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辭職住進山裡,詩和遠方,城市與自然,她活出所有年輕人想要的...

2020-12-17 騰訊網

30歲辭職住進山裡,詩和遠方,城市與自然,她活出所有年輕人想要的模樣!

放棄城市的生活有多難?

我想或許這個問題

應該是:改變到底有多難?

……

我們習慣了在城市中奔波

習慣了早晚匆忙

時刻不停歇

當你還在放不下決心時

已經有人隱居山林

過起了田園生活

做飯,做農活,談人生

……

JING,今年33歲

一名服裝設計師

原本對生活充滿希望

可每天就是對著電腦

她不甘心一生就這樣度過

30歲生日那天,她還要加班

生活沒能偏愛她

生活並不會因為你的悲傷

而停滯不前

她終於明白這不是想要的生活

所以她決定辭職

拋開城市高壓的工作

前往梧桐山開啟美好的生活

就這樣

JING住進了梧桐山

一間120㎡

簡陋的民房

身邊人覺得她腦子有問題

放棄高薪的工作

放棄無憂的生活

一個人跑到山裡受苦

但她卻覺得這是童話的開始

既然要遠離城市的生活

那就要重新打開生活方式

她開始改造房子

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一個人

粉刷了所有牆壁

似乎離開了城市

生活都變得簡單

她開始改造別人不要的舊家具

雖然過程艱苦

但她依然拿起電鑽、鋸尺……

一次次失敗、受傷

JING也沒有放棄

這或許是生活不完美的模樣吧

客廳的沙發是她的第一件作品

破舊的牛仔褲讓她剪成小碎片

經過重新縫製

讓舊沙發煥然一新

她用簡單的擱板,裝飾著綠植

破舊的玻璃瓶,貼上舊報紙

竟意外有了別樣的趣味

或許

所有的美好

都是不期而遇

門口掉落的樹枝做衣架

改造再累,也覺得快樂

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

舊物改造可以帶來樂趣

根本停下來

連舊燈泡

也可以有最好的呈現

一切都是恰到好處

就這樣

除了家裡改造的工具

其他東西都是她撿回來

改造成另一幅模樣

環保生活是她追求的生活理念

JING還為自己打造了設計工作室

在家工作

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想改時就改

不想改時就設計衣服

天氣好時,陽光照進屋內

坐在自己改造的榻榻米上

這就是享受

廚房、浴室也被她改造成

新的模樣

簡直是一種視覺享受

用鵝卵石和瓷片砌成的浴池

餐桌上的紙質吊燈

廢木做的餐桌

生活就是這樣

一點一滴的拼湊而成

也許你的無用之物

都是她的寶貝

種菜也變成了JING的日常

沒有農藥

沒有化肥

只有精心呵護

她沒有結婚,也不上班

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1000元

雖然一人住在山裡

但還有一貓一狗

給平淡的生活帶來不少歡樂

每天早上5點

帶著狗狗去爬山

一路撿東西回來改造

比起城市裡的高壓工作

她更喜歡山裡的親手改造

雖是山裡生活

但她不完全脫離城市

她偶爾會回城市看看親友

詩和遠方

城市與自然

她都擁有了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就是幸福

(本文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辭職去旅行反被騙財騙色:年輕人,你們真的懂什麼是詩與遠方嗎?
    反正他們就是不想要眼前的苟且,任性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辭職追尋的「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一名負責旅遊工作的資深人士,曾經揭露了那些辭職旅行的年輕人真實現狀。所以,詩和遠方,其實只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詩和遠方,如果人一直追求詩和遠方,那麼他很容易就廢了。《非誠勿擾》有一期節目有過這樣一個男嘉賓:年輕的時候,他一直在追求詩和遠方,任性生活,四處流浪,45歲卻一無所有,只有貧窮和家人對自己的怨恨。
  • 詩和遠方有多髒?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想去追尋遠方、想去看看世界的年輕人。 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辭職追尋的「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 一名負責旅遊工作的資深人士,曾經揭露了那些辭職旅行的年輕人真實現狀。
  • 太行山上64歲老漢,追求田園生活不結婚,這就是所謂的詩和遠方?
    生活在鄉村的人總是嚮往城市的繁華,而城市中人卻是在想方設法地逃離。至於到底是繁華熱鬧的好還是簡陋安靜的好,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的定論,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和嚮往,無法論對錯。「最深最平和的快樂,就是靜觀天地與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與和諧」現如今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好像世間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加快步伐,以前相隔千裡想要彼此間傳遞一條信息得花上十天半個月,現在只需敲敲鍵盤十幾二十秒便可相互暢談。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韓國68歲奶奶實現了詩和遠方,堅持運動狀態優越,越活越年輕
    在很多人眼裡,68歲就是一個大半截都要埋在土裡的人生階段,每天恐怕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死亡了。雖然年輕時候作天作地地想要投入死神的懷抱,但是一旦到了老之將至的那個年歲,反而更珍惜生命了呢!儘管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看法,可它還是不符合一些人的生活狀況,Milanonna奶奶就是其中一位。
  • 30歲以後,敢辭職的人都是家裡有礦
    於是因為這個想法,導致廠裡接近一半的工人們辭職,這些流水線工人們回了家,變成了徹底的失業人員。但是唯有一些老員工沒有動,回到老家又能好到哪裡去?他們心知肚明,熬過了這陣子或許就會好點,還有份工可打就算不錯了,對詩和遠方大多都摻了些麻木。
  • 「詩和遠方」到底害了多少人?
    剖開「詩和遠方」,文藝旅行背後所盤踞的也許只是一盤生意,而在無人區失聯的女孩永遠不會再知道了。而且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缺少戶外冒險經驗的學生,難道詩和遠方的吸引力就這麼強烈嗎? 但是隨著這股文藝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詩和遠方的田野」慢慢開始變味兒了,許多作者開始以文藝旅行為賣點,向年輕人販賣一些鼓吹放棄一切、獨自流浪的文藝書籍。
  • 遠方除了有詩之外,還有無盡的加班……
    北上廣就像擁有神奇魔力般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為之前赴後繼,越來越多人的大學畢業生以及白領們,在"北上廣"與家鄉或詩與遠方之間搖擺,不知道應該選擇追逐夢想還是回三四線的小家鄉發展。那些如霓虹閃爍般光鮮亮麗的生活之下到底隱藏著多少人的眼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 人過中年30歲的你,是否離詩和遠方都太遠
    (二,有夢有青春)30歲,一個敏感的年齡,往前,就是意氣風發無限可能的少年;往後,卻是眼前的苟且柴米油鹽。有人說,30歲以後,沒有資格再談詩歌與遠方,那些年少輕狂時給自己許下的諾言,統統都化成人過中年之後欲拒還休的牢籠。
  • 50多歲的女人,穿30多歲年輕人的衣服,是不倫不類還是活出自我
    經常會遇到50多歲的女人,穿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衣服,衣服和年齡真的沒關係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品位,我們沒必要強求一致。人生在世,只有一次生命,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所以,一定要活出自我,當然前提是你不能違法亂紀,在沒有觸犯法律的前提下,你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展現自己的美。五十多歲的女人敢於穿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衣服又沒有違法亂紀,只是人家心態年輕想要把自己往年輕了打扮,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 國球的「詩和遠方」
    競技場必須靠實力說話,所以,打法的局限,只能讓許昕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都說許昕天賦異稟,打球浪,會玩花活;殊不知,他訓練中比誰都玩命。去年年底,年近三旬的他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訓練標兵」榮譽稱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訓練刻苦,加上打法獨特(直板,還是左手),許昕這些年成為雙打的寵兒。得許昕者得雙打,已成為國乒公開的秘密。
  • 願你有夢有陽光,有詩有遠方
    心中有詩的人都把希望寄託給了遠方。往後餘生,願你心中有夢有陽光,有詩有遠方。01 心中有夢的人,都是積極樂觀的人當我們心懷夢想,渾身就充滿了鬥志,像汽車加滿了油,馬力十足。王鷗在一家信息產業公司工作,所有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作中,一直也沒時間談戀愛,自然也就沒男朋友了。不是長相不過關,恰恰相反工作能力一級棒,也是單位裡樣貌最年輕貌美的;而她認為的,一直沒閒功夫去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快三十了,活得像二十四五的樣子。
  • 26歲的年輕人磨成40多歲的靈魂,體制內想辭職,想去大城市打拼!
    23歲畢業後考進一家縣城的事業單位,每月到手工資3000多,加上年終五險一金每月能有5000多。然而,我們這裡作為一個小縣城,生活成本卻也不算低,房價也要6000左右,屬於不靠父母也是買不起房的。入職以來深深感覺自己20多歲的年輕人磨成40多歲的靈魂,每天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把自己的激情、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全部磨光了,絲毫沒有年輕人的朝氣。也有人說,你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可是在體制內,對於普通人而言上升渠道等於0。
  • 年輕人,為什麼做月光族,也要留大城市?不,回家鄉也有詩和遠方
    比如,如果你是做網際網路公司的,也許在小城市網際網路公司就那麼幾家,你能不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工作。但如果你選擇了看世界,就意味著你可以在外面很多不同的城市發展,生活閱歷和新的工作機會也會很多。最近在湖南衛視《叮咚上線!請回答》中「年輕人,是去看世界,還是回家鄉?」
  • 從做裁縫的草原姑娘到知名女作家,她把「詩與遠方」種在心底
    她的散文一下子把讀者帶向遠方,從《我的阿勒泰》,到《羊道》、《冬牧場》,斷斷續續讀完她的這本書,我覺得她就是把「詩與遠方」種植在了心底。其實,在後記中,李娟已經道出本書的創作主旨,「向日葵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徵,有很多時候總是與激情和勇氣有關,我寫的時候,也想往這方面靠,可是向日葵不同意。」
  • 遙看世界:一個高中生的詩與遠方 張淅瑤
    文/周一渤攝影/張淅瑤責編/王豔玲一個高中生,尤其是一個女高中生,其生命絕對是剛剛進入青春芳華的花季,而與之相配的也絕對是少女情懷中的詩與遠方。
  • 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papi醬曾說過自己的辭職經歷 工作第一天被要求 「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紹」 因為和自己想像中的工作差距很大 所以她毅然辭職
  • 支撐詩和遠方的,恰巧是碎銀幾兩
    幾年前,「佛系青年」這個概念開始在年輕人中間火起來,並廣泛流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以佛系青年自居。這些佛系青年有很多相似點,他們表面上看淡得失,較上一代,他們的理想也有所改變:不再是擁抱奮鬥的人生,而是淡然平和,順其自然地走過一生。
  •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希望在歌聲裡,在詩裡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製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 平衡不好生活,談什麼詩和遠方
    每次調侃她,她總是自我安慰到:這段時間不是忙嘛,過了這段時間就好啦。然而,你會發現,閒下來的她依舊如故,幾乎沒有一絲改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總覺得忙起來生活可以將就一下,湊合一下,顧得了工作就扔了生活,覺得過了忙的那段時間,我們自然就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