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辭職去旅行反被騙財騙色:年輕人,你們真的懂什麼是詩與遠方嗎?
反正他們就是不想要眼前的苟且,任性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辭職追尋的「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一名負責旅遊工作的資深人士,曾經揭露了那些辭職旅行的年輕人真實現狀。所以,詩和遠方,其實只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詩和遠方,如果人一直追求詩和遠方,那麼他很容易就廢了。《非誠勿擾》有一期節目有過這樣一個男嘉賓:年輕的時候,他一直在追求詩和遠方,任性生活,四處流浪,45歲卻一無所有,只有貧窮和家人對自己的怨恨。
-
詩和遠方有多髒?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想去追尋遠方、想去看看世界的年輕人。 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辭職追尋的「詩和遠方」到底是什麼。 一名負責旅遊工作的資深人士,曾經揭露了那些辭職旅行的年輕人真實現狀。
-
太行山上64歲老漢,追求田園生活不結婚,這就是所謂的詩和遠方?
生活在鄉村的人總是嚮往城市的繁華,而城市中人卻是在想方設法地逃離。至於到底是繁華熱鬧的好還是簡陋安靜的好,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的定論,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和嚮往,無法論對錯。「最深最平和的快樂,就是靜觀天地與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與和諧」現如今社會科技高度發達,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好像世間所有的事物都不斷地加快步伐,以前相隔千裡想要彼此間傳遞一條信息得花上十天半個月,現在只需敲敲鍵盤十幾二十秒便可相互暢談。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韓國68歲奶奶實現了詩和遠方,堅持運動狀態優越,越活越年輕
在很多人眼裡,68歲就是一個大半截都要埋在土裡的人生階段,每天恐怕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死亡了。雖然年輕時候作天作地地想要投入死神的懷抱,但是一旦到了老之將至的那個年歲,反而更珍惜生命了呢!儘管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看法,可它還是不符合一些人的生活狀況,Milanonna奶奶就是其中一位。
-
30歲以後,敢辭職的人都是家裡有礦
於是因為這個想法,導致廠裡接近一半的工人們辭職,這些流水線工人們回了家,變成了徹底的失業人員。但是唯有一些老員工沒有動,回到老家又能好到哪裡去?他們心知肚明,熬過了這陣子或許就會好點,還有份工可打就算不錯了,對詩和遠方大多都摻了些麻木。
-
「詩和遠方」到底害了多少人?
剖開「詩和遠方」,文藝旅行背後所盤踞的也許只是一盤生意,而在無人區失聯的女孩永遠不會再知道了。而且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缺少戶外冒險經驗的學生,難道詩和遠方的吸引力就這麼強烈嗎? 但是隨著這股文藝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詩和遠方的田野」慢慢開始變味兒了,許多作者開始以文藝旅行為賣點,向年輕人販賣一些鼓吹放棄一切、獨自流浪的文藝書籍。
-
遠方除了有詩之外,還有無盡的加班……
北上廣就像擁有神奇魔力般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年輕人為之前赴後繼,越來越多人的大學畢業生以及白領們,在"北上廣"與家鄉或詩與遠方之間搖擺,不知道應該選擇追逐夢想還是回三四線的小家鄉發展。那些如霓虹閃爍般光鮮亮麗的生活之下到底隱藏著多少人的眼淚,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
人過中年30歲的你,是否離詩和遠方都太遠
(二,有夢有青春)30歲,一個敏感的年齡,往前,就是意氣風發無限可能的少年;往後,卻是眼前的苟且柴米油鹽。有人說,30歲以後,沒有資格再談詩歌與遠方,那些年少輕狂時給自己許下的諾言,統統都化成人過中年之後欲拒還休的牢籠。
-
50多歲的女人,穿30多歲年輕人的衣服,是不倫不類還是活出自我
經常會遇到50多歲的女人,穿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衣服,衣服和年齡真的沒關係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品位,我們沒必要強求一致。人生在世,只有一次生命,人生沒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所以,一定要活出自我,當然前提是你不能違法亂紀,在沒有觸犯法律的前提下,你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展現自己的美。五十多歲的女人敢於穿二三十歲年輕人的衣服又沒有違法亂紀,只是人家心態年輕想要把自己往年輕了打扮,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
國球的「詩和遠方」
競技場必須靠實力說話,所以,打法的局限,只能讓許昕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都說許昕天賦異稟,打球浪,會玩花活;殊不知,他訓練中比誰都玩命。去年年底,年近三旬的他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訓練標兵」榮譽稱號。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訓練刻苦,加上打法獨特(直板,還是左手),許昕這些年成為雙打的寵兒。得許昕者得雙打,已成為國乒公開的秘密。
-
願你有夢有陽光,有詩有遠方
心中有詩的人都把希望寄託給了遠方。往後餘生,願你心中有夢有陽光,有詩有遠方。01 心中有夢的人,都是積極樂觀的人當我們心懷夢想,渾身就充滿了鬥志,像汽車加滿了油,馬力十足。王鷗在一家信息產業公司工作,所有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作中,一直也沒時間談戀愛,自然也就沒男朋友了。不是長相不過關,恰恰相反工作能力一級棒,也是單位裡樣貌最年輕貌美的;而她認為的,一直沒閒功夫去考慮自己的個人問題。快三十了,活得像二十四五的樣子。
-
26歲的年輕人磨成40多歲的靈魂,體制內想辭職,想去大城市打拼!
23歲畢業後考進一家縣城的事業單位,每月到手工資3000多,加上年終五險一金每月能有5000多。然而,我們這裡作為一個小縣城,生活成本卻也不算低,房價也要6000左右,屬於不靠父母也是買不起房的。入職以來深深感覺自己20多歲的年輕人磨成40多歲的靈魂,每天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把自己的激情、夢想、對未來的憧憬全部磨光了,絲毫沒有年輕人的朝氣。也有人說,你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可是在體制內,對於普通人而言上升渠道等於0。
-
年輕人,為什麼做月光族,也要留大城市?不,回家鄉也有詩和遠方
比如,如果你是做網際網路公司的,也許在小城市網際網路公司就那麼幾家,你能不一定能找到適合你的工作。但如果你選擇了看世界,就意味著你可以在外面很多不同的城市發展,生活閱歷和新的工作機會也會很多。最近在湖南衛視《叮咚上線!請回答》中「年輕人,是去看世界,還是回家鄉?」
-
從做裁縫的草原姑娘到知名女作家,她把「詩與遠方」種在心底
她的散文一下子把讀者帶向遠方,從《我的阿勒泰》,到《羊道》、《冬牧場》,斷斷續續讀完她的這本書,我覺得她就是把「詩與遠方」種植在了心底。其實,在後記中,李娟已經道出本書的創作主旨,「向日葵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徵,有很多時候總是與激情和勇氣有關,我寫的時候,也想往這方面靠,可是向日葵不同意。」
-
遙看世界:一個高中生的詩與遠方 張淅瑤
文/周一渤攝影/張淅瑤責編/王豔玲一個高中生,尤其是一個女高中生,其生命絕對是剛剛進入青春芳華的花季,而與之相配的也絕對是少女情懷中的詩與遠方。
-
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papi醬曾說過自己的辭職經歷 工作第一天被要求 「查出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中英文介紹」 因為和自己想像中的工作差距很大 所以她毅然辭職
-
支撐詩和遠方的,恰巧是碎銀幾兩
幾年前,「佛系青年」這個概念開始在年輕人中間火起來,並廣泛流傳,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以佛系青年自居。這些佛系青年有很多相似點,他們表面上看淡得失,較上一代,他們的理想也有所改變:不再是擁抱奮鬥的人生,而是淡然平和,順其自然地走過一生。
-
年輕人不進工廠都去哪裡了?
希望在歌聲裡,在詩裡以及所謂的遠方,聽著聽著也麻木了,也佛系了。他們的職業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類銷售員之類的,年紀超過30歲就難辦了。這也是中國經濟的困難之處。我曾經在珠三角一家傳統製造業工廠考察,車間內的操作工,年輕人很少,最小也是30歲。倒是在管理區,財務、人事、銷售等,都是年輕人,因為這些工作相對而言,還算體面點。
-
平衡不好生活,談什麼詩和遠方
每次調侃她,她總是自我安慰到:這段時間不是忙嘛,過了這段時間就好啦。然而,你會發現,閒下來的她依舊如故,幾乎沒有一絲改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就是這樣,總覺得忙起來生活可以將就一下,湊合一下,顧得了工作就扔了生活,覺得過了忙的那段時間,我們自然就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