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耐心聽別人說話,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2020-12-27 小屁孩的好媽媽

許多孩子從來就不能耐下心來去聽別人說話,他們特別喜歡表現自己,別人說話總是不等別人說完就迫不及待的搶話。大人剛起一個頭,他就急著喊:我知道,我知道。如果大人沒回應到他,他就開始自顧自在講自己剛聽了一耳朵的東西,甚至還會講給身邊的人聽。

那麼父母要怎麼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呢?

1、給孩子做榜樣

我們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傾訴時,認真傾聽,耐心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在向孩子提問時,耐心等待和聆聽孩子的回答。不論孩子的話題多麼簡單,都應以目光、手勢、語言來傳遞聽到的感受,表達內心的感受,讓孩子覺得家長認真聽了,在關注著他。

2、利用故事,結合自然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他愛聽的故事,每天堅持給他讀一段或者一篇,孩子感興趣自然就會聽。讀的時候放慢語速,把重點的詞彙加重語氣,加深孩子的記憶,從聽故事過渡到聽規則。

也可以帶孩子走進大自然,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各個感官被打開,能聽見鳥語車鳴、風聲陣陣,這樣的聲音更有感染力。

3、正確處理孩子打斷大人聊天之事

孩子做出不妥當行為時,父母的正確引導,會讓他記憶深刻。

4、關於聽覺注意的訓練

平日裡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聽力進行訓練,做到真正傾聽。

家長需要先孩子的聽力在哪個階段:聽而不聞(只聽不思考)、假裝聽、選擇性地聽(只聽感興趣的)、專注地聽(能講能思考)、傾聽(深度思考,表達的有目的)。

這個過程需要研究,經常用遊戲來練習。

比如可以玩一玩聲音模仿遊戲,家長用輕重拍說出一個詞語或者話,讓孩子模仿著說,字數和拍子輕重都要吻合。

比如打電話,家長和孩子分別拿著話筒進行對話,一方問,另一方回答,內容可以是一方問另一方的姓名、性別、年齡等,要求孩子不能隨便打斷對方的說話,並認真聽對方講話的內容。

傾聽是一個人的重要能力,家長要以身作則去傾聽,孩子才會潛移默化聽別人說話,這個過程需要堅持,耐心是萬能的。

培養傾聽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我們善於捕捉教育的契機,適時引導,就能使孩子逐步養成傾聽別人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這是因為兩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老大的時候,年輕的父母沒有經驗,還不懂得如何養育孩子,缺乏早教啟蒙的方法,不知道怎樣跟寶寶互動,容易錯過孩子語言能力開發的黃金時期。到了二胎的時候,父母已是輕車熟路,心態也比較放鬆,所以二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比老大好!那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做才能讓寶寶愛說話會說話呢?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
    缺乏耐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存在缺乏耐心方面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調整,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培養耐心。這幾種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參考:
  • 3歲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差,影響孩子人際交往,家長如何做很重要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孩子在1歲半左右,講話的能力會慢慢提高。但是,有一些父母發現孩子的溝通能力並不強。經常會使用一些肢體語言來和別人溝通。比如當寶寶想吃東西時,會用一根手指指著自己的嘴;當不願做一件事情時,會一把推開別人。如果孩子在3歲左右,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則可能會不利於孩子正常交往。
  • 孩子說話比別人慢,家長擔心是沒用的,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
    孩子們剛開始學說話,說的第一個爸爸媽媽會讓父母感到非常興奮,但有些孩子說話比別人晚,而父母不知道看到孩子說話斷斷續續是多麼的著急。雖然很多人會安慰這樣的父母,他們會告訴他們說,說話越晚,孩子就會越聰明,但這並不科學,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語言發展規則。
  • 最高級的修養,從培養孩子的耐心開始!家長們快收藏~
    於是,別人的訴求,我們聽幾句就煩,拿起一本書,翻幾頁就放一邊;不停地催促自己吸收新知識,結果什麼都沒記住;幹什麼都匆匆忙忙,可越匆忙越出錯……大家似乎被什麼東西追趕著,拼了命地往前跑,要求自己快,要求別人更快。這背後,一方面是為了所謂的「節省時間」,而另一方面,是我們正逐漸丟失的「耐心」和專注力。
  • 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孩子的思考能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在我們的孩子普遍懶於思考的今天,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家長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孩子養成了依賴家長的習慣後,就不知道什麼是思考,也不會去想如何解決問題,一切只等待著家長給自己出主意、想辦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創新精神,只會人云亦云,不會有什麼大的作為。獨立思考的品質在人的一生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
  • 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 孩子「共情能力」較差,往往是由於家長沒有好好培養,該學習一下
    其實共情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但這種天賦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和挖掘,它才能真正的為人所用。共情能力強的孩子會怎麼樣?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家裡來了許多親戚一起吃飯。阿姨和姑姑的孩子當時剛好都是7歲,兩個都是男孩子,很快就玩在一起了。
  • 孩子喜歡「抬槓」?家長可巧用「傾訴溝通」,培養孩子感恩能力
    2、學會感恩,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有些孩子會對父母很暴躁,對同學很憤怒,對陌生人很不屑,因為他缺乏感恩之心。孩子要如何與他人和諧共處?他需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學會感恩別人在相處之時給他的幫助、交流時的謙讓、對話時的禮貌,這些是別人給予他的,不是他應得的。當他學會感恩時,一切都迎刃而解。
  • 怎樣培養「會」說話的孩子?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很多媽媽都因為孩子「不會說話」著急,尤其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侃侃而談、自信大方,自己家的孩子怎麼總是路邊鼓掌的角色?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語言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 可現實卻是很多孩子不夠自信,因害怕說錯而不敢發言,又或者吞吞吐吐、詞不達意。
  • 孩子總是坐不住、沒耐心,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家長們也深知這個道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自控力了,但是家長發現,培養孩子自制力這條路總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有的家長說,孩子在學習時,總是上課不好好聽講,東張西望的,開始以為是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給孩子報了自己喜歡的興趣班,也還是這樣,經常違反課堂紀律。
  • 孩子喜歡自己玩?不要一昧教導人際關係,這樣做培養孩子社交能力
    我從公園路過的時候,看見一位媽媽一直推搡著孩子,我走近才聽清楚媽媽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和別的小朋友玩呢?去啊,去試試和他們一起湯鞦韆」。但是這個小孩子卻是十分不情願,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孩子的媽媽嘆氣道:「你不和別人的孩子玩,怎麼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呢?長大後該怎麼辦呢?」
  • 改掉「粗心」,家長怎樣培養孩子認真的能力
    家長和老師們一般也會這麼說:「粗心了吧?下回認真點!」家長有沒有想過,在您和孩子說話的過程中,什麼詞是使用的次數、重複的頻率最高?我想,您一定會說,經常對孩子提要求的幾個詞「認真點、仔細點、快點」......
  • 孩子上課老說話,老師一星期找3次,家長怎麼辦
    我們的孩子經常有這樣的毛病,上課愛講話。有時候興致來了,不僅帶動同桌講話,甚至會把周邊四五個同學帶進來講話。這種學生往往是最讓老師頭疼的,因為課堂紀律得不到保證。嚴厲的老師可能還勉強管得住,碰到溫柔的老師,可能就只能請家長來了。家長聽到電話就會感到「大事不妙」,又來了!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沒準孩子的話癆特點還隨了自己。
  • 智慧家教策略—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
    主要是看親子關係如何。我們的「智慧教育創新理論」的「智慧家教策略」的教育觀點認為,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是增強親子關係的利器。至於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其實很簡單。就是科學培養孩子的自我修養與其人際溝通能力。
  • 「霍桑效應」,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專注力的重點,家長該提早了解
    「霍桑效應」,才是提高孩子學習專注力的重點,家長別再罵孩子了。李老師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在行,興許是因為職業的原因,他對孩子格外地好,別人家的小朋友都會爭吵著要買東西,沒有道理可講,可是李老師不一樣,他和孩子的溝通非常有效,是我們羨慕不來的一個模範家庭。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別人的牛奶,按理來說,孩子需要道歉,畢竟是自己做錯了。
  • 要培養表達能力強的孩子,首先要有一個耐心的媽媽,你做到了嗎?
    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寶媽開始重視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平時有很多的寶媽都會刻意訓練自己家的小寶,讓小寶和自己對話,但是由於孩子的年紀比較小,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懂,一次兩次還好,要是一直這樣問,那多少都會有些煩躁。
  • 當孩子進入「人際關係敏感期」,家長該如何巧妙引導?
    既然不能當孩子一輩子的保護傘,父母們不如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幫孩子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才是為人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保護。03 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應該如何培養?「人際交往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長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A.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孩子與成人一樣,只有多與他人交往才能變得自信,變得更有親和力。
  • 一名優秀的男生,應當具備這3種能力,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呢
    不是所有的男孩子家庭都會一帆風順,在教養孩子的途中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故」,所以除了要有耐心教養男孩子外,也要有引導培養孩子的能力,這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 孩子總是答非所問,如何讓娃停止「無效溝通」?教會娃傾聽是關鍵
    我們總說童言無忌,因為孩子說話有時候會前言不搭後語。表嫂家有一個孩子,特別活潑,喜歡到處玩。我們都覺得孩子很活潑是一件好事,但是表嫂說,自己的孩子很不聽話,十分愁人。表嫂說,「孩子總是顧著玩,聽不進我說話。太活潑也不是一件好事,平常想跟他溝通,完全不能溝通,不是答非所問,就是不回答,我都要愁死了,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