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普遍存在的心臟蛋白(稱為心臟肌球蛋白)會導致心臟組織的血液增厚或血凝塊惡化。心臟肌球蛋白在人心臟病發作時被釋放到體內。
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分子醫學系教授約翰·H·格裡芬(John H. Griffin)博士領導的一個團隊,在進行了一系列跨越三年、涉及多個合作機構的實驗後,得出了這一出人意料的發現。
雖然血液凝固是許多危及生命的心臟事件的根本原因,包括心臟病發作和中風,但科學家直到現在才知道心肌肌凝蛋白與這一過程有關。這種蛋白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泵血的肌肉運動。
「這項研究的真正突破是我們發現了心臟肌球蛋白的另一種主要生物活性。沒有人懷疑它是一種促凝因子。」格裡芬說。「我們的發現在血液學和心臟病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表明還有另一個潛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影響著心臟病患者的健康狀況。」
血凝固對於預防受傷後出血是必要的。人體內最豐富的促凝蛋白是膠原蛋白,但它通常不接觸血液。當血管和組織受損時,包括膠原蛋白在內的許多促凝因子會使血液從液體變成凝膠,形成血塊,從而減少失血。然而,促凝劑必須在止血和防止過度凝血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如在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血凝塊引起中風的情況下。
「就像發炎一樣,少量的凝血是有益的,但過多的凝血就危險了。」 格裡芬說,「雖然少量的心臟肌球蛋白可能有助於減少心臟出血,但過量了可能會促進血液凝塊,切斷氧氣,加劇心臟組織的損傷,從而加重心臟損傷。」
事實上,格裡芬和他的合作者,包括科羅拉多大學的醫學博士Tobias Eckle,發現將過量的心臟肌球蛋白給予受過控制的心臟病發作的小鼠,會使心臟損害加倍。
這項研究發表在2020年4月的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動脈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學》上。
格裡芬和他的團隊目前正與斯克裡普斯研究中心的藥物發現與開發部門合作,研發一種針對心臟肌凝蛋白促凝活性的治療化合物,以減少由心臟病發作引起的組織損傷。
抗凝藥物已經存在,從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到華法林等廣泛使用的處方藥。一種被稱為直接口服抗凝劑(通常被稱為DOACs)的新藥物也出現了,以解決對凝血藥物的巨大需求。但是這些現有的藥物中有許多會引起過度出血或其它副作用,因為它們作用於整個身體的凝血系統,而不僅僅是心臟中的血液凝固。
格裡芬設想了一種抗凝藥物,只針對心臟肌球蛋白驅動的凝血。從理論上講,這種藥物可以在發生急性心臟事件後立即用於住院病人。
格裡芬說:「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男性、女性和大多數種族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有疾病風險的人需要新的更好的藥物,而心臟肌球蛋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研究途徑。」
原文來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muscle-protein-abundant-heart-key.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