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的江南,最憶是杭州
一朝天子一朝臣,穆宗即位後,召回了流落在外的白居易,官至中書舍人。這個時候的白居易,已然老去,卻仍舊有報國忠心,上書言論河北軍事,卻不被採用。也許就在這一次,白居易的心真正涼了,看來,廟堂之上,自己究竟是人微言輕。他自請去外地任職,也算是遠離是非的漩渦吧。822年的7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刺史,10月到任。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2015年12月10日14:0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了杭州西湖的美,令人讚嘆不已!
白居易,唐代三大詩人之人,五十二歲時任杭州刺史,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次是詩人白居易初到杭州,那麼他會做出怎樣的詩篇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詩詞便是當日之作《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初到杭州,就沉醉於美麗的湖光山色之中。
-
杜甫《春望》
康震趣聊唐詩 13 《春望》《中華古詩詞100首》90 杜甫《春望》丁歌讀詩之杜甫《春望》春望[唐代]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城春」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頹垣殘壁,只是「草木深」,荒蕪破敗,草木雜生。這裡,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
白居易(簡介)
這首詩裏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與《長恨歌》的恨不會毫無關係,所以說白居易親身經歷的這段悲劇般的愛情為《長恨歌》打下了基礎。 直到白居易53歲的時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滿回洛京途中,看到變換舊村鄰而湘靈已不知去向的時候,這段長達35年之久的戀愛悲劇才劃上了離開的句號。樊素小蠻 在杭州刺史位上,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罈,次開詩篋,後捧絲竹。
-
春望
《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
-
看詩人眼中的杭州風情,領略西湖春波瀲灩風光長,四時風光總不同
1、白居易·春題湖上湖上春來是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公元824年初夏,白居易從杭州刺史卸任,即將前往東都洛陽擔任太子左庶子。《春題湖上》就是白居易寫於他離任之際的夏天。詩人在詩中描繪了春時西湖群山擁繞的美景,尤其是前刺史袁仁敬在西湖周圍大量種植的松樹已經成林。詩人遠遠望去,對面的山坡由下及上,松樹層層疊疊像一道翠綠的屏障。
-
春望——作品賞析
踏莎行.春望/柏秀娟寒柳初柔,空山欲幕。蒼雲老雪翻如舞。春望——作品賞析/董桂傑柏老師的《踏莎行 春望》,是繼《卜算子 尋春》之後,又一篇佳作問世 。此詞與《尋春》在思想上同屬姊妹篇,但在寫法上卻大不相同。
-
白居易的一生,與茶有不解之緣
廬山花徑:白居易草堂古今文人,不是愛茶,便是愛酒。白居易便是個愛茶之人。大唐長慶二年,皇城內再次掀起牛李黨爭,朝堂上的大臣互相攻訐,白居易看不下去,於是上疏論事。這一來就惹怒了天子,立馬將他遣出京師,調到杭州做地方官。
-
白居易詩詞精選
1 詩 五言絕句 南浦別白居易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5 詩 七言絕句白居易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6 詩 七言絕句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夏青朗誦
夏青 朗誦〔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賦得古原草送別①〔唐〕白居易限制如此之嚴,故此體向少佳作,然本詩可謂完滿地達到了要求,而白居易作此詩時僅僅才十六歲!首句破題,「離離」描寫「春草」生命力之旺盛,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次句寫野草春榮秋枯,歲歲循環。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嘆,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
-
30.白居易《憶江南》
白居易怎麼會對江南的風景如此熟悉呢?因為白居易先後在杭州和蘇州擔任過刺史,而在他青少年時期也曾經旅居和漫遊江南,特別是曾經旅居蘇杭。這從他的很多作品當中都能看出來。在唐穆宗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從中書舍人的位置被派遣到杭州擔任刺史。長慶四年,他任滿離開杭州,緊接著在唐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他又任蘇州刺史。第二年啊因為眼睛患病,所以呢就免去了這個職務,回到洛陽。人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白居易真幸運,在他的有生之年,先後在這人間天堂擔任首席長官,不僅為民謀事,也享盡了人間的美景,享盡了人間的美事。
-
杜甫《春望》賞析及中考試題集錦
《春望》中描寫長安城被叛軍攻陷後遭到驚人破壞的詩句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承上啟下,表明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感。5.《春望》中詩人感時傷別,見明麗之景誘發內心傷感(或運用擬人手法抒發傷感之情)的詩句是的詩句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
唐宋三大文豪的西湖緣,均知杭州,詩詞中充滿對西湖的深厚感情!
白沙堤因白居易一詩而改名白堤:當白居易於822年來到杭州,自然也同前人一樣被西湖深深的吸引住了。當孟郊帶著喜悅心情寫下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也在一日放馬遊西湖時心情大悅於是寫下《錢塘湖春行》。
-
《江南文脈》詩詞篇 06 白居易《憶江南》
只是李德裕的《謝秋娘》詞並沒有流傳下來,所以白居易才是現存最早使用這個詞調來填詞的文人。因為這三首詞都是對江南的回憶,白居易就給這一組詞又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憶江南」。「憶江南」,顧名思義是詞人在回憶他曾經去過的江南。其實還沒有去江南之前,白居易就說過一句話,他說啊,將來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夠在蘇州或者是杭州任何一個地方做官,那麼此生心願足矣!現在不是有一句話挺流行嗎?
-
江南文脈 | 詩詞篇 06 白居易《憶江南》
只是李德裕的《謝秋娘》詞並沒有流傳下來,所以白居易才是現存最早使用這個詞調來填詞的文人。因為這三首詞都是對江南的回憶,白居易就給這一組詞又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憶江南」。「憶江南」,顧名思義是詞人在回憶他曾經去過的江南。其實還沒有去江南之前,白居易就說過一句話,他說啊,將來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夠在蘇州或者是杭州任何一個地方做官,那麼此生心願足矣!現在不是有一句話挺流行嗎?
-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
白居易半身像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遂以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至江州與白居易相聚。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一同與兄長溯江而上。
-
元稹向白居易借歌妓,一月後才歸還,元稹一首詩讓白居易轉怒為喜
白居易和元稹不僅是工作上的好夥伴,更是生活上的好基友,他們最喜歡也最志同道合的一件事就是憐香惜玉,每每聽聞哪裡又來了美人,必定要登足拜訪。元白的官位都不算低,因此,壟斷美女資源的事兒還是能辦到的。長慶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迎來了事業的高峰,也迎來了人生的第二春。
-
關於白居易的那些趣事兒
▲《白居易坐酌水看煎茶圖》唐朝至少有三個詩人被稱為詩仙,李白之外,還有韋應物、白居易。白居易的詩仙還是皇帝欽定的。白居易的詩歌就像風情萬種的美人,很少有人能坐懷不亂。據說宰相李德裕對白居易沒有好感,白居易寄給他的詩文他從來不看,而是用一個竹筐封存。劉禹錫為白居易說情,請李德裕至少把書信看完。李德裕說:「不行,看了我怕自己會心軟。」
-
F33《憶江南三首》(白居易)朗誦踐離
賞析: 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