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是一種名貴的菜餚,與熊掌、燕窩、魚翅並稱四大名菜,肉質柔嫩可口,素有「素中葷」之稱,猴頭菇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
你知道猴頭菇的主產區在哪裡嗎?
《臨海水土異物志》:「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寧負千石粟,不願負猴頭羹。可見猴頭菇為味好有營養之佳品。
猴頭菇的主要產地在哪裡?
要說到猴頭菇的產地,還是非常廣泛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很多個省區都有生產猴頭菇,當然這裡面是包括了野生的和人工種植的。
野生的猴頭菇,以東北大興安嶺,西北天山和阿爾泰山,西南橫斷山脈,西藏喜馬拉雅山等林區尤其產得多。
而人工種植的猴頭菇,主要分布在東北各省和河南、河北、西藏、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四川、湖北、廣西、浙江等省區都有出產。
猴菇菌是一種藥食兩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滋補,抗癌、治療神經衰弱。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對猴頭的藥用價值有明確記載。元朝《飲膳正要》中記載,猴頭有利於五臟,幫助腸胃消化等功能。
猴頭菇不但對身體好,也是很美味的,對胃尤其好,平日裡食用一些來滋補也是不錯的,猴頭菇跟很多食材都很搭,無論是燉湯還是炒制,做法簡單,營養豐富。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道猴頭菇燉排骨,營養滋補。
適用人群
老少皆宜,胃病患者,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神經衰弱者,痛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食道癌、賁門癌、胃癌、咳喘患者亦可食用。
食療推薦
猴頭菇排骨湯
【食材】
猴頭菇、排骨、幹香菇
【配料】
鹽、生抽、花椒、料酒、八角、蔥、姜
【製法】
1、因為猴頭菇有苦味,所以先將猴頭菇用水泡發,泡發後多換幾次清水進行清洗,每次清洗後都要擠出猴頭菇裡面的水分,反覆清洗幾次,一直到清洗到水很清不再有雜質,這樣就不會再發苦了。(新鮮的猴頭菇也是需要清洗和浸泡的,否則味道會發苦)
2、將幹香菇泡發備用。燒一鍋熱水,將清洗好的排骨進行焯水,將焯好水的排骨撈出備用。
3、起鍋,鍋中倒入適量的油,將蔥、姜、八角、花椒炒香,將排骨放入,炒到表面發黃。倒入料酒、醬油、鹽翻炒一下。鍋中倒入沒過排骨的溫水。
4、用大火將水煮開後放入清洗好的猴頭菇和幹香菇,燉45分鐘即可。滋補養胃,營養豐富,老少皆宜。除此將猴頭菇和雞一起煲湯,或者炒制都是很美味的。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點擊在看不迷路,我帶大家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