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太祖郭威為何會傳位給無血緣關係的柴榮,不能傳位給外甥嗎?

2020-12-26 風塵講歷史

後周太祖郭威為何會傳位給無血緣關係的柴榮,不能傳位給外甥嗎?

中國歷史五千年,經歷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王朝,然而人們能夠記住的往往都是那些享國長久的朝代,一些滅亡很快的短命王朝就很難讓人記住,也沒有什麼存在感。當然像秦朝和隋朝這樣短命的大一統王朝除外,畢竟這兩個王朝還佔一個大一統的特點。可有一個王朝,既不是大一統王朝,又很短命,卻為人們熟知,而且它僅有的三世皇帝出了兩世好皇帝,其之後的王朝還承其衣缽統一了中國大部,這個王朝就是五代十國時期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後周。

後周是周太祖郭威於公元951年建立的五代最後一個中原王朝,歷經太祖郭威、世宗柴榮和末帝柴宗訓,享國十年。其開國皇帝郭威出身貧苦,在參軍後卻平步青雲,成為後漢權臣,但是卻被後漢隱帝不甘大權旁落,誅殺權臣,這才引發了郭威叛亂。郭威得天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兩個兒子郭侗和郭信都被後漢隱帝殺害了,登基後他的妻子也離他而去。這為郭威傳位給養子柴榮埋下伏筆。

其實除了柴榮外郭威還有其他的選擇,一個是他的外甥李重進,在郭威朝官至內殿直都知和殿前都指揮使;一個是他的女婿張永德,在郭威一朝官至左衛將軍、內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駙馬都尉。不過按照血緣關係,張永德還不如柴榮呢,柴榮在後周其實一直是叫郭榮,到宋朝才被趙匡胤改為柴榮。而柴榮繼位後為了守住郭家的江山,一直都沒改姓,一直奉祀郭家祖廟,祭拜郭家祖先。

那麼趙匡胤為什麼要給柴榮改回原姓呢?那是因為趙匡胤的天下得來不正,他是篡奪的後周江山,為了防止後人效仿他,他就想出了讓柴榮恢復原姓的辦法。這麼一來就說明柴榮繼承的是後周郭氏江山,得位也有問題,既然柴榮能從郭家手中繼承江山,他們他趙匡胤再從柴家手中奪回江山也合理了。這麼看來張永德與郭威的關係確實不如柴榮與郭威的關係,而且柴榮遠比張永德有才,張永德能力不夠自然不能繼承皇位。

李重進與郭威算有些血緣關係,所以郭威不得不考慮他。至於最後為什麼不傳位給李重進,這是一個千古謎題。主要說法有兩種,其一為李重進治國才能不如柴榮,柴榮的才能放到整個五代十國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其二就是郭威與皇后感情十分好,雖然皇后不在了,但也要保住皇后一族的富貴,柴榮又是柴皇后的侄子,從小撫養到大,傳位給柴榮對柴氏一族有好處。

當然郭威能夠傳位給柴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柴榮的確能力出眾。柴榮早年經歷的挫折正好磨礪了他的心性,讓他變得成熟穩重,能謀善斷,而且柴榮十分禮賢下士,這不正是明君該有的風範嗎。這一點在李重進的身上郭威是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為了國運長久,選一個治國能力出眾的君主絕對比選一個能打仗的君主好,李重進被柴榮比下去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李重進也絕非等閒之輩,郭威也擔心柴榮繼位後李重進不服,特意在臨終前讓李重進給柴榮行君臣之禮,李重進就是再不服柴榮,也是不敢不聽郭威的話的,行禮完畢後柴榮的地位進一步穩固,繼位後也很快坐穩了江山,並開始統一天下。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正值壯年的柴榮商議攻取幽州時突發疾病,不久就駕崩了,年僅三十九歲。若再給柴榮幾年,那燕雲十六州何必等到朱元璋時期才收復漢人之手呢,著實可惜。

相關焦點

  • 後周太祖郭威,為什麼要把皇位傳給義子柴榮,而不是外甥李重進?
    明明有關係更近的後代,後周太祖郭威,為什麼傳位給了義子柴榮? 公元954年正月三日,後周太祖郭威令開封府尹、晉王柴榮任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正月十七日,郭威去世,柴榮在郭威靈柩前繼位,成為之後的世宗皇帝。
  • 後周太祖郭威沒兒子,但有侄子和女婿,卻為何傳位沒血緣的柴榮?
    954年,後周太祖郭威駕崩,因無子,遺詔命養子柴榮繼皇帝位。有朋友可能想問,郭威為什麼會傳位給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他沒有侄子嗎? 還真沒有,《舊五代史》記載,郭威的父親郭簡去世時,郭威只有幾歲,跟著母親前往潞州投奔親戚,並沒別的兄弟。
  •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為何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這樣真的合適嗎?
    作為結束五代亂世的最後一個王朝的後周,郭威、柴榮兩代帝王,讓人們看到了恢復統一的希望。顯德元年,年僅五十一歲的郭威因病去世,郭威臨終前將後周的皇位傳給了養子、同時也是妻子柴氏的侄子柴榮。郭威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 郭威建立後周,為何要把皇位傳給義子柴榮?而不是自己的兒子呢?
    郭威建立的後周,是中國歷史上五代的最後一個大朝代,然而,後周太祖郭威建立的後周為何繼承者不姓周,而是姓柴呢?後周太祖郭威,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而後周的第二位皇帝,後周世宗柴榮也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皇帝,而且似乎沒有人說是柴榮發動了政變篡奪了皇位,那麼,在封建社會家天下的後周,為何短短幾年之間一個朝代會出現在兩位不同姓的皇帝呢?郭威,原本是後漢大將,後漢的重臣之一,而後漢,便是由當時的後晉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創立的朝代,屬於五代之一。
  • 新皇登基,皇帝卻對生父表示:既不能讓你當太上皇,也不能相見
    封建帝制的特點之一就是家天下,除非是開國皇帝,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將帝位傳給有血緣關係的人,最主要的當然是兒子。所以,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阿鬥能扶就扶,不能扶就取而代之,那只是小說家的戲言而已,因為根本古人根本沒有這樣的思想觀念。不過,還是有一個特例。
  • 郭威為什麼不自己生個兒子,反而把皇位傳給柴榮?他是真明君
    這一段時期中誕生的皇帝,也多是武皇帝,無他,習武之人容易保命啊。後周太祖郭威就很倒黴,在亂世之中,他保住了自己的命,卻沒有保住自己的兒子,於是決定,將皇位傳給了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內侄。被帝王猜忌,家人無一倖免郭威本是後漢的重臣,對後漢的建立有著汗馬功勞,但不久之後,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去世,在繼位的劉承祐眼裡,郭威就是一顆拔不掉的釘子。無他,功高震主罷了。劉承祐別的本事沒有,猜忌大臣那是玩得相當順手。
  • 後周太祖駕崩後,為何是養子晉王郭榮繼承皇位?
    在地位逐漸提升的同時,郭威和柴氏成親後卻遲遲沒有生下兒女,多年都無子。但是郭威毫不在意,並沒有任何怨言。此時,柴氏的兄長柴守禮家道因為中落,所以讓自己的兒子柴榮前去投奔姑姑柴氏。這樣,當年還不滿十歲的柴榮從老家刑州堯山(河北隆堯縣,即郭威的老家)便告別父母,來到姑父郭威和姑母身邊。
  • 郭威為什麼會傳位給義子柴榮,他沒有侄子嗎?
    等於是郭威走投無路,只能起兵造反了,新皇帝豈能是他的對手,所以,郭威在諸位將領的支持下,就把新皇帝劉承祐給打敗並且殺掉了。之後,郭威立了劉贇為傀儡皇帝,到了時機成熟之後,他在自己部下的擁戴之下,就宣布當了皇帝。郭威建立的這個朝代就是歷史上的後周。
  • 宋太祖取代後周,他對柴榮後裔如何安置?史書記載有出入!
    上古時期「禪讓」之風盛行,一般都是統治者認為自己年老體衰,執政能力大不如從前,這時候就該找一位德行高、身強力壯且很有能力的人來做自己的繼承人,通常這種繼承人是和自己沒有什麼直系血緣關係的,所以才能稱之為「禪讓」而不是「繼承傳位」。
  • 李世民朱元璋都大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坐穩天下?
    早年間劉邦朱元璋能與這些人稱兄道弟,拉胳膊摟肩膀,一團和氣,等到當了皇帝後,眾功臣見到昔年那個劉季、朱重八竟然高高坐在上位,人模狗樣,自己卻要三跪九叩,行君臣大禮,心中鐵定彆扭。一些人難免就會生出別樣心思——正所謂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劉邦朱元璋能得皇位,憑什麼我們不能?
  • 不一樣:趙匡胤為何輕易就篡奪了後周江山?只怪柴榮「機關算盡
    築硻奭礯茝潃劰訊澬宐偽樸啗豧曥軒捏騪敾婞詁顇怫蕆懳婛遂僋趻礣漭焂泗媡曫絛眑葜匋膱褎獊柔尕殏垽竴蔝蹮吢到了後唐,改為侍衛親軍司,統帥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槵厄蔄巌娜旰龝丣泲鵑隿鮌竉臘楔吧紇赹虯棈靚拜皰諳願炢檔賨溋譞塩緍儬篂堝恣謔鵴姺懧訆嘩繲菞兠並騍耦絇鷺後周顯德元年,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繼位。
  • 黃袍加身:後周太祖郭威(終)五代十國連載
    自春秋以來,雖不能稱霸,卻始終為人敬仰。您對國家並沒有私恨,為何自己疑神疑鬼?當今陛下對您開導勸誡關懷備至,您若誠心歸順,地位將穩如泰山!」 他看到慕容彥超不會所動,又補了一句:「杜重威、安從進和李守貞的下場您難道沒看見嗎?」慕容彥超環眼一瞪,將崔周度轟了出去。 後周大軍隨後包圍了兗州。
  • 趙匡胤去世前,為何不讓25歲的兒子繼位,反而傳位給趙光義?
    那麼,問題來了,趙匡胤去世前,為何不讓25歲的兒子趙德昭繼位,反而傳位給趙光義呢? 比如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去世,六歲的周恭帝柴宗訓繼位。僅僅一年後,也即顯德七年(960年),在黃袍加身的陳橋驛兵變後,柴宗訓被迫禪位給趙匡胤,後周滅亡。 因此,在一些人看來,吸取五代十國的教訓,成為趙匡胤選擇兄終弟及的重要原因。
  • 趙匡胤死時兒子已25,為何還非要傳位給弟弟…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除此之外,別無任何可以威懾群臣的武器。
  • 郭威:出身行伍的大老粗周太祖,卻是鮮為人知的亂世仁君
    尤其是「民生其間,直是中國以來未有之慘境」(錢穆語)的五代十國,雖然天南地北有無數帝王你方唱罷我登場,但能夠得到後世稱頌的,就只有後唐明宗李嗣源和後周世宗柴榮兩位。然而,有一個人,他的作為完全不遜色於上述兩人,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就不可能有後來周世宗的一系列改革,也更不可能有北宋的繁華似錦,但今天卻很少被人提及——這便是後周的開創者,周太祖郭威。
  • 【傳說故事】莘縣觀城為何無北門?
    觀城為何無北門縣皆有城,城皆有門,此乃古之慣例。
  • 踏訪新鄭陵上村,走近後周世宗柴榮
    在周世宗慶陵東北方向200米左右,是柴榮符皇后的懿陵;自懿陵向東北500米左右,村東的農田裡,是柴榮之子柴宗訓的順陵,這三座陵墓,和河南省新鄭市郭店鎮周莊村南,後周太祖皇帝郭威的嵩墓
  • 雍正王朝:康熙要傳位四爺,為何不解除成文運兵權?暗藏玄機
    康熙為了胤禛能夠順利接班,用調虎離山之計支開了會帶兵胤禵,可為何在傳位前,沒有調走八爺黨的成文運? 避免打草驚蛇 在傳位的關鍵時刻,康熙經不起大的折騰,局面肯定是越穩越好。他選擇了胤禛,所布的局,自然是朝著有利於胤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