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三十四)——秦嶺無閒草(下)

2021-02-22 油麻菜

太白山拔仙臺日出前,彩霞滿天。拔仙臺是秦嶺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峰。「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可是因為海拔較高,山路艱險,能欣賞到的人並不多。

拔仙臺是以道觀命名,傳說當年武王討紂後姜子牙封神點仙就在這裡。山頂道觀據說供奉著姜尚封神點仙所坐的椅子,可惜我找了半天沒有找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現在山頂的道觀都被廢棄了,修行人不再,那麼姜子牙、八仙、藥王孫思邈.這些曾經生活在這大山裡的神仙隱士是不是也都離去?

能夠識別兩三千種藥材的毛老師說,如果評選中國藥山寶地,他會把票投給太白山、神農架、峨眉山、天山.海拔落差達三千多米的太白山地理位置獨特,地處東部溼潤平原之西,青藏高原以東,暖溫帶之南睡,亞熱帶之北緣。典型的秦嶺山地太白山氣候造就了太白無閒草,滿山都是寶。據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太白山現有種子植物1899種,苔蘚植物253種,蕨類植物120種,其中藥用植物達800餘種,草本藥用植物360餘種(包含太白七藥149種) 。


在毛老師眼裡,一塊斑駁的石頭上都有藥,「石霜,一味好藥!能止血,消炎,鎮痛,澀精。治療外傷出血,燙火傷.常見的燙火傷,用石霜適量,研粉撒敷或香油調敷傷處,療效很好。"這麼厲害?聽得我恨不得把石頭都搬回家。

在藥用性能方面,太白山中草藥藥效卓然。太白米、太白洋參、手掌參、秦嶺貝母、鐵棒錘到扣子七、蠍子七、頭髮七、紐子七、桃兒七.等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藥材,所以毛老師說完成《秦嶺七藥》之後,他寫的第二本書是《秦嶺地道藥材》,希望把家鄉最具代表性的藥材介紹給世人。當然,他還期望那些因藥名相同或是藥材模樣相似而導致用藥失誤的事不再出現了。

太白羌活。看著都親切,兩個月前孫曼之老師和餘浩討論風藥的用法時,我可把這名字記得牢牢的。

秦嶺貝母。毛老師小聲地說:「它止咳化痰的效果比起其它地方的貝母只好不差!」

白蠍子七。海拔三千以上漫山遍野都是,好藥啊!毛老師說用根入藥,三克就行,對治療慢性腸炎非常的好。此外祛風效果也好,對腰腿疼關節炎都很有效。

萱草。毛老師介紹它的藥性的時候我走神了,想起了蘇軾的「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最後我只聽見毛老師一聲笑嘆:「萱草能忘憂啊。」

野罌粟,山罌粟。

有人用它的名字寫過一首歌:「你身後的路,開滿罌粟,你說這是天,給你祝福 ..」


毛老師總是這麼帥帥的,山一樣的表情一臉堅定。

於是我偷偷地問毛老師的兒子毛勇進有沒有見他爸爸掉過眼淚?「有的,去年媽媽生日的時候,他給媽媽敬酒的時候掉過眼淚。說自己太迷戀大山草藥了,對家裡照顧不夠。」

一個人六七歲開始跟隨父親走進秦嶺大山,一走就是六十年,我很難感受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但是當我聽見毛老師轉身囑咐餘浩採太白洋參,不要把根都挖盡等著來年它還會長出來時,看見毛老師用枯枝雜草細心遮蓋住一棵正在開花的秦嶺貝母生怕她被貪心無知的人摧殘時,多少還是體會到了一位草藥醫生對大山裡一草一木的感情。


白雲蒼狗,如如不動的只有沉默的大山。

可是山就那麼幾座山,藥就那麼幾株藥,而人心有千千結病有千千萬,怎麼辦?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我發現餘浩的一個秘密,無論非常開心還是非常累,或是想不開的時候,他都會用地道湖北腔高吟《清靜經》,他說這裡面有所有問題的答案。這真的很有效,因為每次我一聽到他把「上德不德,下德執德」,讀成「上疊不疊,下疊基疊」的時候,也覺得一身輕鬆,連後腳跟都笑起來了。

山很高爬起來非常辛苦,有一段路餘浩醫生不得不向上一百步就停下來休息一陣子。坐在他身邊喘大氣的時候,他忽然感慨起來:「一個醫生要是拿爬山的拼勁來攻克癌症,那還是挺有希望的。我們常常在開三五個方子沒效的時候,產生退縮的心裡。病人需要拼,醫生也需要拼,把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醫生能夠盡全力,多花心思,多出招,肯定能解決很多問題。如果醫生看見一個坡很陡很長,就放棄,對病人說對不起,你自己爬吧,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想法。其實醫生一放棄,病人也就放棄了。我曾經治過的一個肝癌的病人就對我說,我不怕癌症,不怕吃藥苦,我怕就怕醫生不給我開藥了,醫生放棄了。」

大爺海的早晨。我們此次穿越秦嶺的線路:湯峪——下板石——上板石——文公廟——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藥王殿——南天門——三合宮——鐵甲樹,全程行走了三天時間。

據說藥王在太白南坡隱居十餘年,行蹤不定。不過我想大爺海到二爺海途中這片芳草地他一定來過。三爺海再往前走,就是玉皇池了。千萬年前兇猛的火山口,今天都化成一灣清水,好似太白山上的一滴淚。而過了南天門。下了海拔三千米,眼前的植被茂盛起來。俯身皆是太白米、太白洋參啦!


同行的還有周至當地的幾位草藥醫生,他們都是在追隨毛老師學習青草藥的。

採藥人的路艱險坎坷,採藥人的收入卑微低賤,而且民間中醫治病「冒的是賣白粉的風險,掙得是賣白菜的錢」,所以民間草藥醫生越來越少啦。

看管藥王殿的老漢。隋末唐初,被道教奉為藥王的孫思邈,隱居太白山南坡10餘年,鑽研醫藥學。孫思邈兩次拒絕了做官的機會,後世在太白山修建規模宏大的藥王殿,世世代代祭祀藥王。如今的藥王殿早已失去了往昔的榮光,根本無需看護了,老漢身後的那座破木屋就是。裡面神像也沒有,只有一張曾經在藥王殿供奉的神像的照片裝在木框裡充數。戶外登山人常常在殿裡避雨躲風生火做飯,殿裡一片狼藉。

也許是因為站在了藥王殿的碑邊,老漢忽然發話,說我也是一個草藥醫生!真的嗎?老漢一高興,當場說了一個偏方,「金刷把、壯筋草、紅毛五加皮,一味藥一兩,三味藥三兩,泡三斤酒,泡了喝了肯定腿腳有勁。」

「是吧?五千年能夠生生不息的傳統醫學,一定有她的道理,所以不必擔心她會失傳。」毛老師說我們自己盡心盡力去愛護她,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意義的事就行了。

老師你覺得自己爬山能爬到幾歲啊?

「我?寶刀不老,慢慢磨!」

「一個熱愛中醫的人,」毛老師走在先人踏出的崎嶇山道上說,「一定也愛自然,愛旅行,愛身體。」

相關焦點

  • 秦嶺無閒草 - 金臺資訊
    「你看,這是杜仲,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降壓、安胎等作用;在這個半山腰上爬滿著的藤蔓是葛根,性涼、氣平、味甘,具有清熱、降火、排毒等功效……」7月15日,在位於秦嶺深處的柞水縣紅巖寺鎮閆坪村,75歲的民間老中醫陳正章向記者介紹山道旁的中草藥名稱。
  • 秦嶺無閒草,來數數有多少中草藥?
    「你看,這是杜仲,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降壓、安胎等作用;這是貫眾,治療風熱感冒、目赤、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病,還能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等傳染病;這個半山腰上爬滿著的藤蔓是葛根,性涼、氣平、味甘,具有清熱、降火、排毒等功效……」7月15日,在位於秦嶺深處的柞水縣偏遠山區裡,紅巖寺鎮閆坪村
  • 初識秦嶺:太白山上無閒草
    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秦嶺被賦予了重要的地理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古人云:太白山上無閒草。走一趟太白山,勝讀半部《本草綱目》。秦嶺裸子植物9科、23屬、45種,分別佔全國相應同類別的81.81%、67.65%、23.31%。
  • 秦嶺終南山西安人的後花園
    秦嶺終南山位與西安以南,距西安只有短短幾十公裡的距離,有好幾條寬闊的城市道路直通那裡,山腳下一條環山公路將秦嶺七十二峪相互連在一起。每到周五人們以各種方式湧入山裡,去享受大山給人帶來的撫慰。在終南山的山腳下山谷中遍布著道觀古剎,風景名勝和歷史文化遺存。農家樂度假山莊等休閒娛樂場所也分布在山中的各個角落。這裡植被茂盛溪水潺潺,奇谷峻峰雲纏霧繞,古剎鐘聲與山鳥爭鳴。有人身背行囊緩慢的爬山,有人坐在石上吃喝暢談,有人松下打坐修禪,有人山頂放聲歌唱「我愛你中國」,高低胖瘦的男女老幼都盡情的發散著各種壓力,歡歌笑語之聲在終南山上空迴蕩。
  • 秦嶺終南山下,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王莽街辦—土門峪的桃花
    西安城南的秦嶺名曰—終南山。關於終南山,有一句成語「終南捷徑」。「終南捷徑」是針對隱居在終南山下的求取功名的人而言的,不是一個褒義詞,多多少少有諷貶之意。終南捷徑的故事發生在唐代,王維有詩歌「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寫的是太乙翠華山。而土門峪恰恰在太乙宮翠華山下。
  • 【我心中的大秦嶺全球徵文作品選登】NO.129 林侖散文:秦嶺終南山
    編者按:我心中的大秦嶺文藝作品全球徵集活動從5月23日西安曲江書城啟動以來,受到三十餘家國內外媒體的報導與關注,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截至8月31日,共收到稿件3626篇,平臺所有展播作品均為投稿作品。
  • 詩詞話秦嶺 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終南山》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詩詞話秦嶺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終南山》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04-26 22:29 字號:
  • 清居秦嶺終南山10餘年,第一次偶遇正一道長,他們以捉鬼為主業?
    有人去秦嶺終南山是為了隱居,有人是為了修行,有人是為了尋訪隱士和道長,還有人僅僅只是喜歡山裡的生活,我屬於後者。在秦嶺終南山住了十幾年,經常去秦嶺72峪遊玩,也經常去山裡尋訪隱士拜訪道長。前一段時間,居住在秦嶺庫峪太興山終南山居的我,平時沒事喜歡去爬爬太興山,去拜訪這裡的72湯房,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去拜訪一座道觀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老道長,簡單的寒暄之後發現,原來老道長住的離我不遠,因為年齡大了,從山上的廟裡搬到了山下居住。
  • 【呼籲】建議暫緩拆除秦嶺終南山三面觀音像
    7月7日,得知位於終南山觀音禪院的該佛像的拆除工作將正式實施後,李利安教授連夜在朋友圈緊急呼籲暫緩拆除,並從文化資源保護、信教群眾情感以及相關政策法規角度詳細列舉了停止拆除的理由。,始終遠離商業化,遠離低俗媚俗,不能視同國家三令五申秦嶺生態保護之後的新建建築,應暫緩拆除。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保護秦嶺丨秦嶺一座山脈的歷史!秦嶺一座山脈的歷史!秦嶺是橫亙於我國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脈,我國南北自然地理及氣候的分界線。南方北方、南人北人,皆因這座山脈的存在而存在。秦嶺非凡的身世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經記載:秦漢時,有條黑龍從秦嶺來到渭河飲水,其經過的地方形成一條土山,形狀如龍,龍首山就是由這條龍所變。
  • 秦嶺終南山裡的五味子、八月炸、野生板慄成熟了,這幾個峪口很多
    而秦嶺終南山不僅能看到雲橫秦嶺的美景,更重要的是秋季的秦嶺各種野果子成熟,也到了收穫的季節。在秦嶺終南山的很多峪口,例如子午峪、天子峪、抱龍峪、大峪、小峪、扯袍峪、庫峪、祥峪、太平峪等峪口,山裡的五味子、八月炸、野生獼猴桃、野生板慄、核桃等也都陸續成熟了,不過估計很多人不僅沒吃過,甚至都沒見過,還有一些人即便是在山裡碰見,也可能不認識吧。
  • 第一個關注到秦嶺終南山隱士的人
    「隱居在山上的修行人,秦嶺終南山裡面多得很!」而比爾波特,就是第一個關注到中國現代隱士的人,《空谷幽蘭》就是根據他1989年尋訪秦嶺終南山隱士寫成的一本書。- 1 《空谷幽蘭》-《空谷幽蘭》,一本寫終南山隱士的書籍,尋訪和成書的時間大約是1989-1993年。關於秦嶺終南山,他去過的地方,我大多去過;而我去過的地方,他大多沒去過。
  • 普通愛好者徒步秦嶺終南山主峰,這是最輕鬆的一條路線
    秦嶺,橫亙在中國大陸中部,涉及甘肅、陝西、河南等省份。在陝西,秦嶺是關中和陝北的重要分界。秦嶺北部是黃河流域,南部是長江流域。翻越秦嶺,是很多人的夢想。最早只有陳倉古道、褒斜棧道等,後來陸續開通了子午道等。
  • 唐詩鑑賞:王維·終南山
    終南山王維·五言律詩太乙近天都,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裡。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天都:天帝所居,這裡指帝都長安。連山接海隅。山連著山一直蜿蜒到海邊。✦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為誇張之詞。白雲回望合,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入看無。
  • ...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世界地質公園|西安|秦嶺北麓|翠華山|秦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李佳)5月26日下午,記者了解到,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西安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翠華山、南五臺景區均將於5月30日恢復正常售票。為減少人員接觸,景區將繼續採取預約登記模式,市民遊客可在相關平臺進行實名制購票。
  • 王維《終南山》解析
    ——《終南山》唐·王維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裡,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裡,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2.太乙:又名太一,終南山別名。3.天都:天帝所居,這裡指帝都長安。4.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5.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為誇張之詞。7.壑:山谷。
  • 這種秦嶺,才是「龍脈」的精華
    太白山雲海拔仙臺下的大爺海,是中國最神秘、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它是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時期的冰鬥湖泊,海拔3590米,常被人稱為「仙湖」。古時的秦嶺座落於長安城之南,因此被稱為「南山」或「終南山」。而人們現在所說的終南山,指的是秦嶺北坡的陝西周至、鄠(hù )邑、長安和藍田區域的山脈。自古,終南山就被賦予了深邃的歷史文化感。這裡遠離塵世,超凡脫俗,是道、佛、孝、壽文化的發源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稱。
  • 唐詩|王維《終南山》
    【注釋】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裡,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裡,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裡。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天都:天帝所居,這裡指帝都長安。
  • 西安研學-橫亙東西的華夏龍脈 秦嶺
    今天跟大家分享陝西的旅遊研學資源也是橫亙東西的華夏龍脈——秦嶺,讓我們一起了解下秦嶺的故事吧。秦嶺,東西走向,綿延數千裡,像一條巨龍橫亙在中華大地的中央,因而被稱為「華夏龍脈」。秦嶺山脈在陝西省境內可分為三段:周至以西到寶雞為西段周至、戶縣、長安為中段;藍田及其以東為東段。
  • 唐詩三百首|終南山
    【作品簡介】《終南山》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註解】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裡,秦嶺主峰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為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裡,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