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一本書將近40萬元,揭秘上海蔦屋書店的獨一無二

2020-12-23 騰訊網

位於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對外開業。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今年8月,蔦屋宣布將在上海落地後一直備受關注。如今,面紗終於揭開,這家獨屬於上海的蔦屋書店,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看點一:老建築的新生

與10月開業的蔦屋書店在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門店——杭州天目裡店不同,上海蔦屋書店入駐擁有96年歷史的保護建築——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相較杭州店的年輕、現代風格,上海蔦屋的歷史厚重感更強。限於老建築層高,店內不見蔦屋特色的超高落地書架,相反擁有其他蔦屋不具備的獨特歷史韻味。

走進一樓空間,讀者可見原建築中的壁爐、柯林斯柱等特色部分被完整保留。由玻璃罩保護起來的科林斯柱,源於古希臘,特點是柱頭用茛苕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據蔦屋方面介紹,上海蔦屋的設計師與東京銀座蔦屋為同一人,去過銀座蔦屋的讀者,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熟悉的細節。

看點二:獨居一格的選書邏輯

上海蔦屋書店共兩樓,面積約2000平方米,一層以「磨練知性」為主題,包含大眾圖書、文創、咖啡;二樓以「收穫感性」為主題,以藝術類書籍和手工藝品為主,含畫廊及餐飲區,全店提供5萬餘種圖書。

由北入口進入上海蔦屋書店,首先經過文學長廊;對應的二樓部分則為藝術長廊。文學長廊的東廊為外國文學部分,美國文學、日本文學陳列較全,包含原版書;東廊為中國文學部分,包括古典文學、當代文學及詩歌。

進入一樓的主體空間,被柯林斯柱分隔的空間,排列著書架與主題展陳桌,分類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生活、假日等大類。東西兩端的壁爐兩側,最高兩排書架分別命名為「世界的觀念」「世界的疆域」,各展陳64本書。西側「世界的觀念」以思想類圖書為主,東側「世界的疆域」與陳列文具、雜貨的東館相鄰,選書相對輕鬆。

每個區域都能找到「生活提案顧問」櫃檯是蔦屋書店的特色。1993年出生的陳清政是一樓人文社科、自然區域的「生活提案顧問」,此前曾在方所等書店工作,在他看來,蔦屋的作為書店的特點是「更在乎顧客在看什麼」。「生活提案顧問」除了提供所在區域的專業服務,還負責主題展陳的策劃。上海蔦屋的核心理念是「美育」,首次推出的專題是「城市美學踐行者」,讀者可以在一樓西側找到這個主題桌。「上海蔦屋正是城市更新的成果,我們本著這個理念推出了開業提案。」陳清政介紹。

站在一樓大廳正中,面向咖啡區,被歷史類圖書包圍的交叉點被命名為「歷史的十字路口」,左右兩側書架分別為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往東走,可以遇見另一個「開業提案」1924vs2020。

右側的主題展陳桌為「1924」,標牌上的文字提示讀者:「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所在的這棟建築,落成於1924年,原本是面向歐美人的娛樂設施——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在這個大廳,人們開展過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演繹出許多動人的故事。那麼,當時在全中國、全世界,又發生著什麼呢?翻動書頁,我們穿梭於不同的時代、體會各地的文化,與智者促膝長談。這正是書籍的魅力。讓我們進入書的世界,一同想像這棟建築誕生的時代吧。」

右側的主題展陳桌為「2020」,儘管標牌還未放上,從圖書陳列就能感受到2020的當下感。這片陳列桌從左至右的邏輯是「失去」與「得到」,「失去」這一側,年初意外逝世的籃球明星科比自傳十分醒目,主題書為《共病時代》;「得到」這一側,包括廚藝、健身、疫苗等關鍵詞,主題書為《眾多未來》。

蔦屋選書有明確的主題邏輯,但並不限制讀者的想像,無論是「歷史的十字路口」或「世界的疆域」「世界的觀念」,都是提案顧問的策劃理念,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分類。想要知道圖書的更多故事,歡迎與提案顧問交流,這或許就是實體書店存在的意義。

看點三:壓倒性的藝術感

如果說一樓空間的圖書陳列還不足以彰顯出上海蔦屋的獨到之處,隨著修舊如舊的樓梯步入二樓,讀者可以領略到「什麼是上海蔦屋」的核心。

二樓圖書大類為美術、攝影、建築、設計、時尚、工藝品等,令人大開眼界的莫過於需要戴上手套翻閱的「大書」。

從書的角度而言,這些「大書」更接近於藝術品。比如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的「大書」霍克尼,限量9000本,上海蔦屋陳列的這本編號為6186,定價2.4萬元。霍克尼的作品去年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達9.12億元,這本「大書」擁有藝術家的親筆籤名,甚至出版社的名字「TASCHEN」也是藝術家手寫的。「霍克尼」旁邊,就是上海蔦屋最貴的一本書——全球限量250本的「法拉利」,連同陳列架在內,定價39.5萬元。

上海蔦屋擁有數十種「大書」,不僅遠超杭州店的數量,在日本亦不多見。二樓西側的建築類圖書亦頗有看點,兩套「安藤忠雄套裝」含有安藤忠雄的設計模型、手稿等,分別定價34萬元、24.5萬元。

二樓空間還有大量生活器皿等日本手工藝品,獨立的藝廊區域正在展陳中國書法家許靜的書法作品展「凝」。許靜曾為張藝謀《幸福時光》《影》《一秒鐘》、陳可辛《武俠》、李仁港《攀登者》等多部電影題寫片名,並在多部電影作品中擔任書法美術。為什麼首展選中許靜?蔦屋方面介紹,與一樓正在展陳的日本藝術家名和晃平的作品形成中日藝術家的對話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許靜的作品既有傳統元素又有當代創新,與身處歷史保護建築內的上海蔦屋想要帶給讀者的感覺十分契合。

負責藝廊的提案顧問、23歲的陳紫,剛從波士頓大學藝術史專業碩士畢業。她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許靜是她的導師,「向店方提出這個提案,大家都覺得合適」。由此可見,專業的提案顧問在蔦屋負責了具有創造性的部分。

「上海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蔦屋希望提供給上海市民激發靈感的空間,收穫活力與感悟,以美育人。」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店鋪製作人松尾祥平說。

據悉,考慮到疫情影響及歷史保護建築的承載能力,上海蔦屋書店開業後實行預約制,並視後續運營情況進行調整。目前,預約通道已在蔦屋書店小程序開啟。

連結:「蔦屋書店」只是書店嗎?

蔦屋母公司CCC株式會社旗下有兩個書店品牌,其一是漢字版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另一個是英文版的「TSUTAYA BOOKSTORE」(針對商業綜合體開設的中小店型)。登陸杭州、上海兩座城市的是獨立的「蔦屋書店」。

2011年,代官山蔦屋書店開業,這家店入選了世界上最美的20家書店排行榜。目前,漢字版「蔦屋書店」品牌在日本有20家店,包括8250平方米的北海道函館書店及以「文化」為主題的銀座蔦屋書店。儘管蔦屋把這些店稱為「書店」,它們實際上是以書店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提案型的商業設施。蔦屋書店認為,自己的競爭力不在於銷售的商品,而是為消費者提供生活方案。

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株式會社蔦屋書店及其子公司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萬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打造。

相關焦點

  • 我在蔦屋書店的消費體驗
    說句實話,感覺有了,偶爾買幾本書、在哪裡買這就不是個問題。至少同樣的書,從蔦屋書店買的看上去就要比其他某個書店更「香」一點,雖然書都是一樣的。其他的書店也不要不服氣,這就是消費體驗,而且這就是消費者要的感覺。蔦屋的引進版圖書和大書是個特色,至少大書目前是其他中國書店很難提供到的,這就形成了蔦屋與其他書店的競爭壁壘。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嚴格來說,蔦屋書店是CCC主辦的商業設施T-SITE的其中一個標配。現在CCC在日本運營五家T-SITE,代官山是最早的一家,還有湘南(神奈川縣)、枚方(大阪府)、柏之葉(千葉縣)以及廣島(廣島縣),每一所T-SITE都有蔦屋書店,按當地顧客的需求各家風格都有變化。另,蔦屋書店目前在日本有16家。
  • 耐克「秒」斷貨被罵上熱搜,杭州蔦屋書店一本書34萬|奇扒說1021
    這不,今天早上,耐克就被「罵」上了熱搜,不少網友表示,自己趕活動等到0點,準備搶一雙NIKE的鞋子,但店鋪「秒」斷貨。懷疑耐克是不是「沒上架」?公告顯示,廊坊尖塔片區廊廣2020-10號地塊為商服用地,土地出讓年限為40年。土地出讓面積為89.7968畝,每畝成交價440.5502萬元,成交總價款為39560萬元。競得人為廊坊市京御幸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老建築打造文化新地標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新華社上海12月24日電(記者鄭鈞天)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24日開業。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由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更新改造而來,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上生·新所」內。
  • 上海網紅新地標 2000平米蔦屋書店揭開神秘面紗
    2000平米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網紅地標上生·新所——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並將在12月24日正式開業。蔦屋書店所在的這座歷史保護建築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1924年建成,現在更新之後修舊如舊,變身書店新角色。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店鋪製作人松尾祥平表示,蔦屋書店將在這個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開拓下一個百年。在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融合的建築中,以「美育」為理念,在上海打造出一處能夠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 蔦屋書店
    去打卡了去年平安夜新開的蔦屋書店,在上生新所裡,這個地方的公共運輸實在捉急,它在延安路高架的下面,四條地鐵劃出來的方塊中間,無論哪條地鐵出來都要走一公裡多路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生活方式」有了,可它是家好書店嗎?
    記者 | 林子人1繼杭州天目裡店之後,日本蔦屋書店的第二家中國大陸門店將於今日在上海開幕。這家蔦屋書店坐落於有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Columbia Circle),它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形成了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國際化文化藝術生活圈。
  • 老建築變身文化新地標,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有哪些看點?
    據悉,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營業。「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滬上百年歷史建築」,上海第一家蔦屋書店到底有怎樣的驚喜呢?澎湃新聞-私家地理帶你先睹為快。看點一:從1920到2020,保護百年建築之美蔦屋書店成立於1983年,在全球經營約1200家門店,會員人數達7000萬人,是日本最大的書店連鎖品牌。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更被譽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開創了書店新型商業模式。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預約名額爆滿,讀者迫不及待打卡文化新地標
    位於上生·新所的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了!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如今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讓讀者足不出滬,就能感受這家傳奇書店的魅力。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正式開業 老建築裡打造文化地標
    2020年12月24日,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
  • 探訪內地首家蔦屋書店:日本的書店,有什麼不同-虎嗅網
    蔦屋書店終於來到國內每一個走進去的人都不可能空著手出來杭州蔦屋書店終於開業了。摸到了絕版的山本耀司秀場專輯、可以穿在身上的南宋盆栽襯衫,還有世界上只出版了1000本的三宅一生限定圖冊……這將近兩年的期待,比我想像得還要值。1. 兩層空間,九大板塊,滿滿全是乾貨蔦屋書店選址在天目裡,它緊鄰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
  • 蔦屋書店首次與中川政七聯手開店,文創空間還能這麼玩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來蔦屋奈良的新店不僅能看書、喝咖啡、看展覽還能把百年雜貨帶回家關於日本蔦屋書店,它的標籤有很多: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日均人流量破萬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12月24日正式開業,5個亮點提前知曉
    封面圖:蔦屋書店@上生·新所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圖片來源:蔦屋書店官方 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1周的時間,蔦屋書店上海首店終於落戶上生·新所,將於本周四(12月24日)正式開業。 蔦屋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待開業之後,相信它勢必會帶動業主上生·新所的整體人氣,再次成為上海市區內熱門打卡目的地之一。(最近園區新動作不少,新店也不只蔦屋書店,後文會提到) 1.
  • ...方式提案型書店」的逆襲,開在上生新所裡的蔦屋書店到底有什麼...
    記者 | 底伊樂編輯 | 嚴之俊在平安夜的這一天,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上海首家蔦屋書店的選址落在了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裡。其中,有著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就是蔦屋書店在上海的家。不久前,在杭州天目裡的 3000 平方米空間讓蔦屋書店在國內的影響力直線上升。這一次,上海老建築獨特的外在與內在生活方式書店的結合,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 「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的逆襲,開在上生新所裡的蔦屋書店到底有...
    記者 | 底伊樂編輯 | 嚴之俊在平安夜的這一天,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上海首家蔦屋書店的選址落在了有著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裡。其中,有著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就是蔦屋書店在上海的家。不久前,在杭州天目裡的 3000 平方米空間讓蔦屋書店在國內的影響力直線上升。
  •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
    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到國內變「鷹屋書店」?來源:聯商網2017-03-09 13:26聯商網消息:起初有平臺透露世界最美書店「蔦屋書店」將於2017年初進駐中國,預計2017年1月18日在蘇州新區金鷹與廣場同步開業,讓業內人士還是小期待了一把,然而,2016年12月23日在南京金鷹新街口店率先開了一家G-TAKAYA書店,與蔦屋書店的英文TSUTAYABOOKS有點相似,果然蘇州金鷹開的書店也是G-TAKAYA,說好的蔦屋書店呢
  • 益弘學院排行:蔦屋不僅是一家書店
    2020 年,日本蔦屋書店正式進入中國。最初的兩家店鋪依次選在杭州、上海,中國消費者甘願源源不斷地湧入其中,因為它具備一間網紅店鋪該有的各種特質:塑造個人性格的標籤感、顏值,以及可在社交網絡交流與炫耀的話題。然而,蔦屋書店進入中國並不是為了賣書。
  • 蔦屋書店在大陸的第二家門店,可能就在成都了
    4 月 9 日,@成都地鐵 官方微博確認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已經和「株式會社蔦屋書店」正式籤署了一份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意味著著名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將落戶成都的 TOD 項目。
  • 蔦屋書店的母公司是如何孵化自有品牌的?
    文|華麗志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背後的出品方,是一家日本體驗式零售的領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以下簡稱「CCC 集團」)。文具品牌 Hedera 的誕生便是如此:在日本,女性佔到了 CCC 集團旗下零售商 Tsutaya 和蔦屋書店用戶的一半。在截止到2017年底6400萬 T-Point 會員中,購買文具的消費者關鍵詞包括:女性、30~40多歲。再根據這兩個關鍵詞,CCC 進一步篩選出最受歡迎的商品價格區間。
  • 華南首家蔦屋書店!為什麼是深圳?為什麼是中洲灣C Future City?
    1月20日,據中洲未來實驗室(中洲灣C Future City官微)宣布,2020年12月,株式會社蔦屋書店與中洲達成合作,蔦屋|TSUTAYA BOOKSTORE(以下簡稱蔦屋)華南首店正式確定落戶深圳福田區中洲灣C Future City。 消息一出,大家都為之沸騰。