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宏勇/文
核心提示: 張敏鈞,1963年生,江蘇海門人。當代著名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書畫鑑定專家。現任中國民眾黨兩岸統一文化交流促進會主席,中國民眾書畫院院長。為多所大學客座教授。藝術傳略及作品編選入《中國書畫名家傳世大辭典》、《中國藝術30年史志》、《中國名家名作大典》、《中華書法大師》、《中國現代書畫篆刻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世界名人錄》等百餘部辭典。拍攝有紀錄片《張敏鈞藝術人生》。其個人藝術成就被國內外多家新聞媒體作專題報導。曾被甘肅電視臺評為「甘肅十大熱點新聞人物」;獲文化部批准「中國書法百傑」榮譽稱號,並獲「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傑出成就獎」。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每當讀到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不由得使記者想起當代著名書法家張敏鈞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那是在一次蘭州舉辦的中國書畫名家作品交流展上,記者第一次見到了張敏鈞先生,交談中他對家鄉的深情,對父母親的思念,兒時的回憶,以及和家鄉人民結下的深深的翰墨之緣,令人感慨。於是提起筆來,和大家共享這段難忘的思鄉之情。
翰墨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催。」每次張敏鈞一踏上故鄉的那條熟悉而又陌生的道路,心裡總是默念著這樣的詩句。至今在家中的牆上,父母親還掛著他二十多年前的書畫作品。 張敏鈞1963年生於江蘇海門,19歲離開家鄉參軍入伍,從此輾轉各地。雖然故鄉離自己千裡之外,但是童年成長的家園時時縈繞在心裡。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從小受祖父及父輩的藝術薰陶。張敏鈞自幼酷愛書法,父輩們的書法功底在張敏鈞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始建於清代的故居,依然保存完好,清代的瓦當完好無損,雕工精緻。家中的文化薰陶使張敏鈞觸景生情,書法藝術的啟蒙就由此而來,且越走越遠,直至今天。雖然19歲就離開了家鄉,但故鄉的烙印,影響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從部隊回到地方後,張敏鈞始終沒有放棄對書法藝術的追求。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刻苦練習書法,攻讀各種書畫方面的書籍。正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張敏鈞覺得寫書法才有感覺。
母校---海門市四甲中學曹新春校長(左一)陪同張敏鈞院長一行參觀校園
數十年的墨海生涯,張敏鈞勤於筆耕,博採眾長,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精神境界,尤以行草見長。他認為,行草是書法裡的最高境界,比較隨心所欲,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他認為楷書是基本功,就像一個人一樣,楷書是站著的,行書是走的,狂萆是跑的。在書法創作中,張敏鈞主張書法應承襲古人,只有在充分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在說到書法創作方面,他還認為,不僅要勤學苦練,還要加強自己的基本修養。隨著書法水平不斷提高,對藝術境界的不斷提升,他對自己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藝術是無止境的,書法如果投入進去,就感覺到它特別的深奧。
仔細欣賞張敏鈞的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他的書法作品寧靜而清雅、靈動而俊秀。他雖然出生於江南水鄉,但是在他的書法作品中,既體現了大西北那種豪邁的性格,又體現出江南水鄉的雋秀韻味,以及大自然賦予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色彩。
2007年中共海門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舉辦「張敏鈞回海獻藝活動」
海門市副市長王擁軍(右三)、海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廣新局局長陳忠新(左一)
張敏鈞一行應邀到海門日報社書畫交流
張敏鈞一行做客海門電視臺
故 園 情
2007年春節,張敏鈞回到家鄉,受到了中共海門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文聯領導的熱情接待,並為其舉辦了「張敏鈞回海獻藝活動」。張敏鈞用他擅長的行草為海門市委宣傳部和市文化局題寫了「藝海無涯」以及「發展文化事業,共建和諧社會」,展示了追求清雅的藝術風格。張敏鈞認為,書畫作為一門藝術,不僅要勤於筆耕、還要博採眾長、他建議家鄉的書畫家與國內的書畫家多交流,以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2007年10月張敏鈞再次回到家鄉,為他的父母親舉辦文化祝壽,引起了各地新聞媒體的關注,海門日報、海門電視臺、蘭州電視臺相繼作了報導。張敏鈞接受了海門電視臺的採訪,他認為文化壽宴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結合的體現,對一個地方的文化品位也是一種提升。它通過書畫展覽的形式,把藝術品展現在大家的面前,使人們得到了藝術美的享受。
張敏鈞每次回家省親,他都感受到家鄉的文化理念在不斷的提升,每當回到家鄉,都要接見當地的一些文化名流,指導和交流書畫藝術方面的一些問題,說到盡興處,張院長揮筆潑墨,他把對家鄉的熱愛傾注於筆端,以表達對家鄉人民的眷戀之情。張敏鈞有一方「海門居士」的常用印章,正是表明了他自己是海門人士,讓更多的人認識海門,了解海門。
時隔十年後,2017年3月26日,張敏鈞藝術館開館儀式暨2017首屆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公益巡迴展(海門)開幕式在其家鄉海門市隆重舉行。來自北京、福建、甘肅、南京、無錫、蘇州、崑山、江陰、南通、海門等地相關領導和書畫界、企業界人士近200人出席了此次活動。該館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宗旨,定期舉辦書畫展覽、書畫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及書畫教育培訓,成為海門市規模領先的書畫名人藝術館。張敏鈞藝術館充分發揮了這張文化名片對推動海門文化強市建設的應有作用,為當地書畫家和收藏家的發展提供了藝術交流平臺,這也是張敏鈞先生對家鄉文化建設的一份貢獻。
一酌家鄉水,幾多故園情,一情深似海,翰墨寫人生。張敏鈞把家鄉深深的眷戀和對家鄉人民的深情都傾注於筆端,酣暢而揮灑,將激情隨著翰墨四處飄撒,並且歷久彌新。
祝願張敏鈞在藝術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即將付稿之時,記者了解到張敏鈞最近接到了央視一臺節目組的採訪通知,但同時又接到了家鄉有關部門的邀請。權衡之後,張敏鈞毅然推遲了採訪,踏上了回鄉之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