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又叫江米,南方稱為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為江米,形狀圓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膩,成為很多食材的完美原材料。
糯米可以製成多種美味,從南到北,人們都有自己喜歡的糯米製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各種小攤小販的糯米製品便會陸續出攤,帶給冬日暖暖的美食回憶。
今天就來看看全國到底有多少糯嘰嘰的糯米製作的美食!
驢打滾
口味:豆沙、紅糖
驢打滾可以說是最最出名的糯米製品之一了,作為老北京的美食文化遺產,驢打滾頗受吃貨們的歡迎。蘿蔔以前在北方上學的時候,就經常遇到拖著驢打滾賣的,各式各樣口味繁多,看著就眼饞。
驢打滾又叫「豆面糕」=,而驢打滾這一形象的稱謂是因為其製作手法之故,製得後會放在黃豆粉面中滾一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最後的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驢打滾選用的就是糯米粉,吃起來軟軟糯糯,加上外皮的豆面香,和內裡的豆沙細潤滋味,口感很是豐富
年糕
口味:甜味如糖炒年糕;鹹味如薺菜年糕、毛蟹年糕
而往南走,尤其是江浙滬一帶,年糕一定是最受歡迎的糯米食物。
據說年糕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吳國都城(現江蘇省蘇州市)傳遞到四面八方。寧波一帶民間有「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的民諺。
年糕的吃法也很多樣,不僅可以做成甜點,還可以作為烹飪中的大菜。像上海的毛蟹年糕,就是一樣上得廳堂的本幫菜。年糕Q彈有嚼勁,而蟹肉鮮美,加上濃油赤醬的調味,很是不錯。而浙江嵊州、紹興一帶的豆腐年糕,也是溫暖誘人。
餈粑
口味:紅糖
如果往西南方向走,來到蘿蔔的家鄉四川,那麼大家最愛的當然就是餈粑了。
可能大家聽說得最多的,也經常吃到的,是火鍋店的紅糖餈粑。這種餈粑是把糯米糰入油鍋炸制,出鍋後撒上滿滿的黃豆粉,再配上一碟紅糖醬。吃的時候用餈粑蘸取紅糖醬,外酥裡嫩,甜而不膩,作為火鍋的甜點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其實成都街邊更常見的,應該是現滾的紅糖餈粑。用特製的機器將糯米舂好的餈粑,絞成一個個的小圓球,圓球落入黃豆粉中滾上厚厚豆粉,不會粘黏,最後淋上熱乎乎的紅糖水,冬日來一口真的是太幸福了
雪媚娘
口味:巧克力、香芋、紅豆沙等
再來說一個洋點心,雪媚娘。這也是一種糯米製品。是用軟軟的糯米皮包裹餡兒料製成的。
餡兒料的選擇很多樣,奧利奧、巧克力、草莓醬等等都可以做成內餡兒。雪媚娘的皮兒很薄,帶有淡淡的甜味,比起年糕,沒有那麼有嚼勁,但是口感更加細膩輕柔,很適合冬日配一杯熱茶。
快來pick你的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