思想理論體系中的存在與虛無
    產生於先秦時代的以老子和莊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中國的文學理論史上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道家所提倡的「道」以及「有」和「無」等等問題一直是玄而未解,由於時代曠遠,後世的學者和知識分子根據自我的知識修養水平進行了種種闡釋,然而終究莫衷一是,各執一詞。
  • 國學三大核心思想儒釋道,為什麼不提倡道家?
    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我們當前的教育,既要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也要學習傳統的國學文化,所以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有許多古代文言文。實際上現代教育既不提倡道家(老莊)思想,也不提倡儒家(孔孟)思想,我們所倡導的是馬列主義,是社會主義價值觀,是道德與法制。
  • 《中國藝術史》:道家的無為思想 造就了中國藝術天人合一的核心價值
    中國藝術的魅力來源於自己的感受,這種感受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是中國藝術的最核心。 那什麼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道家的主要哲學思想,由道家學派的標誌人物莊子首先提出。道家的理論超脫於戰國諸子百家的「實用」性的理論,比較重於「意」。而莊子則提取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理論基礎,使得「道」成為了一種學說。
  • 2020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在傳承中堅守傳統文化精髓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意義深遠,使命神聖,任重而道遠。「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該命題與新時代主題共振,視角宏大,能充分發揮高考「立德樹人」的導向功能;又貼近實際,綜合考查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  作文題由兩段材料構成,談的都是當代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第一段材料是反面事例。
  • 道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道教與道家思想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早在戰國時代,黃老學派就已經把黃帝、老子結合成一個體系,道家的發展與傳承中主要有老子、莊子與列子等代表人物,漢代出現的道教是繼承道家思想發展起來!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1、老子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老子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
  • 道家、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精髓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的九個方面
    「天人合一」是道家、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精髓。做為一種集體潛意識,它融入到我國社會、文化與組織形態、個人成長的方方面面。「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其思想價值觀影響了我國傳統文化九個方面。第一、天人合一首先代表的是一種中國人整體把握世界的觀察模式,仰觀天象、俯視地理、中察人事,而世事知;人在天中,天中有人,天人合一。
  • 為什麼說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這四個字?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學的核心!道家是中國哲學中最具哲學味道的學派。如果說儒家主要注重於人類社會的倫理,並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尋求人類的未來的話,道家則將研究的領域投向那遙不可知的過去與未來。道家更多地探索宇宙的起源和人的終極價值的問題。
  •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現代思考
    內容提要:本文首先綜合文化、政治價值以及統治制度三個方面推導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即傳統政治思想,並進一步得出傳統政治思想的精髓為統治上的外儒內法,劑之以道。然後在理解中國傳統思想特色的基礎上,分別對儒法道等三家政治思想做一簡單介紹並加以自己的評說,從中找出積極與消極的成分。
  • 以西方近代思想,解讀「老莊道家哲學」,嚴復發現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嚴復是我國近代極具影響力的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即《國富論》)、孟德斯鳩的《法意》(即《論法的精神》)等西學名著,將西方的先進思想介紹到中國,為近代中國開啟民智的一代宗師。
  • 領悟道家的核心思想快速辨別附道的邪魔外道
    領悟道家的核心思想快速辨別附道的邪魔外道世界上在彌勒佛出現在世間之,只有兩個得道者能夠相提並論,那就是老子和釋迦牟尼。這就是龍華三會的三位會主。其他如儒前家對於修道悟道的這些領域涉獵很少,因此只要講修道悟道,沒必要把儒家也牽扯進來。
  • 《修士與魚》:是西方哲學與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的高度融合
    1994年的一部僅有六分鐘的法國動畫短片《修士與魚》,由導演麥可·度德威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簡單有趣又極富哲理的小故事,影片中修士與魚之間發生的故事,也是西方哲學與我國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的高度融合。道家的「無為而無不為」,則是萬物和諧共存的核心思想修士的所有瘋狂抓魚行為,用盡了所有能耐在現實中皆不可得,影片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在最後設置了一個虛空的境界,讓在現實中無法修成正果的修士同魚兒一起進入到這個虛空世界裡,修士主動為魚兒開門請它一同進來,然後他們飛在半空中,修士主動擁抱了魚兒,然後一起消失在蒼茫的虛空天地之間。
  • 傳統文化傳承的是什麼?有何積極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大地出現了百家(儒、道、法、墨、兵、醫、農、雜、名、陰陽、縱橫家等)爭鳴的局面,如今所說的傳統文化,即是指諸子百家的學說(包括後世補充、完善的部分,如宋明理學就是對儒學的補充)。百家學說各有所表、各有所長,爭相鬥豔。
  • 道家古典修仙和當代中華仙學
    我為道家仙學後輩,通過此文對陳攖寧先生的道家修仙之路再行拜服之禮。先生首談傳承,文化一脈必須完成傳承之後,再行發展。二、「修仙」是道教最基本的信和仙家的最終成就時空異也,一切皆易,古典修仙路徑難掩三千年時間跨度之變化。修仙之路,同時向過去尋求,向現在尋求,向未來尋求,這才是回歸道家之初心,真正弘揚道家之精髓。
  •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指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價值中起主導作用的價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儒,道,佛的核心價值。二是儒家,道家和佛教核心價值觀形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構成1,儒家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自我完善的道德。儒家學者重視使命和責任。儒家世俗道德的基礎是現實中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
  • 王毅: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揚棄超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著眼世界大變局和中國新時代相互交織的時代特徵,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化了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規律性認識,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集中體現。  第二,習近平外交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外交領域的最新成果。
  • 先秦諸子百家-道家,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是中華傳統哲學的起源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道家有多牛?道家精髓全在兩句話!
    中國傳統道教以《道德經》為經典,其思想文化涵蓋了廣泛的智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生活。 所以,老子的思想和周易思想是一以貫之的。 有意思的是,老子的說法,和現代天文驚人地一致,俯視銀河系就像一個太極圖。
  • 中國思想史上的八大傳統
    中國思想史三千年,各種思潮浩如煙海,思潮經過時間的沉澱成為大思想,大思想指導或左右一個時代,少則數十數百年,多則數千年不離不棄,或如影子纏身,或如日月當空,看似無形卻又無所不在,這就是思想的魅力。從夏商巫史傳統到先秦諸子到漢代經學到魏晉玄學到隋唐禪學到宋明理學以及心學,以至於近三百年的實學等等不一而足。但起決定性作用的,篩選下來也就幾大理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