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進了這座城,才算真正到徽州

2021-02-17 行走觀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新春東巡至會稽(今浙江紹興),面對一片山越蠻荒之地,賜了一個名:「歙」。自此,歙縣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 ,「千古一縣」歙縣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徽州古城內古橋、古塔、古街、古巷、古壩、古井、古民居、古牌坊構成一座氣勢恢宏的歷史博物館。

歙縣古城又名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國家5A級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說,只有進了這座千百年文化沉澱下來的城,才算真正到了徽州。

徽州府衙,被譽為「徽州的故宮」。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築規制,採用「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對徽州府衙進行了修復。徽州府衙總佔地面積2.4公頃,建築面積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譙樓、儀門、公堂、二堂、知府廨組群,整體建築氣勢雄偉,規模龐大,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精髓。

 許國石坊,又名大學士坊,俗稱八腳牌樓,明萬曆十二年(1584)建,坊石質為礫凝灰巖(茶園青石),八柱,口字形平面,南北長11.56米。南、北二面依二柱三樓式,東、西二面依四柱三樓沖天柱式,結構穩固,造型豐滿。石坊施以仿木構建築彩繪的雕飾,圖案典雅,刀法嫻熟。許國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傑出的代表,綜合體現了石坊建造技藝的最高水平,其四柱三樓沖天式石坊形制,垂明清數百年,在石坊建築史上佔有突出地位,全國獨一無二。

許國(1527——1596),字維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萬曆十一年(1583),許國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十二年,因雲南平叛決策有功,晉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賜建牌坊。卒贈太保,諡文穆。

南譙樓,始建於隋末,為歙州(今徽州)人汪華吳王府外子城的正門門樓。後歷代均有維修。三重三開間,高約20米,寬約15米,進深約10米。磚木結構,懸山頂,重簷高脊,紫牆青瓦。下為門厥,門闕寬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中門闕門扇隱去二根,只顯出二十四根,所以當地人。又稱它為「二十四根柱」。每根柱圍1米餘,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牆壁,用以支撐大梁。雖歷經風雨,多次修繕,但古制古風依舊,為江南一座有名的古譙樓。

陶行知紀念館,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睿,大學時代曾名知行,歙縣黃潭源村人、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大眾詩人。他於1917年從美國學成歸國,著力推行平民教育,創辦南京曉莊師範學校,推行」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84年由崇一學堂舊址改建。紀念館大門為東向,用青灰色水磨磚砌。門額鐫刻「陶行知紀念館」六個填金大字。門外兩旁置獸環石鼓,門廳正中設陶行知胸像。後進為展廳,陳列陶行知生平介紹和有關文獻、實物。

鬥山街,因形似北鬥星狀而得名,建於明清時期,街長300多米,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於一體,並濃縮了徽派建築的主要特色,以許、汪、楊、王四大家宅為主要代表,氣勢恢宏,造型古樸,雕飾精緻,自成一格,是古徽商的群居地。

徽州古城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建於明、重修於清的歙縣古城,分內城、外廓,有東西南北4個門。此外還保留著甕城、城門、古街、古巷等。

 歙縣是「中國歙硯之鄉」,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歙硯的製作材料被稱為歙石或歙硯石,一般需要5-10億年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歙硯為歷代文人所稱道。南唐後主李煜說「歙硯甲天下」;蘇東坡評其「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米芾說:「金星宋硯,其質堅麗,呵氣生雲,貯水不涸」。

歙縣又是「中國徽墨之都」,徽墨有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鬱,奉肌膩理等特點,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

行走古城巷陌間,品嘗徽州風味小吃除了可以解饞以外,還可以藉此了解當地風情。徽州風味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

徽州筍乾肉絲麵,當地人稱之為澆頭面。徽州澆頭面吃過後令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究其原因,當然重在澆頭好,徽州傳統澆頭的主料大多為豆乾,筍乾和肉絲。是很多徽州人的早餐首選,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的思念。

徽州茶葉蛋的起源已經無從查考了,默默地飄香於街頭巷尾每一間早餐小吃店。

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徽州毛豆腐,被稱為徽州一大怪,獨具風味,相傳其起源與朱元璋有關係。

徽州燒餅又名皇印燒餅、救駕燒餅、蟹殼黃燒餅,是很多遊客到徽州給親朋必帶的手信之一。剛出爐的燒餅色澤金黃,吃起來酥脆爽口,油而不膩。

徽州又一怪,臭鱖魚是每一家徽菜館的招牌菜,徽州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

歙縣還有一道魚頭燉豆腐在唐代時曾令詩仙李白大為迷戀,名曰「太白魚頭」,其原料講究,魚頭來自新安江,豆腐所用黃豆為新安江畔的「六月黃」,水則是徽州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千年古泉「五明寺泉」。

城內逛吃逛吃,別忘了去古城河對面披雲峰下的新安碑園轉一轉。新安碑園依山傍水而築,顯得幽深而奇巧,它因陳列了兩套著名帖刻《餘清齋》和《清鑑堂》而馳名。園內還有一座太白樓,唐代詩人李白來歙訪隱士許宣平不遇,曾在此飲酒,後人為紀念李白,特將酒肆改名為「太白樓」。登上太白樓,便可遙望建於北宋時期的長慶寺塔。

出城經過太平橋即到新安碑園。站在太平橋上,可以觀賞四方景致;北望黃山巍巍;下看練水潺潺;東瞧秀麗的河西公園;西觀披雲峰下的太白樓和長慶寺塔。

華燈初上,古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重現「清明上河圖」般的繁華。

古城仁和樓前徽園廣場上的美食夜市,是古城晚上最熱鬧的地方,本地人來這裡開心,外地人來這裡體驗。

大排檔往往可以吃到最地道的徽州家常菜,當然,大排檔不僅是饕餮陣地,伴隨著鄰桌的喧鬧聲、歌手的樂曲聲,也是旅途中一種特殊的享受方式。

海內十分寶,徽商藏三分。徽州古城不是遇見就能完全觸摸,如果想解開徽州密碼,浩潮徽州還有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等你慢慢去研遊。

來源:歙縣旅遊委員會

徽州文化旅行諮詢:(手機/微信:18055915426)

相關焦點

  • 山河錦繡——四大古城之徽州古城
    同學們,上期我們遊覽了平遙古城。今天,讓我們走進另一座古代名城——徽州古城。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成鎮。古城始建於秦朝,自唐代以來,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縣治與府治同在一座城內,形成了城套城的獨特風格。「徽」字,拆開之後是「山、水、人、文」,是美好的意思,而徽州,也確實美得讓人難以想像。
  • 安徽自駕遊: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在歙縣,城牆前面有一塊大石頭,上刻有紅色的「徽州古城」。整個城樓是古代建築,青色的磚牆,正中央掛著徽州的牌匾。徽州府衙建於元末明初,現在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的徽園古樸典雅,徽園裡的牌坊、祠堂和古民居有「徽州古建三絕」之稱。
  • 徽州最美的是人
    他說,三十多年前,從合肥到黃山,要坐整整一天車。那是他第一次來皖南,驚嘆徽州文化的深厚,還在歙縣許國石坊前留了影。這家名為「徽州井觀」的客棧,老闆叫李梅,自稱「歙縣鄉下人」。之前做平面設計,因為太喜歡古徽州,本想在老城開家花店。租房過程中碰上這間「探花府」,很合適做民宿,一不做二不休,2017年和哥哥一起創業,民宿開了三年半。
  •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值得前往嗎?
    去過黃山好幾次了,徽州古城倒是第一次。莫名覺得名氣不是太大,也沒有太多的期盼,實際遊玩體驗也只能說真的很一般。徽州古城,又名歙縣古城,古稱新安郡,位於安徽黃山市歙縣徽城鎮,總佔地面積24.7平方公裡,始建於秦朝,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徽州古城景點有許國石坊、鬥山街、陶行知紀念館等地,是保存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 一座具有獨特「城套城」風格的古城,徽州古城是我國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以前一直是徽州府治所在地,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景區內古民居群交織在一起,頗具古樸的風採,像一座氣勢磅礴的歷史博物館。徽州古城是中國三大地方學派之一的"徽學"發祥地,被譽為"東南鄒魯、禮儀之邦"。
  • 安徽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是徽州文化中心,已成為5A級風景區
    徽州的中心在歙縣,一直以來都是古徽州郡、州、府的所在地,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徽州古城也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府城裡的生活自然也跟村落裡有所不同。徽州古城門票100元,憑票可以從任意城門進入古城,並可參觀城內的徽州府衙、南譙樓、城牆、陶行知紀念館等以及城外的漁梁壩。如果是在晚上或清晨,則所有大門均無需查驗門票。
  • 他的墨裡,藏了一座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將徽州古城的圖案重新設計布局到徽墨裡,古城裡有幾十個人物,這些人物的形態動作生動反映了徽州的風土人情。把傳統的徽州文化嵌入到一個個墨上,放眼望去,似是將整個老徽州盡收眼底,這強烈的文化衝擊,不禁叫人稱奇。匚 我只不過多走了一條路 「墨雖然是拿來寫字的,它其實是一個傳統工藝,既然是傳統工藝,你為什麼不能賦於它藝術的表現?」 1990年前後,當身邊的墨廠因不景氣的市場接連倒閉之時,這個想法便在項勝利的腦海中不斷盤旋。
  • 皖南行,遊徽州古城,觀東方的凱旋門,品嘗名吃毛豆腐
    名勝就有五六十處,能寫成一本厚厚的遊記,徽州古城是其中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從宋代開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了1400年。它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位於歙縣縣城中心位置,現在也是這裡的商業中心,旅遊網紅打卡地。徽州古城內的主要景觀有徽園、許國石坊、徽州府衙、徽商大宅院、鬥山街、太白樓、徽州街巷、黃賓虹紀念館、陶行知紀念館等。走進古城的大門,一座座精美的徽派建築,翹角飛簷,白牆黛瓦,層層疊疊,跌宕起伏,錯落有致。
  • 黃山、西遞、黔縣古城、徽州古城、屯溪老街汽車5日遊
    黃山、西遞、黔縣古城、徽州古城、屯溪老街汽車5日遊!
  • 徽州古城也有「金光穿洞」奇景,一座500年歷史的九孔古石橋
    徽州古城的「金光穿洞」奇觀,你覺得怎麼樣呢?也許沒有著名的北京頤和園那座古石橋的「金光穿洞」那麼美,不過徽州古城這座古橋的歷史要更久。這是歙縣縣城的一座石橋,歙縣是古徽州的州府,境內歷史古蹟眾多,像這樣的古石橋隨處可見,但是能看到金光穿洞的橋就不多了,也要看運氣吧。
  • 【徽州文化】徽州民間故事——毛豆腐與朱元璋
    看到這毛絨絨的豆腐,很多人肯定不敢吃不過小編吃了好幾塊,味道好極了
  • 徽州古城數十條大街小巷,你都去過嗎?
    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城的的建設較早,據弘治《徽州府志》載,從宋代起城內就」康莊坦然,市肆輳集「。從宋代到民國,城內已有府前街、大街、小北街、大北街、東門頭街、南街、西街、鬥山街、上路街、玉屏街、十橫街、后街等數十條大街小巷。
  • 安徽歙縣:「非遺夜市」亮相徽州古城
    「非遺夜市」上的徽州民俗戲劇表演 吳建平 攝中新網黃山6月13日電 (劉浩 吳建平)12日晚,安徽歙縣徽城鎮府衙廣場舉辦2020年黃山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徽州古城非遺夜市」主題活動啟動儀式,近百個非遺產品攤位亮相夜市。
  • 安徽最美城市,典型水墨畫,徽州古城不能錯過
    它不僅是徽商的故鄉,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黃山市還有兩處世界遺產。這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球文化和自然世代遺產。皇帝在古代很有名。它是中國最著名的山之一,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奇山。讚美黃山的文人不在少數。這座城市綿延數百英裡。有82座山,大小不一。黃山有奇松、雲海、溫泉、奇石四大奇觀。而當地的日出也是很多人不會錯過的風景。
  • 【徽州】不可錯過的那些徽州小吃
    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這兩道工序相當繁雜,技術性又很強,所以只有少數廠家能生產這種糕點。徽州風俗,農曆年前後用「芙蓉糕」招待貴客嘉賓。17、徽式炒麵:徽州風味小吃。炒麵採用徽式傳統的座槓刀切面,比機器壓面味道好,皮質柔潤、爽滑、韌性大。
  • 歙縣徽州古城城門2021年掛春聯評選 || 天都詩社第83期
    10、丁香草縣府州府「府連府」上下同心同德翕城甕城「城套城」裡外相襯相託徽州四類雕刻精華名揚四海許國八腳石牌氣勢威震八方註:歙縣曾謂翁縣11、宋貞漢暗門暗柳明花處處詩,大美古城,燕愁胡適;門聯福字家家酒,小康盛世,風說行知。
  • 中梁遠見徽州新時代|以江灣為序,與城市共鳴
    千百年前,古徽州從歷史滌蕩中蘊生,這座鑲嵌於秀麗東方的城市,見證著一個又一個時代的交織。
  • 安徽最美的2座古城,其中1座是壽縣古城,你去過嗎?
    安徽省歷史人文豐富,境內好山好水好人家,要說最美的古城,有2座古城頗具代表性,其中1座是壽縣古城,不知道你去過嗎?徽州古城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境內,黃山旅遊資源豐富,其實黃山市境內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歙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徽州古城地處練江北岸,始建於秦朝,在唐代以後就成為古徽州的核心所在,現在徽州古城景區主要有許國石坊、新安碑園、太白樓、鬥山街、漁梁壩等等景點。
  • 徽州古城有一座最獨特的牌坊,上面寫著三個大字,讓人肅然起敬
    徽州古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樣式,徽州古城的古街上,立著最獨特的鳥居,上面寫著三個大字,看著不禁肅然起敬,徽州古城的其他牌坊都有四隻腳,而這個牌坊有八隻腳,為什麼?一說到八個腳的牌坊,就知道是位於安徽省歙縣的許國牌坊,也叫作八腳牌坊,保存在安徽省禪縣的牌坊有118家,被稱為牌坊之鄉,這個八腳牌坊是由名為許國的明朝大官建造的。
  • 濟南出發,徽州自駕,一程山水一程歌,一夢到徽州
    直到我去了徽州,總算找到了這樣一片世外桃源般安靜祥和的古城古鎮。徽州,古稱歙州,"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農田和莊園。"無論白天黑夜,徽州都像是一副恬淡的水墨畫。在徽州古樸村落是一絕,這裡有白牆黛瓦高高的馬頭牆,有通幽曲徑縱橫交錯,村外河流環繞村內溪流潺潺,水塘梯田點綴山間,小村靜謐深幽,居住的多為老人,嫋嫋炊煙過後老人們端著飯碗或蹲或坐就在大門前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