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八腳牌坊

2021-03-05 述德堂

在皖南徽州,牌坊是與民居、祠堂並列被譽為古建「三絕」,成了徽州的標誌。古徽州享有「禮儀之邦」美譽,原有牌坊一千多個,現尚存有百餘個,被譽為「牌坊之鄉」。樹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後恩,是古人一生的最高追求。牌坊是由欞星門衍變而來的,成熟於唐、宋,至明、清已登峰造極。

今天,我們來談談,古徽州城內的許國石牌坊。

許國石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故俗稱「八腳牌樓」。南北長 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面積78.13平方米。

許國(1527一1596),字維楨,歙縣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萬曆十二年以雲南「平夷」有功,晉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許氏衣錦還鄉,當年即立此坊,故坊上鐫有「恩榮」、「先學後臣」、「上臺元老」、「大學士」、「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字樣。字為館閣體,明書法家董其昌書刻。

許國石坊是仿木構造建築,有脊、吻、鬥拱。由前後兩座三間四柱三樓和左右兩座單間雙柱三樓式的石坊組成。石料全部採用青色茶園石,有的一塊就重達四、五噸。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坊、每一塊匾額,每一處鬥拱和雀頂,都飾以精美的雕刻。12隻獅子,前後各四,左右各二,雄踞於石礎之上。

這牌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內外側都有精美的圖飾,南面雕的是「巨龍騰飛」,象徵皇帝南面而王;內側雕「英(鷹)姿(雉)煥(獾)發」,頌揚皇上年輕有為;東面雕「魚躍龍門」表示許國是科班出身;內側雕「三報(豹)喜(喜鵲)」,喻許國在萬曆年間的三次升遷。兩面雕「威鳳祥麟」。「鳳」和「麟」乃文風鼎盛;內側雕「龍庭舞鷹」,「舞鷹」諧音「武英」,暗示許國身居武英殿大學士的地位。北面為「瑞鶴翔雲」,寓意天下太平;內側為「鹿鳴圖」借《詩經.鹿鳴》篇意,表示許國身為禮部尚書,常會嘉賓學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明清代的牌坊有四種,第一是御製即皇帝批准朝廷出資;第二是榮恩即皇帝批准,地方出資;第三是聖旨即皇帝批准,自己出資;第四種是赦建即皇帝口頭答應,自己出資。

據說,許國在雲南「平夷」有功,皇帝批准他回家建牌坊。許國老回到家鄉,看到家鄉四腳牌坊到處都是,再建四腳的沒有特色。因此,他就自我決定建一個八腳的牌坊。而八腳牌坊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建造的。竣工後,許國老遲遲不敢回朝廷,拖了八個月才回來見皇帝,見到皇帝跪下不吭聲。皇帝見他不作聲便說,許國老,你回去八個月了,時間太長了,不要說四個腳的就是八個腳的牌坊也建好了。許國一聽,連連磕頭說,謝恩,臣建的就是八個腳的。皇帝聽後哭笑不得,也就默認了。

所以說,歙縣內全國唯一的八腳牌坊是一個違規建築,卻保存了四百多年,成為全國文保單位。

               2020年5月6日

2021年元月8日修正

相關焦點

  • 徽州古城有一座最獨特的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大字,讓人肅然起敬
    徽州古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樣式,徽州古城的古街上,立著最獨特的鳥居,上面寫著三個大字,看著不禁肅然起敬,徽州古城的其他牌坊都有四隻腳,而這個牌坊有八隻腳,為什麼?一說到八個腳的牌坊,就知道是位於安徽省歙縣的許國牌坊,也叫作八腳牌坊,保存在安徽省禪縣的牌坊有118家,被稱為牌坊之鄉,這個八腳牌坊是由名為許國的明朝大官建造的。
  • 皖南行,遊徽州古城,觀東方的凱旋門,品嘗名吃毛豆腐
    對歙縣的徽州古城嚮往已久,它是皖南旅行中的重要一站。歙縣歷史悠久,從秦朝立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徽州文化、徽商、徽菜的發源地。這裡有徽硯、徽雕、徽茶、徽派建築、徽州戲曲等完整的徽派文化體系。徽州古城內的主要景觀有徽園、許國石坊、徽州府衙、徽商大宅院、鬥山街、太白樓、徽州街巷、黃賓虹紀念館、陶行知紀念館等。走進古城的大門,一座座精美的徽派建築,翹角飛簷,白牆黛瓦,層層疊疊,跌宕起伏,錯落有致。
  • 明朝古蹟「八角樓」,已成為徽州古城的象徵之一,中國僅此一例
    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城內陽和門東側,跨街而立。立於明萬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許國石坊是許氏衣錦還鄉時在家鄉歙縣立此坊。許國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圍合,中國僅此一例。徽州古城的代表景點,與其他的牌坊有所不同。
  • 安徽古城裡的石雕牌坊建築
    在中國安徽曾經的徽州古城,也就是現在的安徽黃山南麓的歙縣徽城鎮,從「陽和門」而入,有一座許國大學士石牌坊(許國石牌坊),俗稱八腳牌樓,為許國大學士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為自己所建牌坊。 許國,字維禎(公元1527-1596年),歙縣人,嘉靖已丑年進土,歷仕嘉靖、隆慶、萬曆三朝。
  • 安徽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是徽州文化中心,已成為5A級風景區
    徽州的中心在歙縣,一直以來都是古徽州郡、州、府的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徽州古城也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府城裡的生活自然也跟村落裡有所不同。徽州古城門票100元,憑票可以從任意城門進入古城,並可參觀城內的徽州府衙、南譙樓、城牆、陶行知紀念館等以及城外的漁梁壩。如果是在晚上或清晨,則所有大門均無需查驗門票。
  • 一座具有獨特「城套城」風格的古城,徽州古城是我國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景區內古民居群交織在一起,頗具古樸的風採,像一座氣勢磅礴的歷史博物館。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 徽州最美的是人
    許國石坊前一張老照片父親有張黑白老照片,身後是座徽州牌坊,上書蒼勁大字「大學士」。那張照片拍攝於1983年,那年他剛大學畢業,來黃山援建豐樂水庫。許國石坊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位於歙縣城內陽和門東側。
  • 徽州古城:進了這座城,才算真正到徽州
    自此,歙縣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 ,「千古一縣」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古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井、古民居、古牌坊構成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歙縣古城又名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 王振忠 | 徽州的「女祠」與「庶母祠」
    自明初以來,鳳陽人打著花鼓外出逃荒,一向是傳統時代中國農村破產的象徵之一;而稍後在江南各地誇奢鬥富的巨腹商賈,則有相當不少就出自徽州歙縣。在安徽,以長江一線為地理分界,南北人文景觀呈現出顯著的區域分異。▲徽州三絕迄至今日,在疇昔徽州府首縣——歙縣境內仍然是牌坊林立,以致此處素有「牌坊城」之別稱。
  • 王振忠:徽州的「女祠」與「庶母祠」
    自明初以來,鳳陽人打著花鼓外出逃荒,一向是傳統時代中國農村破產的象徵之一;而稍後在江南各地誇奢鬥富的巨腹商賈,則有相當不少就出自徽州歙縣。在安徽,以長江一線為地理分界,南北人文景觀呈現出顯著的區域分異。▲徽州三絕迄至今日,在疇昔徽州府首縣——歙縣境內仍然是牌坊林立,以致此處素有「牌坊城」之別稱。
  • 剛出生就被賜牌坊?還有宋仁宗賜匾!安徽這個徽派古村落好有看點
    許村建築群中,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一共有15處,主要包括牌坊、祠堂、宅第、廊橋等建築,所以在村子裡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政府設立的保護碑。許村牌坊的故事如果同許村村民提起牌坊,他們一定跟你津津樂道,這裡的牌坊比棠樾牌坊群還要多一處,一共有八座,散落在村中的各個角落。其中有兩座是門坊,同時也就作為了宅第的大門。
  • 輝煌800年的徽州古村,一個家族三座祠堂七道牌坊,5A級景區
    不過胡雪巖只輝煌了他那一代,而在徽州,有一個徽商家族卻興盛了800多年,他們就是歙縣棠樾村的「鮑氏家族」。這是著名的「棠樾牌坊群」,由七道牌坊組成,它們都屬於棠樾鮑氏家族。棠樾村位於現在的黃山市歙縣,歙縣曾是古徽州州府所在地,徽商故裡,徽文化發祥地。徽州地區的古村落中留下的古牌坊很多,但是一個村有七座牌坊,而且屬於同一家族的,棠樾獨一無二。
  • 歙縣徽州古城城門2021年掛春聯評選 || 天都詩社第83期
    徽園大門或暗門內面:輕呼緩吸 騰挪伸縮 太極功夫健身心;倡文重教 商學儒雅 徽州文化美山水。陽和門東面馳騁朝野穩社稷 許國智慧傳南北;求真生利為民眾 行知才學貫東西。10、丁香草縣府州府「府連府」上下同心同德翕城甕城「城套城」裡外相襯相託徽州四類雕刻精華名揚四海許國八腳石牌氣勢威震八方註:歙縣曾謂翁縣11、宋貞漢暗門暗柳明花處處詩,大美古城,燕愁胡適;門聯福字家家酒,小康盛世,風說行知。
  • 安徽自駕遊: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在歙縣,城牆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刻有紅色的「徽州古城」。整個城樓是古代建築,青色的磚牆,正中央掛著徽州的牌匾。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現在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的徽園古樸典雅,徽園裡的牌坊、祠堂和古民居有「徽州古建三絕」之稱。
  • 山河錦繡——四大古城之徽州古城
    「無祠則無宗,無宗則無祖」,千百年流傳於古徽州的民間諺語道出了祠堂在徽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徽州祠堂文化博大精深,祠堂是徽州每一個村落必有的建築,與民居、牌坊並稱「徽州三絕」。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風,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祠堂在徽州古建築中,無論從建築設計、工藝美術、雕刻裝飾等都是高檔次的,它在徽州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反映。
  • 徽州古城數十條大街小巷,你都去過嗎?
    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城的的建設較早,據弘治《徽州府志》載,從宋代起城內就」康莊坦然,市肆輳集「。從宋代到民國,城內已有府前街、大街、小北街、大北街、東門頭街、南街、西街、鬥山街、上路街、玉屏街、十橫街、后街等數十條大街小巷。
  • 興衰八百年的傳奇徽商家族,六座牌坊都是皇帝敕封,國庫出資興建
    徽州文化能夠流傳至今,依賴於它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徽州文化,滲透在徽州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古代徽州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結合體。在1120年到1911年間,在徽州發展出來的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黃金時期,並且和「藏學」、「敦煌學」並列為「國學三大地方學科」。
  • 皇家騎士之間的戰鬥,八腳馬獸對公爵獸
    強者之間的對話總是讓人熱血沸騰,今天為大家講述赫赫有名的「皇家騎士」中兩大強者「八腳馬獸」和「公爵獸」之間的戰鬥。,「八腳馬獸」的強大無需解釋。我們再看看「公爵獸」和「八腳馬獸」完全體時期的對比,「公爵獸」的完全體為「大古拉獸」,完全體就有匹敵究極體的破壞力,而「八腳馬獸」的完全體為聖獸型的「麒麟獸」也是有凌駕究極體的戰鬥力。而兩大強者的對戰在於同歸於盡中結束,「八腳馬獸」用必殺技「奧丁之嘆息」將自己和「公爵獸」冰封,起來,然後沉入黑暗深淵。
  • 徽州建築,多少美麗?多少遺憾?
    位居全國第13位清代進士684人居全國第4位 「父子進士」「兄弟翰林」在這裡俯拾皆是一座座旌表功德宣明教化的牌坊因此拔地而起(上文數據源自《徽州古村落》,下圖為棠樾牌坊群,其中一座為乾隆題寫的「慈孝天下無雙裡,錦繡江南第一鄉」牌坊,攝影師@王昆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