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叫陳紅,是豐井村一組的網格員。」普通的介紹,簡潔的語言,這是我駐村以來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陳紅(左一)在給群眾講解惠民政策
2018年10月10日,根據組織安排,我被安排到貴州黔南羅甸縣茂井鎮豐井村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去報到的路上,我的內心很是緊張和忐忑,豐井村是布依族人民聚居村,部分布依話我能聽得懂,但是不太會說,怕與群眾在溝通上有困難,同時又不熟悉工作環境和業務知識,怕拖工作隊後腿。 「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努力就不怕沒有幹不好的事。」我暗暗對自己說,攥緊出汗的手,咬咬牙抬著頭走進了村委會的大門。 重任在肩,全面摸底踐行光榮使命 初到村時,為了迅速進入角色,更好更快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我認真學習各項精準扶貧惠民政策,拉著村主任和組長帶我挨家挨戶地走,通過與農戶拉家常的方式,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包保網格的走訪摸排,並建立了扶貧臺帳,對自己所包保的網格內43戶群眾做到知根知底、如數家珍。對15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按照「一戶一策」進行詳細的規劃,動態更新檔卡資料,真正摸清底數,瞭然於胸,確保真扶貧、扶真貧。 我清晰記得第一次走訪特困供養貧困戶王家忠時的情形,王家忠老人身穿黑衣,佝僂著身子,在不大的屋子裡來回忙碌著做飯,屋內柴火煙霧環繞,有些嗆人,陰暗的角落裡盤踞坐著老人的女兒,她頭髮凌亂,臉有些髒,衣衫襤褸,眼神痴傻,手亂揮著對我笑。「那是我姑娘,看到有人來家,她這是高興,你不要怕哈。」老人家緩緩說道,我點點頭。後來通過與老人交流我才知道,他家原來是4口人,老伴是殘疾,兩個女兒是天生的重度殘疾,家裡沒有勞動力,生活條件一直很貧苦,2017年底至2018年初,他的老伴和大女兒先後離世,家裡就只剩下八十多歲的他和重度多重殘疾的小女兒,聽到這裡我不禁鼻頭髮酸、眼含淚花,對於這樣的家境我很是震驚,從小生活優渥的我,認知被顛覆了,在我所不知道的地方,竟還有人過著這樣貧苦艱難的生活。在我離開的時候,老人執意要留我吃飯,「謝謝你來看我們,以後多來家坐哈,還要謝謝共產黨、謝謝政府,沒有黨和政府我們早就活不下去了......」老人抹著眼淚哽咽地說著感謝的話。「作為脫貧攻堅的一員,我該如何做、怎麼做,才能不負重託?」從那時起,我感覺到肩上的責任重如泰山,也更加堅定了我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份偉大光榮使命的信心和決心。 用心用情,群眾利益無小事
陳紅參與環境衛生整治
在基層工作,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農村的群眾們,與群眾相處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自己的工作態度,放低身段,做到有愛心、有誠心、有耐心。要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以禮相待,以德服人,平易近人,這樣群眾才能支持我的工作,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在入戶宣傳和組織群眾召開群眾會、院壩會時,尤為注重讓貧困戶和廣大村民了解脫貧攻堅的惠民政策「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幫助糾正少數群眾的「等靠要」思想,激發他們的內生發展動力,真正做到「志智雙扶」。 2019年8月拆除重建危改戶王邦必戶入住新居,並同步完成三改;2戶搬遷戶拆除老舊房206.79平方米,實現了網格內住房保障全覆蓋。2019年底實施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一二組完成通組路建設923.1米共1720平方米,改廁6戶,改廚1戶,改圈1戶,進一步改善了村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得到明顯轉變。2020年實施補短板項目2戶,6月份為兩戶暴雨受災群眾申請受災補助各1000元,全面補齊短板。兩年來,我始終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為工作原則,用心用情,真心實意服務群眾,為群眾謀取利益,也逐漸取得群眾的信任和認可。 履職盡責,新手媽媽返崗抗疫戰脫貧
陳紅(左一)入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戰之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擊,蔓延整個神州大地,打破了往年的安靜祥和。 大年初二,茂井鎮QQ工作群信息頻頻跳動,消息通知:「按照縣委要求,請全鎮幹部、駐村網格員於1月27日起返回工作崗位,團結一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看到群中消息,我第一時間跟豐井村工作隊長劉玲玲同志匯報了產假情況,並表示「在產假臨近結束之際,希望和同志們一起並肩作戰」。隨即給父母解釋了我的決定,爸媽聽到我這樣說,笑容逐漸變得凝重,媽媽說,「孩子才五個月,太小了,能不能緩緩……」我望了望懷中的寶寶,回答道,「特殊時期,需要有人付出,作為基層黨員幹部,應當召必回,放心吧,我會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一番交待之後,我便匆匆返程,重新踏上了戰鬥一線。 自返崗後,為了精確掌握疫情動態,我每天走村串寨,以「人人過關,戶戶過堂」為標準進行排查登記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你家裡有從武漢或者外省務工回來的嗎?有沒有感冒發燒咳嗽症狀?……」成了入戶口頭禪。在全鎮幹部和網格員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期間我還落實了公益性崗位9人,為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至此,每每走在村裡的路上,群眾總是熱情地和我打招呼,跟我拉家常,「陳紅,等你有空了一定要來我家吃飯哈。」他們的笑掛在臉上,印在我的心間,正是他們的笑,給了我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中百倍的信心和支持,我相信群防群控擊滅病毒指日可待,脫貧攻堅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為民辛勞,固所願也。作為一名駐村幹部,我很榮幸成為脫貧攻堅的一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身體力行、不負群眾。爭取在新冠病毒全殲滅、貧困人口全清零的戰場上貢獻綿薄之力。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我相信兩場戰役終會勝利,人民群眾的微笑能常駐心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曉琳 整理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劉娟
編審 楊儀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