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方舟:深山中研究出小兒麻痺症疫苗,還拿剛滿月兒子做親測實驗

2021-01-09 思維歷史v

上世紀五十年代,小兒麻痺在我們國家爆發,許多孩子因此致殘。其中最嚴重的地區當屬江蘇省,江蘇南通市有一千六百多名兒童癱瘓,四百多名死亡。然後,這種狀況在全國各地席捲而來,蔓延的速度非常之快——青島、上海、濟寧、南寧…這些地區的孩子都和江蘇南通的孩子症狀類似,一時之間人心惶惶、驚恐萬狀。而正在這時,顧方舟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培育出了「糖丸」成功治癒該病,讓許多兒童免於病痛的折磨。到目前為止,已經沒有因這個病終身殘疾,行動不便的孩子了,顧方舟為我們開創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同時,更讓人覺得偉大的是,他甚至為了研究這個病的疫苗用自己的孩子做實驗。那麼,顧方舟到底是誰?這個病,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兒麻痺症

小兒麻痺症又叫脊髓灰質炎,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它是上個世紀威脅一到六歲兒童的,通過口鼻傳播的疾病。患上小兒麻痺症的孩子輕者癱瘓,殘疾,重者可能直接死亡。他們是直接威脅兒童身體健康,籠罩在上個世紀兒童身上的陰影。

關於小兒麻痺症最早的記載可以追蹤到古埃及。在古埃及的石碑上,刻畫著一個年輕的祭司的畫像。那個祭司右腿上的畫像上很明顯能看出萎縮的痕跡。這被認定為是最早的患有小兒麻痺症的記載。而一九一六年的美國,也有很多小兒麻痺症患者。在當時的條件下,美國醫生不得不採取極端的辦法——「鐵肺」治療法,來挽救孩子們的生命。鐵肺治療法就是把孩子們放到一個圓柱形的鐵桶裡,那個鐵桶平著放,孩子們躺進去只露一個頭,鐵桶裝置通過製造負壓把空氣壓進孩子們的身體裡,來幫助他們呼吸。而那些可憐的孩子因為呼吸麻痺不得不日日夜夜躺進桶裡動也不能動,躺五六十年一直到他們的生命結束!在小兒麻痺疫苗出來前,美國千千萬萬可憐的孩子只能用這種辦法苟延殘喘,生不如死。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小兒麻痺症開始在全球蔓延。許多父母看著孩子受苦心疼不已,而不幸患上疾病的孩子則被迫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後來,美國研究出了滅活疫苗,簡稱(死疫苗)而蘇聯研究出了活疫苗。

就在滅活疫苗發明的同一年裡,中國地區卻也突然爆發了小兒麻痺症。國外疫苗的研發,應該說是人類的一大幸事,許多美國兒童因此重獲新生。可是對於當時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疫苗的普及還是一個極為艱難和漫長的過程。就在這時,顧方舟臨危受命,挺身而出,研究出了中國的疫苗。他幫助成千上萬的孩子免於病痛,更戰勝了讓人心驚膽戰,聞風喪膽的小兒麻痺症。那麼,這樣可怕的疾病是怎樣被治癒的,而顧方舟在研究的過程中又克服了哪些困難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糖丸爺爺」顧方舟。

顧方舟是浙江寧波人,科學院院士,病毒院專家。他也是我們後來的「糖丸之父」,畢生為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研發做出了卓越貢獻。一九四四年,顧方舟就讀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修蘇聯。一九五五年,當顧方舟進修完回國準備大展宏圖時,卻發現祖國各地正在流行一種可怕的疾病:孩子們相繼發燒,退燒後卻原本健康活潑的小孩卻留下了殘疾——或下半身癱瘓,或肢體變位終生飽受歧視……曾有家長背著孩子哭著向顧方舟求救,可那時國內還沒有解決的辦法,束手無策的顧方舟只能忍痛告訴孩子家長,自己也沒有辦法,這種病暫時治不了。這就是兒童急性傳染病小兒麻痺症,這種病曾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兒童的噩夢。

因為各地嚴峻的病情,顧方舟臨危受命,開啟了他研發疫苗的道路。

力排眾議,選定方向

一九五九年,顧方舟帶隊去蘇聯考察。當時美國對於小兒麻痺症的疫苗已經有所突破,有了滅活疫苗(「死疫苗」)。而蘇聯也有opv疫苗(「活疫苗」),大家對中國要研發的是死疫苗還是活疫苗爭論不休。

美國的滅活疫苗(「死疫苗」)是用完全失去病毒活性的抗體製作的。通常來說,這種疫苗注射三次後就能獲得良好的免疫力。而蘇聯的「活疫苗」則是人為去除病毒的致病性,但仍然存著活著病毒的疫苗。這種疫苗在注射完後會有一些輕微的人工自然感染症狀,由此獲得免疫力。但這種疫苗進入人體後,萬一發生變異,注射者就極有可能引起脊髓灰質炎,也就是小兒麻痺症。

可不管哪種疫苗,因為緊張的國際形勢,兩個國家都不再給予我們幫助了,我們只能自己研究。時間不等人,必須快速決策研究哪種類型的疫苗。可大家不知道哪個更好一點,所以一直爭論不休。後來顧方舟力排眾議,幫助大家選定了方向——研究「活疫苗」!除了考慮成本外,其實活疫苗才是更能降低發病率的疫苗。原因是死疫苗只能免於體液感染,但腸道仍可能感染脊灰病毒。如果病毒從腸道進入,再轉到淋巴進入血液,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大家決定研究自己的「活疫苗」來對抗脊灰質炎。

潛心研究,不惜用親生子實驗

一九六零年,顧方舟一行人帶著不研究出疫苗不罷休的精神,攜家屬來到了雲南昆明。因為這裡有一個養殖基地,裡面的獼猴可供疫苗實驗。就這樣,在艱苦的環境中顧方舟一行人開啟了沒有蘇聯指導專家的艱難研發之路。

可以想像,在國際形勢緊張,中蘇關係惡化,蘇聯把所有專家撤走的前提下,顧方舟一行人是怎麼在一片黑暗的前提下摸索出了疫苗,在經歷了上千次實驗後,疫苗終於成功。

動物實驗後,緊接著的是人體實驗。要知道活疫苗是經過人工減弱毒性的病毒,病毒本質是活的,誰也不知道進入人體後會不會發生變異。

可為了證明疫苗對人體的效果,顧方舟一行人毫不猶豫,身先士卒,在自己身上做了實驗。可喜可賀的是實驗成功了,對人體是有效的。但是,脊灰質炎,也就是小兒麻痺症危害最大的是幼兒,疫苗只有給幼兒打了,對幼兒有效,才能證明疫苗的成功。

活疫苗裡的病毒雖然減弱了毒性,但仍然是活的,就算顧方舟他們已經在自身實驗了疫苗,證明了安全性,但去哪找幼兒呢?可如果不試的話,也就永遠也確定不了它對幼兒的作用。顧方舟面臨艱難的抉擇,最終,他決定讓自己剛滿月的兒子成為實驗對象。

其實顧方舟比誰都清楚,一旦失敗,孩子會染上脊灰質炎,甚至永遠殘疾。但為了疫苗的成功,為了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孩子,他還是做出了大義的選擇。不光是顧方舟,還有他的同事,在他的呼籲下也給紛紛自己的孩子服用了藥劑。值得慶賀的是,疫苗成功了。他們的孩子獲得了預防小兒麻痺症的免疫力。後來顧方舟為了方便儲存和發放,把疫苗藥劑做成了糖丸,讓無數的孩子從此遠離小兒麻痺症的困擾。顧方舟也成了著名的「糖丸爺爺」

結語

「糖丸爺爺」顧方舟用自己畢生研究為無數的中國孩子驅逐了小兒麻痺症的陰影,也為無數孩子帶來了希望。他為了研究疫苗不惜用自己親生子實驗的舉動感動了你我,也感動了大家。雖然現在研究出了新的預防小兒麻痺症的辦法,糖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那一抹甜,卻成了童年時期不可的褪去的記憶,它將永遠留在回憶裡,留在我們的心中。

本文由思維歷史v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顧方舟:攜子以身試藥 消滅中國小兒麻痺症
    那就是他研製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國於2000年實現了無脊灰狀態,這意味著千百萬兒童遠離了小兒麻痺症。 決策路線、埋頭深山,他與死神爭分奪秒 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江蘇南通發生大規模的暴發。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並有466人死亡。
  • 他是糖丸爺爺:消滅脊髓灰質炎40年研究疫苗,用自己孩子做實驗
    ——米·左琴科(蘇)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74,閱讀約2分鐘顧方舟,寧波人,1926年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家庭。四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不久在醫院去世。顧母獨自撫養兄妹四人。儘管壓力很大,但顧媽媽並沒有放棄希望。
  • 2019感動中國人物——顧方舟(「中國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
    患者多為1~6歲兒童,主要症狀是發熱,全身不適,嚴重時肢體疼痛變形,發生分布不規則和輕重不等的弛緩性癱瘓,俗稱小兒麻痺症。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全國父母都籠罩在恐懼的陰影中。1958年,顧方舟從患者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並成功定型 ,為免疫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1959年年底,國家採納了顧方舟的建議,中國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的研究工作展開。
  • 預防小兒麻痺症的糖丸 卻讓我兒子得了小兒麻痺症
    丈夫朱國(化名)每天都要到城裡上班,她則留在家裡做淘寶小店。  電腦不時地傳來客戶問價的「叮咚……」聲,但是方芸的回覆並沒有那麼及時,不是打字速度慢,而是要照顧不能正常走路的兒子墨墨。  墨墨,現在已經16個月大。2010年底,機率只有百萬分之一的不幸,降臨到了只有兩個多月大的他身上。
  • 科學家已親試第一針新冠疫苗 被網友抨擊
    為科學家點讚,佩服這種獻身精神,這也是一個好消息,疫苗研發工作又前進了一步。由於疫苗研發的周期比較長,必須經過科學嚴謹安全的研究過程,短時間內靠疫苗來消滅病毒的願望實現不了,所以現在就要靠我們大家團結一心共抗疫情。
  • 又一位名人去世,他消滅了中國的小兒麻痺症!值得我們送他一程
    小居告訴你吧,那是預防小兒麻痺症的糖丸。當時,只記得甜甜的,很好吃。就是那樣一個不起眼的,甚至被你認為是糖豆的小糖丸,使得多少兒童免於殘疾。小兒麻痺症簡單粗暴點來講就是使肌肉組織發生萎縮,無法正常行走。有時候你會看到有些小孩小小的就坐輪椅,那就是患了小兒麻痺症。你想,從小無法正常行走,就與尋常人不同。你看著別的小朋友玩耍,自己卻什麼也做不了,是多麼的無助與絕望。
  • 深度聚焦:小兒麻痺症在奈及利亞
    小兒麻痺症已將殘缺的腳印留在了奈及利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因其致殘的兒童的身影。圖中的男孩兒正拖著殘疾的雙腿爬過街道。  脊髓灰質炎又名小兒麻痺症,傳播極其廣泛,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兒童患病後易造成肢體肌肉弛緩性麻痺,留下終身殘疾。
  • 他發明「糖丸」消滅了小兒麻痺,拯救14億中國人!卻走得無聲無息
    老人名叫顧方舟,是中國最偉大的病毒學專家之一,他發明的「糖丸」,使得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這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得以被控制,讓數十萬兒童免於致殘。如果你小時候吃過「糖丸」,那就一定要感謝他的貢獻。- 1 -童年埋下學醫的種子1926年,顧方舟出生於浙江寧波。
  • 戰勝小兒麻痺症!德國圍棋聯盟將舉辦公益賽事
    不得不承認,生活中多的是比下圍棋更重要的事情,不過有時候下棋也可以助力解決一些事情,之一就是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
  •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和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合作根除小兒麻痺症
    作為這一正式合作的第一步,緒方貞子女士和蓋茨先生還公布了一項創新的融資協議來支持巴基斯坦的小兒麻痺症計劃。 此次公布對巴基斯坦根除小兒麻痺症的目標做出了重大貢獻。 蓋茨表示:「此次合作恰逢巴基斯坦的關鍵時刻,將幫助我們達成世界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共同目標。日本的重大貢獻將使數代巴基斯坦和全球兒童受益。」 儘管過去20年全球小兒麻痺症已經減少了99%,但巴基斯坦仍然是該疾病傳播從未消停的四個國家之一。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症計劃獨立監督理事會近期的一份報告稱讚了巴基斯坦對小兒麻痺症疫苗接種的更高承諾。
  • 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滅活疫苗與減毒疫苗,鹿死誰手
    背景閱讀: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母親在行動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掃清障礙,劍指疫苗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痺症:史上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試驗(妲拉/譯)索爾克的滅活病毒疫苗試驗成功了,整個國家滿懷感激,禮物和榮譽將他淹沒,好萊塢也躍躍欲試,想要把他的生平故事改編為電影,艾森豪總統甚至在白宮為他舉辦了一場慶典。
  • 非洲抗擊小兒麻痺成功,對新冠疫苗研發有何啟示?
    非洲宣布擊退了野生小兒麻痺病毒,視為人類公共衛生戰爭中的一大喜訊。由病毒引起的小兒麻痺,曾經肆虐全球各地,1980年代,一年的全球感染人數高達三、四十萬。回顧對抗小兒麻痺症的過程,「疫苗戰」打了至少三十餘年,克服了無數困難,惟非洲部分國家仍受疫苗衍生小兒麻痺病毒困擾。
  • 北京同安骨科:趙憲光實力解決小兒麻痺症後遺症
    小兒麻痺症這種疾病,我們大家都應該是熟悉的,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而且還可能造成併發症,一定要重視治療才行。但是家長們都不知道選什麼樣的醫院,專家就建議大家去正規專業的專科醫院,這樣孩子的疾病才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