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獨處呢?有人說獨處的重點在「處」

2020-12-18 源始君

在孤獨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來救贖孤獨。——奧利維婭·萊恩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上關於獨處的釋義為一個人單獨生活,單從字面上看我就覺得特別孤獨。人是群居動物,無論你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享受美食,還是喜歡和一群人一起,都無法擺脫社會性和人際關係。

比起常說到不必要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喧囂來說,我們好像更無法忍受一個人的孤獨。嘴邊總是掛著喜歡獨處的人,大多都是來源於現實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不如意。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人也可以安然地處之,並且有著積極正面的情緒體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人說,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具備這種能力並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於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

成熟的過程,其實是學會和自我相處的過程。這個過程肯定伴隨著從熱鬧到安靜,從慌張到淡定,從迷茫到自知,在其不乏反覆的經歷,習慣有人的陪伴到自己可以泰然獨處。

人生的大半時間都是孤獨的,選擇自己舒服的生活狀態,能在熱鬧中理解孤獨,在孤獨中學會接受賦予並且享受它。你內心深處有獨一無二的告白,會形成專屬於你自己的風景。

相關焦點

  • 獨處是單獨一個人的意思嗎?聽佛陀告訴你什麼是勝妙獨處
    其實獨處更深的意思在印度佛陀時代,佛說過一部經叫《勝妙獨處經》,經文中大概的故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有個叫上座的比丘,獨住一處,常愛讚嘆獨處的好處,獨自乞食,獨自回來,獨坐禪思。
  • 安心也孤獨,獨處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些朋友說:我們變得越來越喜歡獨處,因為獨處時不用強顏歡笑,獨處時可以隨心所欲,獨處時可以垂頭喪氣,獨處時可以不再壓抑自己。 不難看出,對於他們來說,獨處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是踏入社會這個大染缸之後的社會環境。
  • 一個人獨處的文案,安靜獨處默默強大!
    二,安靜獨處默默強大。Quiet, alone, silent and powerful三,希望一個人打傘的日子裡都能夠順順利利。All living beings suffer, and they have to live by themselves九,修心養性比什麼都好!取悅他人,還不如完善自我!
  • 真正讓你「發光」的,是那些獨處的時光
    文|幽夢你喜歡獨處嗎?大千世界中,有人會選擇插進人群中歡聲笑語,成為其中最普通的一個;有人則會獨自行走單行線,無需聽從他人評價,過自己想要的人生。周國平曾說:「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大多數人把社交看成一種能力,卻常常忽略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 最高級的相處「獨處」
    曾經的我也一度懷疑,為什麼我是一個人呢?為什麼我沒有朋友,沒有知己,為什麼我要一個人逛街,吃飯,看電影,要一個人去醫院,打針輸液。但在與孤獨做鬥爭中我發現:「孤獨」成為了當今社會裡最普遍的現象,每個人都是一個人,都是很孤獨的。
  • 在喧囂中失去,在獨處中獲得
    喧囂不能治癒孤獨,獨處可以。孤獨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心境,跟外界環境無關。有時人一旦感到孤獨,就會害怕獨處,總想要找到喧鬧的環境,以為人多了就不再恐懼,有說有笑,有打有鬧,時間就會過地飛快,孤獨就被趕跑了。孤獨是被趕跑了,但沒有被戰勝,一有空隙它就會捲土重來,而且它的威力更勝往昔。
  • 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獨處,是一個的的清歡。周國平在《風中的紙屑》一書中說:「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我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獨處時,最輕鬆,不用刻意迎合,不用強顏歡笑,不用違心而為。可以天馬行空,喝茶看書,聽曲靜坐。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是獨處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得學會與自己獨處,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間,讓自己的心在這個喧囂的世界得到歇息。很多人都把自己活的很鬧騰,卻忽略了活著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與自己獨處,享受孤獨。人生最佳的狀態,不是天天都有忙不完的吃喝,聽不完的奉承,而是一個人時,靜靜的獨處,拋開瑣事煩惱與心靈對話的樣子。
  • 如何獨處?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你可以找到無窮盡的事情來做,不管是自發的還是被啟發的,而一旦進入獨處狀態,你就會開始思考自身與世界的關係。我們每天所處的世界,由他人構成。獨處則意味著你將與同類隔離。我們可以從進化的角度來解釋獨處時的焦慮(這在很早以前意味著飢餓與危險),但無法否認:當你企圖找尋一個倚仗,一個至死不渝的陪伴,一個存在的證明,一個生活意義的解釋,最靠譜的還是那個自己吶。
  • 獨處,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很少有人能意識到,其實獨處,才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我喜歡獨處,自在,不用強顏歡笑,不用討好他人,可以面無表情,可以隨意舒坦,看書,聽音樂,逗貓,啥都可以。我可以一個人待很久,不是因為我有社交恐懼症,而是在獨處時總可以清楚地聽到自己。
  • 詩詞丨獨處,是一個人的清歡
    獨處,是「採菊東籬下」的坦蕩從容;獨處,是「夜靜春山空」的靜謐空靈;獨處,是「孤雲獨去閒」的悠然自在;年華起伏,唯有心靈安定,獨處而不孤寂,才能隨遇而安。碎碎念:獨處,並不是寂寞;喧囂,並不是熱鬧。在這鬧騰的世界,給心靈留一片淨地,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享受到寧靜,不為外物所擾。都說「人走茶涼」,也許,習慣獨處的人才不會因為聚散離合而多愁善感吧。繁華過後,心自從容,內心的平靜安寧,才是歲月靜好的樣子。
  • 賈平凹《自在獨行》:獨處,是每一位成年人的必修課
    底下有人回答說:因為坐在車裡的那十幾分鐘才是真正一天裡面屬於自己的時間。車裡和家裡那一段路程是一個分界點,推開車門就是材米油鹽醬醋茶,是丈夫,是父親,也是兒子,但唯獨不是自己。在車上,靜靜的抽上一支煙,那種感覺才覺得軀體和靈魂都屬於自己。
  • 高級的獨處
    獨樂樂,真的可能是高級的生活方式,如何與自己獨處,如何在獨處中收穫文藝的至美享受,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就如同叔本華所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時,他才是自由的。」攝影者的多維世界攝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既可以和大家其樂融融相處在一起,也可以如同一個獨行 俠一般冷眼看世界。
  • 獨處的能力,越早擁有越好
    我的耳邊經常會聽到有人在說:「好無聊呀!」那到底什麼是無聊呢?無聊感:是一種傾注的對象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時的心理體驗。其實,你並不無聊,你只是害怕獨處。用什麼方式面對孤獨和無聊?學會獨處,你將擁有更強大的思考力和意志力,幫助你突破瓶頸,擺脫孤獨感和無聊感。
  • 獨處:心靈滿足感的源泉
    而獨處,是指當一個人在意識上與他人分離,情感或信息不與外界交流,在各個層面上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均不存在時的狀態。在獨處中,一個人有可能感受到孤獨、寂寞等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是孤獨與獨處的聯繫;但同時,獨處中的個體也可以是快樂的、充實的。也就是說,不愉快的感覺是孤獨固有的,但並非是獨處固有的。
  • 獨處,決定了你人生的層次(很透徹!)
    [詳細]2019年 11月15日 14:21星雲法師佛法看世間修行評論(19)如果無我那生活目標又何在呢如果無我那生活目標又何在呢[學佛Q&A]如果無我,那我今後的生活目標與憑仗又何在呢? 問:我學佛一段時間,慢慢可體驗佛法『空』、『無我』境界,有時在街上看芸芸眾生熙來攘往...
  • 一個人在家 #獨處
    #一個人在家# #獨處# #人生為什麼需要獨處# 一個人在家,有太多事可以幹了,可以澆花弄草,可以追劇,可以看書,可以唱歌,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我很喜歡獨處的時光,真的一點都不孤單,反而很自由,很隨性。有時候想想,獨來獨往的生活,真的挺舒服的。
  • 安靜獨處的經典句子,舒適於身,淡然於心
    我的生活極其簡單,上班下班,不喜歡應酬,喜歡安靜,獨處。二、與其花時間花精力去維持那些表面系,不如獨處安靜看書聽聽歌。三、原來一個人的孤單不算孤單,想念一個早已離去的人,才是真的孤單。四、寂寞的街,連空氣都是孤獨的,我在想,要是你在身邊,是否會不一樣。
  • 永遠不要小看喜歡獨處的人!(經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生活新理念,ID:shenghxl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來源:簡易心理學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一、獨處,可以讓你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社交,我們並不陌生。
  • 我在獨處時,反而明白了陪伴的意義
    看過很多關於獨處的文章,無外乎都在強調獨處帶給我們的好處,提倡我們要去適應孤獨、享受孤獨。誠然,適當獨處對自己有益。但有的時候,我們卻容易走入另外一個極端:強迫自己去感受孤獨。最後的結果卻是,越是勉強自己孤獨,內心就越是空虛;越是迴避心中的需求,就越是渴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