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獨立帳戶去年前11個月賺20% 收益率超險資平均值4倍

2021-01-09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蘇向杲

《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去年前11個月,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4.77%。其中,獨立帳戶平均收益率為20.36%;非獨立帳戶平均收益率為4.63%。對比來看,獨立帳戶收益率是險資平均收益率及非獨立帳戶的4倍有餘。

有險資資管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獨立帳戶指的是投連險獨立帳戶等帳戶,收益率較高的原因是,投連險等獨立帳戶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投資收益和風險,險企可配置於權益市場的資產更為靈活,在去年權益市場向好的大環境下,獨立帳戶普遍出現高收益率。

險資獨立帳戶大賺

險資獨立帳戶可反映險資在權益市場的部分投資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險資運用收益達9628.5億元,平均收益率為4.77%。其中,獨立帳戶資金運用收益達366.4億元,平均收益率為20.36%;非獨立帳戶資金運用收益達9262.12億元,平均收益為率4.63%。對比來看,獨立帳戶收益率遠高於險資平均收益率及非獨立帳戶。

不過側重權益市場的獨立帳戶絕對收益額在險資總收益佔比中並不高,因此,其對險資整體收益水平的提升貢獻並不高。這也是歷年來險資運用的格局所形成的,且短期內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目前,巨量險資配置佔比中,形成「固收為主、權益為輔」的格局。監管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債券、銀行存款這兩大固收類資產佔險資配置比例的近五成。

具體來看,截至去年11月末,險資運用餘額為212071.8億元,較年初增長14.47%。其中,銀行存款25959.7億元,佔資金運用餘額的12.24%;債券78338.8億元,佔比36.94%;證券投資基金9854.7億元,佔比4.65%;股票18371.3億元,佔比8.66%。整體來看,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不到15%,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由於險資對權益市場配置相對謹慎,側重權益市場的獨立帳戶資產佔比近年來也一直保持在低位,收益佔比也較低。

部分獨立帳戶收益率超50%

從去年前11個月的整體收益情況來看,受益於權益市場走勢向好,投連險獨立帳戶普遍取得不錯的收益率,單個帳戶投資收益率最高可達54%。

從去年前11個月收益率靠前的投連險帳戶來看,根據華寶證券的統計,太平策略成長型帳戶收益率高達54.96%,為收益率最高的帳戶。此外,太平價值先鋒、滙豐匯峰進取、中意積極進取等投連險帳戶均取得超40%的收益率。

從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獨立帳戶的整體收益來看,僅2個帳戶收益率為負,其他帳戶普遍跑贏上證指數。

從去年11月份單月來看,投連險獨立帳戶收益率名列前列的帳戶包括太平智選動力增長型(8.79%)、泰康優選成長型(8.42%)、新華創世之約(6.81%)、德華安顧價值增長(6.55%)、泰康安盈回報(5.95%),這些帳戶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

儘管去年投連險獨立帳戶收益率較高,但這並沒有帶動投連險規模的快速增長。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業務獨立帳戶本年新增交費341億元,同比下滑1.4%。

隨著股市波動加劇及人身險公司持續轉型,投連險保費規模日益式微。去年前11個月投連險業務獨立帳戶新增交費佔人身險公司新單原保費收入的比重不到3%。

從產品形態上說,一款投連險內部會設定不同類型的多個資金帳戶,如激進型、平衡型、穩健型等,每個帳戶再根據風格設定而去投向股票、基金、債券等。消費者購買投連險產品,往往更看重其投資業績。

因此,險企推動投連險保費的增長需要很強的投資能力及風控能力作為支撐。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在選購投連險時,需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投資帳戶。成長型和激進型等權益重倉位投資方案,極有可能出現投資虧損,甚至巨虧。2019年就出現過個別投連險帳戶巨虧95%,投資者虧完還要付管理費的案例。

相關焦點

  • 險資怎麼募?股權基金險資募集指南
    2020年11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在政策上落實國常會指示精神。《通知》共十條,核心內容是取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通過「負面清單+正面引導」機制,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股權投資盈利佔比高,有助於提升險資長期收益率。
  • 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 2020年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險資強勢回歸?開年半個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2020年甫一開年,險資便以兩次舉牌上市公司閃亮登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1月13日,華泰資產就耗資2.79億元受讓國創高新7330萬股票一事進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壽耗資19.07億元認購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票。險資兩次舉牌總計耗資逾20億元。這是近兩年險資權益投資策略變化的具體體現。
  • ...月兩次舉牌,耗資逾20億!2020險資舉牌次數或增加,哪些股票受青睞?
    來源:證券時報2020年甫一開年,險資便以兩次舉牌上市公司閃亮登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顯示,1月13日,華泰資產就耗資2.79億元受讓國創高新7330萬股票一事進行了信息披露。此前不久,太平人壽耗資19.07億元認購大悅城非公開發行股票。險資兩次舉牌總計耗資逾20億元。
  • 舉牌沒反應,險資不香了?明年險資投什麼?
    險資又舉牌了!12月30日,百年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增持並舉牌浙商銀行H股。此次增持,百年人壽通過滬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浙商銀行股份,持股比例從4.12%上升至5.02%,增持4100萬股,增持後持有22865.1萬股。
  • 萬億險資加速入市 資產配置全透視!
    萬億資金蓄勢待發,那麼險資權益投資水平究竟如何?  02  一成投入三成收益,  險資最愛什麼板塊?  銀保監會下發的統計月報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年內投資運用餘額2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51%。
  • 險資掃貨A股,透露什麼信號?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薛瑾又有險資大手筆「掃貨」,給今年上半年的「險資舉牌熱」再添一把火。今年上半年,險資入市熱情高漲,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險資密集舉牌背後,透露了什麼信號?耗資近15億元據公告披露,百年人壽投資顧家家居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保險責任準備金,來自傳統保險帳戶。
  • 險資年內調研810股 偏好科技及大消費
    以投資穩健見長的險資年內調研了810家公司;其中, 227家公司累計接受了超過10家險資的調研。走勢上,逾六成獲險資調研的公司跑贏大市。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最受關注;整體上,科技股和大消行業較受險資青睞。險資年內調研810股逾六成跑贏大市2020年,A股市場在結構性行情中迎來了一波振蕩上漲行情,個股表現冰火兩重天。
  • 一周舉牌四次 險資頻頻舉牌H股說明了什麼?
    在全球市場資金利率偏低,美聯儲甚至還推出了零利率的背景下,包括險資在內的所有資金,都面臨著資金保值與增值的壓力。尋找合適的投資品種是機構資金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正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低估值的H股成了險資青睞的投資品種。 3月24日及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上連續發布了兩則險資舉牌公告,分別是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國光大控股H股。
  • 舉牌16次遠超去年全年 看看險資都在買什麼股票?
    探尋牛市基本面|宋雪濤(金麒麟分析師):牛市中賺的是什麼錢?  平安基金李化松:教你如何捕捉A股「牛」  景順長城鮑無可:牛市開車如何開的穩?原標題:舉牌16次遠超去年全年!看看險資都在買什麼股票?
  • 又見險資舉牌!開年舉牌4次,分別買了啥?
    此前的2月24日,中國人壽宣布,2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天增持農業銀行H股,並觸發舉牌線。自2015年險資「舉牌潮」以來,險資舉牌動作始終備受市場關注。不過,如今險資舉牌在背景、主體和邏輯上均與過去大相逕庭。近年來,監管層也在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且多次表態鼓勵險資入市。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年內的險資舉牌有望繼續。
  • 險資年內調研658家A股公司4082次
    臨近年末,險資2020年的調研全貌也日漸清晰。《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梳理,今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險資合計調研了658家A股公司,合計調研頻次達4082次。但引人注意的是,險資對今年調研頻次最高的5隻個股卻「只看不買」。
  • 險資舉牌風又來 地產股有點吃香
    新年險資舉牌開張 太平人壽定增大悅城太平人壽是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在此前的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的隊列中鮮有露面。從這點來看,上述被舉牌的8個標的都符合要求。險資為何偏愛地產股?除符合上述要求之外,地產類相關公司還與保險公司的業務存在戰略協同。
  • 給險資鬆綁,是一個充滿想像的黃金大門
    >同年7月,銀保監會表示支持險資投資科創板股票,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2020年3月22日,在高層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透露:所以,昨天國常會提到的提升比例,是在7月17日的通知裡就確定了的事。監管層各種好說歹說,到目前險資入市的資金量還是不多。截至10月末,險資配置於證券投資基金的佔比為4.76%,股票佔比為8.41%。
  • 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 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釋放什麼信號? 險資又又又舉牌了!4月10日,太保壽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公告稱,4月7日,太保壽險在香港市場買入錦江資本股份。
  • 國債期貨正式對險資開閘,險企準備就緒
    7月1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規定》(下稱《交易規定》),並同步修訂了《保險資金參與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辦法》和《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交易規定》。相對於後兩者的修訂,國債期貨對保險資金的開閘對於投資債券超過三分之一的險資來說,無疑又是一大重要投資工具。
  • 險資開啟搶籌模式 舉牌大軍已至!險企買股票將鬆綁 萬億增量資金可...
    早在今年初,不少險資負責人便看好港股投資機會。一位保險投資官今年初分析稱,一是港股經過去年的充分調整,目前整體估值在10倍PE左右,低於A股和西方主要國家股市,在全球資產中仍具有較高性價比;二是港股盈利周期回升,有望維持較好的盈利增速;三是市場情緒修復和全流動政策推動北向資金南下支撐港股。
  • A股「小而美」隱形冠軍:社保險資同時重倉3股 持續高增長股名單曝光
    原標題:A股「小而美」隱形冠軍,未來十倍潛力股,社保險資同時重倉3股,持續高增長股名單曝光 摘要 【A股「小而美」隱形冠軍 未來十倍潛力股 社保險資同時重倉3
  • 舉牌16次遠超去年全年!看看險資都在買什麼股票?
    今年以來,險資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引人側目。新京報記者根據中保協官網統計發現,今年以來保險公司、保險資管總計已舉牌16次,已遠超去年全年舉牌9次的水平。進入7月份,險企及保險資管還密集調研上市公司。從舉牌標的來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廣核電力、中國光大控股、大悅城、國創高新、顧家家居等11隻股票備受險資青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險資舉牌的大多是H股股票,11隻股票中,就有6隻是H股,其中不乏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贛鋒鋰業這種同時在A股、H股上市的公司,但最終險資均選擇了H股股票。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落地為保險資管發展保駕護航,為險資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未來險資股權投資將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
  •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
    原標題:險資「加碼」實體經濟!上半年險資資管計劃註冊2533億 同比大增50%!「兩新一重」受青睞 摘要 【險資「加碼」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