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歙縣一座石橋建好了,卻不讓百姓通行,新娘子如何過橋嫁人

2020-12-23 新安雜談

徽州歙縣有很多的橋,橋的命名有自己的規律,有用方位命名的,有用地理名稱命名的,也有用造橋者名字命名的,還用好的寓意命名的。這其中,歙縣北門一座九孔石橋,叫做萬年橋,這個橋的名字就是有橋身堅固的寓意。

萬年橋歷經數百年,堅固依舊

據說這個橋建好的時候,徽州知府對於橋的名字糾結很久,後因為阻礙了交通,後來還是老百姓給橋起的名字。

萬年橋坐落在歙縣北門外,這個地方屬於交通要道,可以用四通八達來形容,這個地方來往人員眾多,臨時搭建的木橋或者是渡船,受到氣候限制,也不能通過牛馬車輛,不能滿足百姓的需求,知府就批准新建一座石橋,百姓自然非常高興,以後橋通了,大家往來更方便,經濟更發達,郊區變CBD了。

大橋的橋墩採用分水結構

中國老百姓有個習慣,喜歡湊吉利。什麼叫湊吉利呢?比如說選日子,能選兩個八絕不選一個,能要三個六肯定不喜兩個,於是很多人把結婚送親的日子選在了大橋建好的那天。道理和520結婚是一樣一樣的。

大家都算好了日子,等著大橋建成可以走人,他們就結婚。

話說到了那一天,真的就有十三個新娘要結婚。

結婚扎堆,送親的隊伍人更多

這浩浩蕩蕩的十三臺花轎,加上送親、送嫁妝的眾人,敲鑼打鼓,鞭炮喧天,好不熱鬧。

但是他們準備從這個橋上通過的時候,壞事了,前方衙役卻把橋攔住了,不給人走。

老百姓就不幹了呀,你橋都修好了,為什麼不給人走呢,再說了送親沒有到地方怎麼能走回頭路呢,豈不是寓意嫁不出去。

新建成的大橋不給百姓使用,為何

衙役也很無奈說:「不是我不給你走啊,是知府老爺不給人走啊。」

「知府老爺有什麼資格不讓我們走呢?」

「那橋豈不是白修了?」

百姓們群情激奮,一個個捲起袖子,大有一言不合就開練的架勢。

衙役急忙解釋道:「縣老爺也有縣老爺的考慮呀,你們就光想著自己方便,縣老爺想的卻是這橋才修好不知道安全不安全,回頭你們這麼多人一走,把橋走塌了算誰的責任呢?」

送親的隊伍太多了,不能出亂子

這下老百姓就不幹了,我們盼著等著橋修好了,都定在這一天結婚,你早又不說,現在怎麼辦?我們不可能等幾天再結婚的,人沒送到夫家,惹出亂子怎麼辦?

衙役說我也沒有辦法呀。

這時結婚的隊伍裡面有一個老者就說:「那你再去問問知府大人有什麼別的兩全其美的辦法?」

還別說,衙役真把知府帶來了。知府也害怕啊,十三家結婚的,現場好幾百人出了亂子,自己的帽子就不要了,腦袋搞不好還要搬家。

知府大人說,我也很無辜啊

知府師爺在知府的耳旁嘀咕了一陣子,知府走到橋前,咳嗽一下,清清嗓子,大聲道:「橋才建好,不是是否牢固,你們這樣過去,萬一出了事情,我如何向百姓交代,但是你們送親不可走回頭路,我也理解。這樣吧!此橋尚未有名字,新娘子如果能給橋取一個好的名字,我便擔下干係,讓你等通行,並送上賀禮。」

原來這是師爺獻的計策,橋名字的好壞,自然是知府說了算,管百姓出什麼名字,知府一概都說不好,也不算為難他們。

沒想到花轎裡的新娘識文斷字

本來如意算盤挺好,誰知道這花轎之中卻是有讀過書的大家閨秀,有三頂轎子傳出話來,答應了請求。這個花轎裡面分別是三個新娘,一個叫善姑,一個叫秀姑,還有個叫巧姑。

這個善姑就說:「民家橋,官家橋,官民同賀練江橋。」各位,這就是告訴知府,這橋不是官府說了算,民間也可用的,同時依據地理命名辦法,用地理名稱命名,因為這個橋架在練江之上,就叫練江橋,就好像現在的長江一橋,長江二橋,長江三橋。

你們說俗不俗?不要說知府不認可,就是我都覺得很俗,知府老爺一擺手說:「中規中矩,不妥不妥。」

送親是要趕在吉時前到,知府壓力很大

善姑轎子裡傳出:「東村竹,南村柳,西門磚塔北門橋。」這是典型的方位命名法則,同時兼顧東南西北,點明這橋在北邊,自然叫做北門橋。

知府老爺一擺手說:「中規中矩,不妥不妥。」

其實老百姓也知道這些名字大家都經常用的,知府老爺說不好,大家都覺得有道理,因為大家也覺得很普通。

這是巧姑轎子裡傳出話來:「南山猛虎,西山豹,千年媳婦萬年橋。」這巧姑有點生氣,暗諷道路不好走,做媳婦就是圖個吉利,本就受苦,寡婦為了噱頭,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給百姓增加了困難。

圖片為三戒碑的故事

但是縣令一聽,卻覺得很好,因為這句話也可以這麼理解為,百姓難行,唯有此橋大開方便之門,希望這橋萬年永固。知府就覺得好,通俗易懂,教化婚姻,那就叫萬年橋吧。

於是知府大手一揮,說到:「這個大橋叫做萬年橋,即日通行。」

於是在這個橋上又是爆竹喧天,兩岸的百姓手舉鮮花,歡送這個花轎過橋。

歷經500多年的萬年橋,還是很年輕啊

回到實際當中,在工程學上大橋建成以後,必須要有測試,要用一定的負載,在橋上來回走幾遍,確定要穩固了才可以放心。這十三個新娘子一起結婚,對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知府不給他們走也是有道理的,知府不敢惹出民怨,只能象徵地阻擋一下百姓,沒想到歪打正著,給這個橋取了一個好的名字,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徽州古城也有「金光穿洞」奇景,一座500年歷史的九孔古石橋
    徽州古城的「金光穿洞」奇觀,你覺得怎麼樣呢?也許沒有著名的北京頤和園那座古石橋的「金光穿洞」那麼美,不過徽州古城這座古橋的歷史要更久。這是歙縣縣城的一座石橋,歙縣是古徽州的州府,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像這樣的古石橋隨處可見,但是能看到金光穿洞的橋就不多了,也要看運氣吧。
  • 安徽歙縣徽州古城徵集第二屆古城牆春聯,獎品為2張景區門票
    安徽歙縣徽州古城徵集第二屆古城牆春聯,獎品為2張景區門票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12-12 08:42 來源
  • 皖南行,遊徽州古城,觀東方的凱旋門,品嘗名吃毛豆腐
    在古城西門的主幹路上有一座跨街而建的八腳牌坊——許國石牌坊。歙縣被稱為牌坊之鄉,明朝中期後,徽州人崛起,有了資金實力返回家鄉,築房、修祠堂、建牌坊。歙縣境內現存的牌坊就有一百多座,但都與許國石牌坊不能相比。許國石牌坊是八腳石牌坊,是全國現存的唯一的一座八腳石牌坊。
  • 1848年的徽州歙縣有點亂
    鴉片戰爭後的徽州是個什麼樣子?史料《歙邑利弊各事宜》讓我們看到了1848年的徽州歙縣的樣子。一亂。原來歙縣有許多殷實的有錢的富人,在1848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富人剩下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主要原因在於當地的地痞、流氓、無賴、惡棍及官吏。二亂。
  • 安徽歙縣:「非遺夜市」亮相徽州古城
    「非遺夜市」上的徽州民俗戲劇表演 吳建平 攝中新網黃山6月13日電 (劉浩 吳建平)12日晚,安徽歙縣徽城鎮府衙廣場舉辦2020年黃山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徽州古城非遺夜市」主題活動啟動儀式,近百個非遺產品攤位亮相夜市。
  • 安徽一座人皮橋,建者是一名寡婦,卻被剝了皮,石橋至今還在使用
    安徽現存的最長古石拱橋,修橋的是一名寡婦,因為觸犯律法還被剝了皮,因此橋也被稱為人皮橋。來到安徽歙縣旅行的過程中,見到橫跨練江兩岸的16孔石橋甚是壯闊。
  • 中國黃山·徽州百公裡超級越野賽的選手有福啦!歙縣A級景區免費遊!
    報名參加2021中國黃山·徽州百公裡超級越野賽有福啦!跑友們可在3月26日—28日享歙縣所有A級景區免門票的福利!(不含船票、導服費等二次消費)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景區吧!徽州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古城五峰拱秀,六水迴瀾,山光水色,楚楚動人。古城內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牌坊交織著古樸的風採,猶如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
  • 徽州古城:進了這座城,才算真正到徽州
    自此,歙縣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 ,「千古一縣」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古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井、古民居、古牌坊構成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歙縣古城又名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安徽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是徽州文化中心,已成為5A級風景區
    無徽不成鎮。明清時期的徽商足跡遍布天下,在中國商界中叱吒風雲。徽州的中心在歙縣,一直以來都是古徽州郡、州、府的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徽州古城也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府城裡的生活自然也跟村落裡有所不同。
  • 來自古徽州的火腿,看著都能流口水,網友:比金華火腿好吃
    來自古徽州的火腿,看著都能流口水,網友:比金華火腿好吃如果問你火腿是什麼,想必很多人會說金華火腿,卻不知道,來自古徽州的火腿才更有歷史淵源,也更加美味無比。在古徽州績溪胡氏宗祠的隔門腰花板上還雕刻有百姓雙手舉火腿的勞軍圖,可以充分印證著「金華火腿出徽州」的這段歷史。據考證,「徽州火腿」始於唐,盛於宋,自古就有「金華火腿在東陽,東陽火腿在徽州」一說。浙江金華與安徽徽州是近鄰,喝的同是一江水也是當年徽商首先到達的地方。唐朝詩人李白在金華就留下了這樣的詩句:「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他年一攜手,搖槳入新安。」
  • 徽州風俗
    徽州,自古為山越族居地,在遷入漢族之前,盛行「蠻民」習俗。只是在中原居民大量遷入皖南山區之後,才真正地改變了山越的風俗習氣。古代,徽州人捍衛鄉土的觀念相當濃厚,這是因為古徽州山林中的土著越民向有"勇悍尚武"之風,加上外來居民入居徽州,他們都必須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所以,徽州形成了一種「難以力服而易以理勝」的特性,成為安全的避難場所。
  • 【徽州】洪琴,歙南伏源河旁的一座千年古村!
    它歷史悠久, 秦始皇設歙縣,此處就有人類繁衍,它的古名叫洪鯨,三國時屬孫吳管轄地域,現以汪姓居多。據《汪氏族譜》記載,五代後周顯德年間(954),曾封給唐越國公汪華的後裔六十一世炎府君(名浩然),亂世中,汪浩然背著母親全副屍骨避難於洪琴大塘,從此汪姓在此起始並興盛。
  • 藏在深山裡的安徽古村落,是歙縣第一村,景色美到連央視也不放過
    而在黃山市境內的三區四縣中,歙縣的旅遊資源又更上一層樓。它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是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不僅擁有四大古城之一的徽州古城,還藏著新安江山水畫廊、棠樾牌坊村等各種風景名勝地。而在歙縣所有的旅遊景點之中,一個神秘而又獨特的小村子——賣花漁村,以其獨一無二的美景,成為歙縣的第一村。
  • 歙縣徽商大宅院:「一站式」看懂徽州建築文化,是民間藝術博物館
    歙縣是黃山市轄區的一個縣城,自古以來就是徽州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這片土地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歙縣之旅,首先來到了徽商大宅院景區。 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不但在徽州及安徽其它地區流行開來,在江浙一帶也頗受影響,在徽商大宅院景區內就能「一站式」的了解到徽州博大精深的建築文化,因為大宅院裡都是精華!
  • 歙縣徽州古城城門2021年掛春聯評選 || 天都詩社第83期
    8、王聲淼題歙縣古城陽和門聯:鼠遁牛來,古邑陽和開泰運;鶯歌燕舞,新春景麗待佳賓。9、江日平南譙樓外門戮力同心 古徽兒女昂首闊步新時代;百舸爭流 歙縣人民奮發進取續華章。徽園大門或暗門內面:輕呼緩吸 騰挪伸縮 太極功夫健身心;倡文重教 商學儒雅 徽州文化美山水。
  • 安徽歙縣:自駕大野風景道 感受徽州文化
    大野自駕遊風景道位於歙縣東部溪頭鎮,起於國道233與縣道竦溪公路交叉口的竦口大橋,全長123公裡。名曰「大野」,一是取自溪頭鎮舊名,二是這條風景道彎曲奇美,富有挑戰性,充滿「野性氣息」。  大野自駕遊風景道所在的溪頭鎮,俗稱歙縣裡東鄉,是重要的徽商故裡,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人文歷史。  驅車前行,途中有古蹟、墓祠、亭閣、石坊和明清建築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千年藍田村,這裡是江南「葉氏起源地」之一,歷代人才輩出,曾經千戶萬丁,留有獅象把門、攬勝潭、石佛洞等自然勝景和如來佛柱、文昌閣、正誼學堂等人文景觀,是個探幽尋古好去處。
  • 徽州的八腳牌坊
    在皖南徽州,牌坊是與民居、祠堂並列被譽為古建「三絕」,成了徽州的標誌。
  • 徐玉基 | 歙縣,抬頭猶見秦時月
    歙縣不但是歙州的府名來源,而且歙州、徽州州治一直設在歙縣城內,歙縣也成為歙州和徽州的第一大縣。在史書上,定天下縣為「望、緊、上、中、下」五個等級,歙縣一直是緊縣或望縣。據中國第一部地方志南宋《新安志》記載,唐武宗會昌年間(公元845年前後)是為緊縣,到宋代升為望縣,即全國一流的縣。
  • 歙縣上路街採訪歙縣博物館王紅春博士
    此前一年,新世紀的曙光已經滲透進了徽州,西式的郵政局在徽州開業,各鄉鎮開設郵政代辦所。但為了給即將滅亡的清王朝唱上一首輓歌,徽州府知府黃曾源還主持修建了徽州府最後一座牌坊——孝貞節烈磚坊,同一年,黃曾源在漁梁壩祠題額「崇報立達」,作《修壩記》,勒碑於祠。在這個新舊世界交替的邊緣時刻,以此坊象徵對女性的壓榨和剝削來作為告別舊世紀的紀念碑,也頗為諷刺。
  • 中國年 歙縣味 2021年第三屆歙縣過大年自駕遊活動
    被走街串巷時人們臉上的笑容深深的感染這個春節跟我們一起在歙縣千年古村落裡尋找久違的「年味」走進中國風畫卷 過一個別樣的歙縣年歙縣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素有「東南鄒魯」、「徽商故裡」、「文物之海」、「禮儀之邦」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