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的耐心也是需要磨練的

2020-12-17 三月等花開

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裡還要陪精力十足的孩子玩,孩子聽話的時候還好,一旦調皮起來,做父母的耐心就忍到了極限。

這讓我想起了孩子兩歲多的時候發高燒,出疹子的事情。

那天晚上和兒子一起玩積木玩具,沒玩多久,他便開始沒有了耐心,將玩具滿屋丟,丟完就跑開去拿別的玩具玩。我非常溫柔的跟他講:我們把這些玩具收起來再去玩別的好嗎?他不理我,我繼續耐心引導:媽媽和你一起收拾吧?我們來比賽還不好,看誰撿得多撿得快,依然不理我。我開始沒有耐心了,婆婆在一旁說:我來撿吧,被我阻止了,我把豆豆拉過來,指著地上的玩具說:媽媽和你一起收拾好嗎?他開始發脾氣,用腳踩,用腳踢。我生氣了,嚴厲對他說:這樣不好,這樣不對。婆婆趕緊過來一邊說著我來收一遍開始撿。我嚴肅地說:不可以,要讓他自己收拾。兒子開始叫喊、大哭大鬧。我更加生氣了,打了他屁股,並無奈自己把玩具都收拾好。

到晚上半夜,兒子發了高燒,我才意識到晚上可能是不舒服,才發脾氣。後面幾天高燒,燒完全身出疹子,一個多星期才完全康復。

從兒子剛開始長牙,因為自己的疏忽,兒子的牙齒就不好,所以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都堅持給兒子刷牙。小孩子不喜歡刷牙,必須要連哄帶騙,或者強制抱著他,才能完成任務。偶爾下班回來很累,兒子又不肯睡覺,吵鬧不聽話的時候,我便沒有那麼多耐心,拿著牙刷就上陣。可是我發現如果強制性給他刷牙,兩個人都會鬧得精疲力盡,反而我心情好,好好跟他講的時候,反而會乖乖聽話,認真刷牙。

我同事的女兒五歲多了,她經常跟我抱怨,她女兒寫作業的時候,又慢又不專心,每次她都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會對她女兒發一頓脾氣。我總是開玩笑對她說,當媽後才發現自己的忍耐力原來這麼強,被孩子逼出無限的潛力啊!

做媽媽真的要有足夠的耐心。找到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對症下藥,你會發現其實孩子也沒有那麼難對付。

如果孩子平時表現不一樣,也許是有什麼不舒服,或者他是在模仿他人、電視和廣告。

另外,媽媽可以適當放輕鬆,不要對孩子和自己太苛刻,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媽媽,即便有錯及時發現和改正,我們依然是好媽媽。

相關焦點

  • 耐心等待,是一種磨練,也是一種修養
    約朋友參加某項活動,需要等待;過人行橫道,需要等待;去機關單位辦事,需要等待;自己發明創造的結果,需要等待;學生考完試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績,也需要等待……有一次,我去銀行辦事。在叫號機上排了號,坐到了等待區,這裡已經坐了很多人。我閒來無事,就開始玩手機,多數人跟我一樣。
  • 孩子需要耐心培養,悉心教導,不可一蹴而就
    經過這段時間的網課學習家長們也深刻地體驗了一把做老師的難處了,很多家長用幾乎失去耐心來形容,未曾想到教育下一代是如此的操心。已經迫不及待的希望早點開學,儘快讓學校來管管這幫調皮鬼。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家長應該無時無刻都需要與學校、老師一道共同培育學生。
  • 教育孩子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信心和自信
    沒有生孩子以前我是一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我發現自己變了,變得不再隨心所欲,而是想辦法讓自己如何變得更強大,更有耐心信心和自信,因為家長自身做不好如何讓孩子做好。時間飛逝,時光荏苒,過去一去不復返,每個人該如何安排自己的現狀和明天才是最重要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現在和明天想做的事情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放下過去才能過好明天,用愛和耐心陪伴孩子,用心過好自己的現在,明天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其他的都順其自然吧!畢竟要想讓周圍的一切好,自己首先就得好,與其想著如何改變別人倒不如先想想如何改變自己。
  • 教師與學生相處需要耐心和等待,對於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有人說:教育是農業,需要精耕細作。唯有用心,教育才會變得鮮活;唯有用情,教育才會在師生間綻放美麗的花朵。在與孩子們相熟過程中,我發現,你越是暴跳如雷,孩子越是不服,相反你心平氣和,孩子就能很快安靜下來。因為你的不冷靜,不理智,就會讓你採取一些過激的方法,結果適得其反,得不償失。我總在想,我們在處理學生犯錯時能否也多一些耐心和等待,也許要比那種「暴風雨」的方式效果會更好些。與學生相處需要耐心和等待,對於很多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 我學會了磨練自己的耐心
    雨是需要聽的,無庸諱言:那千絲萬縷般的密密麻麻的銀線,將天地交織在了一起。在這樽溫柔而縹緲的獨弦琴上,彈奏的是最為美妙的樂曲。最妙的還是下點小雨呀:淅淅瀝瀝的雨絲如斷了弦的琴,喑啞不成調子,就在這時,你捧上一本書,靜靜地坐在窗前,望著窗外朦朧恍惚的一片。
  • 最高級的修養,從培養孩子的耐心開始!家長們快收藏~
    這背後,一方面是為了所謂的「節省時間」,而另一方面,是我們正逐漸丟失的「耐心」和專注力。耐心到底都去哪了?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耐心,提升他們專注力?01給孩子設置點障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
  • 《雷神》:成為神需要的不僅僅是力量,需要磨練,需要一把錘子
    託爾在弟弟洛基的慫恿下,決定帶著他的朋友去給冰霜一族一個下馬威,但強如託爾也雙拳難敵四手,在最後時刻奧丁制止了這場戰爭,託爾也因為自己的不理智被貶入人間,作為父親奧丁是心疼自己的兒子,但他更明白如果不讓託爾歷經磨練他是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神。
  • 為什麼孩子總急得跳腳,不止是耐心問題,3個方法幫孩子找回耐心
    稍微碰到點不順心的事情就要大哭大叫,當他們想要一樣東西時,往往表現得沒有耐心,甚至連1分鐘都等不了。「急性子」的孩子思思的兒子今年已經6歲了,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平時孩子就表現的缺乏耐心,但是思思一直沒有當大問題。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
    缺乏耐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缺乏耐心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培養耐心。這幾種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參考:
  • 做一個有耐心的人,很有成就感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蹴而就,做事情需要耐心,才能堅持到最後。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一步一步地來,或許你會失敗,但請記住:努力的過程是最美的。如何你沒有耐心就立刻放棄,那永遠都沒有可能成功。相信自己!
  • 孩子沒耐心聽別人說話,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那麼父母要怎麼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呢?1、給孩子做榜樣我們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傾訴時,認真傾聽,耐心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在向孩子提問時,耐心等待和聆聽孩子的回答。不論孩子的話題多麼簡單,都應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內心的感受,讓孩子覺得家長認真聽了,在關注著他。2、利用故事,結合自然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他愛聽的故事,每天堅持給他讀一段或者一篇,孩子感興趣自然就會聽。讀的時候放慢語速,把重點的詞彙加重語氣,加深孩子的記憶,從聽故事過渡到聽規則。
  • 孩子做事沒耐心三分鐘熱度怎麼辦?3點做到位,輕鬆培養孩子耐心
    那麼是什麼導致嬸嬸家的孩子,和表弟家的孩子差距如此大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差導致的。而就因為孩子專注力差,所以導致孩子做事都沒什麼耐心,總是三分鐘熱度,最後啥啥都做不好。①首先,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大人在思考的時候,都喜歡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樣對於思考會更有幫助,而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孩子做作業時,處於嘈雜的環境,那麼孩子怎麼能專心學習呢?
  • 吳一鈳:3歲萌娃叉腰大哭精準打回桌球,如何磨練孩子意志
    萌娃她爸表示「學習桌球是女兒自己的興趣和選擇,有的時候孩子只是訓練累了,想退縮,只希望能教會她堅持。」通過打桌球鍛鍊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是的,好的興趣愛好,是需要意志和堅持才能獲得好的成績,為這位小女孩子和萌爸點讚。一、意志,是需要不斷充電的意志,其實就像手機電池,是會被消耗的,需要不斷重複充電。
  • 如何疏導偏執人格的孩子?耐心應該才是王道、家長需要重視
    孩子經常會執拗於某件事情,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實,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我們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那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就需要擔心一下這個孩子將來是不是會很沒有主見。如果確定孩子存在偏執人格,那就要看看是先天的性格偏執還是後天的思想偏激。如果是先天的性格問題,家長朋友可以結合自己的性格和孩子的性格,幫助孩子逐漸改正。1、培養孩子的理性思維,善加引導。
  • 「後真相時代」,需要多一點耐心
    (12月16日 澎湃新聞)經核實,12月8日當天,艾先生將乘客送到醫院後,乘客立即將孩子送醫治療,未留下任何聯繫方式,艾先生因處理違章的需要,只能通過向醫護人員描述送醫時的情況以找到當時的乘客,醫院正好有相吻合的病人,而因疫情防控需要,外人不能進入病房,因此護士將病人家屬的聯繫方式轉交給了艾先生。
  • 一個普通視頻卻獲百萬點讚:苦難帶給孩子的是痛苦還是磨練?
    其實,苦難可以磨練我們的心態,增強我們以後面對更大困難的能力。在這個崇尚全面發展的社會,必然不會缺少苦難的教育。這個理念不能丟,但是可以改變以往陳舊迂腐、固執己見的做法,使苦難教育帶有現代元素,也可以使孩子得到很好的鍛鍊。
  • 如何教孩子騎自行車,耐心與鼓勵必不可少
    也就是說,12歲以下的孩子是不允許使用共享單車的。新規無疑是從保護孩子的角度出發的,也可以避免因無序使用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作為家長,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學會騎自行車,讓孩子在年滿12歲後在馬路上騎行的時候多一份安全保障。但是相對來說,教孩子騎單車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小編看到很多家長彎著腰在後面扶著,也有家長在單車後面綁跟木棍扶著,一路小跑,稍微失去點耐心,甚至會和孩子嚷嚷。
  • 被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研究表明:孩子被誰帶大智商有差別
    很多人都是當爸媽後,才真切地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要陪玩教他們所有的生活技能,培育出身心健康智商高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帶孩子任務,大概率下都是寶媽和婆婆負責完成,孩子爸多是在外拼搏養家餬口,然而卻有研究表明爸爸更適合帶孩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教育孩子是需要極大的愛心耐心毅力和正確的方式方法的,你有嗎?
    芸清:我家孩子是女孩,今年五年級,學習中等,以前還能勉強爭取優,今年期中三門都成80多了,太粗心,也沒有學習目標,作業每天當任務也要寫到老晚,看看麼也挺辛苦的。我們家的情況:小學以前我們的觀點,儘量讓她快樂,沒有報很多學習班什麼的,平時多鼓勵,有空帶她出門爬山什麼的。
  • 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句話這樣說「我們總是把好脾氣和足夠的耐心留給別人,把不耐煩和壞脾氣留給自己的家人」。是啊,工作中我們能拿出足夠的耐心來,因為我們得靠它生存,面對老闆和客戶的挑剔,我們也能拿出最好的脾氣,因為人家是咱們的「衣食父母」。開車外出的時候,我們能耐心地禮讓行人,彬彬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